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9 22:30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论高位读书笔记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论高位读书笔记作文:炼就慧眼,沉淀真知"
读书笔记,常被视为个人阅读的“副产品”,是为巩固记忆、梳理思路而作。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高位”——即期望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提炼,并最终形成一篇具有独立见解和较高价值的“论高位读书笔记作文”时,其要求便远超寻常。这不仅是对阅读内容的复述,更是对知识、思维与表达能力的综合检验。要写好此类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选材精准,聚焦核心:"
高位读书笔记作文并非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取舍,精准聚焦。首先,要明确笔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书中某一核心观点的深入探讨,还是某段历史、某个理论的演变脉络,抑或是作者独特写作风格的剖析?其次,要善于筛选,从繁杂的笔记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最具分析价值、最能体现个人思考深度的素材。避免被细枝末节所困扰,抓住主干,围绕核心论点展开,力求材料精当,论据有力。
"二、 思维深入,超越复述:"
“高位”之“高”,首先体现在思维的深度上。作文字里行间应流露出清晰的逻辑脉络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切忌仅仅停留在对原文
技术分析首先看高位与低位。为什么要判断看高位与低位?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的盈利方式,就靠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在通常情况下高位,就有可能面临趋势的反转向下,受到亏损,也有可能向上的上涨空间不大,也就是上涨空间不大,盈利时间少。
那什么是高位,什么是低位?
如字面意思,高位就是价格经历过一波上涨后,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低位就是价格经历过一波下跌后,价格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
高位与低位按位置划分,分别是绝对的高位与相对高位,绝对低位与相对低位,相对于绝对,就是看上涨的幅度大小,以应对趋势的级别来判定是相对还是绝对。
如果是做中长期趋势的交易策略,那主要是看绝对的高位,如果是做短线的则是主要看相对。
比如说在牛市里,一个股一年多两年多的时间涨了非常多,比如说10倍,那就是绝对高位了,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再向,如果是做中长期交易策略的投资者,肯定不会在此时再进场。在熊市里,一个股在两年多跌了90%,那很可能就处在绝对低位,如果能分析公司基本面处于最差时刻之后的有所改善,那就确认是绝对到位。
相对高位,下跌趋势反转之后,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已经不是低位的情况,就是相对高位。如果是做短期交易,看待这种情况会认为会有一买入就遇到调整的风险,所以等调整后再买入。相对低位也是这个道理。
我的交易体系是中线级别的交易,所以我看绝对高位与绝对低位的是以中期趋势来判断,看的周期基本会更大,出手次数也会较少。
看图说话
这是大盘最近十多年的走势,从图片中很明显能看出,波动率是逐渐变小
大盘历史最高点是6124,第二高点是5178,第三高点是3731,历史第三高点也才3700多点,也就是说大盘越往4000点方向上涨,位置会是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也就是绝对的高位
那么绝对低位,要先了解股票数量这个数据的情况:在2007年A股的股票大概是1400多个,股灾之后的最低点位是1664,而在2015年的A股的股票有2800多个,股灾之后的最低点位是2638,2018年A股的股票有3500多个,小股灾之后的最低点是2440。而现在,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国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366家,整个市场的股票数量与市值规模都远超18年小股灾、15年股灾、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的股票数量。都不需要考虑市值的情况下,单看股票数量现在都远超以前几次股灾时的数量,数量越多波动率越小,就像车跟船越大,那坐着就更稳。因此不可能再低于2000点。跌破3000点之后,朝2000点方向跌得越多,越接近绝对到位,这种情况就是绝对到位。
相对高位与相对低位,看趋势的级别相对更小,做交易的周期更短,所以看待高低位置的也会更小。
看图说话
这是大盘最近3年的走势,大趋势是从3708下跌到2635的长期下跌趋势,2863到3424跟2885到3418这两波中期上涨趋势里,有很多小级别的上涨趋势与下跌趋势,在中期上涨趋势里面的阶段性高点与低点,就是相对高位与相对低位。这是我的不太关注的。
除了高位与低位,还有一种叫高估与低估的叫法,这是估值分析的一个描述。
高位与低位,高估与低估,二者的概念与分析方法并不相通,区别很大,但会在一定情况下是相同的情况。
在有的时候,技术分析上的高位,也会是估值分析的高估;在的低位的时候,那也是估值分析里的低估。尤其是在绝对高位跟绝对低位情况下,很多股票就是绝对高估跟绝对低估。
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技术上的高低位跟估值分析的高低估,在相对高位与低位时,就会经常出现不同看法。
这在以后的文章中,讲完估值分析后会很容易发现在实战中的不同。
了解清楚高位与低位的概念之后,方法论倒是很简单,就是买在低位,卖在高位。因为股票对于绝大多数交易者来说,都是靠低买高卖的交易赚取差价。在更低的时候买,在更高的时候卖,这样是能尽可能利润最大化的。
不同的交易体系跟策略,看高位低位的级别不一样,因人而异。我个人主要是做中期级别的趋势。
而高位与低位的难点就在识别是否反转,这需要技术分析方法去做分析,也需要一定经验,尤其是有经历过牛熊的一个轮回。
另一方面,除了识别反转方法上的难点,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人性。在熊市里持续的下跌,跌幅很大,跌幅时间很差,陷入情绪上的恐惧。在牛市中,价格持续地上涨,不断地盈利,媒体声音一边叫好,会不会进入过度乐观、心态膨胀的状态。
就像这样
还钱的扎心日常
数字背后是碎了一地的算盘,
账面上的亏损不是冰冷数字,是扎扎实实的生活缩水,
也是这几年间切切实实的咬牙坚持;
不仅掏空自己储蓄和爸妈存款,
为了凑首付,还发动最大的人情借钱;
然后,压力山大下,确实是在一门心思工作赚钱了;
舍不得吃零食,舍不得下馆子;
普通人精打细算,只为当初那个编织的美梦。
好在我们是幸运的,没有遇到突发变故;
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相对平稳,
慢慢把借的钱都还上了,
只是行情下行,这几年的辛苦收入和原来的储蓄基本飞灰烟灭。
嘴上安慰自己“怎么也是有套房”,
其实心里哗啦啦滴血。
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真金白银打了水漂的肉疼,
是“一步错步步被动”的窒息感。
普通人的钱,哪一分不是加班熬夜、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割肉”还是“硬扛”
在下跌明显的时候,也有瞬间心思,要不认亏割肉离场。
可一想到当初凑首付时父母掏出的养老本,
想到孩子能在自己房子里安稳长大,
总也舍不得,亦或者对心存侥幸的回升希望,
所以割肉还是硬扛间,反复横跳;
普通人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魄力,
不过是在“认栽”和“死扛”之间,选了那个更能让自己夜里睡得着觉的选项。
这选择未必理性,但足够真实;
承认自己就是舍不得沉没成本,就是贪图那点“好歹有个窝”的踏实感,
聊起这个事,我有时候会说:
“回想起来,精准需求卡点一步步迈进这个坑,好像真的在表明,我没这富裕命”
成年人的坚持,有时就带着点认命的笨拙。
“值不值”的答案
哎,
当然会有值不值的考量,
也有很多安慰自己的角度,但现实是残酷的。
好像掉进坑里,失去的还有选择的机会。
可是,又能怎样呢,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拼力维护好家的稳定温暖;
尤其是当孩子出生后,至少努力给她打拼个落脚之地。
理性告诉自己调整,
盯着房价涨跌算,永远意难平。
毕竟生活在继续,
而且家的价值,不能受到起伏线带来的影响;
房子或许是笔失败的投资,但它承载的生活本身也是实实在在的;
家的温度,能熨平很多账面褶皱。
房价的浪潮不由我们掌控,
选择如何面对这艘可能漏水的船,是我们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吧。
高位站岗的痛是真的,咬牙坚持的韧也是真的。
我们或许当不了精明的投资客,但做个努力把“家”过暖的普通人。
写给自己!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