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26岁读书笔记》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6 16:59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26岁读书笔记》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26岁写读书笔记应注意事项的作文:
"在知行之间:26岁写读书笔记的注意事项"
步入26岁,我们正站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褪去了青春的懵懂,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也面临着更复杂的社会现实。读书,作为我们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反思自我的重要途径,其价值在此时显得尤为突出。而读书笔记,则是将阅读的所得内化、沉淀、并最终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坚实桥梁。对于26岁的我们来说,写读书笔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与年轻时可能出于好奇或任务而读书不同,26岁的阅读往往更带有明确的目标性。我们可能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升某项技能、或是深入理解某个社会现象而阅读。因此,写读书笔记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为什么读”以及“想从中得到什么”。是记录金句以备不时之需?是梳理逻辑以深化理解?还是引发思考以反观自身?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和记录,才能让笔记更具针对性,避免陷入“抄书”或“流水账”的误区。例如,阅读一本管理类书籍,笔记应侧重于核心方法论、案例分析及其对自身工作的借鉴意义。
"二、 注重深度,而非广度"
时间对26岁的我们来说,无疑变得更加宝贵。

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 | 读书笔记20250825

复利思维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这次读《财富自由之路》,我对复利又有新思考,本期补充三个内容。

第一,能力越强越自由

这应该是一个常识,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复利表把这个常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图就是复利表。

决定终值的因素有三个,时间,左侧第一列,我们统计了20年;年化复合收益率,上方第一行,我们统计了6个标准;本金,收益率下面一行,我们用1表示,当然你也可以计算10万、100万,甚至更多本金的复利。

复利公式:

终值 = 本金 × (1+年化复合收益率)^年限

年化复合收益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力。

5%是绝大部分都能拥有的能力,因为这就是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如果是5%的年化复合收益率,14年后,1个单位值变成1.98个单位,也就是所谓的翻倍。

注意是14年翻倍,你感觉怎么样?

如果是25%的复合收益率,我们先不要考虑能不能做到这个收益率,3年后是1.95,翻倍。

看到这个结果,你有没有被震撼到?

同样一笔钱,在不同的人手里面,有的人是14年翻倍,有的人是3年翻倍,提前11年。

换个角度说,3年翻倍的人,比14年翻倍的人,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能力越强越自由。

第二,能力不足,策略凑

第二张复利表做了一点改动,增加了一个策略,每年增加0.2个单位。

在没有策略的复利表里,5%的年化复合收益率,14年才能翻倍,增加0.2个单位之后,4年达到2.08,翻倍了,当然我们的投入实际是1.8个单位,这样比较可能还不够明显。

在没有策略的情况下,5%的年化复合收益率,20年只能做到2.65,加了0.2个单位之后,20年可以做到9.27 ,是不加策略的3.5倍。

这个策略说明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要有额外的收入,只有拥有额外收入你才可以加策略,如果没有额外的收入,还要从投资里面拿钱出来,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

第三,“抽血”非常危险

第三张复利表模拟了每年抽走0.2个单位的数据。

在5%的情况下,第6年就变成负数了,即使你有15%的收益率,第10年变成负数。

20%的情况更有意思,永远都是1,每年赚0.2个单位,然后抽走,再赚0.2,再抽0.2。

如果你能力很强,做到30%的收益率,第10年只能做到5.26个单位;如果每年不抽0.2个单位,第10年会做到13.79;如果每年增加0.2个单位,第10年会做到22.31,天壤之别。

把第二张表和第三张结合起来,你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投资金额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之前,我们要做一个净买入者,持续买入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不“抽血”可以发挥复利的魔力。

如果你能力很强的话,你应该很快达到这个规模。

重点还是要提高能力。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

不过,也有人考证这句话不是爱因斯坦说的。

是不是爱因斯坦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

2025年第26篇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文/简

第二十六回标题的主人公分别是林红玉和林黛玉,两人的故事情节都锁定在一个“情”字上,林红玉是“传蜜意”,林黛玉是“发幽情”。

1.故事梗概

贾芸在宝玉生病期间坐更守护,与林红玉相熟了。林红玉见贾芸拿的一块帕子像是自己丟的那块,不好意思直接问,但心中却放不下。一日,她与贾芸在蜂腰桥相遇,四目相对,双方心思自明。贾芸的确是在园子里捡到一块帕子,听见林红玉问坠儿手帕的事情,就用自己的手帕冒充林红玉的手帕,让坠儿交给林红玉。中午,林黛玉在房中想心事,随口念出了“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戏词,恰被宝玉听见,“不觉心内痒将起来”,看到林黛玉“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对紫娟开了一句玩笑,“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一听就恼了,贾宝玉赶紧发誓赔不是。

2.主要情节及点评

1)林红玉的心事。因为宝玉凤姐生病,需要“坐更看守”,林红玉与贾芸也就熟悉起来了,她看到贾芸手中的手帕子像是自己以前丟的那块儿,她不好意思问,但心中却又放不下。一天,她正在想心事,小丫头佳蕙跑过来说,刚才花大姐姐打发我刚给林姑娘那里送茶叶,林姑娘正在分给丫头们钱,见我去了,就抓了两把给我,你替我收着。佳蕙看小红懒懒的,劝她回家吃点药,红玉说你不知道我的心事。佳蕙天真地以为是因为宝玉生病好了之后,老太太打赏服侍的人,没把红玉列入上等里去的原因,而红玉却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可见林红玉此时是清醒的,心中也做好了离开怡红院的准备。

2)李嬷嬷话里有话。红玉去找莺儿要描花样子的笔,刚走到沁芳亭畔,遇到了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小红给李嬷嬷打招呼,口很甜,称她为“李奶奶”,李嬷嬷说的却是,“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李嬷嬷话里有话,“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李嬷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里面大有深意,读者细思。我个人觉得可能是《风月宝鉴》里的重点,而改为《金陵十二钗》时便一笔带过了。由此也可知,贾宝玉喜欢长相好看的男子这“爱好”可谓是路人皆知。

3)蜂腰桥传蜜意。红玉走到蜂腰桥,恰好坠儿引着贾芸过来了。“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作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两人互相都是有情意的,恋人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4)宝玉与贾芸的闲聊。贾芸来到贾宝玉的怡红院,袭人端上茶来,作者借贾芸的视角,描写了袭人的长相和穿着打扮。贾芸客气了一下,贾宝玉却说,“你只管坐着罢。丫头们跟前也是这样。”可见贾宝玉并不是没有主仆观念的,尤其是有外人在身边的时候。那么,贾宝玉找贾芸来闲聊天,目的何在?他们聊了一些什么呢?作者写道,“那宝玉便和他说些没要紧的散话。又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那贾芸口里只得顺着他说,说了一回,见宝玉有些懒懒的了,便起身告辞。”从这段话来看,贾芸不对贾宝玉的胃口,所以“有些懒懒的”,我们回想一下当初宝玉与秦钟的初见就可以确认无疑了。从贾宝玉与贾芸闲聊的这些谈资内容看,我们可以了解到贾宝玉真实的另一面。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讲,贾宝玉也是很八卦的。

5)贾芸的精明和果断。坠儿带路送贾芸出来时,贾芸便有意和坠儿闲聊,并且精明地套问出了小红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在园子里捡了一块帕子,坠儿赶紧向贾芸讨要。贾芸是何等聪明之人,想了一个主意,“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了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若得了他的谢礼,可不许瞒着我。'”坠儿自然满口答应,把贾芸送出去了就来找红玉。贾芸用自己的手帕冒充红玉的手帕送给她,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是试探,又是交换信物的意思,处理的非常果断。当然这不符合当时的礼仪,但是对于两情相悦的恋人来讲,哪还管得了世俗礼仪的约束?!

6)潇湘馆春困发幽情。贾宝玉来到潇湘馆,将脸贴在纱窗上向里看,恰好听见林黛玉【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进来了。

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宝玉才走上来要搬他的身子,只见黛玉的奶娘并两个婆子都跟了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刚说着,黛玉便翻身向外坐起来,笑道:“谁睡觉呢。”】

之所以将这个情节详细引用,正是想说明如果是现代人谈恋爱当然没什么,但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当时,贾宝玉的做法实在是违背世俗礼仪的,一是不该从窗外偷窥林黛玉的行踪,二是不该想动手去“搬他的身子”,好在婆子们及时出现制止了这种行为。黛玉“发幽情”虽然被宝玉撞破了不好意思,但当婆子们要赶走宝玉时,她却又来干涉了,可见她与宝玉两人的互动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也直接导致“心内痒将起来”的贾宝玉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

7)贾宝玉的玩笑话。紫娟进来,贾宝玉让她倒好茶给自己喝,林黛玉则说,先给我舀水去。

【紫娟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来再舀水去。”说着倒茶去了。宝玉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登时撂下脸来,说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宝玉笑道:“我何尝说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替爷们解闷的。”一面哭着,一面下床来往外就走。宝玉不知要怎样,心下慌了,忙赶上来笑道:“好妹妹,我一时该死,你别告诉去。我再要敢,我嘴上就长个疔,烂了舌头。”】

赔礼道歉是贾宝玉的拿手好戏,偏偏林黛玉还就好这一口,所以贾宝玉的誓言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至于贾宝玉开的这个玩笑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西厢记》两人是共读过的,里面的戏词刚刚也是林黛玉先念出来的,婆子们想赶走贾宝玉,也是林黛玉自己留下的。恋人之间本就是一本糊涂账,谁是谁非,读者是外人,哪能清清楚楚说明白?!

8)贾宝玉赴宴。正说着,袭人找了来,说是老爷叫呢,赶紧回去换衣服。不料却是薛蟠为了骗他快出来与焙茗一起用的计策。原来五月初三是薛蟠的生日,古董行的程日兴弄来一些鲜藕、西瓜、鲟鱼、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等四样礼品,薛蟠除了孝敬母亲,还给贾母、贾政和王夫人送了些,剩下的约几个好朋友一起分享。席间,冯紫英来了又匆匆离去,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很可能是因牵涉朝纲,故语言模糊。作者最有意思的是在谈笑风生间,把薛蟠大字不识几个、却极富孝心的纨绔子弟形象,惟妙惟肖地勾勒了出来。

9)林黛玉吃了闭门羹。贾宝玉回来后,袭人看到他醉醺醺的,说你也该打发人来给送个信,大家牵肠挂肚的等了一天。正说着,宝钗来了,坐下吃茶说闲话儿。林黛玉知道宝玉回来了也过来了,看见宝钗进了怡红院,也便随后走了来。在沁芳桥上,看见水禽好看异常,便站住看了一会儿。来到怡红院时,见门关着,就以手扣门。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林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顽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真是他的声音,只当是别的丫头们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准放人进来呢!”】

林黛玉气怔在门外,想到自己无依无靠,不觉眼中滚下泪珠来。忽然,一阵笑语传来,竟是宝玉、宝钗二人的。林黛玉更加生气了,以为是上午的事让贾宝玉恼了的缘故,更觉伤感,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3.其他需要思考的内容

1)贾兰的日常生活。贾宝玉从怡红院出来,正遇到贾兰在练习骑射,从这个孩子的日常生活看,真的是人小志坚,懂事的让人心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特别励志的孩子,不读书的空闲时间就练习骑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李纨对贾兰的教育和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截然不同,从贾兰与贾宝玉的对照看,贾宝玉更像是一个不学无术、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

2)晴雯的迁怒。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偏偏是她假借宝玉之名让林黛玉吃了闭门羹。我一直在想,作者此写的用意,这是宝玉最心怡的两个女孩子之间发生的“战争”,虽然是因误会发生的情节,但是却一定有其用意。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这是读者需要深思的问题。之所以详细引用了晴雯迁怒别人的这个情节,也是想让大家对晴雯这个人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晴雯的刁钻、刻薄、迁怒于人,是人性丑陋的一面,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只不过一般人没有晴雯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罢了。

于2025.7.12晚


图片来自于网络,致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