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卖报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4 02:26

如何写《卖报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卖报日记”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点亮记忆,书写真实——写好“卖报日记”的注意事项"
“卖报歌,啦啦啦,向着前面跑……”这首熟悉的旋律,往往能唤起我们对特定年代的一种朦胧而鲜活的记忆。以“卖报”为背景或线索的日记,不仅是一个记录日常生活的载体,更是一扇通往历史、社会和个体成长的窗口。要写好这样一篇作文,让文字跃然纸上,引人入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真实是基石,细节是灵魂"
“卖报日记”的核心魅力在于其真实感。如果虚构过度,就失去了日记记录个人真实体验的意义。因此,"真实性"是第一要素。
"时代背景的还原:" 需要了解并融入相应时代(如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等)的社会风貌、生活条件、人们的穿着打扮、交通方式、市场环境等。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老照片或纪录片来辅助创作,力求细节逼真。 "个人体验的刻画:" 重点描绘自己作为“小报童”的真实感受。是清晨的寒冷与露水,还是傍晚的疲惫与饥饿?是面对顾客时的羞涩与勇敢,还是被顽童追赶时的狼狈与机智?是数钱时的喜悦,还是被苛责时的委屈?这些

2022爱心售报|那些“念念不忘”的瞬间:10年前“老报童”回忆卖报经历,新报童手写卖报日记

扬子晚报网7月7日讯(记者 刘丽媛)“我也参加过扬子晚报爱心售报活动!”7月7日一早,10岁的小报童赵辰涛带着只有6岁的弟弟张业腾走上街头,兄弟俩都是第一次参加扬子晚报“勤工助学 爱心售报”活动,没想到,遇到了往年参加活动的大姐姐。

“老报童”姐姐与兄弟俩合影

赵辰涛的妈妈告诉记者,当时兄弟俩已经渐渐适应小报童的角色,看到一位姐姐迎面走过来主动走上去“推销”,姐姐买了报纸后告诉他们,自己也参加过扬子晚报爱心售报活动,三个人开心地留下了合影。“有这样的巧遇感觉很惊喜。” 赵辰涛妈妈说,这位“老报童”看起来20出头的样子,让她意识到,扬子晚报“勤工助学 爱心售报”活动真的持续很多年了,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邱新月与高梵

无独有偶,7月6日,小报童高梵在卖报时,也遇到了一名“老报童”,高梵的妈妈给两人拍了合影,还细心地留下了“老报童”的联系方式,让记者联系到了这名“老报童”。“我应该是10年前上初中的时候参加的扬子晚报爱心售报活动。”“老报童”邱新月告诉记者,她本来已经从高梵对面的马路上走了过去,余光瞥见佩戴着红色绶带的卖报的小报童,又特意折返回来,主动买了一份报纸。邱新月说,特意折返回来,是因为觉得很惊喜、很亲切,没想到这么多年后这项活动还在延续,让她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

10年前,参加爱心售报活动的邱新月还是个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小女孩,如今,23岁的她已经成长得优秀且独立,她告诉记者,自己刚从重庆大学毕业,下半年即将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究生。说到明年扬子晚报“勤工助学 爱心售报”活动即将迎来第20届,邱新月欣然与记者许下“20年之约”,她说那时候自己应该在国外无法赶回来,但很愿意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参加20周年活动。

张婉晴展示自己的剪报

“老报童”们对爱心售报活动念念不忘,新报童们也用自己的方式郑重地记录下自己成长中这一特别的经历。7月7日一早,小报童张婉晴的妈妈给记者发来两张女儿制作的剪报的照片。剪报中,小婉晴把之前三天扬子晚报关于爱心售报的报道都一一剪切下来贴好,附上了自己卖报中的一些照片,以及自己三天里记的日记。“有位女士很凶地拒绝了我,我感觉非常不好意思,一下子没忍住哭了起来”“又有一位叔叔安慰我,并且一下子买走了5份报纸,我又开心起来”……日记里的点点滴滴,反映着小朋友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爱心售报的活动形式很简单、很质朴,但是却特别有感染力和仪式感,连我们家长参与其中都很受触动。”高梵的妈妈说,和很多家长一样,她明年还会带着孩子一起参加。

校对 王菲

卖报小行家日记|海口琼山五小李云翔:第一次体验

卖报小行家李云翔

海口市琼山第五小学二年级 李云翔

自我出生至今经历过很多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学会自己吃饭;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登台表演……今天,我要来个不一样的第一次。“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

“叮铃铃……”小闹钟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跟妈妈吃过早餐,拿起水壶,奔向学校,我们分好报纸以后,就各自前往自己心中的目的地。妈妈轻快地踩着自行车,拉着我去找寻我们的销售地。

忽然,我看见坐在树荫下闲聊的几位老奶奶,我便下了车,此时我的心脏跳得很快,刚才信心满满现在却不敢开口说话了。犹豫了很长时间,终于鼓起勇气捧着报纸上前问道:“奶奶,早上好!您……您……需要买一份报纸吗?”“你真棒!小朋友,奶奶不需要。”一连问了好几个奶奶,她们都摆摆手摇摇头,这时的我有点沮丧。在妈妈的耐心劝导下,我重拾信心。坐上自行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茶店。目标人群:奶奶爷爷们、看起来喜欢小孩的叔叔阿姨们。我问道:“叔叔,您要来份报纸吗?”“好的,来一份吧,多少钱?”“一元一份。”我道。面善的叔叔给我递上一元钱,我非常感激的对叔叔说:“谢谢!”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份卖报成功的经验,我的信心又回来了。第二份、第三份……十分钟后我把今天分得的10份报纸都卖完了。

这沉甸甸的“第一桶金”没收了我原先所有的胆怯。开心极了!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