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南水北调展览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7 04:56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南水北调展览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南水北调展览观后感的作文,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情感真挚、逻辑清晰的文章:
"1. 明确主题,突出观后感:"
"核心是“感”:" 展览观后感,重点在于“感”,即你的感受、体会、思考。不能变成南水北调工程的百科全书,要始终围绕你的感受展开。 "紧扣展览:" 你的感受必须来源于展览内容,不能泛泛而谈。要具体指出展览中的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深刻,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 "选择侧重点:" 南水北调工程内容庞大,展览可能涵盖多个方面。你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你感受最深的方面作为写作重点,例如:工程建设的艰辛、对沿线人民生活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等等。
"2. 详细描述展览内容,为“感”提供支撑:"
"具体细节:" 回忆展览中的具体内容,例如:展板上的文字、图片、模型、视频、实物等等。尽量详细地描述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 "数据支撑:" 展览中可能有一些数据、图表,可以引用这些数据来增强你的论述,让你的感受更有说服力。 "场景还原:" 可以尝试用生动的语言还原展览中的场景,

把蓝图变现实!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六周年”的三首小诗

编者按:

201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6年来累计向山东供水近40亿方,覆盖13市61县(市、区)、受益人口超过3000万人,北方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先后生态补水2.95亿方,改善南四湖、东平湖湖区生态环境,避免湖泊干涸带来的生态灾难;配合防洪调度、抢险排涝,有效减轻沿线地市防洪压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际,特献上工程工作者的三首小诗,回眸从伟大蓝图变现实的这一路。

(1)泵站建设有感

仼泽俭

泵站建设十年余,群贤相聚忆往昔。

规划选址两省界,采煤沉降又北移。

征迁施工历艰辛,运行管理任务巨。

七年调水四十亿,今天送水雄安区。

(2019年7月6日于二级坝泵站,参加安全评估座谈会)

(2)泵站的夏天

任泽俭

蝉鸣蛙鼓柳含羞,蝶舞蜂飞竞自由。

紫燕旋空云里穿,长江鳜鱼水中游。

百花吐蕊枝头绽,瓜果飘香溢满楼。

红杏出墙犹可见,泵站小院最风流。

(2019年7月6日于二级坝泵站,参加安全评估座谈会)

(3)南水北调•我的同事

任泽俭

多少模糊,变的清晰

多少梦想,还有酸甜

载着希望,掀起波澜

穿过山川,跨过平原

伴随渴望与远见

摒弃非议和推延

耐住孤寂与落寞

顶着雪雨和炎寒

你是惠及民生的绝唱壮举

纵横几千里,上下几十年

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你是天上的银河

你像地上的彩虹

你是生活的续延

夜深了

听见你轻盈的脚步

看见漫漫的流动

还有岸边月季与垂柳的低吟

你那弱小的浪花

溅起欢笑一片

你的甘甜

滋润了贫瘠的心灵

还有干旱的农田

更让航运风流百年

泰山低首对你抚慰

黄河让你踏过她的身段

长江挥手与你送别

淮河与你搭背勾肩

骆马湖与你交融

微山湖为你开道

东平湖让你歇闲

引黄渠道愿你牵手

大运河与你缠绵

祥云为你缭绕

古城伴你久远

天地神灵如此动容

还有什么困难不能驱散

谋划五十载,建设又十年

那年她刚好二十岁,妖娆动人

那年我才四十三,精神壮年

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个彻夜不眠

满脸尘土疲倦,任你纠缠和责难

施工单位催问何时开工

正在丈量土地,正在补偿征迁

老父亲长途打来

责问天天在忙什么

正在检查工地,正在与人谈判

孩子问爸妈何时回家

正在纸上谈兵,正在挑灯夜战

这是一场战役,不见硝烟

推杯换盏,还有镐头铁锨

为名为利,更为责为权

始终没有泯灭一身执念

或许新生事物在显示价值之前

都要遭遇非议和磨难

有人为你付出了生命

多少青春不见

或许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

或许这是人生的恩典

今后的岁月

未必每天在你身边,与你触手可及

牵挂始终相伴

流年抹不去曾经的斯守

放下过天地万物

却从末忘记你的肌肤和容颜

让我再多看你一眼

还有我昼夜步量过的这片农田

(2012年1月31日于聊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从南水北调工程看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

来源:党建网

原标题:从南水北调工程看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项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调水工程,也是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标志性工程。这项世纪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

工程的设想和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

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洪涝和干旱两大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尤其在相对干旱缺水的北方,对充足水资源的渴望几乎成为贯穿古今的社会性、历史性梦想。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水利建设。1952年深秋,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也是南水北调宏伟构想的首次提出。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北方人口剧增、工农业发展迅速,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生产、生活、生态面临严峻威胁。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流域进行了系统治理,但洪涝灾害威胁依然存在,流域性大洪水多有发生。基于以上原因,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决策不断加快。1958年9月1日,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第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1974年初期工程建成。改革开放以后,南水北调工程二期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总体规划》。2002年12月27日,东线、中线工程开工建设,分别于2013、2014年主体工程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设想,到规划设计,再到决策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

工程前后历时半个多世纪仍坚持到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初心的坚定不移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从提出设想,到研究、规划、设计、论证、决策,跨越半个多世纪,目前东线与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完工,西线工程还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全面完成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四横三纵”的大国水网,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如此超长期的工程,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为民初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生存环境、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是不可想象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个政党,不仅要有为民的初心,还要有为民的恒心,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久久为功,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初,就始终坚定不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相比之下,西方的资产阶级政党既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可能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他们殚精竭虑维护的只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总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大做文章,为一党之私互相倾轧、大肆煽动民粹主义,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难事、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则无长远打算,更谈不上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谁真正代表人民、从根本上对人民群众负责,高下立判。

工程移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

南水北调移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库区移民,一部分是干线移民,共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安徽等8个省市、25个大中城市、150多个县市区,1975年以前仅库区移民就有近41万,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后库区二期移民34.5万,干渠移民43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工程。中国共产党对移民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妥善安排,体现了浓浓的为民情怀。一是工程规划设计尽可能少移民。丹江口大坝设计高程最早设计的蓄水高程是190米,后来先后提出过170米、175米、162米、176.6米等不同方案,一变再变,主要原因是考虑移民规模。中线干渠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势采用自流引水,尽量避开村庄、企事业单位。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经济合理,统筹工程投资和效益,加强多方案比选论证,尽可能减少征地移民数量”。二是认真落实移民政策,保护移民群众的利益。首先是提高补偿补助标准。移民补偿标准由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提高到16倍;每人一份口粮田,原则上人均1.05—1.5亩耕地,高于库区原来人均0.94亩耕地水平。其次是保障居住条件。原住房人均不足24平方米的贫困移民户,按照每人24平方米标准进行建房补助;为每户移民解决天然气、煤气,或修建沼气池;每人享受一份国家后期扶持补助,从搬迁之日起,每人每年直补600元,连续扶持20年等。再次是就业扶持。国家专门安排资金,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同时,还广泛征求移民群众意见。从选点到规划再到建房,移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没有代表的签字认可,下一道工序不能进行。此外,加强了移民资金监管。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实施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直达移民户和建设单位。对征地移民的调查、补偿、安置、资金兑现等情况,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及时解决移民工作中的问题,负责到底。积极处理移民搬迁后涉及的房屋维修、土地调整、移民身份异议等涉及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后续工作。开辟移民问题“绿色通道”,建立移民信访台账和信访通报、复查复核机制,开展常态化的移民信访案件督导、评判、协调、处理工作,保证移民信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沿线移民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坚守岗位、忠诚担当,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增强

南水北调工程中,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宣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南水北调工程中,库区和沿线移民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克服困难,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库区和沿线党委、政府各级广大干部忠于使命、能打硬仗、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发挥了中坚作用,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新时代好干部的初心使命。

要把战略设想变成工程效益,要求设计者和建设者要创新求精、忠诚担当。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大量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科技成果,完成了专用技术标准13项,申请并获得国内专利数十项,多项科技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该工程创造多项世界之最,离不开几十万设计者和建设者夜以继日的科学研究、模拟试验、开拓创新。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工程负责是南水北调设计者和建设者精益求精、毫不懈怠的动力之源、精神之源。

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建设者把工地当成家,靠简陋的工具、艰苦的生活,背井离乡,战酷暑、斗严寒,才使得工程建成。工程运营至今,已经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效益,这其中离不开广大运营管理者的精心管理和用心服务。他们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把责任感、使命感和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到了极致。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现和发展人民利益的执政能力

任何政治力量,仅有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具备实现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必须有可靠稳定的制度保障。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常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相标榜,但因为资产阶级的本质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不可能真正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从一成立就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建立了集中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民主集中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有效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优势。

南水北调是一个十分繁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移民、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环境维护以及水源水质保护等方面,在工程建设中又涉及铁路、交通建设、通信、水利、电力、文物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21年5月14日,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实施的6条经验,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第二条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中央层面统一推动,集中保障资金、用地等建设要素,统筹做好移民安置等工作”,两条合为一条就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通盘考虑、集中力量办大事。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中国共产党强大执政能力的实践检验。

建立“四横三纵”的大国水网,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饶明奇,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铉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