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半梦读书笔记》,(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7 16:59

手把手教你写《半梦读书笔记》,(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半梦读书笔记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于浮沉半梦间,笔耕书海之思——半梦读书笔记写作注意事项"
读书,常如梦游。我们沉浸于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的脚步,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体验各种的人生。当从书中的“梦”中醒来,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引发深思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便如同半梦半醒时的模糊印象,需要及时捕捉与整理。半梦读书笔记,便是将这阅读之梦转化为文字印记的过程。要做好这份笔记,使其不仅记录,更能启迪,以下几方面需特别注意:
"一、 注重即时与真实,捕捉“半梦”瞬间"
阅读时的感受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当我们被某个观点深深震撼,或为某个情节潸然泪下,或对某个人物产生共鸣时,这是最鲜活、最真实的“梦”的碎片。因此,笔记的第一要务是"及时记录"。无论使用纸质笔记本还是电子文档,都应养成随感随记的习惯。不必追求文辞华丽,只需用简洁的语言捕捉下当时的核心感受、关键词句或模糊的灵感。这就像在半梦半醒时,努力抓住那些飘忽的念头,即使它们不连贯、不完整,也具有宝贵的原始价值。拖延记录,记忆便会模糊,感受也会稀释,笔记的

边走边读:在一街一巷中重新发现一座城

编者按

一座城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如今,放慢脚步、带着思考,穿行于一街一巷,了解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马路背后的故事,探寻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感受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成为很多城市新兴的旅游方式。在一砖一瓦串联起的历史文化印记中,人们重新发现一座城、读懂一座城、爱上一座城。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上海、福建泉州、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听听人们边走边读、和城市“深入交流”的故事。

走读泉州 探寻古城之光 呈现世遗之美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明清时期看北京,宋元中国看泉州”。福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给世人展示了一个浩瀚的历史和博物的世界。走进开元寺,一脚踏入唐宋,雕梁画栋流淌着悠远的历史文脉;步入府文庙,传扬海滨邹鲁,红砖白石诉说着古城的人杰地灵……

福建省泉州市标志性建筑开元寺东西塔。陈英杰摄/光明图片

如今,泉州申遗成功已一年多,伴随着当地“世遗典范城”建设的步伐,在常规的文旅活动之外,一种新的“走读”方式在这座千年古城兴起:“走读泉州古城”旅游体验师探秘计划、“走读泉州古城”达人体验团与大众体验团、“走读泉州·探密世遗”……有别于蜻蜓点水式的个人游览,“走读泉州”由古城讲解员等文化志愿者带领人们走进城市的前世今生,让人们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同时,边走、边读、边思考,去探寻古城之美。

“金鱼巷在宋代时被称作谢衙,因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在这里建宅。谢仲规是宋皇祐元年进士,官至三品。他的后代也都是高官,佩戴金鱼袋,所以谢衙就被称作‘金鱼巷’。”泉州金鱼巷口,“古城讲解员”张宏正为“走读泉州·探密世遗”的学员们讲解古巷历史。大家细细品味金鱼巷独特的传统元素,映入眼帘的红砖厝、燕尾脊、红灯笼彰显出历史的厚重。这条古街巷是泉州首个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示范项目,不到300米的巷子里,人们既能直观感受闽南传统建筑魅力,又能体会涌动着的文化生命力,还能品尝土笋冻、沙茶面、菜头酸等泉州美食。“金鱼巷是座体现泉州文化精粹的‘大观园’,也是泉州古城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模式实践的缩影。”张宏说。

像张宏这样的文化志愿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新讲古人”。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带着市民、游客,穿梭在市区西街的老宅旧巷,用脚步丈量古城,品读泉州别样的历史文化韵味。

张宏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与文化旅游无关,之所以担任古城讲解员,源于对古城的热爱。“泉州的美是站在历史的肩膀和文化的积淀上的。”张宏说,每次路过老巷古厝,看到很多年轻人打卡,他都很开心。更让张宏高兴的是,报名古城讲解员培训的年轻人、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如今,300多名古城讲解员成为传播泉州文化的重要力量。

指尖缠绕数十根线,在巧手拨弄下,线另一头的“小猴子”憨态可掬的模样,把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孔若水逗乐了,他迫不及待上台,在省级非遗泉州提线木偶传承人林文荣的悉心指导下,成功让“小猴子”骑起了自行车……日前,在泉州通政巷苏廷玉故居,“走读泉州古城”旅游体验师探秘计划开营,南音、木偶戏、金苍绣、刣狮等泉州非遗表演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达人、金牌导游纷纷参与互动体验。

走读活动中,这些旅游达人组成“最强打卡团”,通过旅游微综艺、图文攻略、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多元传播方式,传递“泉州古城美好生活”。国家高级导游霍金龙说,在泉州,一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许多历史文物,至今仍保存完整,还有很多民俗传承至今。“相信有这样持续不断的生命力,泉州古城一定会被更多人所喜爱。”

在“走读者”的文图、视频中,人们看到了泉州安平桥、六胜塔的壮阔景观,从对古树、古井、庙宇、祠堂的描绘里,可以感受到现代的烟火气。通过“走读者”的多元传播,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泉州的文化包容力与历史融合度。

“走读泉州,就是要向海内外呈现泉州的世遗之美、烟火之美、生活之美。”11月21日,“走读泉州”主题融媒体报道活动首站走进石狮永宁古镇。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辉宗希望,透过景的描述、物的表达、情的抒发,充分挖掘并生动阐释蕴藏其中的城市智慧、精神内涵,让更多人了解泉州、走进泉州、爱上泉州。

走读西安 品味古老而厚重的文化古城

光明日报记者 李洁

11月29日,小雪节气后一周,古城西安迎来2022年的第一场雪。雪落下,西安仿佛回到了长安,有道是:一朝长安雪,半梦醉人间。

登上钟楼,便算是站在了西安的中心。以砖木结构为主的钟楼,建于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之上,从下至上依次由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以钟楼楼体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西、南、北四门相接,地下则开辟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屹立在风雪中的陕西西安小雁塔,显示着千年古都的风范。谢伟摄/光明图片

作为我国现在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西安钟楼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钟楼西北角悬挂的景云钟,铸成于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为其撰书铭文,2000年景云钟还登上过中国邮票,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钟”。由于景云钟为国宝级文物,已被收藏入博物馆,现在悬挂的景云钟为1996年的仿制品。

站在钟楼向西北方向望去,大约200米处,矗立着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西安鼓楼。西安的钟鼓楼相距仅半里,且东西遥相呼应的方位布局中,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日出东方夜落西,这也与“晨钟暮鼓”的报时功用相契合。

西安鼓楼的建造时间比钟楼还早4年,始建于公元1380年,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长陵棱恩殿的一座大体量古代建筑,且在中国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无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性方面都是同类建筑之冠。

说起楼阁建筑,那就一定绕不开很多人从小时候看《西游记》就一直想去的大雁塔,雪中的大雁塔更平添了几分仿若穿越回长安的历史厚重感。

大雁塔位于唐代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此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

同样,在大雁塔西北方向,矗立着同为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建于唐景龙年间,位于唐代长安城安仁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现在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

从小雁塔向北走进西安城墙南门,东侧书院门街西口的关中书院曾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西北书院之冠,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明神宗万历年间,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罢官归里后,与一帮友人在此地之西的宝庆寺讲学,弟子日众,而寺地狭隘。不久之后,陕西政府官员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此后,历代政府时有拨款扩建、修缮书院。目前留下来的关中书院规模宏大,历经400多年风雨,依旧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和古代书院建筑风貌。

冯从吾这位关学集大成者,在此著书立说,收徒授课,求学者络绎不绝,纷纷投入关中书院,冯从吾也被大家称为关西夫子,他教学生首先要学为好人,才能齐家治国。书院在他的经营下,日渐繁荣起来,关学思想也广为传播。

如今的书院门口,立着冯从吾的雕像,手中握着书卷,表情儒雅,眼神坚毅。关中书院藏在巷子深处,不像书院门文化街那么繁华热闹,反而显得清新静谧。

不知不觉间,华灯已上,从西安城墙永宁门(南门)拾级而上,漫步在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踩着新落的积雪,望着川流的人群,慢慢品味着这座古老而厚重的古城西安。

走读合肥老城 街巷深处,藏着一座城的根与魂

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2008年,23岁的张瑞大学毕业,从外地来到安徽合肥工作,住在如今的老省委大院附近。当时,他是一名媒体人,每每伏案写作累了,都会对着窗外的老银杏树发会儿怔。

张瑞隐约记得,有次匆匆路过,看到树干上悬着铭牌,写着树龄300余年,他估算了一下,大约是清康熙年间所植。“难怪如此枝繁叶茂,那这棵树原本属于哪里呢?”他起了好奇心。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老城夜景。骆先洋摄/光明图片

一番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自己住处附近竟是过去庐阳书院所在,这棵老银杏树也许曾经属于那里。“了解一座城,才会爱上一座城。”从那之后,张瑞开始特别留心这座城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

坐公交路过一里井、三里庵、五里井……“怎么这么多带数字的站点?”原来这些数字代表着过去这些地方到合肥县衙的距离。爬大蜀山看见一处石塔,“怎么落款是昭和十五年?”原来此塔为日军攻陷大蜀山时所筑,是日军侵略合肥、屠杀人民的历史罪证!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读,渐渐地,张瑞对这座城的印象有了改观。“以前常听人说合肥是‘文化荒漠’,其实并非如此,作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合肥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更令张瑞开心的是,“走读老城”的过程中,他还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还有着共同的目标——唤醒这座城的记忆。

2020年,在张瑞的发起和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支持下,“走读老城”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项目通过将历史文化遗址“串点成线、以线扩面”,梳理形成了“10+N”条线路,并以现场教学、沉浸式体验、研学沙龙、融媒体互动4种主要形式进行呈现。迄今为止,项目已开展活动120余场,覆盖万余人次,尤其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其中。

项目团队现有“导赏员”42人,他们中,既有祖祖辈辈生活在合肥的“老合肥”,也有来合肥不久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新合肥”;既有普通市民,也有来自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导赏员’不同于导游和讲解员,‘导赏员’的表达是‘有情绪的’,比如同一个点,‘老合肥’讲的可能更多是个人记忆,而‘新合肥’讲的可能更多是自己融入城市的过程。”张瑞解释。“导赏”过程中,每当有人感叹“原来我们日常走过的街巷有这样厚重的历史”,张瑞都会感到成就感“爆棚”。

随着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开始发生。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团队梳理了一批位于合肥老城的红色资源,十棵椿就是其中之一。十棵椿是合肥城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合肥党小组诞生地,现位于安徽省民政厅大院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合肥籍中共党员童汉章从上海回到家乡,继续秘密筹建组织,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开创了合肥地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当革命陷入低谷,这里却升起了合肥城区的第一面党旗!”循着文图资料,“导赏员”字字铿锵。

由于城市变迁,团队刚梳理出来十棵椿这一点位时,发现周围并无显著标识,也没有文图资料。在团队争取和三孝口街道支持下,十棵椿建起了标牌、文化墙、砖雕等,让“走读”有了抓手。“真心希望更多代表城市记忆的实体空间能在我们的‘走读’中‘醒过来’。”张瑞说。

为留住“醒过来”的城市记忆,团队还推出创意海报、明信片、走读地图、走读笔记手账本等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开发常常涉及老照片修复,我已经修复了40多张老照片,每一次修复,都是与这座城历史的对话,催促着我走近她、了解她。”团队成员杨淑清是四川人,来合肥才一年多,可聊起合肥却“如数家珍”。

接下来,除了不断扩大覆盖人群、继续向青少年重点倾斜,张瑞还打算推出一系列市民口述史,与“走读”结合起来,让“走读”更有生命力。“作为惊人崛起的科创高地,‘科里科气’的合肥这两年火了,未来,‘文里文气’的合肥也一定会火!”张瑞期待。

海派城市考古 穿街走巷,换种方式“打开”城市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80后”的“老徐”最近又忙起了新的“考古”项目。

“老徐”名徐明,上海人。2021年,他和合伙人,另一位在少年时就对城市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80后”陈寒松,在上海外滩一带圆明园路的一幢老建筑——兰心大楼里,开了间“城考历史实验室”。在此之前,他们的“城市考古”实践已开展了4年。

他们发现,生活在这座城市抑或因各种机缘来到这座城市的很多人,怀揣考古的热情,行走在不为人熟知的城市故事中。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马路、每一家小店,每一座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都承载着城市文化,是城市考古“队员”们沉浸的现场。

从上海外滩看陆家嘴。上海市文旅局供图

今年,徐明和陈寒松的团队已经举办了“海派城市考古”相关活动159场,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外滩艺术考古”,是这支城市考古团队策划的新型行走活动,由身为队长的“老徐”带着“队员”穿行外滩区域的艺术史遗迹。中国西方戏剧的起源地兰心大戏院旧址,中国第一次摄影展的发源地亚洲文会旧址,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老上海最著名的商业照相馆——沈石蒂照相馆等不为人知的小众艺术地标,在街巷间一一浮现。AR现实增强技术的应用,则让行走有了别样的时空体验。

“城市,通过行走被赋予意义”。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每一道印记都藏着一段故事。“海派城市考古”的兴起,让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这座城市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也由此和城市建立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今年5月,作家孙甘露的力作《千里江山图》推出,以谍战悬疑的方式呈现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的风云巨变。一些历史爱好者根据小说中的情节和线索,自绘红色地图,前往龙华烈士陵园、慎成里等纪念地和历史建筑,寻找和拼贴历史的碎片。

建成于1931年的慎成里,乍看与衡复风貌区中其他里弄街区并无大异,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诸多历史事件和关键时刻。前不久,一场以“百年传承千里江山”为主题的沉浸式城市考古,在慎成里的石库门民居展开。考古“队员”走进弄堂口,便成为实景短剧的参与者。徐汇区文旅局和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还在继续整合优质资源,以红色文化为特色,不断开发打造文旅融合新产品,让历史街区焕发生机。

这或许正是上海都市旅游的魅力所在——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人人共享。今年9月,上海市文旅局公布“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首批十个主题,分别为:金山沙滩的“一眼千年”、北宋文人的“雅集”、海上的“万里长城”、苏州河畔的“中国之最”、最后的老城墙、转角的“爱情神话”、“何以上海”的城市踪迹、魔都的“小故宫”、不为人知的“北市”和鲁迅的观影片单。这些主题大大拓宽了人们对都市旅游固有的认知边界。

你可知,青浦章堰古村曾是北宋文人雅士的流连之所,苏轼、米芾、梅尧臣等都在此留下风雅印记;你可知,上世纪30年代,一位报馆老板在如今金山城市沙滩所在地戚家墩游泳时捡到一些陶片,由此发现了上海最早的古文化遗址……作为“海派城市考古”的总领队,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对城市风貌保护、文化挖掘、文旅体验有着深刻的思考。他将“海派城市考古”总结为:以城市考古为起点,以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为过程,以推介城市为重点——由此实现都市文旅资源的再挖掘、都市文旅价值的再发现、都市美好生活的再体验。

这种徜徉城市、探索发现的乐趣,让人乐此不疲。报人出身的学者徐锦江,如今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他和上海一条小马路——愚园路已“纠缠”了几十年。从青少年时期在愚园路上居住,到开始对愚园路的研究和书写,慢慢地,他将这条路作为打开上海、了解城市的一种方式。他的马路田野调查,让百年愚园路为更多人知晓,也带动了对上海小马路的“考古”热潮。

“逛你千遍也不厌倦,逛你千遍还有未识处,愚园路的魅力,在于她既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徐锦江还是“上海马路丛书”的总主编。在他眼中,穿街走巷,就是一种田野调查方式。通过一条路,可以身临其境地回到历史,在行走中阅读城市这部大书,“无数条路的分量累积起来,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量。”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04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网络文学“盗版江湖”:始于手打组,一年盗版损失近60亿元

1998年的春天,笔名“痞子蔡”的蔡智恒在BBS上写下《第一次亲密接触》,“轻舞飞扬”飘然走进一代人心中。在不为人知的网站上,网络文学歪歪斜斜地长了出来,划下第一道里程碑。

《斗破苍穹》《斗罗大陆》……20年里,它们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视线,也催生了庞大的网文“盗版江湖”。放学后,打开百度贴吧,等待盗版小说更新,成为许多人的青春回忆。

贴吧被封、手打组退场、“笔趣阁”倒闭,对盗版网文的打击从未停止,但它依旧如野火般在互联网世界继续生长。在盗版的世界里,有正版文学数以十倍计的读者,更有无数纠葛和故事。

每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0年来,网络小说飞速发展,而盗版就像一道灰色阴影,从未离开。阅文集团副总裁朱佳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在彻底铲除侵权盗版方面,原创内容行业呼吁相关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和用户一起抵制盗版。其实,阅读正版是对盗版行为的最好的抵制。”

斗破苍穹百度贴吧

始于“手打组”

起点中文网上风头正劲的作家“会说话的肘子”回忆起自己的“菜鸟时光”,是第一次在盗版网站上看到自己的小说。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没想到,一个新人写的小说,这么快就被盗版了。”

大多数人对盗版文学的印象,起始于“手打组”。肘子回忆,十年前,在盗版网文最猖獗的时候,每个网文贴吧里,都有一个“手打组”。他们总是守在电脑跟前,等作家一更新,就立刻用手打的方式,将文章搬运到百度贴吧,与网友一起分享。

10年前,手打组曾是网民心中权威的代名词。进入手打组前,需要首先考核打字速度,普遍标准是50字/分钟,算是手打组的合格线。大多数手打组不收费用,全靠网民自发形成,他们享受的特权,就是能在正版小说发布的第一时间,将盗版文字发送到贴吧里,发送最快的手打组,自然会成为吧友心中的“大神”。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莫过于“破晓手打组”。只要被“破晓”盯上的网络小说,常常在2至3分钟内就能迅速更新,速度之快,超过所有的盗版网站。由于破晓主要负责《斗破苍穹》的小说更新,聚集起巨大的读者流量,让一个普通的小说贴吧,迅速跻身排名前十,与“火影忍者”“李毅”等知名贴吧并肩。一时间,“破晓手打组”的声名,风靡互联网世界。

“斗破苍穹”贴吧的前任吧主“从来只看自己”回忆,自己也是“破晓手打组”成员。在作者天蚕土豆连续更新的阶段里,他曾经早上七点半起,凌晨两点半睡觉,天天吃方便面,守在电脑前,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更新,快速手打,再把文字发到贴吧专用的更新帖。

在“破晓”中,每位手打成员都有明确分工,这样能在小说更新的第一时间最快呈现需要的内容。其中最有名的成员是“小宝”,据说,只要“小宝”参与的章节更新,都会在更新的图片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水印,从此,无论在迅雷网盘、百度文库还是各类盗版网站上,都留下了“小宝”的痕迹。

彼时的贴吧人来人往,就像一个微型社会。“从来只看自己”承认,他迷恋权力的感觉。“斗破苍穹吧”曾经的吧主叫做“半梦”,因为作风独裁,让不少吧友反感,他利用“破晓手打组”的名声,赢得了吧友的认可,将“半梦”挤出吧主位置,取而代之。

从此,他上课请假,整天窝在宿舍,就是为了删帖、封号、手打更新——贴吧一度成为他的生活核心。在他的努力下,“斗破苍穹”吧的更新帖的点击量超过五十万:在手机还没普及的网络时代,这个数字是小说界的奇迹。

一位资深网文读者回忆,有些贴吧里,是吧务组与专业手打组签合约,付费更新,费用来源于贴吧里置顶的广告帖。除了贴吧之外,只要在搜索引擎上随意查询,都有无法计数的盗版链接出现在眼前。

在百度搜索“笔趣阁”后仍能找到众多借“笔趣阁”之名的盗版网文网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随着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2011至2014年,“快眼看书”“小说520”等大型盗版网站被打击、关停,网络文学盗版行为更加向贴吧集中。

2016年,在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剑网”行动,国内网盘倒闭潮开启,关闭原因几乎都是“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网盘涉黄、涉盗版内容的清查工作”。

当年5月,百度贴吧宣布,发起全面整顿清查盗版内容行动,对数千个文学类目贴吧进行暂时关闭处理。此公告一出,细心的网友马上验证出,不仅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等众多热门网络文学贴吧全部封停,连四大名著贴吧也纷纷“挂掉”。

曾经盗版文学的“圣殿”,瞬时只剩废墟。

百度贴吧清理盗版后,阅文大神作者锦凰曾经长舒一口气,但好景不长。当读者意识到贴吧已经不再能提供盗版章节,他们涌向“盗版江湖”的另一面旗帜:笔趣阁。

笔趣阁的历史,如今已经难以考证。据了解,第一家“笔趣阁”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门连载盗版网文,以此吸引广告牟利的网站,在盗版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力,后被作家维权后关闭。但不久之后,无数家借“笔趣阁”之名的盗版网文网站涌现,在百度上搜索“笔趣阁”,出现了超过1000万个搜索结果。

锦凰曾经在网上搜索自己更新的小说片段,前一秒钟发表的更新,后一秒就能在笔趣阁们出现,而且一字不差,非常准确,比之“手打组”,有过之无不及。在中央电视台曾经的一次专题报道中,一位网文作者在采访中现场上传了一个章节,两分钟之后就在笔趣阁里出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文读者告诉记者,如今的盗版网站往往使用文字采集器,专门针对小说网站设计,全程自动化收集,而且没有使用门槛。只需简单编写一个开始指令,后续就能源源不断地自动从网络小说网站上采集。“盗版文学已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他坦言。当原创小说平台上的付费网文小说有新的章节更新,通常在几分钟内就会被盗版出去。然后,盗版者们会通过搜索引擎赚取网络流量,再以广告形式赚取收入。最后,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盗版所得收益,再加上被盗版的纸质书销售量,整个盗版收入十分可观。曾有报道指出,一家大规模的盗版文学网站,每个月净利润可超300万元。

在这条产业链里,搜索引擎扮演了较为关键的角色,它通过组织广告联盟获得了大部分非法利益,并且为盗版网络文学站点源源不断地输入利润,在一定规模上,已经超过了正版网络文学。

“肘子”曾经尝试过一些“新招数”。在手打组时代,他和许多作者一样,尝试用长图片代替文字,但是盗版运营者利用名为“OCR”的扫描技术,快速实现了图片文字化转化;在采集器出现后,他先发表一个乱码章节,让采集器误以为是小说更新,等到乱码被采集后,再发表正文。起初有效果,但很快失效——盗版网站的运营者改进了采集器的时间设置,无论是乱码还是正文,都会被立刻抓取到盗版网站上。

“起初还会吐槽一下,现在都已经习惯了。”锦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她还遇到过其他盗版的方式,例如在微信群和QQ群里分享最新更新的文字版章节,或是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有声读物,发布在某知名音频网站上,一直连载到好几百章节,她才发现。

“会说话的肘子”在起点中文网的作家页面

暧昧的读者

一位网文作家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对于多数作者来说,一个月平均收入大概只有几百到几千元的稿费,维持生计有一定困难。像《甄嬛传》《琅琊榜》这类月薪上万的小说作家,在网文行业中占比不足3%。

会说话的肘子算了算,他每天要花8到10个小时在写作上,没有休息日。曾有好几次,他遇到卡壳,整夜失眠,小说情节在脑海里盘旋,挥之不去。

除了更新的压力,更大的压力来自于读者。在锦凰身边有作家因为承受不了读者的批评,得了抑郁症,“读者尊敬的是严肃的文学,得茅盾文学奖的那种,不是我们。在有些人眼里,我们只是更新机器罢了。”一旦停止更新,评论区内往往骂声一片。为了防止读者弃坑,作家们只能坚持写下去。

一旦情节不符合读者期待,评论区内也会烟雾弥漫,有时会上升到人身攻击。在肘子结婚那天,有读者给他寄来刀片,只是为了提醒他不要忘记更新。

面对盗版,读者的态度也十分暧昧。一位资深盗版读者向记者坦言,“没什么愧疚感,本来这样的文章,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他觉得自己读盗版也是给作者增加人气,“要是没有盗版,他的书怎么可能会这么出名。”

锦凰遇到过更极端的情况。她曾经因为压力过大生病,在住院停止更新的时间段里,有盗版网站的站长找到她,指责她,因为停止更新,导致盗版网站的人流减少不少,影响了他的收入,“每天都等着你更新,这样才能搬到我网站上啊。”

“肘子”也遇到过抱怨的盗版读者:“写个小说,你怎么还收钱呢?”对此,他只能笑笑:“怎么办?难道还能吵一架吗?”

在起点中文网上,普通会员的付费标准是千字5分钱,这意味着,一本100万字的小说,最多只要花费50元就能读完全本,如果算上会员、折扣、优惠券等,百万字的小说,一般花费大约在30元左右。

在锦凰看来,这样的收费并不高。“生活不易,一部好的小说,是需要读者和作者共同成就的。”她会在自己建立的读者微信群里宣传正版的重要性,引导更多人读正版小说,但还是防不住评论区里经常出现的盗版链接。

一位QQ阅读付费用户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正版读者都知道盗版的存在,但还是坚持付费。“一方面是喜欢正版网站的更新,看起来简洁、舒服,没有广告。另一方面,也想鼓励喜欢的作者一直坚持写下去。”

肘子计算过盗版文学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大概达到千万元左右。”而锦凰估计,如果算上盗版收入,自己的收入可以提升1/3,“尽管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还是想写下去。”在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很真诚,“如果看到一条骂我的评论,我就再去看十条说我写得好的,这样就会觉得,世界上还是喜欢我的人比较多。”

艾瑞咨询发布的统计

维权路漫漫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盗版损失规模为58.3亿元,相较2017年降低了21.6%。

2017年,网络文学的盗版损失占到了同期市场规模的58.3%, 远高于数字音乐的5.9%和网络视频的14.3%。也就是说,网络文学一年本应有的行业收入中,有一大半都因为盗版而流失掉了。

面对层出不穷的盗版,作家们尝试过维权,但效果甚微。“肘子”曾经许多次通过阅文集团的平台,投诉抄袭网站,但往往这个网站刚刚消失,另一个网站又在不久后“春风吹又生”,在互联网的茫茫海洋里,类似的网站行踪诡秘,数不胜数。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黎卿长期处理互联网行业的维权案件,是业内的资深律师。他表示,目前网络文学维权案件周期往往很长,光取证可能就需要半年,走完全部的案件流程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作者本身完成网络文学作品的日更就很费时费力了,很多作者为此连家门都出不了。如果要去聘请律师的话,往往不见得能找到专业对口的知识产权律师,单独承担高额的律师费用也很难接受。”

更困难的是,盗版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如盗版链接、盗版网文APP等;许多侵权盗版者,还将主要人员及服务器设置于境外,用以逃避国内维权与监管,打击起来十分棘手。

在孙黎卿看来,网络盗版技术的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超出原有认知。对于《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已经有不少聪明的盗版从业者想出了应对措施,既能名正言顺地搬走小说,又能在法律上找不到追责的痕迹。判赔力度方面,虽然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均给予网络文学侵权案件更高的关注,并且陆续产生了一批较高判赔的司法案例。但整体判赔数额,仍不足以弥补作家的损失。

阅文集团副总裁朱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网络文学行业面临的长期难题,在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下,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这些问题仅凭企业自身力量始终无法根除。”

阅文集团每年提民事诉讼案件近千起,近年来为提高维权效率,还加大了在监测处置方面的投入,2018年总计下架侵权盗版链接近800万条,处置侵权盗版APP及各类盗版衍生品2300余款。“在彻底铲除侵权盗版方面,原创内容行业呼吁相关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和用户一起抵制盗版。其实,阅读正版是对盗版行为的最好的抵制。”朱佳说。

貌若坚不可摧的网文“盗版江湖”,如何才能插进一柄寒光闪闪的利斧?

“技术层面的话,像视频领域,正版的视频文件存在特殊的文件保护格式。那么,我们网络文学作品是否也可以考虑研发一下这种类似技术呢?”孙黎卿建议。“比如正版阅读文件经过格式保护或加密后,拿到其他盗版平台上去是无法正常打开阅读的。一旦某平台上打开阅读的文件格式与我们的加密属性不一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判定其在传播使用盗版源。这样的话,对于通知下线、取证诉讼都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在锦凰看来,搜索引擎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能通过搜索引擎,用技术手段对盗版内容进行屏蔽和限制,能极大降低盗版网站的流量,对实现正版化很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立法的完善。上海市版权局版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王骞介绍,“目前,上海的网络文学产业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技术上的创新手段,通过大数据监测,搜索服务器在境外的网站,并“一网打尽”。同时,正在积极建立长三角领域的白名单制度,进行跨地域、跨部门的版权合作,建立全面有效的协同机制,深化查处打击的效率。

“所有写作的人,都希望被认可。”肘子说,“盗版严重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自己写的小说就像亲生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改头换面后,重新出现在你眼前,你会是怎样一种感受?”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