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校园日记事件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3 12:11

校园日记事件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校园日记事件”的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使文章生动、具体、有深度:
"一、 事件本身要清晰具体 (Clar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Event)"
1. "选材精准:"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或对你有特殊意义的校园日记相关事件。这个事件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模糊的或笼统的。例如,是某次写日记被老师发现?是日记里记录的某个秘密被泄露?还是围绕日记内容引发的某个讨论或冲突? 2. "细节描绘:" 运用丰富的细节来展现事件。包括: "时间:" 具体到日期、时段。 "地点:" 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发生的? "人物:" 主要涉及哪些人?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 "情节:" 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要清晰。 "环境:" 当时的环境氛围如何?(例如,是安静的图书馆,还是喧闹的操场)
"二、 情感态度要真挚自然 (Authenticity of Emotion and Attitude)"
1. "融入真情实感:" 校园日记往往记录着个人的私密想法和情感。写作时,要融入你当时真实的感受,无论是兴奋、紧张、委屈、快乐、迷茫还是

“校园日记”事件释放什么信号

几天前,支付宝“圈子”上线,其“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两个圈子,仅限女大学生和女白领用户发布信息,男性用户只能点赞或打赏,如果想“评论”,那么“芝麻信用”积分必须达到750分以上。引发舆论关注的,并非这个新功能,而是发布规则引出的那些大尺度照片。一边是衣着暴露、文字暧昧的女孩求打赏,一边是品头论足的“财主”,这种大数据支持下的双向互动,被人讥为“支付鸨”,虽不免夸大其词,但确实点破了舆论热议的焦点。

有媒体把支付宝引发的舆情称之为“校园日记”事件,可谓点到了要害,触到了舆论最敏感的神经。把触角伸向校园,瞄准了女大学生群体,已不仅是一般性违背公序良俗,而是公然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社会禁忌,理应受到舆论谴责。在公众持续关注的压力下,支付宝已经关闭了搜索圈子功能,其领导层也作出了必要的反思,但这一事件释放的信号和带给我们的警示,仍然值得深思。

让女性自愿为自己的商业利益跑龙套尚可忍,但企图把她们引诱到怪异的交友方向和氛围中,让她们充当资本和技术精英们实现财富梦想的“会说话的工具”,则不可忍。咱们的老祖宗是讲恕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支付宝的操盘手们不希望自己的姐妹在他们的“圈子”里也来个“大尺度”,那搭这么个平台居心何在,于心何忍?没有良知,不讲恕道,没有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技术越强大,数字越精准,越有可能变成连自己都难以捉摸的高智商怪兽,成为颠覆人间伦常的破坏性力量。在技术推动发展的开放环境下,在不断强调个体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之下,在竞争意识和能力越来越被强调到极致的背景下,有些人很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校园日记”这种突破底线的营销方式,也就很容易以“创新”的面目出现。

这正是这次“校园日记”事件带给我们的一大警示。从百度的竞价排名,到支付宝的“日记”,我们看到,那些本来可以在青年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前卫精英们,却露出了道德空心化的苗头,这对年轻人的影响绝对不可小觑。为什么有人愿意附和“圈子”的规则,乐于把自己的“大尺度”贡献出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因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消费主义定义的生活理念,正被那些以时代骄子自居的财富英雄们嫁接到资本的强大躯体上,并越来越显示出确立道德法则和左右时代风尚的能力。在他们的道德法则解释之下,所谓“大尺度”,被看作是一种去道德化的时尚游戏,主流价值观确立的是非和荣辱标准,瞬间就被化解于无形,烟消云散了。但这里绝对没有什么自由选择,这恰恰说明,畸形价值观一旦控制了人的灵魂,你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选择,最终会把自己廉价变卖掉。

我们面对的文化环境中,突破底线的“校园日记”并非孤例,特别是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低俗恶俗怪诞等五花八门的东西可谓所在多有,“吸粉”方式多种多样,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光怪陆离的价值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青年学生——这正是“校园日记”事件释放的信号。

“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就被别人占领。”面对这种复杂的传播生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决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失语,而应该主动研究、恰当切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给青年学生更科学更及时更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钟焦平)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日第01版

完整版的《安妮日记》为何会成为西方校园的禁书

近日,《字典里该不该出现“自慰”?专家:“不谈性就是坏的性教育”》这篇报道中,提到有家长称学校发的《新编学生字典》里,关于“自”的词条,出现了组词“自慰”,认为选词不妥,这位家长还认为,自慰是“一种不堪的画面”,这不由让人想到河南驻马店某中学校长为“男女之大防”而让男女生分桌就餐的“好办法”。这些新闻表明,我们的性与恋爱的教育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在西方,《安妮日记》也曾经因为安妮描述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而遭到一些家长的抗议,因而被许多校园拒之门外,成为校园禁书。

细致的身体观察引起家长抗议

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道,2013年,一位美国密歇根七年级女生的母亲向当地媒体呼吁,不要给学生读全本的《安妮日记》,理由是里面含有相当多不适当描写、甚至还有“色情”的成分,尤其是新出的全本,比1947年安妮父亲奥托删改后的版本多了30%的内容,其中有安妮对自己发育中身体的解剖式描写,比如安妮在发现青春期自己身体的变化后,在日记中记录了这种变化。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1945),二战时写下著作《安妮日记》,记下了她在1942 到1944两年间的生活。图片来源: Anne Frank House。

这位母亲告诉当地媒体,这些文字已经让她的女儿感到“不适”,而且学校有义务告知家长关于这些东西的性质,“对于七年级的男孩女孩来说,这些描写太过于写实而且相当色情”,她说“让老师来讲述这些本应是父母告诉孩子的事,真是太别扭了。”为此,她发起了正式抗议,要求这种全本的《安妮日记》从该学区所有的学校下架撤出。

最终,美国全国反审查联盟( 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Censorship)驳斥了这一请求,并与《安妮日记》的出版商矮脚鸡图书出版公司(Bantam Books)、全美英语教师理事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和美国笔会 (PEN America)等组织联合向该学区致信道:

(《安妮日记》)在当下仍然对学生和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将这本书下架撤出学校,将有可能妨害到《美国宪法》赋予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这本书中安妮对自己身体观察的文字和她困惑的问题是我们许多学生都将经历的体验:伴随着青春期身体出现的变化。”

他们写到,“安妮身边当时没有相关的书籍或者朋友能够解开她的困惑,她只能依赖于自己的观察。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帮助学生们在未来遇见各种事情能够有机会亲自探索这些问题。好的教育源于保护学生们自由阅读的权利,通过阅读,激发他们去探索、提问并且能够思考他们自身。我们强烈支持你们自由地在教室里阅读未经删节的《安妮日记》全本。”

《安妮日记》的原始文字是安妮写在这个红格子剪贴本上的。图片来源: Anne Frank House。

在弗吉尼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少女细致的身体描写和性困惑还不是让它被学校禁止的原因,1983年亚拉巴马州的一所学校试图禁止《安妮日记》出现在校园内,原因只是因为“它读起来太令人沮丧”。

“即便在大学课堂,在谈到安妮观察自己的身体、对性的好奇,和父母的争吵,还有她心里面略显得黑暗的娱乐念头时,学生们都会认为这些是对安妮的冒犯,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安妮。”美国田纳西大学现代外国文学系研究德国文学的丹尼尔·H·马罗吉(Daniel H. Magilow )教授说,“这样并不会模糊纳粹的罪行或者淡化安妮遭受的苦难。我们悼念安妮,因为她是无辜的受难者而非虔诚的信徒。作为人类,我们具有美德,但也是有缺陷的、脆弱的。因为受迫害者的身份,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安妮想象成一个光辉的圣徒式的形象而不允许她有平常人的小缺点。我们经常希望历史和历史人物是我们希望的样子,而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

被遮盖住的黄色笑话

按照当前学者们的研究,《安妮日记》有三种版本,第一种版本即安妮最先的书写的私密性的原始版本。1944年,安妮听到广播中荷兰流亡政府想要收集并出版一些纳粹集中营里荷兰人的故事,所以她就着手重新写了名为《秘密小屋》的日记,这是第二种版本,但是并没有完成,在写到215页时,他们全家被纳粹逮捕。第三种版本就是由父亲奥托删改后于1947年在荷兰出版的通行本,它首次发行时的书名为《密室: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1日的日记》(Het Achterhuis: Dagboekbrieven van 12 Juni 1942 – 1 Augustus 1944),在1952年译成英文后引起轰动。

图为《安妮日记》原稿里,被棕色纸覆盖住的两页。最近,有研究人员解读出安妮想要遮住的文字内容。图片来源: Anne Frank House。

2018年,《纽约时报》报道,研究者在安妮博物馆所藏的《安妮日记》原版中,利用最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解读出了被安妮用牛皮纸粘住的两页内容——一些现在看起来是“成人笑话”的东西,比如:

在关于性的段落里,安妮写到女生在 14岁左右来了初经,这代表:“女生已经成熟(ripe)到可以和男性发生关系,但她当然不会在结婚前做这种事。”和性交易有关的段落安妮则写道:“那些女人会在街上搭讪所有男人,如果那些男人是正常男人的话,他们就会跟着(她)走。在巴黎有一些大房子(妓院)就是为了那件事(卖淫),爸爸曾经去过那里。”另一则黄色笑话写道:“你知道荷兰为什么会有女德意志国防军(Wehrmacht)吗?(她们)是士兵们的床垫。”最后一则内容则是:“某个男人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太太,丑到他不想和太太发生关系。某天晚上他回到家后发现,他的朋友和自己的妻子在床上有一腿,接着他说:“他可以,那我不得不做(He gets to and I have to)!”

是否该尊重作者的意愿

作为一个小女孩,安妮并不想别人知道她这些叫人难为情的隐私,但她的意愿显然被迫向历史研究作出让步。她的精神守护人——安妮博物馆,认为相较于安妮本来真实的想法,潜在的历史研究和公众的兴趣更有价值。《时代》杂志引述Teresien da Silva的话,他是安妮博物馆的展品负责人,“一味遵循作者的个人意愿未必是件好事……在科学研究和公众认知层面,有时候她不想出版的那些东西更重要。”

所以,对于即将要出版的含有这两页内容的新版《安妮日记》,我们应该去读吗?我们应该从认识历史的角度去阅读真相还是应该尊重安妮的意愿不去阅读呢?不管我们怎么想,安妮博物馆已经把出版信息公布在他们的网站上了,因为版权的限制,中文版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所以如果你不懂荷兰语,在那之前,你还可以继续进行道德上的权衡。

编译参考: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3/may/07/anne-frank-diary-us-schools-censorship

https://www.knoxnews.com/story/opinion/columnists/2017/02/19/remember-anne-frank-typical-young-girl/97866724/

https://electricliterature.com/researchers-have-found-two-new-pages-in-anne-franks-diary-should-we-read-them/

https://www.nytimes.com/2018/05/15/books/anne-frank-diary-new-pages.html?rref=collection%2Ftimestopic%2FBooks%20and%20Literature&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timestopics&region=stream&module=stream_unit&version=latest&contentPlacement=10&pgtype=collection

作者: 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实习生 王塞北

编辑:沈河西 校对:薛京宁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