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玉露日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4 04:41

怎么写《玉露日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玉露日记”的作文,无论是作为植物爱好者记录成长,还是作为一种象征寄托情感,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能让你的作文更生动、深刻:
"1. 明确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 (Clear Purpose and Central Theme):"
"你是为什么写日记?" 是纯粹记录玉露的生长变化?是把它作为治愈心灵的伴侣而记录?是观察它在不同季节、天气下的状态?还是赋予玉露某种象征意义(如坚韧、纯净、希望等)? "确定一个核心主题。" 是侧重于玉露的形态、习性?还是侧重于你与玉露的互动、情感变化?或是侧重于通过玉露观察到的对生活的感悟?一个清晰的中心能让文章更有条理和深度。
"2. 丰富观察细节 (Rich Observational Details):"
"形态细节:" 玉露的叶片是什么形状、颜色(绿色、透明、带锦边等)、大小?叶尖、叶缘有什么特点?茎干是什么样子?是否有绒毛? "生长变化:" 记录它的生长速度、是否生根、长出新的叶片或分支。不同阶段有什么不同? "环境互动:" 它放在哪里?(阳光直射、散射光、室内、室外)温度、湿度如何?浇水频率和方式?施肥情况(如果有的话)?周围环境有什么变化?

涤烦祛秽代琼浆——近代中国的汽水

作者:安雅琴(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

汽水作为夏日消暑之物,在晚清传入中国,“考其来源,在光绪年间,先由南洋而至上海,嗣后才盛行于各都市”(《汽水原名荷兰水》,《新天津》1942年8月14日)。汽水也称“荷兰水”,《清稗类钞》中对其有详细描述:“荷兰水,即汽水,以炭(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及他种果汁制成者,如柠檬水之类皆是。吾国初称西洋货品多曰荷兰,故沿称荷兰水,实非荷兰人所创,亦非产于荷兰也。今国人能自制之,且有设肆专售以供过客之取饮者,入夏而有,初秋犹然。”

汽水早期售价高昂,能饮用者多为社会名流和中上层人士。在《清帝游山》的报道里,记录了末代皇帝溥仪游览景山“并在中亭上饮食啤酒、汽水、饼干”(《清帝游山》,《顺天时报》1923年8月1日);《天津益世报》载“驻京某外国记者前日赴长辛店谒吴佩孚,由吴氏亲行接见,并以汽水飨客”(《吴佩孚以汽水飨客》,《天津益世报》1926年7月27日);《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多次在日记中记录了饮“荷兰水”,“四月二十五日同内人聚丰号饮荷兰水”,“五月十六日到广同安饮汽水”,“八月十四日带妻子、孩子及佣人到德义楼饮汽水”;汉口青年的聚会上,“备有冰冻汽水及特别西餐,以娱来宾”(《国内无线电》,《时报》1919年7月24日);清末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也有“吃点荷兰水,自然清爽没事”的描述。从宫苑、庙堂到街肆,漂洋而来的汽水勾勒出新旧交叠之际的众生相。

山海关汽水厂葛瓦斯汽水的商标(1926年)图片由作者提供

早期外商药房是销售汽水的重要渠道。他们深谙本土化之道,多宣传汽水的“消夏祛暑”功效。上海中西大药房对汽水的宣传,即强调“消暑解渴者莫如荷兰水”,直言“盛夏尤能开胃、消热、止烦渴、涤脏秽、生津、降浊,远胜中国花露百倍”(《鲜果汁荷兰水》,《申报》1890年6月14日)。中法大药房开发“香蕉、柠檬、枇杷、雪梨、葡萄、豆蔻、蜜橘、无花果、菠萝蜜、水蜜桃、外国樱桃、外国杨梅、新会橙、叭哒杏子、金山苹果”15种口味,宣称不单清暑还能治疾,“且一种有一种治疾之功用”(《申报》1909年8月3日)。竹枝词《沪江商业市景词》里“荷兰冰水最清凉,夏日炎炎竞爱尝。中有柠檬收敛物,涤烦祛秽代琼浆”,也强调了汽水“涤烦祛秽”之效。及至本土新式饮品上市,商家亦循此道,在保健养生上大做文章,如1916年的华商富润主人对新创的“汽水豆乳”,极力渲染其滋补之效,“较之腐浆(豆浆)尤为滋润,每日试服如饮玉露琼浆,可免口燥而生津液”(《汽水豆乳之新发明》,《新闻报》1916年3月13日)。

随着汽水的风行,一批本土汽水厂商相继诞生,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以天津为例,除少数舶来品外,不出以下12家所出产:外商为屈臣氏、山海关、马记、信昌;华商为鸿兴、鸿业、天星、荣顺、光明、明星、泉兴、新明。(《饮食界》,《天津益世报》1929年6月3日)到1935年,据《大公报》刊载的《津市汽水业调查》,外商有山海关、屈臣氏、若金泉、信昌、马记、华慎氏;华商有10家,其中鸿兴历史最久,光明和明星规模较大。鸿兴有工人20名,最忙时日出2000打。光明有工人50余名,忙时日出3000到4000打。明星有工人30余名,入夏后增至50名,销路除本市外,美、意、日兵营“均为常年之主顾”,外埠销路则有“北平、唐山、秦皇岛、塘沽、德州、保定、太原等处”,夏季日可出1400到1500打。除以上3家外,还有新明、北洋、平安、三星、华北、玉泉山等几家,规模相近。(《津市汽水业调查》,《大公报》1935年5月21、22日)

在华洋竞逐下,汽水行业不断推陈出新。从第一代碳酸成分较少的糖水、柠檬水、蒸馏水,逐步发展到与今日相差无几的可口可乐、沙士水、苏打水、鲜橘水,口味增至30余种。在酸甜上也根据“国人喜甜,西人嗜酸”做了调整,配方上在纯糖中加入极少量的糖精,“藉(借)以提味,盖纯糖之性质绵柔”,以达“清爽悦口”的效果。(《介绍两家国货工厂》,《大公报》1933年8月26日)作为汽水的“衍生品”,“汽水糖”应运而生,其定价低廉,“每盒仅售国币二角”,食用方法简单,“取糖一块投入冰水或沙滤水中,顷刻气泡升腾,即化美味汽水”(《嘉华化学药糖厂发明“荷兰汽水糖”即将问世》,《社会日报》1939年6月19日)。有记者在品尝后倾情盛赞,“较诸制成之汽水,有过之无不及”(《试尝荷兰汽水糖》,《晶报》1939年6月29日)。“荷兰精”“荷兰粉”也是同理,“担举手之劳,立即成汽足神完之良好汽水”(《旅行及居家之饮料》,《申报》1925年6月24日)。

游艺场中汽水广告瓶(1933年)图片由作者提供

汽水厂商在广告宣传上也颇为用心。除打出“请用某某汽水厂之荷兰水”“夏令唯一之饮料”“天赐卫生佳品”等宣传用语外,还通过开办招待会、赞助体育赛事、植入软文等方式进行推广。如马记汽水公司在开业筹备中登报“招待各界莅厂参观”,并以“该厂所出之各种汽水”招待来宾。(《马记汽水公司招待各界》,《天津益世报》1937年4月26日)益利、正广和、老德记等也通过“参观纪实”的方式进行“透明工厂营销”,文内既有对公司发展历程、生产规模与环境的描述,也有对汽水种类、售价的介绍。北洋饮料厂为慈善篮球赛每星期“捐汽水十打”,甜甜蜜蜜(即鲜橘子汁)和巧克力汽水各5打,所售出的货价悉数捐入“益世第一服务小学”。(《北洋饮料厂》,《天津益世报》1936年7月19日)某汽水公司在“葡萄露”“可口露”的广告旁,辅以一篇题为《宝玉与黛玉的谈话》(《申报》1924年8月20日)的软文,也极具创意。

一天,贾宝玉到潇湘馆去找林黛玉闲谈,谈到后来。

宝玉道:只有我们男人是俗物,所以我常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

黛玉道:你又在说疯话了,你说我们女人是水做的,到底是那一种水做的呢?

宝玉道:是某公司的汽水做的。

黛玉道:这又是怎么说呢?

宝玉道:因为某品牌的汽水,又清洁、又甘芳,凡是妇女们,没一个不欢喜饮他,所以妇女们都像是水做的。

汽水的“清洁卫生”也是厂商的重要卖点。早在1900年,英商开办“山海关汽水厂”时就强调“本公司自制各种汽水以来,向用熟水,品味清美,久已驰名,今又蒙天津督署梅大人莅验,许以做法精良,与卫生局章程相合,特给执照,以广销售赐顾”(《鸿兴荷兰水公司》,《大公报》1902年7月21日)。华商光明汽水公司广告里也宣称“本公司之各种汽水,经北洋医院著名法国化验师赖大夫证明,确为质洁味美、适合卫生之饮料”(《华商光明汽水公司广告》,《天津益世报》1925年8月11日)。而冠以“新汽水”的产品,也是为了强调与市面上用生水和糖精制成的汽水不同,“完全用蒸汽至沸点八十度以上过滤,再加冰糖菓(果)子露,饮后决无流弊”(《新汽水》,《北京益世报》1930年6月20日)。

山海关汽水厂沙士水的商标(1926年)图片由作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1933年《社会医报》还从“价格”“外观及性状”“炭(碳)酸发气量及持久时间”“空瓶容量”“汽水全量”“矿酸量”“金属”“石碱草素”“防腐剂”“糖分”“酸分”“细菌集落素”“大肠菌属”几个方面,对正广和、益利、屈臣氏等主流品牌的汽水做了测评。(《汽水总评》,《社会医报》1933年第190期)从测评维度不难看出,时人对汽水健康卫生问题极为关注。

汽水的流行,也带动了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报刊上,时有汽水“自制之法”的介绍,“荷兰水的配合,是用水一〇〇分,酒石酸五分,蔗糖一〇分,小苏打五分,柠檬油数滴。制法,将配合物放入玻璃瓶里,加水,倒转其瓶”(《家庭饮料》,《大公报》1937年4月22日)。早年间,不乏“汽水之汽含有一种毒气,如吸入肺中不能救治。饮者只须徐徐而饮,方免其害”(《饮汽水者注意》,《时报》1917年7月12日)的说法。与之相对,也有对“汽”的不同认识,“我们饮了汽水,二养化炭(二氧化碳)气受热扩散,所以肚子被它打通了。柠檬酸钠也是略助消化的,所以喝了汽水,不但不会生病,并且还是有益于卫生”(《科学常识》,《天津益世报》1929年8月5日)。今天看来,这样的内容似乎有点“幼稚”,但通过对“汽水原理”及制作之法的广泛讨论,“二氧化碳”“柠檬酸钠”等化学概念进入了公共话语,小小的汽水不仅承载了国人消夏的集体记忆,也似乎成了现代科学知识接受过程中的一个别致注脚。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2日 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今日中秋,无限相思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原文发布于2023年9月29日,原标题为《今日中秋》。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里人心共赏时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中秋节

“中秋”一词约出现在西周时期

古人以农历七、八、九月为“三秋”

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

故名“中秋”

中秋,绵延着历史

中秋节又称月亮节、团圆节

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在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

四大传统节日中

中秋节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

延续至今

中秋,充满浪漫的色彩

丹桂飘香、银月光满、玉露初凉

秋日之美尽显诗情画意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瑰丽想象牵动绵绵情思

中秋,滋润着味蕾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圆圆的月饼寓意着团圆吉祥

各式的馅料丰富着味觉体验

再浅尝一口桂花蜜酒

唇齿舌尖尽是醉人的甜蜜

中秋,洋溢着节日的欢愉

登楼临轩,酌酒赏月

彩船泛舟,钱塘观潮

儿童把玩兔儿爷等玩偶

阖家欢聚一堂,皆是和和美美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

月光皎皎,情意绵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个中秋,都是中国人的团圆约定

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相连

又恰逢亚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

与家人团聚,赏一轮明月

为运动员加油喝彩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所有美好的期许都在心间

愿您阖家幸福

中秋快乐!

制作:郭赛玲、史佳庆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