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雏鹰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5 06:11

如何写《雏鹰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雏鹰日记》的作文,无论是作为学生习作还是个人创作,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让文章更生动、深刻、有感染力:
"一、 理解核心意象与主题:"
1. "紧扣“雏鹰”:" 《雏鹰日记》的核心是“雏鹰”,象征着处于成长阶段、充满潜力和渴望、但尚未成熟的人或事物(通常指青少年)。写作时,要时刻围绕这个核心意象展开,体现雏鹰的特征:羽翼未丰、渴望飞翔、经历试炼、学习飞翔、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胆怯等。 2. "把握“日记”形式:" 日记形式意味着记录的是个人化的、真实的、带有时间顺序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它具有私密性、即时性和真实性。要运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雏鹰(“我”)的眼睛和心灵。 3. "挖掘深层主题:" “雏鹰日记”往往承载着关于成长、梦想、挑战、挫折、坚持、蜕变、对自由的向往、对世界的探索等主题。思考你希望通过这篇日记表达什么?是记录一次学飞的艰难?是对未来的憧憬?是经历某事后的感悟?还是对亲情的依赖与独立意识的萌发?明确主题是写作的基石。
"二、 内容选择与细节描绘:"

战疫日记223|雏鹰也可以搏击长空,相信我们

作者:程玲

安徽医疗队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记录时间:2020年2月27日

武汉今天雨停了,气温适宜,连日来的进舱,终于慢慢适应了,虽然劳动量大时仍觉得闷。和舱内的患者也熟悉起来了,成了战友,就多了一份感情和相互扶持。

白天的方舱少了份宁静却多了些生机。114床的阿姨今天加了口服药,我给她送药的时候教她怎么吃,她说“我知道的,我是外科医生,当了三十年的医生,咱们是同行。”我跟我的小伙伴们惊着了,这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阿姨竟然是外科医生!

要知道外科工作是特别耗体力的,所以干外科的大多是男士,我的小伙伴立马上去给阿姨一个大大的拥抱,跟阿姨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前辈”。因为同是医务人员,阿姨更理解工作的难度,很多时候会默默地帮我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我们就更像看孩子一样。她也经常鼓励我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都是各个医院挑选出的精英过来帮助我们的,有你们照顾我肯定会好起来的”!

阿姨,有你,我们更有信心!雏鹰也可以搏击长空,相信我们!

148床的阿姨今天激动的落泪了,由于支气管扩张切除了单侧肺,加上些次病毒主要为肺炎,她有些焦虑,夜不能寐,虽然嘴上总说看透了生死,但目光中那对生的渴望是那么真切,我们队的护士开始轮番上阵,心理疏导我们不专业,但怎么样和自己妈妈呢喃,我们是强项。离开了家,在这里,和患者像亲人一样相处是不需要专业术语的,阿姨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她竖起拇指,面带笑容对我们说“你们安徽队的姑娘们比我们的女儿还好,特别的体贴”,这笑容也甜到了我们的心里!

虽然鼻梁上已经出现了浅度压疮,但此时我却更有斗志,那么多可爱的小伙伴,那么多可敬可亲的武汉人民,我们在一起,岂有不胜,岂能不胜!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通讯员 柯健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兵之初:新兵日记,“雏鹰换羽”正当时

有一种艰辛成长,叫告别新训;有一种破茧成蝶,叫新兵下连。



新年伊始,一批批军营“后浪”带着青春梦想奔赴各个中队,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懵懵懂懂的菜鸟,到敢冲敢上的列兵,这段时间他们经历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触,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武警甘肃总队张掖支队,倾听几名新兵的内心日记,看看下队后的他们有了那些转变。

苏俊杰


从新训队到新中队,从陌生到熟悉,来到中队的近一个月,我更深入的接触到了军营生活,更加理解军人肩上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第一次看见四百米障碍训练的忐忑,到后来的泰然自若。这正是我在中队一步步成长的见证,也是我未来军旅生活的扎实基础。我时常为自己能够来到有着这么厚重历史的中队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发扬中队的优良传统,争取早日完成一名合格战士向“四有”优秀官兵的转变。

——列兵:苏俊杰


高洪玮


在新训队,我最怕的训练课目就是长跑,那时每当我听到要跑步时,就感觉浑身无力、两腿发软。下队后,班长在训练时和我说:“小高,我刚下队的时候跑三公里要16分钟,每次跑步我的班长就拿着根背包绳拖着我跑,跑完都筋疲力尽,但也就是靠着这样拼命,我才有了今天。你要明白‘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只有每次都坚持下来,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有所进步。”在班长的鼓励下,如今我每天都坚持长跑,同时向战友请教长跑的技巧,终于在一季度考核中我跑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绩,与之前相比,足足进步了两分多钟。

——列兵:高洪玮


夏瑞


来到中队,我感受到了老兵的帮助和教导很重要。老兵同志在每项工作中都会因材施教,在训练上循循善诱。比如,记一个装备名称或者其使用技巧,都会用很形象的词语描述出来;比如,五公里不及格,老同志也会把自己的跑步技巧和经验传授给我们,跑步时给我们加油打气……没错,这就是我的中队,一个有着凝聚力又充满着温暖氛围的中队。

——列兵:夏瑞

何泽


新兵下队近一个月了,很荣幸能来到机动中队这个光荣的集体。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战友,他们就像是我们的兄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让我们能够更快融入这个大家庭。干部和骨干们,对于尚显稚嫩的我们,他们总是充满了耐心。在训练上,面对我们的疑问,他们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在生活上,面对我们的困难,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温暖。虽然中队的训练强度比新训队更大,但是我依然过得很开心,因为这里不仅有班长骨干的谆谆教导,还有战友间互帮互助的温暖。

——列兵:何泽


当青春和军营碰撞在一起,必定会擦出成长的火花。下队后,他们面对繁重的训练、工作和执勤任务,迅速融入新单位的“大环境”中,正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


(文/图 姚立金 刘晓桐)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言午

编审:邓小兵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