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4 23: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国人林语堂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
1. "明确读后感的核心:" "是哪本书/哪些作品?" 首先,要明确你读的是林语堂的哪一部(或哪些)作品,例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虽然是小说,但常与林语堂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苏东坡传》等。不同的作品侧重点不同,读后感的角度也应有所区别。 "核心感受是什么?" 确定你读完后最深的感受或触动点是什么?是他对文化的深刻见解?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对人物的精彩描绘?还是他文字本身的魅力?抓住这个核心,作为文章的灵魂。
2. "深入理解原文内容:" "关键观点/情节/人物:" 回顾并准确理解林语堂在作品中提出的核心观点、描绘的关键情节、塑造的重要人物形象。不要凭空想象或过度引申。 "语言风格:" 注意林语堂的语言特色,如幽默风趣、汪洋恣肆、中西融合、带有散文诗般的韵味等。可以结合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其语言魅力。
3.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角度:" "避免泛泛而谈
《中国字 中国人》出版后,很快登上2022年中国好书·月榜,彰显了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字的产生对中国文明意义重大,鸿蒙渐开,当先民们拿着石头和木棒,将其所见,用线条的方式来进行描摹刻画时,便拉开了中国文字演变的历史。“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中国字 中国人》一书,从所选107个汉字的起源开始,包括书体的演变,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汉字的历史,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汉字的认知。
汉字是中国美学的启蒙和基础。从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刻画到主观思想、情感的表达,从文及字,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方式赋予了汉字独特的审美意趣,也是写意精神的发端。世间万物皆可以用线条及线条的组合来概括表达,又辅之以四声,嘤嘤成韵,玉振金声。音形义的结合体,成为汉字的本质特征,也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拼音文字的主要特点。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三者的密切结合使得汉字成为了世界几大古老文字中唯一延续至今不间断使用的文字。《中国字 中国人》一书,非常好地实现了对于汉字音形义的解释,尤其对于汉字引申义以及在历代经典中的含义作了深刻的阐释,使读者在读每一个字时如同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遨游。
汉字是中国写意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塑造中华美学意义重大。林语堂先生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书法史的前半部分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今天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简体字是经历了篆、隶、草、行、楷诸多的变化而形成的,有很多简化字就是草书的写法。整个文字的演变史和书法的风格就是写意精神的直接写照,由篆、隶、楷、行,“从容中道”体现《中庸》思想的小写意,到“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庄子》)的大写意,与中国的诗歌、绘画、戏曲共同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孙过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里的“风骚之意”是一切中国艺术取法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艺术的诗的灵魂;“天地之心”是一切形式之美的共同来源,讲的是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书写风格的变化,真正体现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中国字 中国人》一书所选的107个汉字。从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中华文明的不同侧面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品格。
体现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中国汉字有数万之多,《中国字 中国人》以“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为主题,精选与之对应的107个中国字,寻根溯源,从甲骨文开始到金文小篆,由隶到楷,把汉字演变的过程讲得通透明晰。由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更是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讲出了每个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既具有可读性又融教化于无形,彰显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新时代背景下,让人们通过读书了解汉字的缘起演变,尤其是汉字所隐藏的内涵与哲理,激发国人对于中国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的兴趣,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进而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可谓善莫大焉。
(朱茂刚,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吾国与吾民》是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该书写于1934年,在1935年出版,原版是全英文版本,在序言中我们不难看出,林语堂先生当时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西方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事实是他也做到了,当时这本书的影响之大,直到现在这本书依然是阐述中国的著作当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书中林语堂先生用幽默而又犀利的口吻向世界介绍中国,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第二部分是生活。在林先生的叙述中,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刻意的对中国真实现状进行粉饰,书中林先生写到“说不定我也同样爱我的国家,可是我常小心翼翼在他们面前隐藏起来”,我觉得林先生这句话说的太谦虚了,能够直面当时中国的问题,而依然对这个国家抱有希望,相信中国虽然在当时经历动荡,但是未来会再次得到平稳。他的叙述不同于当时其他学者那些激烈的言辞,给人的感觉是平稳的叙述,但这平稳的叙述又带着对国家和人民更多的思考。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真正的英雄主义,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最真挚的爱国主义。
我们现在许多人把爱国主义挂在嘴边,却没有实际行动,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洞的口号,也许重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一种责任,正视历史,直面问题,才能更好的继承文化、传承文化,让我们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得更为璀璨和长远。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