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4 03: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学习《大学》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见解深刻:
1. "明确核心主题与个人感悟 (Clarify Core Themes and Personal Insights):" "深入理解《大学》:" 在动笔前,务必对《大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概念(如“三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逻辑)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其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典籍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聚焦个人体会:" 心得体会的关键在于“心得”。你需要思考《大学》中的哪些观点、哪段文字、哪个理念最触动你?它如何改变了你的认知?它对你的学习、生活、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避免泛泛而谈,要抓住最让你有感触的一点或几点深入挖掘。
2.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Clear Structure, Rigorous Logic):" "标准结构:" "引言 (Introduction):" 简要介绍《大学》的背景、重要性,以及你学习后的总体感受或核心观点。可以引出你个人体会的重点。 "主体段落 (Body Paragraphs):" 这是文章的核心。通常可以围绕你选择的1-3个核心感悟展开。 "
首先,不管高考成绩如何,我都建议,大家一定要想办法上大学,不要觉得去一个普通大学甚至大专没有用,上大学和不上有天壤之别。
首先,在大学里面,可以认识全国各地的同学,通过这些同学,你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基本情况。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大学里面有很多的学生组织,可以通过这些组织使自己得到初步的锻炼。
其次,在大学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们从小学读书一路到高考为止,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对于我们的三观培养是不够的,也是非常不稳定的。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更重要的是为了升学而努力读书,甚至死记硬背。但到了大学之后,更多的是发散性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和研究课题。锻炼我们看待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直到遇到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和寻找解决的方法。这些看似不重要,实则出到社会之后至关重要。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预测到我们出到社会之后遇到的具体问题。所以,好多学校都会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而底层逻辑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分析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在大学最容易获得的。
如果上完高中而没有上大学,大部分人看的世界都是非黑即白的,遇到问题也没有很强的系统性思考,更谈不上找到事物的核心,从核心上解决问题。而且步入社会之后,留给我们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少的。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分配给工作,还要给一部分时间社交。这时候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剩余的时间,给自己休息都不够。想要在这种情况之下学习需要非常强的自控能力。这少有人能做到。第一没有学习的环境, 第二没有探讨的对象(身边大部分都是底层劳动者)。绝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来。所以从最初的雄心万丈到最后的心灰意冷,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
所以我建议一定要上大学。如果你是父母,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上大学。如果你是学生,也一定要想办法上大学。看到我,请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
关注我,分享更多感悟!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大学4年看似漫长,其实只有1461天,按每天学习10 小时测算,总共14610小时。假如半年不起跑,就会比别人少拼搏182.5天、1825个小时,将损失大学学习时间的八分之一;假如一年不起跑,就会比别人少拼搏365天、3650小时,将损失大学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
开学典礼就是“发令枪”。是采用“站立式起跑”还是采用“蹲踞式起跑”,是立即起跑、延迟起跑还是在“起跑线”附近悠闲地溜达,老师和家长不能替你们做主,必须由你们自己作出选择。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你们今天所作的选择,将会影响你们的前途和命运,因为起跑状态是生命经历的重要构成因素!
——摘自《大学该怎么读(增订本)》
南振中,196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同年8月到新华通讯社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新华社山东分社文教记者、农村记者,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社长。2000年6月至2007年8月,担任新华社总编辑。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1984年11月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1年11月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评委会的评语是:“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巨变中,南振中经常深入到贫穷的鲁西北地区和沂蒙山区蹲点调查,同农村干部群众一起探索和总结摆脱贫困的经验,采写了大批讴歌农村改革、反映农村变化的新闻通讯。他采写的有关农村的报道,题材新颖,有思想深度。”他采编的新闻作品、撰写的新闻学论文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南振中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我怎样学习当记者》《记者的眼睛》《记者的思考》《南振中作品选》《记者的发现力》《记者的战略眼光》《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学习点亮人生》和五卷本的《南振中文集》。
作为新中国一代名记者,南振中同范敬宜、郭超人、段连城、艾丰等并肩而立。三十年来,范长江新闻奖已经评选18届,近两百位获奖者各领风骚,而1991年第一届最令人难忘。这届评选时,几轮投票都难产第10位,于是第一届成了绝无仅有的只9人获奖的一届。这9位获奖者中,就包括南振中。
2010年,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遽归道山,我曾期盼南振中能够成为继任者。遗憾的是,他只接受母校郑州大学的:“如果不是母校,我哪里也不会去的!”于是,南振中于2013年就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在我心目中,南振中与范敬宜无论立德立功,还是为人为学,都如双峰并峙。他们先在新闻战线建功立业,退役后又转战新闻教育,同样功绩卓著。他们不仅“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而且学养深厚、学识渊博,更致力于培养新闻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范敬宜把“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确立为清华新闻的办学宗旨,南振中把穆青名言“勿忘人民”作为郑大新闻教育的座右铭,并且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学院前。
南振中到任院长的第一件事,就体现了人民记者的作风——“深入实际,不尚空谈”。他风尘仆仆一下车,首先展开广泛的、深入的、细致的调查研究,悉心听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老中青教师的意见。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召开了17次师生座谈会。然后利用2015年寒假和春节,针对调查研究中师生反映的种种困惑以及大学教育问题,经过分析、提炼、思考而写出《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一书,当年由新华出版社付梓,十年后又有这部增订本。
书当快意读易尽。我第一时间拜读了本书第一版,如同拜读范院长惠赠的《敬宜笔记》,一气读完,意犹未尽。由于自己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对于好书,总是没有耐心细嚼慢咽,恨不得一气看到“再见”,否则“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大学该怎么读(增订本)》一书也是如此。
这部书谈大学、谈读书、谈人生、谈新闻,取精用弘,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熔铸了南老师平生做人做事做文章的精华,也可谓“两个结合”的一部典范,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也是范敬宜念念不忘的要义,又蕴含着中华文明及其立德、树人的宝藏,让人不禁想起《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部古典名著及其哲理千百年来静水流深,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田。《大学该怎么读(增订本)》又赋予大学之道以现代中国的清新气象,以及一位新闻大家和文化人的家国情怀与阅历学识,知人论世,清通简要,寓大道之行于平易近人,看似寻常却奇崛,既是大学生的入门书,也是有志者的教科书,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来说,更是求学问道的指南。或者说读《大学该怎么读(增订本)》如读经典,不指望“扬名立万”,但可望立身正道,俯仰自得。
正因如此,2023年“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评选十部佳作,《大学该怎么读》名列其中,还有清华才俊夏莹的《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北大讲席教授陈晋的《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等。夏莹的“马克思”、陈晋的“毛泽东”,我也是一气读完。趁此机会,把《大学该怎么读》介绍给清华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梁君健教授,他不仅把此书列为研究生的建议阅读书目,而且热心地多方推荐。
2018年,《南振中文集》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付梓,由于我曾介入文集的前期策划,南老师便“请君入瓮”,责我为其《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撰写一篇书序。下面是那篇拙文结语,也可作为本篇的读后感:
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年轻时在美国读研究生,一次出席名家云集的研讨会,同他合作的资深教授让他主讲。不得已,他先用了一个中文谚语“江边卖水”,用英文一翻译,得到一片会心赞赏。此时,我的心情也同当年张信刚一样,不管怎样用心用力,都像江边卖水。如果说南振中是新闻界静水流深的大江大河,那么我只能取一瓢饮。南老师美意将拙文置于书前,而我知道其实是一点学习心得与杂感,既不敢冒称评价,更不敢自视书序,谨以此就教于作者与方家。(《学南振中,当好记者》)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本文系李彬为《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增订本)》所作序言,刊发于《大学生》2025年第5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