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6 02:5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Grasp the Poem's Content Deeply):" "读懂字面意思:" 首先要准确理解诗歌每一句诗的意思,了解诗歌描绘的背景(安史之乱后,官军收复失地)、人物(诗人自己)以及主要情节(听到消息后的反应)。 "把握核心情感:" 识别并理解诗歌最核心的情感——诗人听到捷报后,内心压抑已久的狂喜和急切归乡的心情。这是读后感的情感基础。 "分析艺术手法:" 注意诗中运用的关键意象(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以及对比、夸张等手法如何服务于情感表达。
2. "抓住读后感的“读”与“感” (Focus on "Reading" and "Feeling"):" "“读”是基础:" 读后感不是空谈,必须建立在对原作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你的感想应该是对诗歌内容、情感、语言、意境等方面的反应和思考。 "“感”是

畅游诗海,领略人生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汉四中 七(18)班 卿原源


《唐诗三百首》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诗歌,那些穿越千年的经典,经由儿时稚嫩的童音发出,是多么的美妙!从那时起,我们的生命便有了诗意,有了书香,有了光华。

在那些平平仄仄、长长短短的诗行间,我们梦回大唐,领略关山月,游遍长安街;走过齐鲁大地,跋涉巴山楚水,穿越塞外大漠,徜徉锦绣江南,走过诗人们曾经为之停留或为之动容的角角落落;我们看过泰山的雄姿,看过五溪的云雾,看过胡天的飞雪,看过烟雨的楼台,看过诗人们曾为之倾倒的大好河山。

我们曾于清秋月夜听石上潺潺流水,和风相处,渔舟几许;我们曾在重阳佳节,和挚友共话桑麻,绿杨影里,青山隐约;我们曾到浔阳江头,闻琵琶凄凄奏响,与友畅谈,倾诉悲欢... ...

我们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看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轻人,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是多么自信啊!这就是那个年仅25岁就写下千古第一骈文的天才王勃啊!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可是他这种豁达的心胸让我们敬仰。

我们在《长相思》中读出了李白追求政治理想而不得的郁闷,可这也只是暂时的不快。大多数时候,李白都是那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少年;是那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者;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剑仙;是那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仙人;是那个“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酒仙……那个贺知章口中的"谪仙人”的身高其实只有1.6米高,可他在我们心中却是一个美男子。在我们心中他用自己的能力,生生写出了1.9米的气魄。

我们在《琵琶行》和《长恨歌》中看到了白居易那跌宕起伏的一生,听到了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琵琶声,看到了琵琶女那昔日的荣光;看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遭贬后,悲痛的心情。

我们在《春望》中,看到了那个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时代下流离失所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看到那个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自己正在受苦,却仍关心人民疾苦的杜甫;在《蜀相》中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痛惜英雄的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因为朝廷收复失地,自己和万千难民可以回家而兴奋激动的杜甫;在《登高》中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疾病缠身,只能独上高台的杜甫……

吟诵着流传千年的五言七言,我们衣袂飘飘,风神潇洒。在平仄相间的诗韵里,感受唐诗的风情万种:或清新如早春的风吹过鹅黄浅绿的柳梢;或淡雅如碧空的云荡漾在澄澈的波心;或明丽如初夏的阳光,青草坡上花儿开了,小羊,有的吃草,有的闻着花香;归鸦,有的倦飞,有的声带惆怅……

一首诗,是一种风情,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一首诗,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份生命的诉说。无数的诗人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生命,书写下那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景,书写下那一段段拥有沧桑的岁月,书写下他们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不仅仅是诗意,不仅仅是历史,还有人类圣洁的情感和高贵的灵魂!

少年读李白,中年读杜甫,晚年读苏轼……

人之少年,要有李白之“狂傲”

人之中年,要有杜甫之“厚重”

人之晚年,要有苏轼之“豁达”

01-

少年意气,当奋昂向上

少年之傲,应铁骨铮铮

少年人要狂,狂不是狂妄,而是有朝气,有血性,奋发向上。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李白的一首《少年行》,道出了少年应身负壮志,当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击筑饮酒,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而歌,结识像燕太子丹一样的爱贤之士,结交像并州侠士一样的朋友,以待将来奋发激烈,扶摇直上。

少年意气,当挥斥方遒,纵尚无经天纬地之才,仍须有指点江山之志,方不负韶华年少。

少年之傲,不是狂傲,而是要有骨气,不行阿谀奉承之事,铁骨铮铮。

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的脊梁不能断,少年人的脊梁更不能断。

02-

杜甫属于中年

少年如丝绸般顺滑,中年要有土布般厚重。

人到中年,少了狂傲,多了牵挂。

中年也许是人生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中年人是最心有牵挂的,往上忧心父母,往下挂心子女。

而杜甫可能是中国史上最牵挂家庭的诗人,与李白相比,杜甫与中年人拥有更多相同的话题。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白与杜甫》 作者:李翔

杜甫的名诗《春望》,道出了一个中年人在最忧伤的时候,第一牵挂的是他的家庭。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而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更看出了一个中年人在最高兴的时候,仍要看自己的妻子一眼,看家庭一眼。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用平凡的生活成全自己,让最平凡的事物逐一归位,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中年人的世界不就是如此吗?

做最平常的事,生活因此平凡,也因此不平凡。

《杜甫画像》作者:伍瘦梅

作家潘向黎有一篇文章叫《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更是道尽了中年人读杜甫的感受。

节选如下:

那是到了三十多岁,有一天我无意中重读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不是杜甫,简直就是我自己,亲历了那五味杂陈的一幕——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蓦然相见,不免感慨:你说人这一辈子,怎么动不动就像参星和商星那样不得相见呢?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让同样的灯烛照着!可都不年轻喽,彼此都白了头发。再叙起老朋友,竟然死了一半,不由得失声惊呼,心里火烧似的疼。没想到二十年了,我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见面。再想起分别以来,变化有多大啊,当年你还没结婚呢,如今都儿女成行了。这些孩子又懂事又可爱,对父亲的朋友这么亲切有礼,围着我问我从哪儿来。你打断了我和孩子的问答,催孩子们去备酒。你准备吃的,自然是倾其所有,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肥嫩鲜香,还有刚煮出来的掺了黄粱米的饭,格外可口。你说见一面实在不容易,自己先喝,而且一喝就是好多杯。多少杯也不醉,这就是故人之情啊!今晚好好共饮吧,明天就要再分别,世事难料,命运如何,便两不相知了。

这样的诗,杜甫只管如话家常一般写出来,我读了却有如冰炭置肠,倒海翻江。

-03-

晚年读苏轼

豁达、释然,此心安处是吾乡

经过了杜子美的磨练,生活让曾经有棱有角的我们都变得圆润。

曾经想不通的想通了,曾经放不下的放下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一切尽都释然。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不正如苏轼的这首《定风波》一样吗?

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人生到了最后才发现,一路走来,周围声音就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任凭他们说些什么,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人生路上,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人生薄暮,最重要的是放不下的都放下,看不开的都看开。

编辑:沈湫莎

责编:顾军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