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我就是我作文500字》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7 02:26

如何写《我就是我作文500字》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下面我将为你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是《我就是我》,并附上写作这篇作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文:《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句歌词曾深深触动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思想和经历。接受并欣赏这份独特,是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我并非是人群中最耀眼的星,但我有自己的光芒。我可能不善言辞,不擅长交际,但这并不代表我缺乏热情和真诚。我享受独处的时光,在书籍的世界里探索,在安静的角落里思考。我的世界或许平凡,但平凡中有我的坚持和热爱。我喜欢画画,用画笔描绘心中的色彩,即使技巧尚浅,但我乐在其中。这便是我,一个安静、内敛,却有着自己小世界的我。
曾经,我也曾羡慕那些活泼开朗、备受瞩目的人,试图模仿他们,想要融入不属于我的圈子。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问自己:“那真的是我吗?”答案总是是否定的。强行改变自己,就像给一个不合适的脚套上鞋,不仅难受,还会磨破脚趾。我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存在方式,没有必要去羡慕或模仿别人。
我开始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也包容自己的不足。我不再因为自己的安静而感到自卑,反而更加珍惜这份沉静带来的思考和深度。我

“我被洗脑了……”财务人员为领98万元扶贫款,一步步坠入洗钱深渊

“我被洗脑了,他们说这是正儿八经的扶贫项目,而且拉人头、刷流水都有钱拿……”梦醒时分,面对讯问,唐某仍坚称自己因为受骗才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事实是否真如其所言?

经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1万元。

入群后要遵守“保密守则十条”

唐某原系企业的财务人员,虽然收入稳定,但因遭遇家庭变故,手头变得紧张。经朋友介绍,她得知有一个“精准扶贫”的内部方法:只要下载某App,就有机会申领98万元扶贫款。“下载手机软件就能申领近百万元扶贫款,真有这种好事?”唐某对此有所怀疑,但听到朋友说“所有申领业务全程线上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后,她放下了防备,随即下载了某App,并成功注册会员,加入了名为“扶贫金申领新规通知”的群聊。

在这个群里,不同的“宣讲员”轮番上阵,煞有介事地宣传着“国家精准扶贫新政策”,以及申领扶贫款的流程手续、纪律要求等规章制度。群内管理严格,每天都有“全员禁言学习时段”。根据唐某的供述和提取到的聊天记录,群内所有成员需要遵守“保密守则十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亲友等人一律保密。所有发布在群里的学习内容,群主会不定时随机抽查3%的成员进行“素质排查”,一旦不上来就可能失去扶贫款申领资格。

“‘宣讲员’告诉我们,符合一定条件的家庭每户可申领98万元,申领人的年龄要求在45岁至60岁。此次专项扶贫资金总额99亿元,发完即停、名额有限。如果介绍新人加入,可以额外获得20元的补贴。”金钱的诱惑让唐某深陷其中,尤其看到群里有人发送成功申领98万元的截图后,她更加深信不疑。当听说加入任务群完成特定外出任务,就能得到扶贫款的优先申领权时,唐某立即与一个自称“扶贫专员”的人(因身份信息不明,仍在查找)取得联系,由此卷入洗钱犯罪。

完成外出任务以表“忠诚”

“扶贫专员”告诉唐某,所谓的外出任务就是提供个人银行卡接收从海外流转回国的国家资产,并完成取现、转存任务,如此一来,便可以获得佣金。更重要的是,成员可以借此通过忠诚度考验,优先于他人获得申领98万元扶贫款资格。

“一想到能否入围申领扶贫款的名单,既要考虑进群的先后顺序,也要考虑完成任务的忠诚度,我脑子一热,在‘扶贫专员’的要求下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以及实名办理的3张银行卡信息。”为了顺利拿到98万元,唐某要做的是严格听从“扶贫专员”的指令,每日到聊天群内签到、学习,同时耐心等待外出任务下发,争取表现机会。

终于,属于唐某的外出任务来了。今年1月23日,“扶贫专员”联系唐某,要求其将银行卡内转入的一笔1万元钱款取现,自留500元作为补贴后,再将剩余9500元转存至另一指定账户。

“‘扶贫专员’再三交代我,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询问钱款的来源和用途,就说是亲戚间正常转账,转存后还得立刻销毁转账凭证。”原本说是接收从海外流转回国的国家资产,如今却要谎称是亲戚间转账,作为从业十几年的财务人员,唐某立刻意识到这笔钱有问题。

果不其然,唐某在柜台操作取现时,遭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盘问,长时间的审核流程更让她心里发慌。“但这次外出任务最终有惊无险,我不仅通过了忠诚度考验,还轻松拿到500元补贴,所有的顾虑都被抛之脑后了。”唐某选择继续配合执行任务,甚至出谋划策主动编造取款理由。

短短半个月时间,唐某名下的3张银行卡共接收13万余元钱款,取现转移12万余元后,她从中赚取补贴5500元。

“工具人”并不无辜

今年2月5日,河北承德的高先生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人以投资股票为名骗了25万元。几天后,山西太原的张先生也因被骗12万余元选择报警。巧合的是,两起案件的部分涉案款项都流向了唐某名下的银行卡。

经线索移送,厦门警方追查到了唐某,并对其立案侦查。5月22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思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我并不知道帮忙接收、转账的钱有问题……”审查起诉阶段,唐某依然心存侥幸,对于是否知道所接收、转移的资金系他人犯罪所得存在供述反复的情况。

“唐某是否参与了洗钱犯罪?”承办检察官游雅静介绍,思明区检察院重点围绕唐某的既往经历、实施行为和资金流转的异常性等方面,补强证据链条,通过补充提取并梳理唐某与上家的聊天内容、审查同步录音录像中唐某对亲历性细节证据的供认等,进一步固定唐某在主观明知方面的证据。

思明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唐某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对洗钱的套路以及资金的异常流转应有高于常人的认知,其每次取款时编造各种理由欺骗银行工作人员,为了确保安全选择次日到另一家银行转存,且转存后立刻撕毁凭证逃避侦查,综合判断,唐某应当明知自己转移的是赃款。

面对扎实的证据,唐某最终承认了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6月20日,思明区检察院以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唐某提起公诉。日前,法院经审理,采纳了检察机关认定的所有犯罪事实和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作者:董文静 连烨莹

来源: 检察日报正义网

“鬼火少年”乱窜,未成年人改装电动车、骑行乱象调查

8月15日傍晚,北京四环路的辅路上,记者正驾车随晚高峰车流前行,一辆贴满荧光贴纸的电动自行车突然从车缝中斜穿而出。车把上挂着的LED灯条闪烁着红蓝色光芒,骑车的少年身体前倾,转眼便消失在视线中。

记者难以精确辨认这名少年骑行的电动自行车时速表数字,但其转瞬即逝的模糊背影直观地传递出时速显然远超记者当时30公里/小时的车速。

这类看似炫酷的“街头飞骑”,近年来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日益盛行,而热衷于驾驶这类改装电动自行车,并在街头飙车炫技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被称为“鬼火少年”,其车轮下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不久前,安徽省歙县发生的一起事故,便将这类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危险暴露于公众视野:一名未成年人驾驶私自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与小汽车发生碰撞,造成人员受伤、车辆受损。令人震惊的是,经交警检测,该车最高时速竟达113公里。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今年暑假以来,全国多地发生多起类似事故。一些被未成年人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潜伏在街头巷尾,成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

学生成为改装主力

“学生来改的特别多,主要是解限速、换电池,花不了多少钱,速度能上来就行。”天津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内,老板李先生对未成年人前来改装的现象司空见惯。他随后向记者演示如何解除电动自行车限速。

只见他在控制器上轻轻一按,原本发出“嘟嘟”提示音的车辆顿时安静下来。“瞧,这就解除了。每个品牌都有特定代码,输入就能破解。”在他脚边的工具箱里,堆满沾满油污的零件,其中不乏一些专门迎合年轻人喜好的LED灯带和炫彩配件。

记者随后走访北京、天津等地10多家电动自行车门店,发现有不少维修店暗中承接“学生订单”。“现在查得严,我们明面上不敢接。”一名品牌专卖店的店员摆手拒绝,但又低声补充,“但你可以去维修店问问,他们经常帮学生改。”

曾在京津一带从事电动自行车维修的张先生透露,学生群体已成为改装市场的重要客户。“很多孩子拿着压岁钱或者省下来的生活费来改车,最常要求的就是解限速、加灯光,就是为了看起来‘炫’,跑起来‘快’。”

在天津从事该行业的刘先生介绍,改装分为“轻改”和“重改”,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轻改”。“他们最爱改的就是速度和灯光,花个几百上千元,车速就能提到40公里/小时,续航从50公里增至100公里。”他拿起一块巴掌大的控制器说,“这种五六百元,包安装,能调扭矩、看时速,连上手机蓝牙就能改参数,最快能跑时速70公里,很多高中生爱用这个。”

若追求更高性能,则需“动真格”。刘先生带记者看了店里的“样品车”:车架搭载粗壮的锂电池,电机上标着“8000W”,刹车卡钳泛着冷光。“这是‘三拉二’配置,一套3500元,极速可达八九十公里/小时,比很多摩托车还快。”他坦言,虽然这类重度改装较少有未成年人问津,但也有一些“年纪大点的孩子”会攒钱来改。

电池改装是提升续航的关键。“原厂电池太笨重,换72V锂电池要2500元,能跑80公里;想跑远路就选大容量电池,6000元续航200公里。”刘先生敲了敲电池仓提醒,“但一般得扩仓,收费500元,不然装不下。高电压电池容易发热,夏天得当心自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从轻改到重改,价格“层次分明”:解限速加装LED灯,500元以内;电机、电池基础升级约2000元至5000元;动力、制动、外观全套改造则需8000元至20000元。

“上周刚给一个初三孩子改了6000元的项目,主要是提速和灯光,说晚上骑出去‘有面子’。”刘先生坦言,明知未成年人改车危险,但“生意上门不好拒绝,我不改别人也会改”。

线上教程泛滥成灾

线下门店提供的改装服务需要一定成本,而网络平台的兴起,则破除了一部分改装的技术和成本壁垒,让改装现象在一些未成年人中急速蔓延。

“三步解锁限速,零成本提升车速!”某社交平台上,一条电动自行车改装教程已获得数万点赞。视频中,博主对着仪表盘操作,口述步骤:“先按××,再长按×××,听到‘滴’一声就成功了。”评论区里,用户纷纷留言:“已成功,车速从25(公里)提到40(公里)!”“学生必看!”“求某某车型代码!”

有业内人士指出,网络平台已成为一些未成年人获取电动自行车改装知识的主要渠道。

记者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电动自行车改装”,数万条教程跃入眼帘,内容从基础的解限速,到专业的电机调试、控制器编程,详尽且门槛极低。其中,“××改装全攻略”系列视频的播放量超50万次,博主演示如何拆卸原厂控制器、安装锂电池,甚至标注“避坑指南”。

记者注意到,这些教程还提供“低成本方案”,迎合了一些无收入学生群体的需求。一份售价5.55元的“锂电池改装教程”在某电商平台热销,商家宣称“自己组装成本不到100元,续航翻倍”,内容含电芯选购、焊接手法、电路连接等细节,附赠“20G维修案例库”。其购买记录显示,近一个月已有3000多人下单,评论区满是“学生必看”“改成功了”的留言。

线上教程大幅压低了改装成本。“解限速不用花钱,上网搜代码就行,我5分钟搞定。”天津某中学初三学生小林说,他的电动自行车原限速25公里/小时,操作后可达40公里/小时。

“很多同学都这么干,车慢了会被笑话。”小林告诉记者,若进一步升级,网购配件也不贵。1500瓦电机800元、基础控制器500元、72V电池1200元,再加上300元手工费,总成本不超过3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改装教程中,博主提到“电池安装需两人合作,电池大而滑,需掰弯电池仓”,却未提醒“强行掰动车架可能导致结构变形”。有网友留言:“按教程装完,电池晃动厉害,后来发现车架裂了。”

速度失控敲响警钟

线上教程降低了改装门槛,线下门店则提供了实现改装的具体路径,二者结合,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而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已在街头演变为事故——未成年人往往成为其中最令人揪心的受害群体。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暑假期间,已经发生了多起未成年人驾驶改装电动自行车的事故,重则死亡,轻则受伤。例如湖南某起事故中,两名高中生驾驶的改装电动自行车时速高达100公里,在弯道失控撞墙,车辆当场解体。

改装电动自行车带来的风险并非仅由骑行者自身承担,更威胁着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最怕的就是那种‘无声刺客’。”陕西西安的摩托车爱好者王先生说,他有10年的摩托车骑行经验,却对街头改装电动自行车心生忌惮。“上周在快速路上,一辆改装电动自行车突然从右侧超车,一点声音也没有,等我发现时已紧贴车边,吓得我赶紧松油门。骑手看起来十五六岁,后座还载了人,时速比我的摩托车还快。”

北京摩友李女士的经历更为惊险:“一次等红灯时,一名看着年纪不大的骑手骑着一辆改装电动自行车突然从后方窜出,车把上的爆闪灯刺得人睁不开眼,还放着超大音量的音乐。绿灯一亮,它猛地冲出,车轮打滑险些撞人。”

记者采访发现,面对这些在街头肆意穿行的改装车辆,不仅普通市民感到担忧,交警部门在实际执法中也面临诸多困境。

“日常执法中查扣的改装电动自行车其实很少。”中部某省份的一名交警告诉记者,“鬼火少年”们多在夜间活动,尤其夜里12点到凌晨3点,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车速快,加上路线灵活,追缉风险极大。“上周拦截一辆改装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见我们示意停车,突然猛打方向冲向逆向车道,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货车,我们根本不敢强行拦停。”

(来源:法治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