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5 12:56

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地质调查工作总结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清晰、全面、专业且有价值:
1. "明确目的和受众 (Clarify Purpose and Audience):" "目的:" 首先要清楚这份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是为了项目团队内部交流经验?还是为了存档备查?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详细程度。 "受众:" 谁会阅读这份总结?是领导、同事、客户还是评审专家?了解受众的背景知识和关注点,有助于你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术语,突出他们最关心的信息。
2.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Clear Structure, Rigorous Logic):" "标准结构:" "标题:" 简洁明了,如“XX地区地质调查工作总结报告”。 "摘要/前言:" 简要概述工作背景、目的、时间、地点、主要任务和总体结论。 "工作概述:" 说明调查任务的具体内容、范围、目标和依据的规范或要求。 "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 详细描述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如遥感、地质填图、物探、化探、钻探、采样分析等)、技术手段、仪器设备以及工作流程。这部分要体现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工作过程与

收藏!《地质调查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发布

来源:【矿业界】

前言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 标准化在推进地质调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认真落实《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不断推进标准制度创新,健全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标准供给能力,加强标准宣贯培训,以“高标准” 支撑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地质勘查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发布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59项、地调局标准12项,在助力高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扩大地质调查标准化影响力,加强地质调查标准化工作交流,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总结2023年度地质调查标准化工作进展,编制形成《地质调查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亟为推进地质调查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贡献标准化力量。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报告

附件:《地质调查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中国区域地质志》发布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刘军)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李廷栋院士领衔、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负责实施编撰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正式出版。该志书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覆盖全国及各省、市、区,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是我国当前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科学普及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记者28日获悉,本次发布的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部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1:100万和1:250万中国地质图及数据库等共计33部志书,约1亿2千万字,共300余幅地质图件。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6个大区地调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全国32个省(区、市)有关地质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等60余家单位2000余名地质工作者,将全国各行业和部门百年来,特别是近40年来地质调查与研究所积累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集成,全面展现了我国各区域的地质全貌和地质特点,记录了全国地质调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果。作为中国地质的“百科全书”,该套志书进一步提升了全国和各省(区、市)的地质研究程度,引领全国地质图鉴标准与数字化建设,为支撑地质调查工作及地质科技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新一代志书立足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更新了全国和省级的地层与关键岩浆岩年代学格架,创新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包括3个克拉通、6个对接带和11个造山系的划分方案;初步厘定了62条中国陆域俯冲增生杂岩带,深化了7个典型地区的成矿背景认识,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成矿地质背景参考;增加了城市建设、布局、发展等相关内容,有力支撑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