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出院日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7 18:27

精心挑选《出院日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写好出院日记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
"点亮康复之路:出院日记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当漫长的住院治疗终于结束,我们踏上康复归途之际,一份出院日记不仅是对这段特殊经历的记录,更是对生命感悟、对未来的期许。它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回顾与反思的载体。写好出院日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真实记录,情感真挚 (Authenticity and Emotional Honesty)"
"核心要素:" 出院日记的灵魂在于“真”。无论是记录治疗过程的艰辛、身体的疼痛不适,还是康复初期的喜悦、对医护人员的感激,都应基于真实的感受和经历。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美化或刻意压抑。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和担忧,也记录下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希望。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也最能帮助自己梳理情绪,获得成长。不要害怕记录负面情绪,它们同样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视它们有助于更好地克服它们。
"二、 内容具体,细节丰富 (Specificity and Rich Details)"
"核心要素:" 模糊的描述难以引起共鸣,具体生动的细节才能让读者(或未来的自己)身临其境。 "注意事项:" 不要只写“身体感觉好多了”或“谢谢医生护士”。可以具体描述康复训练的某个动作、

一位出院患者的自述,看看她这21天,都经历了什么

2月7日,宝鸡市首批两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2月10日,《陕西日报》四版整版刊载了其中一位出院患者的自述,看看她这21天,都经历了什么......

Q

2月7日宝鸡首例出院

新冠状肺炎患者自述

_

我是一名教师,年近50岁。

1月13日

忙完考试阅卷、学生放假等事宜后,终于回到家中,可以休息放松,尽情玩玩我喜爱的乒乓球。然而我不知道新冠病毒正悄无声息地向我袭来。尽管我是敏感体质,对一切异味异物极其敏感,排异极其强烈,几乎不用化妆品,但还是没有察觉新冠病毒的入侵。

1月16日

傍晚,我与从武汉打工回来的大弟在汉中伯父家见面。为庆贺伯父九十大寿,我们老家的兄弟姐妹近30人来此聚会。那时全国还没有严防疫情的报告和呼声。我们在一起吃了串串火锅,我与大弟隔一人而坐。第二天庆贺聚会结束,我们各自回宾馆休息。

1月18日

一早,大弟他们驾车匆匆赶回,我和姐姐也乘坐9点半左右的高铁列车回家。回到岐山县家中,已很疲惫。妈妈给我们做了稀饭,我赖在沙发上一动未动。老公下班从凤翔赶回来,我们一同吃饭。我喝了几口稀饭,实在不想吃,姐姐接过去倒在了她的碗中。饭后,老公开车把姐姐送回老家,已是晚上8时左右。我们顺便在老家看望了公婆,因为很冷我没摘口罩,与公婆说好过两天回来接他们去凤翔过年,年夜饭都订好了。之后我和老公匆匆驾车回到凤翔。撑着疲惫的身体洗了个热水澡后,我没有觉得轻松舒服,反而感到浑身无力,前胸后背隐隐作痛。老公说我太累了,让我赶紧休息。我昏昏睡去。

1月19日一觉醒来,老公要去上班了,而我感觉浑身无力,不想说话。我想可能是昨晚洗澡感冒了。老公给我冲了杯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就匆匆上班去了。我喝了冲剂继续昏睡。其实我已经从昨晚就开始发烧了,还以为自己只是感冒了,因为我想平时自己爱打乒乓球,身体底子还是不错的,休息休息也许就过去了,所以我一整天卧床昏睡。晚上老公下班回来给我买了连花清瘟胶囊,并做了面糊,我吃了小半碗。他给我测了体温,38.6℃,我才知道自己发烧了。浑身疼痛无力的感觉告诉我:这不是一般的感冒!老公叫我多喝水,出出汗也许会好,可是我开始恶心想吐,一滴水都喝不下去,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而且疼痛不已,不知病在哪里,从头皮到脚指甲盖都痛、都难受,可好像又能承受得住。19日一天就这样熬过去了。

A

_

1月20日

儿子要从北京回来,按计划老公下午是要去接的,可是看我不吃不喝,又不打算给儿子做饭的样子,他就通知儿子自己打车回家,然后开车送我到了凤翔县人民医院。门诊挂号、测血验尿之后,医生说我尿里面有潜血,可能是尿路感染和一般感冒,打两天吊针就没事了。可我没有感觉到尿路有问题,觉得可能是长时间坐高铁未喝水的缘故吧。我戴着口罩,虚弱地反复说自己一般感冒不会这样浑身无力、疼痛难受,而且恶心想吐,不吃不喝。当时,医生和我们都没想那么多。我就去了注射室输液。

1月21日

儿子陪我继续输液,但高烧不退,症状没有减轻,而且在输液过程中我恶心呕吐了。

1月22日

今天仍然输液,继续呕吐。输液之后体温回归正常,虽然其他症状无减,我还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并发了朋友圈消息,祝福并告诫亲友们:劳逸结合,健康过年!

1月23日眼见春节将近,我想着手准备过年,可是一觉醒来,又发烧了,而且连续咳嗽,浑身更加无力,酥困难受。这时我从手机上知道武汉封城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病了。2003年非典时期,我作为60多个孩子的班主任,身先士卒,带领学生和家长积极预防,严密防控,每天两次亲手给孩子们测量体温,坚持了5个月左右,最终安全度过。这些情景历历在目,我一下子警觉起来,电话询问大弟,他说他在岐山县人民医院被隔离,做了核酸检测,排除了病毒感染。我放下心来,可是这时老公也发烧了。为了能接公婆过年,他说去小区诊所看看。他在诊所挂了两瓶吊针,就轻轻松松回来了,烧也退了。我觉得很神奇,于是跟着他也去挂吊针。诊所医生说我的病情比老公严重,特意加了病毒唑。我说甲流也传染,让他们都把口罩戴上,但老公说自己身体健康,没事。幸好那天诊所并没来其他病人,而我始终戴着口罩,并叮咛老公也不要摘下口罩。也许是保护孩子的职业习惯吧,我想就算是普通感冒也要注意不影响到别人,毕竟要过年了。三瓶吊针打完之后,我的确感到轻松很多,有了力气,也想吃饭了。

1月24日 大年三十老公要接公婆来过年。由于低烧不退,怕传染给老人,我竭力阻止了。中午吃过饭,我和老公继续去诊所打吊针,但回来后我仍然低烧,老公体温达到38.5℃,没有了昨天的效果。我再次询问大弟,他说今天的第二次核酸检测仍然正常,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我和老公就这样在疑惑与高烧中度过了除夕之夜。

1月25日 大年初一

一大早,我给儿子交代好一些事情后,就和老公急匆匆步行到凤翔县人民医院,看到医院已设了发热门诊。候诊期间,我看到单位工作群里提示师生如实汇报与疫区人员有无接触史。怀着诚实负责的心态,我给单位值班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所有情况。

早上起来,我们滴水未进,就想做个全面检查。我给医生细说了我的情况,特别提到从武汉回来的大弟,还有我去汉中来回坐了高铁。她们好像知道我弟检测排除的事。我再三强调在高铁上和陌生人搭过话,其实人家只说了一句,我只“嗯”了一声。但我怀疑呀,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与武汉有关,我的确与他近距离接触了,而且我现在的状况和新闻中所说的疫情像极了,所以我反复强调我坐高铁一事。

11时多,我们做了CT检查,医生一下子慌了,我知道我的怀疑得到证实了。此时,我反而冷静下来,我相信只要对症治疗,我一定会好起来的。两个医护人员安排我们坐在隔壁观察室等候安排。我听到她们不停地打电话,打给了科室主任、医院领导、县疾控中心……总之她们比我们还急。我提议说,送我们去宝鸡吧。她们说有程序,不能直接送。

晚上8时左右,她们给我俩端来两碗面条,并送来一个电暖气。整整一天,我滴水未进,又饥又冷,还发着高烧,老公好像比我好些,他很快吃完了面条,还要了一碗稀饭喝了,我也吃完了一碗面。后来终于安排我们住进了隔离病房。事后我知道由于我和老公的病情,凤翔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防保科、联保社等都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对小区消毒,隔离相关人员,疫情防控全面展开。那晚我和老公在两隔壁住着,由于高烧,我们都挂上了吊瓶,吸着氧气。

1月26日

凌晨4时,我开始拉肚子。到中午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便血,先是鲜血,后来成了血串、血块。我害怕极了,下午市医院来医生询问了我的情况,并提取了咽喉拭子,做了肠道检查,调整了吊瓶继续挂针。晚上没再便血,但高烧39℃,护士给我打了退烧针,吊瓶还在输着,但是滴得很慢,好像我的身体拒绝接收。陪护的护士特别好,她烧了一壶热水,因为没有盆子,她拿来一个纸箱,把医用塑料袋套在纸箱里,倒了热水,拿来她的新毛巾,给我擦拭身体。我迷迷糊糊听到她说,别怕,我们一起战胜病毒!那天晚上,我不知道几点输完液她才走的。等我醒来已是早上,看着外面飘雪,我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1月27日

我焦急地等待着检测结果,可迟迟没有消息。午饭后大弟打来电话,说他第三次核酸检测仍然是阴性,排除新冠肺炎。我急忙询问护士我的检测结果,护士闪烁其词,说没有出来。我再一次确信我肯定被感染了。傍晚,我再次高烧39℃,新换的护士给我打了针,端来一盆热水,给我擦拭身体降温。我一身身地出汗,看着她被雾气朦胧的双眼,我很感动,就为着她的辛苦,我也要挺过去。我垫高枕头,大口吸氧,体温慢慢降了下来。

1月28日

早上,我喝了半碗稀饭,还吃了一个鸡蛋。中午挂上了吊瓶,我不断咳嗽,但体温稳定,还吃了一半盒饭。下午3时左右,护士进来拔了吊瓶,通知我宝鸡120急救车来了,让我和老公收拾东西去宝鸡。此时我才知道,27日,我和老公已被确诊,而且是宝鸡市确诊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1天的煎熬,我感觉自己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一次次被医护人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下午,我和老公住进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经过一番病情询问之后,老公还在发烧,又挂上了吊瓶,而我体温正常,只给了一些药。

1月29日

我大弟第四次检测终于被确诊了,也来到了市中心医院隔离治疗。这在我的意料之中,他是隐性病毒携带者,病毒在他身上太狡猾了。

病魔总是乘虚而入,这次它侵入了我的思想,我噩梦不断,闭上眼睛,一个巨大的东西向我砸来;或者一个无形的怪物挤在我的床上,我无处躲藏,要么就是一双大手从床下伸来,死死把我往下拽……我一次次哽咽着惊醒,泪水湿透了口罩和枕巾……细心的医生和护士发现了我的异常,很快给我挂上了吊瓶,开始给我吸氧。他们不顾病毒感染的危险,轮番进到我们的病房,给我们宽心打气加油。从一开始就接诊我的张华医生安慰我和老公:“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你们的病情基本趋于稳定,只要心态放好,很快就能治愈的……”

还有一位年轻清瘦的女护士,她发现我哭,那天中午站在我病床前讲了半天鼓励的话,她说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其他都是烟云,医生护士都不怕,冲在前面阻击病毒,你们更应该坚强起来,配合医生作斗争……看得出她穿着防护服,说话很吃力,面罩里全是雾水,我寒痛的心被温暖了,想想她们那么辛苦,那么勇敢,那样坚持,那样希望我们好起来……我再一次哽咽了,但我止住了泪水,满怀感动和鼓舞,我提醒自己要坚强。

当我再次打开微信的时候,我年迈的老师,视我为得意门生,她在微信中心疼地呼唤我,说着“我爱你,我要你好好的,别怕,要坚强,要坚持……”她托人给我们买来了内衣内裤、毛巾香皂等洗漱用品。我泪目回复老师一定会坚持到底!我教过的学生和家长一同通过微信、电话安慰我,鼓励我。我师范学校同窗三年的全班同学在班级群里发出了援助倡议,超万元的红包发过来,我震惊了。别后27年未曾联系的同学啊,当我有难的时候,你们是多么默契,多么团结,齐声呼唤着我康复归队!安慰鼓励祝福的话语从早到晚充满手机屏。我的家人在隔离病房里忍着病痛和担忧,一次次在微信、电话里鼓励着我放下一切,只管想着对抗病毒……

1月30日、31日,2月1日、2日

我渐渐平复心情,不知是吊瓶吸氧起了作用,还是我的意志再次坚强起来,我忍着恶心想吐,开始进食,下床走动。

2月3日

没有呕吐。我第二次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

2月4日、5日

我与病毒抗争的第18天,这天立春,我开始觉得饭香了,有了吃饭的欲望,特别是吃了一个我老师托人送来的柑橘,那简直是我吃过的最甜的橘子!这天医生给我抽血取样做核酸检测。5日,我平安度过。

2月6日

医生给我做了第二次检测。晚上查房时,医生告诉我,我和我弟可以出院了!我们好兴奋啊,我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发给了我的亲朋好友,他们为我高兴得哭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兴奋之余不忘嘱咐我注意静养,要我完全康复!

2月7日

我与病毒抗争的第21天。今天是我,是宝鸡人幸福的日子,我和我弟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出了隔离病房,我们激动地感谢着医院,感谢医护人员,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所有的亲朋好友……是啊,21天的挣扎抗争,我胜利了,医护人员胜利了,宝鸡的阻击疫情战役取得了胜利的第一战,这个好消息在紧张恐惧的防疫时刻,无疑给我们宝鸡人吃了个定心丸。我更加坚信,我们宝鸡有这些专业勇敢、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我写下自己21天生死挣扎,与病毒抗争的经历,只想呼吁大家:病毒无情,不出门,戴口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信谣,不传谣,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就是保护我们的白衣天使,就是为祖国的抗疫战助威出力。

加油宝鸡!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这个细节需要注意:

记者在整理患者自述的时候发现,患者的大弟连续三次核酸检测都显示阴性,到第四次检测才确诊。“假阴性”患者的出现,应该为我们的日常防护和就诊敲响警钟,并引起对出院患者管理的重视。

据了解,天津等地也曾出现过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而后“转阳”的确诊病例,引起公众关注。对此,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在2月4日下午举行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核酸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好,但也有很多影响因素在里面,比如采取标本的规范化程度、时间,实验室检测手段等。

两例病人救治成功的确令人振奋,但大家仍要提高警惕,加强防护,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时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治疗。让我们众志成城,充满信心,一起期待战“疫”胜利的那一天!

出院日记丨我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安心享受生活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江苏广大医护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救死扶伤中去,靠着坚定的信念、精湛的医术、坚韧的能力,他们妙手回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自2月13日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开辟《出院日记》专栏,连线出院患者,以日记方式,记录他们从生病到治愈,以及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精心治疗和照顾的过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中国江苏网2月13日讯 刚进医院的时候,我很害怕,甚至有点绝望,谁也不想染上这个病啊!

我在武汉打工已经20多年了,从事建筑行业。1月17日,我乘动车回南通如东老家过年,即将跟家人团聚,心情非常激动,一路都哼着小曲儿,压根没有想到疫情会变严重。当时车上的乘客并没有强制要求戴口罩,仅有几个人戴着,我也没有戴。

(出院当天,我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1月23日,按照村里规定,一直在家隔离的我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始终居高不下,吃饭没胃口,也睡不着觉。当时我有点慌了,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

1月25日,我们栟茶镇的相关部门联系了120,将我送到县城掘港的如东县人民医院诊治。

1月27日,我成为确诊病人,被送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得知自己成为确诊病人,我心里既失落又害怕。

住进医院隔离病区后的第一天,我仍然高烧不退,几乎彻夜未眠,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去,随后又被噩梦惊醒了。医院的护士姑娘走过来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颤抖地掏出口袋里的300元钱告诉她,“姑娘,这个钱我怕是用不上了,送给你,你消毒一下还能用......”

“叔叔,不要怕,一切有我们在!这个钱您收好,您没事的,不要想太多,还有一些确诊患者比您还严重,您要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姑娘安慰了我,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看不清脸,但我感受她语气中有一种温暖的力量。

我心里有一丝安慰,但是一到晚上九、十点钟仍然睡不着,当时病房里就我一个人,空荡荡的,这几天每天晚上我都按好几次床头铃,请护士姑娘过来陪我聊天说话,她们每次都很耐心,可我也不能次次打扰她们啊,毕竟还有其他工作呢。于是,我开始吃适量安眠药帮助入睡。

1月31日,我的体温白天恢复了正常,晚上还会升高。医生让我多喝水,我就多喝水,我积极地配合治疗。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我整个人的状态变好了,吃饭也香了,睡眠变好了,同一个病房的病友说每天都能听到我打呼声,这让我彻底安心了。

2月10日,护士长王园园告诉我可以出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地告诉她:“家乡南通就是好啊,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我在这里吃住不愁,感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谢医护人员。”

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件事儿:住院期间,家里人也被隔离,我们村村支书上门帮我们家干农活,还为家里6只怀了崽子的山羊喂食。

出院的时候,医院为我们送上了鲜花,护士长百般叮嘱我们回家后继续隔离14天,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保持心情舒畅,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南通市卫健委医政处还安排车辆送我们回家)

等疫情过后,我不打算出去打工了,就在家歇一歇,安心享受生活,毕竟钱挣得再多,也不如身体健康重要。感恩医护人员,你们辛苦啦!希望你们也要保重身体!

——连线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名出院患者(记者 浦琼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