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9 00:5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市级“双拥”工作的总结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翔实、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并体现出工作的成效和价值:
"一、 明确“双拥”工作核心内涵"
"理解“双拥”:" “双拥”即“军民团结,拥政爱民、拥军优属”。首先要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既要体现军队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也要体现地方、人民对军队的关心、支持和尊重。总结时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紧扣主题:" 整篇文章必须围绕“双拥工作”展开,避免旁逸斜枝,确保所有内容都服务于这个核心主题。
"二、 突出市级特色和亮点"
"站位要高:" 作为市级总结,要站在全市的高度,展现全市范围内的双拥工作格局和整体成效。 "体现特色:"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突出本市的创新做法、特色项目和亮点工作。例如,本市是否有独特的军民共建模式?是否有创新的优属优待政策?是否有感人至深的军民故事? "数据支撑:" 尽可能使用具体数据来支撑观点,如参与活动的军民人数、发放的优待金/物资数量、创建的模范单位数量、军民共建项目成果等,使总结更具说服力。
"三、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标准结构
在这里,人民把军人当亲人,以真心真情对待子弟兵。
在这里,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成第二故乡。
在这里,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谱写出一曲曲“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动人赞歌。
近年来,海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路子,形成了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运行机制,营造出“同守一方土、同富一方民”的良好氛围。2007年以来,海南区三次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称号。
夯基础 建立健全高效务实机制
海南区把双拥工作摆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党政部门和部队建设规划、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党政军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等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双拥工作职责及制度》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切实维护好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切身利益;坚持做到党、政、军一把手抓双拥工作的制度不变、双拥工作目标管理机制不变。军地双方定期召开双拥工作专题会议,督促落实双拥工作任务;每年召开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研究解决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重大问题,切实做到对部队的事情“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双拥联席会议,听取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双拥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全区双拥工作,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2019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后,相继设立了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5个镇(街道)、19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重新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通过将双拥工作经费及驻区部队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等一系列举措,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部队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方向。19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开展常态化国防宣传教育、军民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双拥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引导广大军民知晓双拥、参与双拥、支持双拥,海南区以八一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双拥宣传月、国防教育宣传月、年度征兵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乌海日报》、乌海广播电视台、微信平台等大众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和双拥宣传;利用城区主要街道、路口设置的永久性双拥宣传牌,沿街商铺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等开展广泛的国防教育和拥军宣传;通过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和“最美退役军人工作者、工作单位”评选活动,树好典型、讲好故事,做实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努力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注入正能量、营造好氛围。
海南区坚持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五进活动,做到了宣传到位、普及到位、落实到位;区人武部通过开放集教学、展览、宣传于一体的国防教育室,开展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切实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使军民达成共识、军政形成合力。
办实事 拥军优属常态化
关心军人、关心军人家庭就是关心部队、关心国防建设。
海南区紧跟部队所需、官兵所盼,结合地方所能,千方百计为驻区部队及官兵做好事、办实事。
为区人武部每年核定经费30余万元用于兵役征集、国防教育、民兵训练等各项支出;投入资金39万元用于人武部办公楼维护改造和办公设备配置;投入资金46.7万元新建民兵应急器材库并购置应急救灾器材;为方便驻区部队官兵家属探亲,提供6套经济适用住房并配备家具、家电等生活用品……2016年以来,海南区地方支持部队累计投入资金1863万元。
每逢春节、“八一”等节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官兵、重点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及军属,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慰问金53万元。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不折不扣全面落实惠军政策”是海南区一以贯之的做法。海南区通过建立优抚对象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年增加优抚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并采取实名制银行卡社会化发放方式,及时足额将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2016年以来,海南区共为6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538万元;逐年提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经济补助标准,共为11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政府补助金871万元;共为254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619万元。
为5名生活困难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助3万元,为18名医疗困难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补助21万元,让5名六级以上伤残人员及时享受离休人员医疗待遇;帮助现役军人、田径竞走世界冠军杨家玉的母亲解决工作难题,确保杨家玉安心在部队服役,再立新功;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出资7万余元为抗美援朝老兵遗孀购置保障住房……海南区主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为优抚对象架起“连心桥”、当好“保障部”、办成“暖心事”,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保平安 拥政爱民作贡献
军民一条心,爱民一片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的军队;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亲人子弟兵。
高宗贵是泽园西区的居民。当听到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时,27岁的他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名。
疫情防控执勤中,高宗贵每天都早早来到社区志愿岗报道,协助居民小区物业开展楼院消杀,并在防疫卡口做好信息记录。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防控是每个人的事儿,城市更是我们的家。为了家的平安,为了家人的安全而出份力,是我应该做的。”高宗贵说。
同高宗贵一样,今年,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海南区很多退役军人都信守“若有战,召必回”的诺言,在疫情面前敢担当、有作为,彰显了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英雄本色,在战“疫”一线唱响了嘹亮的退役军人战“疫”歌。
弘扬光荣传统、军民共建发展,是军政军民鱼水情深的具体体现。
驻区部队牢记宗旨使命、发扬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支持脱贫攻坚、生态治理、风险防范、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联防联治、抢险救灾及重大活动安保、美丽乡村建设等拥政爱民活动。
与10多家驻地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签订军民共建公约,开展军民联防活动;每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累计种植树木2万余株、梭梭200余亩;通过制定防暴维稳、防洪抢险、抗震救灾、消防救援等各类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海南区巴音陶亥镇8户建档立卡的危房进行翻建;投入55万元资金到扶贫项目,为脱贫攻坚助力……一桩桩一件件,海南区人民都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永结军民鱼水情,谱写双拥新篇章。大美海南,处处涌动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热潮,军地、军民同心同德、扎实耕耘、携手共建,共同书写着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记者 王颖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大会上,本溪市第十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双拥模范城”已然成为本溪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2021年,本溪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双拥工作总结动员大会,军地共同确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工作目标,建立起从党政机关到基层社区、从部队机关到基层连队的双拥工作服务体系,全市全力做好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方面的拥军支前服务保障工作,为部队有效履行使命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更好地服务军人军属,本溪市、县(区)专设双拥办,落实双拥工作专职人员和专门经费保障,出台《本溪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工作制度》,从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系统化完善双拥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进军营全覆盖,累计为24名官兵解决家庭涉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持续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支持部队建设;5年来共接收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54人,接收率、安置率、满意率均达100%,年均举办20场以上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6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300余人;新铺设和修缮拥军路12条,设立拥军公园7个……
民拥军,军爱民。驻溪各部队培树本地区特色共建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多亏部队帮忙,这份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里!”本溪市明山区的吴姓村民动情地说,他以前因患重病导致家庭负债,武警本溪支队伸出援手,持续十年助学,让孩子安心读书。
5年来,本溪市双拥工作取得诸多成绩:本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是全省唯一;罗佳全、季青山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维护退役军人权益的“五联”“五心”工作法和“编外指导员”协助办案制度,两次以退役军人事务部简报形式印发全国,供学习借鉴;在全国交流经验3次,全省交流经验9次。
(辽宁日报记者 王铁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