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6 01:42
写作核心提示:
## 干部兼职工作总结作文注意事项
干部兼职工作总结是干部在担任兼职职务期间,对自身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文书。一份好的干部兼职工作总结,不仅能够清晰地展现工作成果,还能够体现干部的责任担当、工作能力和个人成长。以下是一些撰写干部兼职工作总结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 内容方面:"
1. "明确总结目的和范围:" 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汇报工作、总结经验,还是为了反思问题、改进工作?其次要明确总结的范围,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还是针对整个兼职期间的工作? 2. "突出工作重点和亮点:" 干部兼职工作往往涉及多个方面,要抓住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进行详细阐述,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 "量化工作成果:" 尽可能用数据和具体事例来量化工作成果,例如:完成了多少项任务、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解决了多少问题等,使总结更具说服力。 4. "分析问题和不足:" 不仅要总结成绩,还要客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体现了干部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责任担当。 5. "体现个人成长:" 兼职工作也是干部锻炼成长的重要平台,要总结自己在兼职期间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 结构方面:"
1.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关于公职人员兼职的问题,实际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年。最初比较出名的就是安徽某副镇长开网约车被警告一事。彼时,舆论面上,主流观点是为这位副镇长喊冤的。因为大家认为作为一名干部,家中虽有困难,但他不偷不抢,不贪不腐,而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补贴家用,不应当被苛责。
其后在疫情期间,由于相关从业人员的短缺,有的地方公开发文件,支持和鼓励公职人员下班期间去开顺风车去送外卖去送快递。后来,随着经济的下行,有的地方财政吃紧,公职人员的工资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按期兑现,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就不由地产生了兼职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组织纷纷发布了相应的文件规范和要求,近期由官媒总结发布或转发的有关公职人员兼职规定都有极其高的转发量和关注度。这些也说明了组织对此事的重视,和公职人员对此事的关切,但这并不代表公职人员的兼职之路都是平坦的,相反的是它有诸多坎坷。
眼红和嫉妒是公职人员兼职的第一道坎儿。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四川遂宁某公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送外卖的经历,引发了一波新讨论。像这种靠付出体力劳动获得并不高报酬的情况,和之前开网约车的副镇长一样,由于引发了群众特别是一线体力劳动者的大量的共情和共鸣,得以在舆论场上获得普遍支持。
倘若付出的是表面上看似不那么辛苦的智力劳动,而且获得高报酬,那么在舆论场上就难以获得声援,相反将遭遇来自各方面的包括从业者、群众乃至同事的各种质疑,甚至于投诉举报。终究是世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即便付出的是体力劳动,得到的低回报,但是随着从业者数量的增长,个体收入的下滑,原有从业者会将问题归咎于“新人”的加入;特别是公职人员本就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还来抢这三瓜俩枣,直接被定性为不道德。
泛滥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公职人员兼职的第二道坎儿。
别看舆论上有讨论,组织有文件,但是某些领导打心底并不希望手底下的干部真的去兼职。在他们眼中,干部去兼职一个是不体面,另一个是钻钱眼儿里了,还一个就是不务正业。
也就是说,我(领导)这边忙得热火朝天团团转,而你(干部)竟然还有余力去兼职,这不就是压根没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吗?实在太不像话!领导是不大可能,也很少有胸襟去允许干部“闲着”的——看手底下人闲着,他难受啊。
所以其实,对大多数干部来说,兼职这事也只是有个念想和嘴上说说,毕竟领导不乐意,去报备了领导就很容易犯嘀咕,对个人不免有不好的看法——那就很影响仕途哎。
另一个,这年头,工作多忙啊,内卷和加班不都常态化吗?形式主义的操作不都泛滥成灾了吗?正常下班和节假日都没有保障,哪还有时间精力去兼职啊?
界限不明的清规戒律是公职人员兼职的第三道坎儿。
这些年,虽然有关于公职人员兼职取酬的相关规定纷纷出台,有关的宣传如火如荼,但是还要看到纪律教育不少,纪律要求也越来越严。界限正在逐渐明晰的过程中,但毕竟还不是足够明晰。
即便已经明确“体力劳动”“投稿赚稿费”“自媒体运营”“专业技术服务”“健身/培训教练”“农产品种植/养殖”等六大类合规兼职,但每一类均有相应的程序要求和禁止性规定,这些“红线”需要从业者不说精准把握,起码有相应的把握能力。
何况,还有一条总的要求,那就是“确保副业不影响本职工作”“避免因疲劳或时间冲突引发纪律问题”。这其中,“不影响本职工作”“因疲劳或时间冲突引发纪律问题”如何界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认定足以决定兼职的合规性。
真的就是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违反纪律法律,那就是面临着既要被收缴违纪所得,还要接受相应的党纪政务处理处分。
说到底,整个社会和体制内对公职人员的包容度和容错率不高,要推动他们从事兼职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多地允许公务员兼职送外卖这一现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四川遂宁市船山区纪检系统公务员孙先生下班后兼职送外卖,某直辖市人社局发布可从事合规副业的文章,这些事件都标志着公职人员兼职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现实需求是公务员兼职送外卖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基层公务员面临着诸多生活难题。中西部县乡公务员薪资较低,西南地区一位副科级干部每月到手薪资仅4100块,扣除房贷、车贷后,剩余的生活费要应对水电网费、结婚送礼等各项开支,经济负担沉重。部分地区公务员降薪更是雪上加霜,如某直辖市公务员近几年总体收入降了20%。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公务员兼职送外卖等合规副业,无疑是缓解他们经济压力的有效途径,满足了他们合理的生活诉求。此外,适度放开兼职限制还具有人才流动和能力提升的积极意义。对于技术型公务员来说,通过兼职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行业信息,保持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浙江某区开展的试点就证明了这一点,部分技术型公务员在兼职过程中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
从社会影响方面分析,公务员兼职送外卖带来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职业平等理念的普及。传统观念中,公务员被视为“铁饭碗”,与送外卖这类体力劳动相去甚远。但如今,公务员也是普通劳动者,从事送外卖等兼职工作,打破了这种传统认知,让人们认识到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有助于消除职业歧视,促进社会对不同职业的尊重和理解。同时,此类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官方应加强舆论引导,正确解读政策,避免误解和过度炒作。公职人员的合规兼职行为还能起到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政策导向对公务员兼职送外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多地允许公务员兼职送外卖,体现了官方态度更加开放和包容,从以往的“堵”转变为现在的“疏”。过去,公务员搞副业往往处于灰色地带,而如今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在不违反纪律、不泄露信息、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可以从事自媒体、健身教练、跑滴滴、送外卖等合规副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职人员兼职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持续探索。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兼职实施细则,在制度规范与现实需求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公务员兼职送外卖这一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合规性、现实需求、社会影响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我们应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这一趋势,让公务员兼职送外卖等合规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公务员群体和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