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脱贫攻坚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9 13:12

如何写《脱贫攻坚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脱贫攻坚的日记作文,要抓住“日记”和“脱贫攻坚”这两个核心要素,并融入真情实感。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真情实感,融入个人视角:" "日记的核心在于“我”的体验和感受。" 不要空泛地谈论政策或宏大的成就,要结合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你是学生、是本地居民、是志愿者,还是只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这些信息?你的视角是什么? "描写细节:" 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比如,以前村里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曾经贫困家庭的孩子现在能上学了,村里建起了什么设施,你与贫困群众的交流等。细节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表达情感:" 记录下你对脱贫攻坚成就的喜悦、自豪,对扶贫干部的敬佩,对受助群众的同情与祝福,或者你在了解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困惑等。情感的流露是日记作文的灵魂。
2. "聚焦“变化”与“对比”:" "展现“前”与“后”的对比:" 脱贫攻坚的核心是“脱贫”,也就是生活状态的显著改善。可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突出变化之大。例如,对比以前住房的破旧与现在的新房,对比以前交通的不便与现在的四通八达

20篇扶贫日记记录34天风雨兼程扶贫路

赵一鸣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发育筛查测验新技术。受访者供图

赵一鸣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发育筛查测验新技术。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宁波7月15日电 (记者 曹露浩 通讯员 吴珍)“34天对口帮扶的日子,印刻下一份特别的记忆,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给我留下了一段厚厚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我用真情给册亨这片土地浇灌了一份爱心,期待她生长、发芽。彼此努力,不负光阴。”赵一鸣扶贫日记本上的这段话,是对她34天扶贫的总结。

赵一鸣,九三学社宁波市江北区二支社社员,江北区妇幼保健院医务办公室科长,主治医师。

今年5月,赵一鸣接到宁波对口帮扶贵州扶贫的医疗任务,来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妇幼保健院。在那的34天里,赵一鸣用20篇日记,上万余字,记录着她与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脱贫攻坚 基层医患的“明白人”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册亨,上一次来走走看看,印象美好又深刻。这次到来,有任务,有使命,也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探讨属于册亨特色的妇幼保健模式。我将倾囊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再次来到贵州的赵一鸣在日记本上写道。

册亨县位于黔滇桂交界处,2018年末常住人口18.69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7.84‰,2019年分娩3388人。县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群众,高山环绕,交通受阻,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宁波对口帮扶县。

赵一鸣为儿童进行智力筛选。受访者供图

“从换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是册亨县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赵一鸣说,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是2016年从计划生育转型至妇幼保健院的,人员编制少、基础底子薄。

在贵州,赵一鸣的第一站是到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并提出医院长远发展的建议。她建议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根据目前的人员名单和工作要求,缩减科室设置,设立行政、临床和辅助科室三组,临床组将原有科室整合,抽出医护人员去进修学习。同时,她提出借力共享ICU病房、儿外科病房、消毒供应室、急诊等设施的思路,从细节入手提升就诊体验,建议就近设立母婴室、母子专用洗手间,从细节温暖妇女儿童。

润物无声 呵护生命的“自家人”

“自己文化程度低,不懂严重性,因为没有钱就拖了小孩的病。现在住院放心了,感谢赵医生。”患者的父亲握着赵一鸣的手感动地说:“如果不是赵医生多次入户回访和劝说,孩子的情况不敢想象啊。”

“册亨县医疗技术较为落后,基础薄弱。面对3个月的孩子,医生测量完身高体重后,因为没有评估工具,无法判断其生长水平是否正常。如前往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就诊,交通不便让很多家长放弃就医,延误病情。而宁波从2008年开始就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6岁儿童从出生开始至少经历9次DDST筛查,特别适合监测高危婴儿发育水平,并能以此为据帮助父母给予孩子适当的环境刺激,可操作性强。”赵一鸣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册亨县目前的难题。

赵一鸣与儿童互动。受访者供图

面对册亨县的难题,赵一鸣想到了九三学社组织,马上联系申请购买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工具箱。第二天,九三学社宁波市江北区基层委员会便资助了两套设备,并以最快的速度快递到她手上。

在册亨县的最后2周,赵一鸣分别为1例孤独症和25例发育落后迟缓的儿童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预约1个月后复诊。

同时,她还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这项新技术,培养6名儿保医生学会使用《2006年WHO0-7岁男、女体重身高评价表》。在教学互动中,她走过崎岖山路,现场教学演示,并把制作的生长发育评估PPT发送给当地医生留存,以备温故知新。

赵一鸣通过实地走访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点,查看档案材料、了解工作需求、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孕妇营养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工作的妇幼健康网络,覆盖婚前检查、怀孕建档、孕检、产检等全流程服务,并向县卫健局建议如何分级管理、设置预警、随访提醒。

“这里人口分散,集中培训难,网络信号差,线上授课难,医护人员和孕妇的健康教育该怎样起步?”苦思冥想后,赵一鸣终于想到了疫情期间线下录播的课程。她联系宁波单位的同事,将疫情期间录制的“科学坐月子”、“孕期营养”、“新手奶爸”3个课程传给她。根据册亨妇幼健康现况,她还向宁波单位提出定制“小儿常见病”、“更年期,遇见更美丽的自己”等课程。这些视频课程在册亨县妇幼保健院和辖区12个乡镇街道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深受大家欢迎。

同心合力 道路延续的“担当人”

在册亨县,赵一鸣认识了九三学社黔西南州支社副主委范德强,赵一鸣感觉找到了“家”的温暖。当该县疾控中心社员胡玲骑着电瓶车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忍不住跨步上前拥抱了她。

恰逢周末,赵一鸣和胡玲一起来到黔西南州中心兴义市政协大楼九三学社专属办公室认了个门。黔西南州九三学社支社2015年3月成立,目前有48名社员,非常年轻,参政议政积极,充满热情和活力。

支社正在开展的课题是如何筹建康养中心的配套设施。当天下午,范德强驱车,带着赵一鸣和胡玲实地调研。计划中的康养中心坐落在万峰林景区,距离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不到30分钟车程。看着范德强描绘康养中心的蓝图,赵一鸣深切地感受到范德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我们同是九三人,因为热爱,心中有理想信念,肩上就有责任担当,脱贫攻坚的办法就一定会不断创造出来。”赵一鸣的日记本上写道。(完)

4本日记7万多字 记录脱贫攻坚战600多个日日夜夜

“今年二圩村集体收入大约59万元……”

2019年12月26日深夜,武文斌记下了当天的日记。59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超额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他来到二圩村一年多前,该村集体收入只有6万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建国 季宇轩

武文斌是全省4067名帮扶工作队队员中的一员

武文斌合上日记本,摘下眼镜,望着桌子上厚厚的四本日记。

面对扬子晚报记者,他的眼眶湿润了:600多天的辛勤工作,与二圩村老百姓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化为四个日记本中的7万多文字。这是他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见证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性事件。

武文斌是省国信新电实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8年4月22日被选派为省委驻沭阳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挂职省定经济薄弱村沭阳县沂涛镇二圩村第一书记,距今已经有一年零八个月了。

二圩村地处沭阳县东侧、新沂河南侧,面积约11平方公里,有1226户人家、5727口人。该村集体收入低,是省定的经济薄弱村。武文斌刚到二圩村时,该村集体年收入只有6万元。如今,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镇先进村。

二圩村是沭阳县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省委驻沭阳帮扶工作队周诚队长介绍,在帮扶后方单位大力支持下,在县镇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92万元,在27个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4个。今年,27个挂钩村平均集体年收入超30万元,增幅达70%,带动贫困群众3000余人,已超额完成脱贫目标。

工作队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小事入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捐赠资金近1600万元,实施了65项民生工程,为27个村累计安装路灯近3000盏,新修村级道路15公里,疏浚沟渠20公里,新建村部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厕等,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下一步,工作队将在现有帮扶成效基础上,探索长效机制,助推沭阳人民向小康社会迈进。

沭阳县是全省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省扶贫办综合处徐丙奇处长介绍,全省有443支帮扶工作队、4067名帮扶工作队队员,他们正在全省约3000个经济薄弱村奋战着。

江苏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由我、王明远、张晓挺三位带队,来自沂涛镇的村干部等13人组成的瓜蒌项目考察组,经过8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安徽晓飞瓜蒌厂参观考察。很受启发,对瓜蒌产业充满信心。

产业扶贫

瓜蒌产业在二圩村落地生根

2019年12月18日,记者来到省委驻沭阳帮扶工作队打造的二圩瓜蒌示范园,看到210亩土地上插满了一人多高的瓜蒌架。村民们正在用机器清洗、分拣瓜蒌籽,用小推车运送,摊在水泥路上晾晒。

承包户顾廷伟告诉记者,他以前只种自己家的几亩责任田。省委帮扶工作队来了以后,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民致富,武书记引进了瓜蒌种植项目,还带大家到安徽等地参观。顾廷伟通过竞标成为承租户,去年9月开始种瓜蒌。刚开始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以前种瓜果蔬菜,每亩投入才几百元钱,种瓜蒌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亩要投入4000多元。没想到第一年每亩收入就有了3000多元,这让他对未来两年充满了信心。

武文斌告诉记者,刚到二圩村时,面临村集体收入仅有6万元的困境,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经过考察,他决定选择瓜蒌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帮扶工作队和沂涛镇党委研究,由沭阳帮扶工作队引进项目和投资,承包给村里大户种植。承包户顾廷伟不仅自己致富了,还聘用了十多个村民,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为了让村民们对瓜蒌销售无忧,武文斌还扶持上马了一家瓜蒌加工厂,形成了瓜蒌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武文斌说,即使自己今后离开了二圩村,瓜蒌项目也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带着后方领导一起到张忠玉家中进行现场慰问。

精准扶贫

74岁老奶奶抓着他的手泪流满面

12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武文斌再次来到二圩村村民张忠玉家。武文斌拎着饼干等慰问品,还没到门口,张忠玉就迎了上来。她一拍巴掌说:“哎呀,武书记,我听着脚步声就知道是你!”

张忠玉拉着武文斌的胳膊往屋里走,手一直不肯松开。“武书记,你来看我,我太高兴了,就盼着跟你聊聊天。”张忠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前两年家里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感谢党,感谢省委帮扶队,感谢武书记,自己的日子有了奔头。

张忠玉今年74岁,丈夫和儿子早些年相继去世,儿媳也离家出走了,剩下一老一小,孙子的耳朵还有残疾。张忠玉辛辛苦苦把孙子拉扯大,今年孙子上中专了。

武文斌说,张忠玉家是典型的因丧失劳动力致贫的家庭。一间房子一半用来烧火做饭,隔成的小半间房,奶奶和孙子挤在一起睡觉。房子三面墙壁破损,冬天冷风呼呼往里灌,下雨天床上被子都会被淋湿,只能用塑料布把床顶挡住,在屋里用桶接水。房子属于危房,根本不能住人。

知道张忠玉家庭困难后,武文斌协调资金3万多元,帮助她新建了两间房屋,维修了偏屋破损的屋顶。

“孙子昨晚刚回来,就住在新房里的。”张忠玉开心地笑了。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扶贫更要扶志,要在改变村民精神面貌上下功夫。

扶贫更扶志

村里出名懒汉变勤快人

58岁的二圩村村民徐友金,以前在同村人的印象里有点懒,不思进取,就靠着家里的两亩田过活。

“其实两亩田收入还是很低的。”武书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徐友金家里有六口人,主要靠徐友金赚钱,但他对这份责任好像并不以为意,农忙时在地里忙一阵,农闲时就在村里到处转,不想干活。

徐友金身体好,还有点小聪明,手脚灵活。武书记有空就找徐友金聊天:“你儿子女儿一天天大了,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你为啥不趁着自己能苦的时候多干点事呢?”经过多次开导,徐友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武书记把他介绍到村里做保洁。徐友金现在一有空就想着出去打点零工,还在镇上的洗澡堂帮人搓背,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昨日夜间着凉,引起胃痉挛,十分痛苦,坚持开完会。

扶贫攻坚战

身背“塑料袋”坚守岗位

在二圩村的日子里,武文斌有很长一段时间忍受着胆囊炎的折磨。

2018年6月的一天,武文斌感到胃部不舒服,以为是老胃病犯了,没太在意。疼痛次数越来越频繁,并且一次比一次剧烈,他竟然几次昏倒在岗位上。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了“只有三个月时间”的结论。武文斌一下子傻了。当时,二圩村的工作局面才打开,他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去检查身体。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排除了恶性病变,确诊为胆囊炎。

武文斌带病坚持工作,这时家里却发生了变故。就在他带队赴安徽考察瓜蒌项目时,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说是岳父住院了。20多天后,岳父去世了。处理完后事,武文斌才决定接受胆囊切除和胆管再造微创手术。医生将一根管子从他身体内引出,接到身上背着的一个塑料袋子里。

就这样,在寒风凛冽的12月,武文斌身上背着一个袋子,奔波在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两个月后,再次通过手术摘除,他才去掉了身上的管子和“塑料袋”。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