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半路接班工作总结》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6 04:57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半路接班工作总结》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半路接班工作总结”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总结:
"标题:稳扎稳打,继往开来:撰写“半路接班”工作总结的注意事项"
在职业生涯的旅途中,我们有时会面临接手一个并非从零开始的工作或项目的情境,这便是所谓的“半路接班”。无论是作为新任负责人,还是接手某个具体任务的员工,撰写一份清晰、全面、有深度的半路接班工作总结,对于厘清过往、明确现状、规划未来都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更是团队协作和项目连续性的关键环节。那么,撰写此类总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客观全面地回顾过往,清晰呈现“接手前”的状况"
这是总结的基础部分,目的是让读者(无论是上级、同事还是接任者)能够迅速了解你接手时的工作环境、任务背景和已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注意客观性:" 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表达。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如项目进度、关键指标、存在的问题等,力求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 "注意全面性:" 不能只谈成绩,也要勇于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要涵盖工作的主要方面,如项目进展、团队状况、资源使用、关键决策等,避免挂一漏万。 "清晰界定

教育教学案例分享 | 我的半路接班攻略

案例分享

用沟通了解学生

刚接过一个班级,首先需要沟通的不是学生,而是班主任和前任课老师,因为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沟通让我们一开始就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前进。

刚接班的几天是老师与学生互相了解的时候,如果此时不能与他们抢时间,就会使今后的工作处于被动位置。

第二个沟通,当然是与学生。这时候的沟通讲究在了解的基础上多谈优点,少谈缺点,这样才能博得他们的好感,减少反抗与敌意。

第三个沟通是与组内老师的沟通。这一点我深受其益,初次接班,我常与身边的同事沟通,无论是课堂秩序还是教学内容,都学到了好多优秀教师的管理经验。

用规矩约束学生

课堂秩序是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初次上课时就要给学生制定好你的课堂规矩。

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具有逆反和挑战权威的心理特点,尤其是遇到半路接班的老师,如果强行把规矩加在他们头上,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可以让班上的同学一起来制定规矩,同时还要制定规则违反后的惩罚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对于制定的规则和奖惩一定要有一致性,一碗水要端平。学生们要明白你对任何人的处理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人而异,才会更加信服你。

用新起点帮助学生

学生之间各有差异,但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做好学生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新学期有新的表现,因此老师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新起点,一次重来的机会。

而事实证明,你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学生会倍加珍惜,好好表现自己,反之,你抓住学生的过错不放,就会极大的挫伤他的自信心,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用进取心激励学生

优等生都是相似的,后进生则各有各的不足。对于半路接手的班级,后进生是最为棘手的一个群体。在接手新班级之初,我就从任课老师手里拿到班级后进生的资料,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创设有利于他们成功的机遇和条件。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尤其是后进生,因此,我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次教学,多一些提示,少一些挫伤他们积极性的质问。

只要他们积极发言了,就给以相应的表扬;对他们的作业附加鼓励性评语;当他们的成绩稍稍进步,我也会毫不吝啬的进行表扬,学生的上课状态明显变好,学习效率稳步提高。

案例评价

大家都知道,半路接班其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和老师都要彼此适应,张诗诗老师从四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自己半路接班所做的工作,效果显著,值得效仿。

用沟通了解学生,架起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老师与学生更亲近;用规矩约束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定规则,老师要做到言行一致,不偏不向;用新起点帮助学生,给学生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用进取心激励学生,挖掘后进生的学习内动力,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正如张诗诗老师所言,面对新的发展任务,只要我们以时不我待的干劲、静水流深的稳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增强自身能力,砥砺前行,必将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我的中途接班攻略

每每中途接班,我总会有些忐忑。所幸,我很快就可以把这种焦虑转化为动力,开启一级“作战”模式,充分利用开学前的时间,订制我的接班攻略,迅速投入“战斗”。

知彼知己

《孙子·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尽快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第一步就是全面了解学生。

每当中途接班时,我都会向前任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档案。对成绩落后、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形成合力

家校共育是治理好班级的重点之一。加入班级家长QQ群后,我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根据学生名单逐一核实家长身份,将“混”在家长群中的学生劝退,再把未入群的家长请进来,确保自己可以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接下来,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我的家校沟通方式》的通告,告知家长自己常用的六种家校沟通方式:

智慧昆山(地方便民APP):主要用于推送家庭作业、学校各类重要通知。

家校路路通(地方家校沟通APP):主要用于推送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中考解压方法等内容。

QQ群:主要发送学生的在校表现。

手机短信:主要针对以上方法都联系不到的家长,发送一些并不紧急的通知。

电话:孩子在校发生紧急情况时,我会第一时间打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

家校联系单:我把一周内班级发生的主要事件在此与家长分享。每周五发放,周一上交,家长要写一句话留言并签字。

最后,我会与班级家委会成员沟通,询问之前班级的总体情况,希望从中找到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家长往往能看到班主任没有留意的事情,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情况。

精彩亮相

报到当天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班主任的着装一定要讲究。有一次,我穿了一件白色T恤,看似简单,但小有“心机”。衣服上面是一只跳着芭蕾舞却戴着拳击手套的兔子,边上有一个英文单词Slay,意思是可以是淑女,也可以是女汉子,鼓励全班学生一起努力拼搏、勇往直前。

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白老师的心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班级命名

诗人海子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班名是班级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会在报到当天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为班级命名,并解释其内涵。

开学第一周,收齐所有创意。第二周,把学生的命名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让家长一起参与初选。第三周与班干部一起商讨,确定班名。通过给班级命名,我希望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分子,都要为班级作贡献,借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除此之外,作为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我们更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把问题变成课题加以探究、实践,如此接班也能成为一件乐事。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04月01日第10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