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葡萄酒日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3 13:26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葡萄酒日记》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葡萄酒的日记作文,可以记录下品酒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为了让你的日记作文更出色,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目的和主题 (Define Purpose and Theme):" 你想通过这篇日记记录什么?是某次具体的品酒活动,对某款酒的个人感受,学习葡萄酒知识的笔记,还是对葡萄酒文化或生活的思考? 确定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会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和深度。
2. "记录具体细节 (Record Specific Details):" "酒款信息:" 这款酒的名称(精确到品牌和型号)、年份、产区、葡萄品种、酒精度数等。这些是客观基础。 "品酒环境:" 你在哪里品酒的?(自家、餐厅、酒庄、品酒会)环境如何?(安静、热闹、氛围)与谁一起品酒?(独自一人、朋友、家人、品酒师)这些都会影响品酒体验。 "品酒过程:" 你是如何品尝的?(先闻香,再观色,然后品味,最后回味)可以记录下每个步骤的初步感受。 "感官描述 (核心部分):" "视觉 (Sight):" 颜色的深浅、清澈度、挂杯情况(酒泪)、光泽等。 "嗅觉 (

葡萄酒销售员日记

8月27日 多云

我是一个葡萄酒销售员,今天是我第一天来新公司上班,老板拍着我的肩膀说,进入他的公司是正确的选择,我将带领自己的人生,走上一条神秘而美丽的道路,看到完全不一样的风景。确实挺不一样的,连底薪都不给。

8月28日 阴

我问老板有没有内部培训,老板说专门为我一个人搞培训太浪费资源,等再招两个新伙伴一起培训。我问什么时候招新伙伴,老板说,那就看老员工什么时候辞职啦。

9月2日 大雨

老马是公司里的老员工,听说当年跟老板打江山的。我问老马,老板到底有多少钱,老马答,五百万吧。我问老板是怎么做到的。老马说,原来有一千万,亏着亏着就五百万了呗。

9月10日 晴

今天是我第一次开单。有个客户要一款波尔多的酒,正巧这款酒断货了,我就向他推荐另一款。他翻过来一看产地:加利福尼亚,就问加利福尼亚在哪里。我告诉他是拉菲庄园旁边那块地,他一口气买了十箱。

9月16日 雾霾

公司财务的小妹妹又漂亮又可爱,但是大家都让我不要动念头。我很不理解,据理力争。最后还是老马的话最中肯,他说:“兄弟,你都有老婆孩子了,还是消停点吧。”

9月25日 多云

今天我去一家大单位拜访,门卫问我是干啥的,我说卖红酒的,没让进。我绕着楼转了一圈回到门卫那,说我是修水管的,门卫破口大骂:“我这里就是自来水公司,我要你修水管?”

9月26日 晴

今晚老板带我去酬客,我一个劲和客户干杯,对方当场就喝趴下了。我送他去医院,刚到大门口,他“哗”的一下吐出来,通红的。估计他没吐过红酒,被吓到了,很幽怨地看着我说:“吐这么多血,应该救不活了吧?”我默默地点点头。他突然两眼放光,说:“我要喝拉菲。”我连夜赶回公司。这是我第一次卖掉名庄酒。

9月29日 小雨

老板对我上次喝酒的表现很满意,现在逢人就夸我:“这小伙子要不是长得丑点,人矮点,早有出息了。”

10月9日 多云

今天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次培训,培训部的Helen老师让我把酒吐掉,我觉得她太矫情了,没菜我一样可以喝的。

10月13日 大雨

Helen不仅对葡萄酒知识懂得多,而且还自学了法语,现在她已经能够用标准的法国腔说东北话了。

10月21日 多云

老板前段时间去看糖酒会,我问要不要帮他准备什么,他说要,然后把我的名片全拿走了——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天我的电话老占线的原因。

10月23日 晴

老板今天给我们开会,说天冷了,进入葡萄酒的销售旺季了,大家打瞌睡的时候得盖被子了。

10月28日 大雨

老板对我这个月的业绩很不满意,他说:“你这个月还有50箱的任务,如果完不成的话,我不会扣你奖金,那样太残忍了,你只要一口气把这50箱喝下去就行了。”

11月5日 小雨

昨天Helen老师带我去给一个客户送酒,那个客户耍流氓,老是摸Helen的手,我看不下去了,一脚踹过去!!结果Helen今天一天都没来,在医院陪他老公呢。

11月12日 阴转小雨

今天来了个很懂行的客户,把我们的每款酒都评论了一遍,我一直跟着他不停地点头,除了他说的意大利语我听不懂之外,真的没有别的抱怨了。

11月27日 晴

今天的客户绝对是土豪,一进门就问82年的拉菲什么价,我问他打算买几瓶,他说不买,他就是想看看昨天吐掉多少钱。

12月9日 雾霾

老板让老马带我去催款,老马带我进了茶馆,点了一壶龙井,边喝边说:“反正都是喝茶,这里的茶可好喝多了。”

12月19日 阴

今天公司举办了一个酒会,宴请老客户,大家轮流上台讲话,我最后一个上,回忆了好多人生中感人的瞬间,说得我自己都流泪了。正说到动情处,下面传上来一张纸条,一看是老板写的:“你不把客人活活饿死是不会下来的对么?”

12月22日

今晚到了年内最后一批货,财务小妹妹和我一起负责清点,点完了摸黑送她回宿舍。到门口她转身对我说:“谢谢你,刚才路上闪过几个黑影,其实我挺害怕的,幸好有你在,我心里就安慰多了。”我很镇静地:“不用谢,要不是我腿吓软了,一定会带着你跑的。”

1月2日 多云

公司开年会,老板给每人倒了10杯酒,让猜葡萄品种,我是全公司唯一一个全部猜错的。在大家的倡议下,老板给我颁发了“最佳幸运奖”。想想看,这个奖也是实至名归,我没什么贡献,还给公司闯了好多祸,居然没有被开除,确实够幸运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创出佳绩。和各位同行共勉。

分享给朋友,让大家也乐乐吧!

酒百科全书(微信号:wikiwine),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自媒体,提供最大众化的葡萄酒资讯与知识,旨在普及葡萄酒文化,提高国人生活品味。

关于葡萄酒的10个奇谈趣事,你都听说过吗?


富兰克林名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句关于葡萄酒的名言:“葡萄酒是上帝深爱我们,并希望看到我们快乐的永恒佐证”。

发展至今,葡萄酒已有大约8000年的悠久历史,所以也足以诞生许多奇谈趣事。

10. 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并不万能


红葡萄酒与白藜芦醇

你听说过“法国悖论”吗?说的是法国人虽然日常饮食中有很多高脂肪的食物,但是却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因此患上心脏病。

长久以来,科学家推断出常饮红葡萄酒是法国人长寿的关键因素。葡萄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叫作“白藜芦醇”的多酚物质,研究人员声称这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能够预防各种疾病,比如心脏病、癌症和炎症等。

不过,关于白藜芦醇的健康作用,人们也有可能是夸大。因为早在201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也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并没有太特别之处。

所以我们要想解开“法国悖论”的神秘面纱,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9. 天然酵母的延续得益于黄蜂


葡萄上的黄蜂

没有人喜欢黄蜂,毕竟它们总是无缘无故就蛰人。不过,葡萄酒的神奇之处还是要归功于这些坏脾气的黄蜂。

每到夏季,一种叫作“酿酒酵母”的菌类就会在葡萄园的葡萄上繁殖,这种特殊的酵母是酿造葡萄酒、啤酒和制作面包的关键要素。

当然,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酿酒师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在葡萄汁中添加一些人工酵母,但是如果一开始葡萄生长过程中没有酿酒酵母,那么最终酿出的葡萄酒的味道也会不一样。

只不过,这种天然的酿酒酵母有个小问题,就是只能在夏季生长,冬天寒冷的气候会将所有的菌类都杀死,使它们不能再继续生长。

这时候就轮到黄蜂登场了!黄蜂很爱吃葡萄。当夏季葡萄成熟时,黄蜂就在葡萄园里大快朵颐,然后飞回到它们的巢穴,把嚼碎的葡萄汁液喂给蜂巢的黄蜂幼虫。

很显然,当黄蜂吃下葡萄时,同时也会吃掉葡萄上附着的酿酒酵母,它们的胃就成为酵母继续生长的理想环境,能在严寒的冬季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当黄蜂喂养幼蜂时,也会把酵母菌类传播给幼蜂。就这样,当幼蜂长大后,它们就会重新将酿酒酵母引入葡萄园,重启这神奇的酿酒酵母生长过程。

不得不说,凡事都有两面性,那些对人类有威胁的黄蜂们,却是葡萄酿酒酵母得以自然延续的功臣!

8. 喝葡萄酒时碰杯的缘由


碰杯

喝酒时碰杯是我们的古老传统之一,人们在碰杯时完全不假思索。有人说最开始碰杯是为了驱赶恶魔,还有人说是为了洒一点葡萄酒到对方杯子里,防止彼此在酒杯里下毒。

这些说法听起来都神乎其神,但并不是真的,我们喝酒时碰杯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碰杯发明之前,祝酒主要涉及到四种感官享受,即触觉、味觉、视觉和嗅觉,也就是说并没有涉及到听觉。但是随着葡萄酒杯的制作成为新的艺术,人们就开始欣赏高脚杯碰杯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就这样祝酒的过程又多了听觉的享受!

另外,碰杯还代表着一种集体归属感。在很久以前,人们在聚会喝酒时,葡萄酒装在一个大碗里,然后在座的每个人就喝这一碗酒,一人喝完传给旁边的人,这样传了一圈后。聚会的主人会吃一块烤熟的面包,这个过程就是祝酒的过程(注:在英语里,祝酒和面包都是“toast”)。

发展至今,人们开始担心共饮会有感染细菌的危险,所以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起喝碗里的酒,而是用碰杯来代替了。

7. “巴黎评判”葡萄酒品鉴


巴黎评判获奖酒款

每个国家好像都有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比如,提到巧克力,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比利时。而手表,就会联想到瑞士。

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葡萄酒都是法国的代名词。但在1976年的春天,这一切都被改写了!法国和美国的酿酒师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

这次葡萄酒界的重要历史事件后来被称为“巴黎评判”,由英国酒商史蒂文·斯普瑞尔(Steven Spurrier)主持。当时,斯普瑞尔决定利用美国独立200周年纪念的机会,让世界著名的法国葡萄酒跟美国加州葡萄酒进行一场评比,毫无疑问法国葡萄酒会胜出,这样他也能促进自己公司的法国葡萄酒销售。

评审团是法国顶级葡萄酒杂志的编辑和法国美食作家协会德高望重的葡萄酒评论家组成,全部酒款以盲品的形式进行。形势对美国葡萄酒不利,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法国葡萄酒能大获全胜,而且法国葡萄酒的品质本就举世闻名。


1976年葡萄酒界巴黎评判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白葡萄酒在盲品后进行评比时,排在前四名中的三款白葡萄酒竟然全部产自美国加州!

斯普瑞尔惊呆了,他开始担心法国可能会输掉更有声望的红葡萄酒评比。因此他甚至违反规则,在结果正式宣布之前就把白葡萄酒的盲品结果告诉了评审团。

评审团深知法国葡萄酒的声誉岌岌可危,一些评酒家也尽了最大努力想让美国葡萄酒输掉红葡萄酒评比。尽管如此,最后的结果还是加州赤霞珠红葡萄酒获得了第一名。

颜面尽失的法国人希望这次盲品会能悄无声息地成为过去,但是记者乔治·泰伯(George Taber)在《时代》杂志上报道了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葡萄酒界,也永远改变了美国加州的葡萄酒行业。

6. 葡萄酒品鉴很容易被愚弄


葡萄酒酒标

葡萄酒专业侍酒师资格很难考取,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练习,学习很多复杂的专业性概念,比如“连通性”和“土壤质量”等等。可是侍酒师也是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被愚弄。

2001年,波尔多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对54名葡萄酒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研究测试。他给每个学生两杯葡萄酒,一杯红的,一杯白的。

在品尝一小口后,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描述这两种葡萄酒的味道,每个人都说出了两杯葡萄酒不同的葡萄品种和单宁。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两杯葡萄酒其实都是白葡萄酒,只不过其中一杯用是用同一款白葡萄酒染色成了红葡萄酒,却成功地骗过了这些葡萄酒专业的学生。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加州理工大学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测试。研究人员将便宜的葡萄酒装进昂贵葡萄酒的酒瓶里,再把昂贵的葡萄酒装进便宜葡萄酒的酒瓶里。

受试者喝过这两款葡萄酒后,都说便宜的葡萄酒更好喝,而且脑部扫描结果显示,当他们喝这款冒充的便宜酒时大脑的无意识活动也更多。

另外,布洛克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还发现,不管葡萄酒的味道如何,如果酒的名字很难发音,人们都愿意为每瓶酒多花2美元。

世界著名的葡萄酒诈骗犯印尼人鲁迪·库尼亚万(Rudy Kurniawan)甚至都骗过了那些最有经验、最专业的葡萄酒收藏者和投资者。

5. 不同音乐能影响葡萄酒的味道


葡萄酒与音乐

赫尔特瓦特大学的研究员阿德里安·诺斯(Adrian North)进行过一次研究测试,首先他要求一名受试者将几首歌曲分成特定的类别,比如“有力而沉重的”、“细腻而优雅的”、“活力而轻快的”,或“柔和而清新的”。

接着,诺斯让一组250名受试者一边喝赤霞珠红葡萄酒或霞多丽白葡萄酒,一边听之前分类过的那些歌曲。与此同时,另外一组受试者在没有播放任何背景音乐的情况下喝这两种葡萄酒。

一些受试者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属于细腻而优雅的);其他受试者则听着迈克尔·布鲁克的《缓慢舞曲》(属于柔和而清新的)。

在听歌品酒之后,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将所品的酒款也归类,按照之前音乐的分类方式。测试结果显示,音乐对人们感知葡萄酒有着极大的影响。

比如说,当人们一边喝着红葡萄酒一边听着卡尔·奥夫低沉的《布兰诗歌》时,60%的受试者觉得他们喝的酒是有力而沉重的。而喝同一款酒听着新浪潮乐队的《就是不能满足》的大部分受试者则觉得这款酒是活力而轻快的。

所以,下次你去西餐厅点酒时,要多注意餐厅里播放的音乐,它可能会完全改变你对酒杯中葡萄酒味道的感受。

4. 虎骨酒


虎骨酒

葡萄酒的世界充满着古怪和奇异事件,比如著名的陨石葡萄酒,据称是跟6000年前撞击地球的太空陨石一起在橡木桶中陈酿的一款葡萄酒,而陨石给这款葡萄酒增添了更有活力的口感。

另外还有一些不是用葡萄,而是用大米之类的谷物酿造的奇特酒。加拿大还有一款用发酵的番茄酿造的酒。更离奇的是,中国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三鞭酒,也就是用狗、海豹和鹿的生殖器调制成的滋补酒。

不过在我眼里最奇葩的莫过于韩国传统的粪酒,这种酒比较少有人知,本身也很有争议,据说是用人类的粪便酿制而成。


韩国Ttongsul

在所有这些奇奇怪怪的酒中,最让人痛心的是虎骨酒,这也是中国的一种滋补酒,需要使用濒危动物老虎的骨头来制酒。将虎骨浸泡在一大桶粮食酒中,每瓶的售价要超过800美元。

虽然从1993年开始虎骨酒就被列为非法品,但还是很受欢迎,因为人们认为虎骨酒可以治疗关节炎和寒湿疾病,改善面部气色,让人有猎食者的雄壮感。

当然,可能更重要的是饮用虎骨酒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毕竟只要一个人买得起虎骨酒,那就说明他可能是非常有钱有地位的人物。

3. 罗曼尼康帝投毒事件


罗曼尼康帝

法国勃艮第罗曼尼康帝常年列于世界最昂贵的葡萄酒之一,每瓶平均售价都在900美元至1000美元,而那些老年份的罗曼尼康帝就更稀有也更昂贵,一箱1978年的罗曼尼康帝价格在50万美元以上。

一直以来备受追捧,罗曼尼康帝酒庄当然也不希望他们的葡萄园出什么意外。所以当酒庄收到威胁信件声称要向葡萄园投毒时,他们都十分担心。

2010年1月,罗曼尼康帝的合伙人奥布雷·维莱纳(Aubret de Villaine)收到一封威胁信,随信有一张罗曼尼康帝葡萄园分布图,并勒索127万美元。根据信中的地图显示,勒索人已在葡萄园里的两棵葡萄树上投毒,如果不付给他勒索金,他就会继续投毒。并告诉维莱纳命人将现金装进手提箱,然后晚上带去附近的墓地给他。

警察随后在墓地周边布控,酒庄派了一位代表提着装满纸张的箱子过来。勒索人一出现,警察就将他当场逮捕。

2. 太空葡萄酒


太空站的宇航员

1969年,美国第二次登月计划的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是个虔诚的教徒,所以他登月后吃了一顿圣餐,但只是一块小圆饼和一点发酵的葡萄汁。不过,这并非人类最后一次尝试将葡萄酒带到外太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想尽办法让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感觉更舒适,其中最好的办法是改进太空食品。比如不再提供那种干巴巴难以下咽的干饼,而是冷冻食品、湿包装食品和柔软保鲜食品等。

很快,宇航员们还能在太空中享用到意大利面和牛排等美味佳肴,甚至还有可口的葡萄酒。

那时,查尔斯·伯兰(Charles Bourland)负责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挑选葡萄酒,要求不仅要美味可口,还需要能经得起太空航行的严格考验。

由于NASA无法将又多又重的葡萄酒瓶装在火箭上,因此伯兰还需要找到一种从酒瓶中倒出后再包装却不会变味变质的葡萄酒。


雪利酒

最后,在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的帮助下,伯兰决定用雪利酒。这种酒是一种加强型葡萄酒,在制作过程中会加热,而且长期陈酿,品质非常稳定,不会因为换瓶包装就变质变味。

需要运去太空的这些雪利酒被倒进装有内置吸管的特殊塑料袋中,等到达太空后宇航员只需挤压袋子就能喝到里面的雪利酒。不幸的是,这种方式最后并没有完全成功。

因为当公众得知这个太空饮酒计划后,全国的禁酒主义者义愤填膺,迫使NASA终止了雪利酒太空计划。另外,研究还发现,其实在太空中失重状态下,葡萄酒会释放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会让人觉得非常恶心。

不过,虽说这些雪利酒没有跟随宇航员进入太空,但是也没有被浪费掉。它们被送去了太空实验室医学实验高度测试(Skylab Medical Experiment Altitude Test,简称SMEAT)项目,参与该测试项目的几个宇航员被关在真空舱里56天,相信有雪利酒的陪伴它们应该都很开心吧。

1.杰斐逊葡萄酒和原子弹


假酒

这个关于葡萄酒的怪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亿万富翁威廉·科赫(William Koch)以50万美元购买了四瓶葡萄酒。

这些葡萄酒是德国音乐界的名人哈迪·罗德斯托克(Hardy Rodenstock)的收藏,他说是在巴黎一个隐秘的酒窖中发现了这批葡萄酒,其中大部分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1787年,而且还曾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藏酒。

这样看来,这几瓶葡萄酒也算买得值了。不过,等到波士顿美术馆打算展览科赫刚收购的这些葡萄酒时,它们却得知了一些让人不安的消息。

根据蒙蒂塞洛当地一些老人说托马斯·杰斐逊从来没有买过这款葡萄酒,因为总统曾经的葡萄酒日志就保存在当地。这下可好,罗德斯托克好像是骗了科赫!

为了搞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上当受骗,科赫雇请了前联邦调查局特工吉姆·埃尔罗伊(Jim Elroy)来调查研究这几瓶葡萄酒。

埃尔罗伊随即召集了由顶级侦探组成的超级团队来调查,其中还有伦敦警察厅和军情五处的精英。他们四处搜寻线索,试图找到葡萄酒年份的证据。

难点在于,他们还不能开瓶倒出葡萄酒来检测。就在此时,他们听说有个名叫菲利普·休伯特(Philippe Hubert)的法国物理学家能够根据原子弹来确定这款葡萄酒的年份。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葡萄酒年份怎么跟原子弹扯上关系啦?


原子弹爆炸

原来,20世纪40年代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释放出一种叫作铯-137的全新放射性同位素。也就是说,在1945年之前,铯-137根本不存在,但到了现在,它无处不在。

如果休伯特能证明这款葡萄酒里含有铯-137,那么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在1945年后装瓶的葡萄酒,也就不可能是杰斐逊1787年的藏酒。

于是,这位物理学家把这些葡萄酒带到他位于阿尔卑斯山下的实验室,放在伽马射线探测器旁边,还专门在探测器上覆盖着古罗马人熔炼过的铅。这些预防措施是为了保护探测器不受外界的辐射。

最后,检测发现这些葡萄酒没有发现任何铯-137,也就是肯定是在1945年以前装瓶。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埃尔罗伊和他的侦探团队发现了酒瓶本身的一些奇怪之处。瓶身都雕刻有首字母“Th.J”,似乎很显然代表着“托马斯·杰斐逊”。不过,经过调查,大家发现这些刻字竟然是用电动牙科器具刻上的!看似天衣无缝,这下却是弄巧成拙。

手握这个强有力的证据,威廉·科赫对哈迪·罗德斯托克及其同伙提起了八项诉讼。不过整个诉讼过程花费这位亿万富翁至少2500万美元,但是法庭判给他1200万美元的赔偿金,至少也挽回了部分损失。


太惊讶了

欢迎关注@七七小酒窝,一个喜欢喝葡萄酒、吃辣、写文章、打篮球的高个子大姐姐,专注分享葡萄酒文。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