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4 1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国元素的作文,想要写得好,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 理解与定位 (Understanding and Positioning)"
1. "明确“中国元素”的内涵:" "广泛性:" “中国元素”不仅仅指长城、故宫、熊猫等传统符号。它可以是: "历史文化遗产:"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戏曲武术、中医哲学、成语典故、古代科技(四大发明等)。 "哲学思想:"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精髓(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语言文字:" 汉字之美、汉语的独特韵律、方言文化。 "艺术形式:" 国画、书法、京剧、民乐、茶艺、陶瓷、刺绣、风筝等。 "现代成就:" 现代科技(高铁、航天)、当代艺术、流行文化中的中国特色(如汉服复兴、国风音乐)、社会风尚等。 "避免刻板印象:" 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符号,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避免简单罗列或进行猎奇式的描述。
2. "确定写作焦点:" “
最近这几年,“国风”,“国潮”等等元素在社会中很常见,这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在作文中很多同学也会加入独特的中国风元素,也能够给文章增光添彩。
这个江苏高考的作文题之间也讲过很多次,在大型考试中,关于个性和创新为主题的作文题,总是会引起同学们的共鸣,给同学们提供很多灵感,自然能够涌现不少的满分作文。
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做《烟火蓝边碗》,蓝边碗在生活中还是能够见到的,是带有中国风元素的器具,以前曾经被人们平凡的使用,现在也有很多人生活中会用到,这就给它增加了烟火气息,不过很多人也未必会重视这个碗,而作者则是对这个碗有独特的看法。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对于这个蓝边碗的看法和其他人不一样,利用了一个疑问句,引出了下文。接着提到了这个碗的来历,第一次和父母去景德镇购买瓷器是挑选的。作者认为这个碗能够体现使用者的生活态度,在阅览了众多的瓷器后,竟然觉得这些瓷器的风格都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想法。
之后,一个蓝边碗进入了作者的视角,这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使用的器具,如今的蓝边碗做了改良和创新在外形和使用上的感觉都不错。用这样的碗来当作吃饭的器具,会更加有温度。接着作者通过蒋勋《品味四讲》中的语言表达了器具对于人的意义很重。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不仅仅提到了创新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制造噱头,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认为只有贴近人们生活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离生活太太远的创新,即便能够让人产生新鲜感,但是新鲜感一过,就失去了意义。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再次提到了蓝边碗,通过这个朴素的器具,感受到平凡生活的意义。
看完全文能够发现,要是从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布局来看的话,这篇记叙文比较一般。主要的故事是“我”和父母去买瓷器,一开始没有挑中,后来挑中了,这个故事没有起伏,没有惊喜,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未必会记得这样的事情,一两句话就能够说完。
不过故事虽然普通,但是要看怎么写。首先是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蓝边碗,这是瓷器的一种,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瓷器都是具有浓重中国元素的器具,这就能够给人深远,厚重,大气的感觉。
而且,这篇文章很贴近生活,在真实中夹杂着温暖,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我们朴素生活的写照,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看到蓝边碗,很多人就能够想到一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
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生活气息,比如“且听我慢慢说吧”,“买什么好”,“又错啦”,“为何”,“听我如此到来,你可有话反驳”等等,这些句子的口语化风格浓重,如果写的内容和生活无关的话,口语化的句子过多会影响文章质量,不过在这篇文章中,口语化的句子显得很自然,尤其是文中很多反问句,让人感觉作者就是在和读者对话,和读者一起思考蓝边碗的意义。
这篇文章提到的现象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生活中却是有很多打着创新的旗号,吸引人眼球的噱头,但是对于实际生活的帮助并不大,作者通过写创新,升华到真正的创新要贴近生活,说明想法很独到。
【五环随笔】
作者:傅秋爽(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残奥会还在进行。明年年初,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将启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体育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悠久的体育文化传统,了解中国体育文明,对于增强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从古代遗存文物可见,早在夏朝以前,我国就有了民间舞蹈、射箭练习等带有体育元素的娱乐活动及军事训练。夏、商、周又相继出现了乐舞、武舞、射礼、田猎、手搏、跑跳等竞技运动项目。文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射箭、驾车等图样。孔子提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两项属于体育。汉唐时期,我国体育的基本范畴已经形成。
中国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理念,强调强身健体、内外兼修、身心愉快。运动讲究适时、适地、适人、适龄。一年四季都有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特征的运动方式。初春万物复苏,郊外踏青放风筝;仲春天气渐暖,青年擂鼓赛龙舟;秋日天气凉爽舒适,老人登高望远;冬日暖阳,闺阁欢聚荡秋千。民俗、民风又往往与环境保护相联系:二月二龙抬头,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沿着水井撒一圈防止虫蛇进入,再延伸到家里的灶台间、床帷之下驱虫消毒;五月端午插艾叶、点雄黄、赠香袋,提神醒脑扶正祛邪;炎炎夏日,贴三伏膏药冬病夏治保健康。这些都可看作是全民参与的环境卫生运动和定期的传染性疾病预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健康卫生和预防疾病都极为重视。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体育门类齐全且发源极早。以冰雪运动为例,被国际社会共同认定的世界滑雪起源地就在中国新疆的阿勒泰,2005年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墩德布拉克发现了人类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进行滑雪狩猎活动的岩画。专家考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万至3万年,远早于目前世界滑雪胜地挪威、瑞典、芬兰等地滑雪的历史。
体育往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全面展现。社会高度开放的大汉王朝、盛唐时期、大元时代莫不如此。汉武帝就曾连续举办过全国性的角抵比赛,宋代也有过规模较大的摔跤比赛。2022年即将成为双奥之城的北京,更有着光荣灿烂的体育传统。其历史上的前身元大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体育得到极大发展,门类极大丰富,尤其是各种竞技类赛事的规模扩大,运动的水平空前提高。每年都有多种由皇家出面组织的盛况空前的体育赛事。许多体育运动堪称现当代体育赛事的先辈,如古代的高尔夫运动——捶丸、古代马球比赛——击鞠、古代长跑——贵由赤、古代长跑接力赛——急递铺、古代长途竞走等大型赛事每年定期举办,且有价值不菲的物质奖励和荣誉嘉奖。在投壶、双陆、象棋等华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外,还增添了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狩猎、斗驼、摔跤比赛等。明清时期,冰雪活动在北方普遍开展,项目有冰球、速滑、花样滑冰、冰上射箭、冰上武术表演等,每年还有皇家组织的大型冰嬉庆典活动。
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遵循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挖掘、阐释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生活、鼓励友好竞争、追求共同进步的思想内核,是现代体育精神之所在。展现中国古代体育、传统医学与精神道德建设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科学精神,通过讲好中国体育和中国人的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的体育历史和辉煌的文化成就,理解中国治未病的防疫理念和健康至上、生命至上的文化传统,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华体育文化传统,可以开辟中国形象传播新途径、新场域、新形态,启迪全国人民爱国热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全民体育的热情。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30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