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八骏图》读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4 17:41

怎么写《《八骏图》读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八骏图》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写出一篇深刻、有见地、结构清晰的文章:
1. "明确核心主题与作者意图:" "《八骏图》是什么?" 首先要清晰了解《八骏图》的基本信息:它是一部小说(通常指张爱玲的同名小说,但有时也可能指其他作品,需确认),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围绕哪些人物展开? "作者想表达什么?" 深入分析作者(以张爱玲为例)通过故事、人物和情节,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情感或对人性的洞察是什么?是探讨爱情、婚姻、社会变迁、人性的复杂,还是某种哲学思辨?
2. "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选择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如男主角沈世钧,以及其他八位女性角色),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物塑造:" 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的?是通过外貌描写、语言对话、心理活动、行为细节,还是他人的评价?这些塑造手段有何特点? "人物发展/变化:" 观察主要人物在故事中是否有成长或变化?他们的命运结局如何?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3. "品味关键

洞悉人性|沈从文的《八骏图》,剖析人性的背后是与人生的和解


凭借电影《踏雪寻梅》荣获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演员春夏,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对这个世界一定有态度,那你讨厌这个世界的什么?春夏毫不犹豫地说:许多,我几乎讨厌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但一定有小部分的东西留住我。

无论是之前的报纸,还是如今的电视,互联网,在媒体的渲染下,我们每天被太多的负面新闻包围,于是也习惯于做一个批判者来看待这个世界种种糟糕的样子。但就像春夏说的,我们仍会留在这个世界,因为一些美好的东西。故而,无论是谁,要怡然自得地活在这个世界,必然是一个善与恶的包容体。

沈从文便是这样一个人,汪曾祺评价他说“爱世界,爱人类”。他既为《边城》里善良质朴的人民有着近似呐喊般的赞扬,也有对《八骏图》里的虚伪扭曲的知识分子的理解和容纳。

沈从文的小说可大致分为两个题材,一类是对乡村风情和人性的赞扬,一类是对城市中扭曲人性的描述。

有些人认为一向崇尚《边城》里“翠翠”般自然纯净人性的沈从文,在面对都市生活中虚伪知识分子时,是全然的犀利和讽刺,我却认为温和并对人抱有最大关怀的沈从文,即便将目光投向和自己所倡导的健康人性站在对立面的那群人,也仍是抱着一定的怜悯和理解。

在他的《八骏图》里,面对刚刚订婚就精神出轨的达士,没有刺骨的讽刺和批判,而是通过写作形式和话语为我们铺展开,一点点表白他精神病态的缘由。于是在这样一份并不合理的人性面前,读者与达士达成了”理解“,愤怒咒骂的情绪换成了沉静和凝思中的深沉,人们在其中反思自己,成长出更为健康的人性。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在小说的结构和语言上,沈从文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说,沈从文会将一篇文章拆成一块一块,再用不同的结构重新组合,以此找出最佳的形式。这篇书评将以《八骏图》的文体形式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来说明沈从文对扭曲人性的剖析,以及对我们的启发。

01 书信体下前呼后应,典雅文风中将合理与不合理交织相融

沈从文的小说文体不拘常例,追求自由,随物赋形,采用过书信体、日记体、童话、神话等多种形式。除了他本人对文学的追求外,还有就是作为写作教师,自己要练习多种文体来给学生做示范。

这部短篇小说《八骏图》,就别具一格地采用了“书信体”的形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用围绕着主人公达士与三个女人的书信贯穿了起来。

一封书信包含着两个主体,一份内容,我们从达士分别作为书写者和接收者中,了解到了他的真实心境。也因为这两个身份的相互呼应,我们在了解到达士的花心本质后,也理解了这是他身为文人,又自带多情特质使然。

  • 紫色的信纸,写给旧人的信,达夫始终回顾自己的男人魅力

主人公达夫在和未婚妻瑗订婚之前,曾被一个女子单恋,女子求而不得,在嫁做他人之后,还是写信给达夫希望能帮他做事。

尽管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倡导人性解放人格独立,无论男女都有大胆追求爱情的自由和权利,然而女追男的现象,无论何时都是一种新奇,都会让人在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达士在一张紫色信纸上写了回信。本来信件随时间而去终会成为往事,然而,达士来到新学校任教后,看到夕阳下的草坪上浮现一片紫色时,便立马牵动他想起了那封写给单恋自己的女子的回信。而这封回信的手稿,达士也是一直塞在他的杂记本里被他随身携带。

这恰恰说明达士心里对这位自己“本不喜欢”的女子的怀念,只是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在一遍遍地回顾自己的魅力。他知道自己是受女人喜欢的,而这样的知道,就好像他给自己的一张门票,有了随时进入女人心里的自信。

  • 写给热恋中的未婚妻,来往频繁的信,却没有道尽心事

在女子的帮助下,达士的心上人瑗顺利成了他的未婚妻,达夫来到新学校,和爱恋中的瑗书信往来,话语中满满的深情蜜意。文人身份不仅是一张身份,达士很好地利用了他细腻的文笔,给未婚妻留下了他忠诚的心。

“我一定使你每天可以接到我一封信,这信上有个我,与我在此多件社会的种种,小米大的时也不会藏你。”

达士在写给未婚妻的书信中,细致地讲述自己身边的几位同事,又以“医生”的身份自居,给心爱人分享他对同事们扭曲人性的剖析。让未婚妻既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了解,也从达士对同事的讽刺中看到了他人性上的健康姿态。

《爱的五种语言》的作者认为,不同的人需要的爱语(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如果你没有按照对方的爱语来“表述”对他的爱,那么无论你再怎么用力来示爱于你们的感情也是无济于事。

在哈佛幸福课中,Tall 教授曾说,女人天生需要比男人说更多的话,她们比男人更渴望交流。从这两点来看,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可以和伴侣有高质量的沟通和交流,是让她们感觉自己被深深爱护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文人达夫的多情和细腻气质与女人的感性特质相应,通过亲切又真实的沟通,将自己的生活与爱人精确对接,女人在这样的爱情中甜蜜满分。其实哪怕在给自己不喜欢的女子回信时,达士也很是细腻,一方面讲述自己的情况,同时又对女子进行关照和还提出希望女子进行文学创作的建议。

当达士的体贴让女人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女人也会反馈给达士自己的爱。达士在女人的世界如鱼得水,于是他对女人世界有了更大的野心。

口口声声没有隐藏的达夫,在信纸背后却隐藏了已经动摇的心。信纸上的忠诚成了文人滥用笔墨的一种说辞,在信的背后,七个教授中他却落下一位没有给妻子介绍。

  • 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

上文落下的教授,并非达夫的失误,而是他在对这位教授的女伴产生爱慕的心思后,视其为情敌的达夫已经无法自然地面对这位教授。

第三份信,不再是达士所写,而是来自这位女伴——这位陌生的美丽女人。因为“心里有鬼”达夫从未和她说过话,但是却深深地对她着迷。在达夫即将要离开新学校时,这封神秘的信件到来,表达了对达夫的挽留,将达夫克制的情感掀了起来。

我其实并不认为这封信件真实出自“陌生女人之手”,倒像是达夫发挥其文人的想象力虚构而来。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即人们会因为开车时系上了安全带,便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故而把车开得更快,以至于发生车祸。

达士总是被女人喜欢,知了自身魅力后,面对美丽女人时,会觉得自己也将被他人念想,如此一来,他会想要去征服更多的人,于是,见不得阳光的事便有了很多发生的理由。

在小说最后,达士终于由一个给未婚妻甜蜜恋爱的恋爱高手,变为了一个精神出轨的“渣男”。

我并不想把达士对两位女子的情感解释为爱,更多的是一个文人的自恋罢了。然而沈从文不是冷酷地向我们揭露一个精神出轨男的虚伪,而是在达夫与三个女人的信件中,向我们解释了一个文人的“虚情假爱”由何而来。

他多情又受女人喜爱,他懂女人又对女人体贴关照,没有一个花心男是无缘无故地来,也没有那一个女人是无缘无故地掉入爱情陷阱。

由此,我们倒可以“理解”《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李国华”老师。作为国文老师,他读遍文学,看遍各种情感以及情感里的女人,同时他又自知自己打的文人气质符合文艺少女对美好男士的幻想。于是,一个又一个天真少女被他俘获。

口中的真诚因为别披上了文字的华丽外衣,让人不能不认同。这也成了房思琪永远的心结,也是所有为文人男子所骗的女子的心结,文学是他们的外衣,也是武器。

02 象征手法下,内容含混,含义悠长,情感本身就是微妙得难以言说

在《八骏图》中,我们通过沈从文特意编排的书信体走进了达士的内心世界,在纵向上一点点摸清了达士的“出轨”轨迹。而在横向上,沈从文用物代义来含蕴意义的“象征手法”向我们揭示了,达夫出轨中更本质的“情欲”问题。

“象征手法”是一种感性又形象的写作方式,赋予“情欲”这一禁忌以诗意,从而消融了道德边际,只让人们体会其中的心理运作。将人物感情做了朦胧感的处理,由此便流露出作者对人性情感难以言说的含蕴之义。

对于人类一些不够道德的情感,还会如此得“包容”并用美的、恰当的语言来描述它,真真产生了一种“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境界。

在小说中,海是一个有象征意味的事物。如果我们单单来看关于海这一意象的描写,并不会觉察到什么含蕴,只有当它们反复出现时,我们才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原来从一开始,达夫的情感都是不够坚定且泛滥的,了解人性的基底从而更加释怀。

海是情欲之海,达夫走在岸边,时时都有坠落的冲动。


  • 第一次海的象征

“不过我若一不小心失足掉到海里去了,我一定还将努力向岸边泅来,因为那时我心想起你,我不会让海把我攫住,却尽你一个人孤孤单单。”

来到这个有海的新学校,达夫给妻子去的第一封信,就提到担心自己掉入海里。海的象征便是从这里开始。了解自己多情天性的达夫,甚是明白,即便自己刚刚订婚,但是如今自己独身一人出来,并且在这样的浪漫的海滨小城,如果没有发生点什么,大概是不可能的事。这里的海,象征着达夫绵延不断的情欲,是一片情欲之海。

在《自私的基因》中,生物学家金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雄性在进化上的稳定状态是 5/8 的时间忠诚,其余时间寻花问柳,雌性的定状态是 5/6 的时间扭捏作态,1/6 的时间纵情放荡。

男人天性花心,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在心里幻想一下,而对达夫来说,因为有女人赋予的“自信”,给了他更进一步的勇气。就好像一个人只是空怀梦想,而一个人因为自己有能力而想着要实现梦想。达夫比一般的花心男人更可恶,他时时花心,时时想要获得“新人”。

  • 第二次海的象征

达夫所料想的情感插曲并没有发生,就在他要走的时候,收到了陌生女人的来信。

“学校快结束了,舍得离开海吗?”

达夫最后还是被挑逗,不过就像我之前所说,并不认为真的有女子给达夫写信,而只是他出于自己的道德约束而克制强烈欲望后幻想出的场景。人不就是这样吗?越克制自己吃甜品,就偏偏特别想吃,越克制不去想失去的恋人,却偏偏去翻看之前的相册;越暗示自己不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往往行为方式与父母如出一辙。

越克制越心乱,越克制,越想向前。

从小说中两次对海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达夫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漂亮女人而心生摇曳,而是他一直都在准备着与人邂逅生情。

情欲是永远都在的,就好像海是永远都在的一样,为何达夫一定要去“海边”走走呢?而同时他走进海,又不是真的要跳海,不跳海后,他又在心里总是惦记这海,作者就这样通过这样一种象征义,在含混中向我们揭示了达夫感情的矛盾状态,他想要发生点什么,有碍于自己的身份和知识分子的节操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克制不了的情欲又实实在在地在骚动他的心。

人的感情本身就很复杂,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片情欲之海,因为它确实存在,也就无法让人忽视。

现在,几乎是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某某出轨的新闻,在发达的媒介下,总让人们以为出轨是时代所致,是一个时代问题。但其实,它出于人性,恒久不变。《诗经》中的“弃妇”诗就有 11 首,最有名的可谓那首《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后也总有“弃妇”题材的文学作品,以至于,后来一些心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文人习惯用“弃妇”来比喻郁郁不得志的自己。

沈从文在用“海”这一意象对达士的情欲进行描述时,它就好像只是一个事物,不带好坏的批判和偏见,也不想告诉读者这样的情欲多卑鄙,只是推动我们的情绪感受主人公的矛盾和不可自控的心境。用含蓄的象征来偷偷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给每一种情感以喘息的机会。

03 对道德上有缺陷的人,进行包容描写,带领读者理解人性的同时,贴近现实,释然和解

就像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中说的:理解人性的终极意义在于提升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理解,换言之,它必须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更健康的人。

我想沈从文的《八骏图》的意义也就在此,他给我们把达士的花心特质有理有据地讲了出来,让我们聆听他的心声,而后“理解”他们,从而反思自己,促进自己完善自身。同时,在把现实展露的同时,也让我们不拘泥于自己对人性的执念,不拿别人的错来难为自己。

  • 与文字、文学保持合适的审美距离,同文学世界和解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和房思琪一样热爱文学的怡婷说: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我打心眼里佩服和爱慕房思琪和怡婷这样的女子,她们干净纯粹一心向好。然而,她们通过文学观察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并不真实。而正是执念于“文字必须表达真实”,才造成房思琪掉入爱与错觉的痛苦深渊。

达夫对每个人的感情,在沈从文笔下都是如诗一般得浪漫,但是,我们却明白了,这是文学之下的虚伪外衣,达夫骨子里的虚伪和多情才是内核。当我们不执念于文学性的表达和真实内心是否合一时,当我们知道,对某些人来说,文字只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不是袒露真实自己的目的时,我们便可以放过文学,也放过自己。

文学的美,文字的美,我们完全可以倾心追求,只是,要学会与它保持你一个合适的“审美距离”,不要让外表的浮华形式,带走了你认识人性真实面貌的心。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房思琪原型)

  • 不做道德上的圣人,而是反思自己,与自己和解

大学时一位温柔又亲切的女老师,在课上带我们一块看电影《沉默的羔羊》,我当时被里边邪恶的人性所震惊,觉得恐怖至极。而老师却告诉我们这部电影她看过很多遍,每次看都有新的启发,她希望我们也可以欣赏到它的内涵。这让我联想到《非暴力沟通》里的那句话: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原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史铁生曾描述过人生的三个困境,其中一个便是: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本质上,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和理解别人,而若凡事以道德判断为出发点,那么我们将真正地将他人置之度外,最后必然完全丧失认识和理解人性的机会。

那时你错过的不仅仅是与他人和解,也会陷入对自己深深的不解中,因为有些人性是永恒的,我们需要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反思自己,让自己成长。

  • 放过微妙的情感闪现,与恋人和解

那片情欲之海,不仅存在于已经订婚的达夫心里,也属于现实中未婚的、已婚的等等所有人。

对自己来说,在爱情之中时,我们不应像文中的达夫一样,时刻敞开着走向海边的大门,而要忠诚于自己的爱情。而对于伴侣来说,如果哪一天他走了过去,也不要过度地否定自己感到挫败,那并不怪你,而是,人性使然。就好像所有人都会好奇山的那边是什么一样,有时候背叛也就是这样得没有理由,不讲道理。放过他也等于放过自己,抬头去迎接新生活吧,不做无谓的纠结和羁绊。

结尾:

沈从文曾说过:“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着 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 悲痛也忽略了。”

“热情”和“悲痛”这两个词中,我读到了沈从文对人类的爱与怜悯,他想尽自己的笔把人性的活泼可爱都倒出来,给人们看看;也读到了,他对不健康人性的关怀和关照,不然,怎么不是气愤而是“悲痛”。

《八骏图》是沈从文所倡导的人性的反面,作者以富有温度的文笔将此一一写尽,给我们更多的理解之后,便是更多的感悟和反思。

在人生的修行路上,一路反省、一路向好,一步步走进健康人性的殿堂中去吧。


文|白梨影

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从一碗面条到一张纸条,镇江被点赞刷屏越来越多,背后是——网络正能量和发展“跑起来”的交响

一碗面条,氤氲着香味与热气,也可能透出暖意和信心;一张纸条,记录着真诚与感谢,也可能书写民意和力量。

让这种“可能”成为现实的,是已然改变且仍在改变世界的互联网。

镇江,曾经的“网络之城”,去年以来被刷屏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与过往一段时间不同,如今“满屏”的基本都是祝福与点赞。

不同源于网民对城市有了更多信心和善意,网络汇聚与释放着更大的建设力量。不同更来自城市用美好愿景凝聚了共识,用实干实绩激发出精气神。透过悄然生变的网络声音和网上气象,能够领略到:

一座城市网络正能量和发展“跑起来”的交响。

一张纸条和一碗面条

5月8日,市委网信办召开了一场网民代表座谈会。座谈会规模不大,主题是请网民代表谈谈最近一段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精神面貌及其网上反响的感受。

城市发展怎样,网上必有回响。在镇江,这是已成习惯的常态。早在2011年,这座城市就有1.5万多个网站、140多万网民,网民占总人口45%,当之无愧“网络之城”。互联网如此普及与活跃,也让城市管理者,一直格外关注网上声音。

座谈会上,多位网民代表都谈到此前发生的“一张纸条”的故事。大家认为,小小一张纸条,反映的是网上线下的现状和心态。

4月22日,2021镇江网络嘉年华启动仪式上,81岁的网友“蔚然成风”,用手机近距离拍了张市委书记马明龙的照片。有感于市委书记的配合与亲民,她随后又给书记写了张纸条表示感谢。而在登台讲话时,马明龙特地掏出那张纸条感谢了这位网友,并希望大家把更多镜头对准镇江,希望镇江成为明星。

这个小插曲一般的“纸条故事”,旋即在网上爆红,并连带镇江被刷屏。聚焦此事的媒体纷纷解读:“一张纸条”承载了市委书记与网友间的真诚互动,也折射出广大干部群众彼此认可、相互赞赏的良好关系,背后更是一座城市气顺心齐、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以如此“励志感人”的形象被刷屏,对于过去一年多来的镇江而言,已非第一次。但是,从曾经每每被质疑甚至抹黑,到如今时常获得点赞,变化也不是突如其来。“一碗面条”是个中见证者,也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春节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部分商超封闭关停。疫情有效控制后,面对群众心中的不安,市委书记马明龙利用检查疫情防控和市场保供工作的机会,亲自到曾经关停的长申超市吃了碗面条。一时间,“书记到长申超市吃面条”的消息,在网上被广泛热议和点赞,进而成为现象级的“网络事件”。

在市委书记的亲自带动下,广大群众打消疑虑,城市满血复活。同时,“一碗面条”也让更多人看到,镇江从抗击防控疫情到恢复经济建设,所有的变化和成绩,都来自奔跑与努力。

“跑起来”改变的城市

的确,过去一年多,奔跑改变着镇江,也改变了所有人对镇江的观感和印象。

而相对这一年多的奔跑,在此之前的镇江,也正是因为发展速度等问题,曾遭质疑乃至诟病。

镇江地处苏南,长期对标周边兄弟城市跟跑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发展步伐有放缓趋势,与苏南其他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即便放诸全省,也是“追兵越来越近,标兵越来越远”。

在此期间,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GDP增长乏力等,镇江一度内部士气低落、外界质疑不断,并数次在网上引发有损城市形象的“负面舆情”。尤其是去年一季度,受疫情等影响,全市经济深度探底,多项指标全省落后。其中GDP增幅为-9.4%,在省内各设区市中垫底。

镇江需要改变,镇江必须改变。

2020年4月28日,镇江市产业强市大会召开。刚刚履新镇江2个多月的市委书记马明龙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一定要激发争先进位精气神,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把镇江打造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区域性重要产业基地。

当时还是代市长的徐曙海也指出,镇江具有良好产业基因,具备良好产业形态,面临难得产业机遇,要坚定信心定力,推动产业强市走深走实。

就是在这个大会上,马明龙向全市上下发出后来被事实证明深入人心的号召:跑起来,镇江!

“跑起来”自此成为镇江的姿态:为了抢抓各种发展机遇,镇江密集“走出去,请进来”。大会后的两个月,仅市委主要领导参加的有外地客人的会见、会议、活动,就多达20多场。

“跑起来”随后成为镇江的状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政务服务,经济运行和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纷纷提高效能、加快节奏。全市八大板块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势头,奋力跑出“八骏图”。

“跑起来”也让镇江经济迅速反转上行,各项指标划出V型曲线。仅3个月后,2020年“年中报”出炉,我市GDP增幅由负转正。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2.40亿元,同比增长22.0%,增幅高于全国、全省3.7和2.8个百分点。

在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不俗业绩激励下,在“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愿景感召下,镇江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为之大振,城市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镇江能行”的心声与共识,从市内传到市外,从民间延至网上,不断刷新着城市形象。

网络回响与网聚力量

“跑起来”改变的镇江,在互联网上自然也有新的投映和反响。

“‘跑起来,镇江’作为一声号角,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能激发这么大力量,关键在于达成了‘共识共情’,吸引了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共同奔跑者。而互联网恰恰放大的这种共情与参与。”谈及过去一年多网上反响和网络作用时,市委网信办主任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胜勇这样分析。

随着“跑起来”深入人心并落实到城市每个角落,互联网上的镇江,逐渐成为一座为“奔跑”代言的网红城市。去年以来,先后有多批市外媒体走进镇江,把镜头对准这座城市的奔跑与美好,感受“诗与远方,汇聚镇江;携手奔跑,共争荣光”。

更多本地网友和网络社会组织,则在重拾信心和激情同时,迎来越来越多的机遇。常丹红是镇江市手拉手公益服务社理事长,去年以来她的草根公益事业,也随着城市发展“跑了起来”。由她发起的“平安社区”城中村公共治安服务队增能项目,打造出了一支能媲美“朝阳群众”的“江东大妈”志愿者队伍。

面对网上不断集聚的正能量,我市网络管理部门进一步因势利导,通过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网用网,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网聚力量、信筑梦想’是镇江网信人的追求,如今也正在成为全市广大网民的行为写照。”翟胜勇强调说。

用互联网聚合与放大“跑起来”的力量,我市上下联动、条块呼应。一年多来,市委书记、市委网信委主任马明龙对网信领域工作批示逾200次;全市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员单位,去年由45家增加到162家;公益行动、民生项目、公共服务,加速形成“政府推动、网络发动、各界行动”的运行模式……

城市发展提振了网民信心,网聚力量又为城市赋能,去年以来的镇江,网络正能量和发展“跑起来”奏出了动人交响。(记者梁和峰通讯员 师丹丽 汤沛 霍超)

来源: 金山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