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6 03:44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分类作文读书笔记”时应注意的事项的作文,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笔记形式:
"分类作文读书笔记:条分缕析,深化理解"
读书笔记是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沉淀,更是思维碰撞、理解深化的催化剂。而在众多笔记形式中,“分类作文式读书笔记”以其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显得尤为高效和实用。然而,要写好这种笔记,并非简单地罗列内容,而是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精准分类,搭建框架"
分类作文式读书笔记的核心在于“分类”。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需要根据书籍的内容、主题或自己的理解需求,设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这个分类可以是:
1. "按主题思想分类:" 将书中围绕核心观点或主要议题的论述、例证、感悟等归集在一起。例如,读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可以分“挫折与坚持”、“梦想与追求”、“友谊与亲情”等小类。 2. "按内容结构分类:" 根据书籍的章节或逻辑层次进行划分。例如,记录每章的核心内容、关键人物、重要情节或作者的论证步骤。 3. "按知识领域分类:" 如果是专业性书籍,可以按学科知识点、理论模型、研究方法等进行归类。 4. "按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您家孩子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孩子在暑假阅读时,可以让他们用这些方法写读书笔记。
01
读书笔记的分类
根据所读文章种类不同,所写的读书笔记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小学生常用的几种形式:
(1)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2)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3)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4)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5)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逐步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
当然,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存疑式、评论式等,如果有很多的心得,甚至都可以专门编写为札记、评注。
02
如何写读书笔记
1. 摘录式读书笔记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2. 提纲式读书笔记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把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 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指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4. 仿写式读书笔记
这种读书笔记,是难度较高的一种,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不建议过早使用。但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好句子,可以适当地仿写。
03
写读书笔记的9种方法
来源 |央视新闻
孩子通过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积累有用的素材,还能对书中的内容产生新的思考,充分吸收书中的精华,可谓好处多多。这个假期,孩子阅读的同时,让他试着写写读书笔记吧!
转自 |语文榕公众号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这周高一第一次月考,有个家长说:“孩子初中语文作文总拿高分,怎么高中写议论文才得一半分?”我看了孩子的作文,发现问题在“素材用不对”——写“坚持”,还在用“爱迪生发明电灯”,而且只写故事,没说清和观点的关系,高中议论文可不认这个。
高中议论文要的是“素材能支撑观点”,不是堆故事。我让孩子做“素材分类笔记”:按“勇气”“创新”“责任”等主题分,每个主题记2-3个“短素材”,比如“张桂梅办女高”,不用写太多细节,记“她在山区坚持办学,帮上千女孩走出大山”,重点标“能论证‘坚守’‘奉献’”。更重要的是“素材后的分析”,比如用张桂梅的例子论证“坚持”,要写“她面对资金短缺、环境艰苦,没放弃的原因,正是对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这告诉我们坚持需有明确的目标”,把素材和观点连起来。
有个女生练了三周,这次作文从30分提到42分(满分60)。她的诀窍是“写之前先列‘观点+素材+分析’的提纲”,不再东拉西扯。如果孩子刚上高一,议论文总写不好,别让他光背素材——我整理了《高一议论文10类主题素材及分析模板》,帮孩子学会“用素材说话”,需要的话来拿,让作文过渡更顺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