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7 00: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拾荒老人”的读后感(假设你指的是阅读了某篇关于拾荒老人的文章、书籍或观看了相关纪录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写出一篇深刻、真挚且结构完整的作文:
1. "明确“读后感”的核心:" "重点不是复述内容:" 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原文内容或情节。读后感的核心是“读”和“感”,即阅读后的思考和感悟。 "核心是“感”:" 重点在于表达你对文中拾荒老人形象、故事、精神或引发的社会现象的感想、联想、评价和思考。
2. "深入理解原文(或观者):" "抓住关键信息:" 回忆或梳理原文中关于拾荒老人的描写,包括他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活动,以及他生活的环境、经历的事件等。 "理解作者意图:" 思考作者通过塑造这个拾荒老人的形象,想要表达什么?是赞美他的坚韧、善良、节俭,还是揭示他生存的困境、社会的不公,或者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识别情感基调:" 原文是带有同情、敬佩、批判还是平静的观察?你的读后感应首先呼应这种基调。
3. "确定感点,展开“感”:"
拾荒老人辛辛苦苦攒下钱买来的棺材本被盗,肯定会恼火。而且,老人曾经发誓要打断贼娃的腿。但是,当拾荒老人得知贼娃是自己家邻居时,突然心又软了。而且,要认贼娃为干女儿。这样的菩萨心肠,真的令人感动。
据重庆晚报10月19日报道,大足区一个拾荒老人的棺材本前几天遭偷了,他发誓要打断贼娃子的腿。不过当民警把贼娃子带到他面前时,他却掏出一叠钱给对方,还为对方求情开脱。16日,杨某在民警带领下来到陈大爷家指认现场。原本担心陈大爷动怒伤及有孕在身的杨某,民警没打算安排陈大爷到场。但杨某表示,自己一定要见陈大爷。得知自己的棺材本是被怀孕的邻居偷走后,前一天还说要打断贼娃子腿的陈大爷,此时全然没了怒气。“但案发时她不是你干女儿,依法还得按照盗窃案处理。”民警坚持原则。
民警同志说的对,不管什么事都得依法办案,不能用人情代替法律。但尽管如此,拾荒老人的仁爱之心依然令我们感动。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不能光想着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必须将心比心,多替别人考虑一下,更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尽管自己与拾荒老人是邻居,老人家念其怀有身孕不予追究,而且愿意将对方认作干女儿。面对此情此景,我们真的很受感动;面对此情此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拾荒老人心中的大爱与仁爱。
正是由于拾荒老人拥有这样的宽广胸怀,贼娃才没有受到老人家的责罚。而且,老人家还想以认干女儿的方式不追究贼娃的法律责任。尽管法律不允许陈大爷那样做,但是陈大爷的仁爱之心却是真诚的。然而,由于对方在陈大爷面前所受到的感动,相信她会悔过自新,重新做人。这说明,法律无情人有情;这说明,人与人之间不但需要相互理解,而且需要相互信任;这说明,人与人之间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凡事都要思前想后。如果做事情不考虑法律后果,那就必定会受到法律惩罚。
由此可见,人活着不仅要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而且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由此可见,家庭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劳动致富,而去选择盗窃他人的钱财;由此可见,为人处世的首要条件是遵纪守法,不遵纪守法就要受到法律严惩;由此可见,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体贴,时时事事都不能做亏心事。否则,早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就是说,再小的错误,也是不应该做的。如果做了亏心事,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与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再小的善事,那也是为自己脸上增光添彩的事,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
所以,《论语·季氏》中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见到善良的,努力追求,唯恐赶不上;见到邪恶的,尽力避开,就像怕将手伸到开水里似的。我们每个人只有时时用善德之心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使自己不违反法律,才能使自己不受法律惩罚;我们每个人只有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才能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就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只要我们每个人做事能够知仁善让,并充分理解和体贴别人,就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能不伤害别人,就能与别人和谐相处。
虎岁元日拾荒人
文/刘宗林
虎岁元日,忠于职守的闹钟照例五点半将我喊醒,提示我坚持晨练,不能懈怠。
低温不期而至,小雨夹着雪花在空中飘舞,将原本还朦胧的天空遮掩得混混沌沌,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竟然有几丝刺痛。小区道路上迎春的烟花爆竹留下的纸筒碎屑,虽经雨雪冲刷,仍然散发出浓烈的、刺鼻的硫磺味。
由于雨雪交加,不便室外行走,只有在车库内完成早行八千步的必修课。
撑着雨伞走到车库出口处,便听到库内传出一阵阵时断时续的“嗦嗦”声,心里在想,是哪家不安分的宠物在舔食包装物上残留的美味。循声望去,只见车道旁的垃圾桶边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清楚那是一位在垃圾桶内翻腾的拾荒老人。
谁家的老人在大年初一清晨就干上了这拾荒的行当?子女呢?亲属呢?一股莫名的愤懑油然而生!
担心我的突然出现吓着专注的他(或她),便在距离四、五米的地方停下脚步,观察其拾荒的过程。
一只变成了深色的口罩将老人的脸部罩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浑浊的、忧郁的眼睛,一件帆布包装袋般粗糙的灰黄色雨衣几乎裹住了全身,根本辨不出是男性还是女性。特征尤其明显的是,老人的背驼得很厉害,上、下半身几乎弯成了直角,上半身与地面呈平行线,因而,整个身体与垃圾桶一样高。只见他(她)霸蛮地抬起上半身,双手抓住垃圾桶的边沿,吃力地将其扳倒,将桶里的垃圾摊在地上,用随身携带的塑料袋将纸壳、塑料等能够再利用的废弃物分类装入其中,然后将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再放入桶内,将垃圾桶扶正后,从腰间掏出一把毛刷,把散落在地面的碎屑、粉末清扫干净。末了,又拖着蹒跚的步履,颤颤巍巍地走向另一处垃圾桶,开始一个新的清理过程。
我看了看腕上的手表,一个清理过程耗时17分钟。
“老人家,您好早啊!过大年的您怎么不休息呢?”我实在憋不住了,试图与老人聊聊,看能否解开我心中的疑团。
“老板,新年好,恭喜发财!”老人艰难地仰起头,撑着垃圾桶盖摆出与我面对面的姿势,彬彬有礼的开始与我交流,从那一口纯正的湘北口音中我才知道拾荒者是一位老媪。
或许是平常缺少交流对象,太渴望释放语言功能,话匣子一打开就很难收住,将平常想表达又没地方表达的话哗啦啦流水般倒了出来。
从老人的倾诉中得知,十多年前,她与老伴一起从湘北的一个小山村来到这座城市,在一个居民小区的物业公司当保洁员,工资虽然不高,但远远超出了农村的现状和离乡的奢望。知足的心态和勤劳的禀赋促使她忘我工作,加之身体健康,做事风风火火,她保洁的范围总是干干净净,业主对其褒奖有加,连年受到公司嘉奖,工资也年年增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谋求幸福生活历尽千辛,幸福生活的终止却猝不及防。
“万万没有想到,天不助我啊!”老人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黎明,地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急性子的她在清扫小区坡道时因收不住脚而意外摔伤。生活在农村的人,爬坡过坎磕磕撞撞是常事,轻则贴张止痛膏 ,重则吃几副中草药,再休息个三两天,又能活蹦乱跳的上山下田。哪知道在城市的平地上摔跤却那样严重,连续在小区卫生室开了半个月的跌打损伤药,疼痛是止住了,腰却再也直不起来。
“都是为了节省几个钱,落下了终生残疾!”老人痛心疾首,悔恨之情难以言表。
那时企业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谁摊上了只能自认倒霉。不用老人赘述,结果不言自明,好好的一份工作因为身残而丢失。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倒霉的事接踵而至,老伴因常年在高粉尘的环境中工作患上了矽肺病,也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
我还了解到,老人有两个女儿,早年外出打工都已远嫁广东。
问她为何不随女儿生活?道“不是女儿不孝顺,她们也不容易,尽可能不增加她们的负担,现在自食其力加上政府的养老金和困难补助,日子还过得去,实在不能动了再说吧。”
老人还告诉我,俩老已经多年没回家过春节。
乡愁所系,故土难忘。我十分明白,老人不是不想家,而是回不去了,残疾的身体经不起遥远路途的拥挤和颠簸,更重要的是农村“家”的功能已经丧失,再也承受不起生活的衣食住行。
交流至此,我已热泪盈眶。既有感于拾荒老人的朴实坚韧、艰辛苦楚,更自责于自己本分缺失、尽责不周。
我从事三农工作十数年,对农业不可谓不熟,对农民不可谓不亲,对农村不可谓不爱,对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更是特别关注,深度调研,大胆建言,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自以为仰不负天,俯不愧民,但面对眼皮底下这位拾荒老人,我感到羞愧难当!
风,一阵紧似一阵,雨雪也越下越大,晨练的衣着已经抵不住寒风的凛冽,衣衫单薄老人似乎还有说不完的话,我担心原本体弱的老人禁不住寒冷的侵袭,便果断结束彼此的交流,从衣袋里掏出前几天置办年货剩下的几百元钱塞向她的衣兜:“耽误您的时间,影响了您的收入,算我对您的补偿。”
她触电般地避开我伸过去的手,态度异常坚决地说:“我不能要您的钱,家里不缺粮、不缺油,也不缺肉,年过得很热闹!”
“噼噼啪啪”,迎春的爆竹此起披伏,整个小区、整座城市笼罩在节日的欢乐祥和之中!
刘宗林,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