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4 19:11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村级环保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全面、客观、有深度,并达到预期效果:
1. "明确总结目的和对象 (Clarify Purpose and Audience):" "目的:" 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是为了内部反思经验教训?还是为了规划未来工作?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深度。 "对象:" 总结是写给谁看的?是上级领导、同事、村民,还是用于存档?不同的读者对象决定了语言风格、侧重点和详略程度。例如,给领导的可能更侧重于数据和成效,给村民的可能更侧重于宣传和动员。
2. "突出村级特色和实际情况 (Highlight Village Characteristics and Actual Conditions):" 村级环保工作与城市不同,有其独特性。要紧密结合本村的地理环境(如山区、平原、河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如农业、旅游业)、人口特点、村民生活习惯等具体实际来写。 避免空泛的理论堆砌,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说话,展现本村环保工作的“真问题”和“实做法”。
3. "内容结构要清晰完整 (Ensure Clear and Complete Content Structure):" "标题:" 简洁明了,如“XX村XX年度环保工作总结”。 "开头:" 简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
通组公路组组通
近年来,毕节市大方县八堡乡天宝村依托浓郁彝族文化和基础设施优势,围绕乡村避暑旅游谋划发展,立足建设和美彝乡目标,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建设和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的关键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凝聚干群合力,让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全力绘就和美彝乡新画卷,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 构建整治新格局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将整治任务细化到人、落实到网格,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工作格局。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划分‘党员责任区’,发动党员带头清理自家房前屋后,带领群众开展自我管护。按季度开展环境卫生评比,以‘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推动整治行动全面铺开。”大方县八堡乡天宝村党总支书记杨永平说。
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中
通过党员大会、群众会、板凳会等形式,向村民群众讲清政策,引导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实现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利用道德积分超市,采取“红黑榜”激励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村规民约,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居住条件好了,生活越过越舒心……”说起天宝村的变化,村民李国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天宝村还把护路员、护寨员、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整合在一起,把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杂草杂树清理等责任落实到人,常态化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并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知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生活习惯,树立文明生态环保意识,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对于居民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建筑垃圾等,动员群众自行清理。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垃圾杂物100余吨,清理村民门前屋后三堆20余处。
环境卫生整治中
“以前厕所苍蝇嗡嗡叫,下雨天踩泥巴。”说起改厕,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政府补了钱,自己花得少。”天宝村按照“改一户、成一户”原则,结合村民需求科学选址,统一施工标准,近年来完成户厕改造29户。专门安排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公厕,提升公厕管理品质。
针对个别群众由于圈舍建设不合理,存在粪污直排等问题,对全村粪污直排问题进行摸排,有针对性上门开展宣传,动员群众自发开展整治,效果明显,共解决粪污直排问题6处。为彻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天宝村还在村辖区合理投放垃圾箱,并及时对垃圾进行清运,促进村域环境美化。
多措并举强攻坚 人居环境焕新颜
天宝村还通过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各界倾情帮扶,积极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和路灯照明工程,沿村主干道种植桂花、石榴等绿化苗木2000余株,全村所有村民组实现太阳能路灯照明全覆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的改善,群众感受最为真切。“村庄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住着舒服,连身体都觉得清爽多了。现在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晚上出门有路灯,更安全方便了,住着更舒心了,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通组公路组组通(左上角为斗牛场)
“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家里都收拾得干净,出来一到广场也有活动的器材,以后的生活过得也会越来越好。”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环境卫生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搞好环境卫生,包括公共区域的,自家的房前屋后的。”
“杂物要堆整齐,生活污水不要乱排放,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要自觉抵制滥办酒席,移风易俗树新风……”在各村民组群众会上,村干部用方言土话向群众讲政策,引导群众从人居环境提升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群众会上宣传移风易俗树新风
同时,为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政策深入人心,天宝村还创新宣传形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采取“理论宣传二人讲”、入户走访、院坝会、群众会、微信群、小喇叭宣传等多种方式,“线上 线下”联动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组织入户走访宣讲200余人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20余次,宣传覆盖群众1800余人次,引导群众树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成为改善村容村貌的“主力军”。
长效管理促提升 绘就和美新画卷
天宝村还通过健全长效机制,来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明确公益性岗位人员管护包片责任,划分卫生责任网格,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对作用发挥不好或者不发挥作用的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更换,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
村委形成每月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召开1次会议制度,对本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安排,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分配,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责任意识得到提高。
八堡乡天宝村群众“村晚”喜迎远方的客人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组织开展“清洁家庭”评选,推动环境整治深入人心,切实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自觉性,形成动员一处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有效提升村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盛夏时节,行走在大方县八堡乡天宝村的乡间小道,村舍整洁,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新的草木香。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彝乡画卷徐徐展开。
接下来,天宝村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基层治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人居环境从‘短期清脏’向‘长效美颜’转变,为打造美丽宜居的“魅力天宝和美彝乡”注入持久动能,让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全力绘就生态宜居的和美彝乡新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梁圣
三审 赵勇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