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建党节读书笔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5 23:30

精心挑选《建党节读书笔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建党节读书笔记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确定主题和中心思想:"
"紧扣建党节:" 文章必须围绕建党节展开,体现对党的生日祝福、对党的历史回顾、对党的精神学习等。 "明确读书内容:" 说明你阅读了哪些与建党节相关的书籍,例如党史书籍、伟人传记、红色经典文学等。 "提炼中心思想:" 从阅读内容中提炼出核心观点,例如对党的认识、对党的感情、对未来的展望等。
"二、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权威性:" 选择经过权威机构出版、经过历史考证的书籍,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 选择与建党节主题相关的书籍,例如关于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领导人、党的光辉事迹等。 "可读性:" 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确保能够理解并从中获得启发。
"三、 读书笔记的撰写要点:"
"记录关键信息:" 记录书籍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以及书中的关键事件、人物、观点等。 "记录个人感悟:" 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启发,以及与自身经历的关联。 "突出重点:" 重点记录与建党

随笔 | 从百年党史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审判”可以订阅哦!


文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谢伟鹏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伟大政党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实践。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总结为32个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心路历程的新凝练,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源头的新概括,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百年演进的新阐释,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密码。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坚,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如基石支撑大厦、如火种点燃火炬,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闪耀着党性的光辉、印刻着崇高的政治品格,是全体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更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之源和强大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法院干警,我们应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司法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忠诚政治本色,争做合格党员干警。


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

做有“慧脑”的党员干警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辉映了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作为一名党员干警,我们应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培育人生“慧脑”;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有力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各种难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怀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情怀。


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

做有“铁肩”的党员干警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昭示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连心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全篇,深刻展现了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坚强意志。


“铁肩担道义,奋斗铸辉煌。”作为一名党员干警,我们应该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实干“铁肩”;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案件办理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将案件办成精品案、铁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顺应时代变化和人民需求,高度重视涉众型案件和涉民生领域案件办理,加快办案进程,提高办案质效,优化司法服务,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

做有“热血”的党员干警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牺牲和奉献中一路走来。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余万人。无论是“国病焉能再守常,接传马列不彷徨”的李大钊,还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是“纵然一死,何足惜哉”的瞿秋白,还是“冰天雪地中,孤身战日伪”的杨靖宇,他们甘愿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作贡献。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1800余人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为了国泰民安,全国100余万名政法干警充当扫黑除恶主力军,奋战在斗争一线,共有754名政法干警在专项斗争中负伤牺牲。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昂扬斗志,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一名党员干警,我们应该传承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品格,造育报国“热血”;发扬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履职尽责,努力战胜司法实践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在苦干实干中追求伟大梦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旗帜鲜明地向一切错误政治言行“亮剑”,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以惩恶扬善、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聚焦审判执行中心工作,立足自身岗位,切实提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在危急关头豁得来。


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

做有“红心”的党员干警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百年岁月峥嵘,百年铸就辉煌,凭的是共产党人的赤诚丹心,是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底色不变的精忠恒心。对党忠诚,就要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一百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年代;从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到创造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之所以能一路攻坚克难、书写辉煌,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是因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作为一名党员干警,我们不能忘记“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应该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跃动忠诚“红心”;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提高案件办理质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做到“红心向党永为民”。


建党精神放光芒,接续奋斗再启航。作为一名党员干警,我们应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工作、奋力拼搏,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施展青春才干,贡献积极力量。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1年第16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278期


编辑/孙敏


回望建党历程 赓续血脉基因——谈《建党1921》

【读书者说】

作者:李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回望建党历程,感受建党最初的步履,聆听百年大党开天辟地的故事,对于感悟初心使命、赓续血脉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和他的助手刘晓宝合著的《建党1921》,可谓恰逢其时。邵维正教授是对中共一大和党的创建史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著名学者,深耕党史50年。他的这部最新党史作品,通俗生动,特点鲜明。

《建党1921》邵维正刘晓宝著东方出版社

聚焦建党元年,回望初心使命之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践行初心使命。

初心使命从哪里来?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如何形成的?本书作者从1921年建党元年开始探源,以时间为主线,以建党为主轴,以月份为单元,分别从当月的重大建党事件切入,全面反映100年前内忧外患的中国国情和上下求索的时代大潮,细致讲述革命先辈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洒热血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朝气蓬勃、救亡图存的建党先驱寻找和确立初心使命的艰难历程。《建党1921》一书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帮助读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进而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讲好党的故事,再现建党艰难历程

历史伟业,百年风华。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正是赓续血脉基因的深厚土壤。本书借助档案、书信、回忆录等大量珍贵史料,深度挖掘历史细节,以建党先驱的感人故事,以生动细腻的写作手法,引领读者走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现场,领悟革命先辈的创新精神和建党的艰辛历程。

《建党1921》一书中,既有“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上海石库门一大召开、嘉兴南湖红船启航等经典历史场景,又有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赵世炎、邓中夏、陈望道、俞秀松、何孟雄、缪伯英、高君宇、彭湃、向警予等早期共产党人的成长进步历程,引导读者领悟马克思主义怎样深刻影响当时的中国及其先进分子和有志青年,领悟革命先辈怎样毅然决然承担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本书还对中共一大代表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及其蕴含的丰富哲理和经验教训进行了描述探讨,警醒我们只有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信守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始终坚持奋斗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诱惑面前不变节,在牺牲面前不退缩。

秉持大历史观,构思编排精巧独特

党的创建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建党1921》在编排上匠心独运,每月篇目之前专设“国内外大事提要”与“建党活动”两个背景板块,用全球化视角观察和思考党的创建,引导读者认清党的创建是民族的苦难、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选择共同作用下的历史必然。

本书聚焦1921年,又不拘泥于1921年,述说的视角是近代以来的整个中国,时间的跨度是从1821年清朝道光元年至2021年建党100周年这前后两个100年,从这样的大视角和大跨度来审视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历史意义,对比说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与此同时,作者将大历史观与开小切口巧妙融合,坚持从小处落笔,从新民学会一次不同凡响的新年大会,说明正确选择理想和主义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反复比较、研究辨析、明确决断的过程;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阶级相结合,需要先进知识分子勇敢走出书斋,走进社会实践和劳动群众之中,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通过看似分散的一个个事件、一项项活动、一个个人物,内引外延,前后呼应,全景式展现建党伟业,依靠细节的力量感动和引领读者赓续血脉基因,以达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根本目的。相信《建党1921》的出版,能够为正在广泛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有益的辅助读物。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6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