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30 12:26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好“殷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
"锤炼佳作,精益求精:写好“殷作文”的注意事项"
“殷作文”,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内容丰厚、情感真挚、语言精练、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打磨的优秀作文。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作者在素材积累、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长期积累和精心打磨的结果。要写好“殷作文”,以下几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 深耕素材,积厚成器"
“殷实”首先体现在内容的厚度上。没有扎实、丰富的素材积累,文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平时要:
1. "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阅读是积累素材最有效的途径。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历史传记、时事评论、科普读物等,不仅能丰富知识储备,更能为文章提供鲜活的例子、深刻的见解和优美的词句。 2. "勤于观察,关注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留意身边的人、事、物、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和独特发现。无论是校园生活的点滴,还是社会现象的变迁,都能成为文章的灵感来源。 3. "深入思考,提炼观点:" 积累素材并非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思考。对阅读和观察
华北平原上古城不少,河北邯郸的广府古城有些不一样。
这座有上千年历史的城池四面环水,护城河体系完整,水源丰沛,连通面积16.8平方公里的永年洼。
广府城在永年洼中由来已久,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修筑围堤,后周洺州团练使郭进曾广种荷花,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经宿,诗云:“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形象描绘出广府古城出乎其类的水乡风貌,诗碑今犹在。
曲梁是广府城古称,往事可溯至春秋时,《左传》记载,公元前594年,晋国大将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汉代曲梁设县,属广平郡。广府城为广平郡及后来的武安郡、洺州、广平路、广平府、永年县治所,也称广平、洺州,曾为窦建德都城,李白、白居易等经行留诗,现为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
邯郸境内有多处古城,广府是唯一传续单一并完整保存于地面的古城。现存城墙为明代城墙,是我国现存砖砌城墙较早且保存完整的古城。
广府古城还是杨氏、武氏太极拳发源地,被称为“中国太极拳之乡”,城内半数居民练过太极。而今,广府古城正以“古城为形、水城为韵、太极为魂”,展示出不一样的古城新貌。
夏国都城
从广府古城到邯郸市中心大约30公里,这段路程李白曾乘醉走马经过。
那是752年春天,李白到河北探望时任临洺县令的族弟李皓,作《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醉骑白花骆,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
当时临洺县属洺州,洺州治所在广府城。邯郸处在太行山东麓大道和滏口陉东出太行的交会地带,从商周起形成城邑,战国时期成为赵国都城,秦汉时仍是天下名城,魏晋南北朝战乱绵延,邯郸城逐渐衰落,相距不远的广府城成为区域政治中心。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以曲梁(广府城)为广平郡治所,北齐改曲梁为广年,北周设洺州,治所在广年,隋大业元年(605年)避杨广讳,改广年为永年。619年,窦建德攻克洺州(广府城),迁都到这个“南通郑卫、北达幽燕”的区域中心城市。窦建德的夏国政权昙花一现,他本人却留下久远的回响,在广府及河北其他地方,至今仍有他的传说遗迹。
窦建德迁都时对广府城墙进行了修整,城池初具规模。今广府城边,窦建德始建的围堤仍在,千百年来几经修建,一直护佑着古城。广府城内西街,有通向城外的运兵洞,相传是窦建德所建。城内府衙后院原有土冢,是刘黑闼所建窦建德衣冠冢,20世纪中期尚在。河北井陉县有窦王墓村,说是刘黑闼找到窦建德尸体后运往广府,经过这里时车怎么也不动了,只好埋在此处。窦建德是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今故城窦堡店、高小营、太子营等村名由来与他有关。
窦建德和刘黑闼在《隋唐演义》《说唐》等作品都有出现,是唐朝创建时的劲敌。窦建德在隋末揭竿而起,虎踞河北,逐鹿天下,618年建立夏国,定都乐寿(今河北献县),619年击败杀害隋炀帝的宇文化及,俘获萧皇后及裴矩等隋宫廷人员。同年,击败唐淮安王李神通,俘虏李神通、魏征等,迁都洺州,筑永春宫。621年,窦建德南下救援被唐军围困于洛阳的王世充,拒绝部下凌敬等避实就虚转兵河东的建议,与李世民大战武牢,结果战败被俘,同年,在长安被杀。之后余众拥刘黑闼再起,多次与唐军激战,收复了窦建德原来的地盘。622年,刘黑闼称汉东王,仍都洺州,623年,败于李建成所率唐军,在洺州被杀。
窦建德从立国到被杀不过三四年时间,200多年后,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书佐殷侔发现,河北和山东的人仍在传扬夏国往事,十分尊崇窦建德,建庙祭祀,礼仪隆重。殷侔有感作文并立碑,写道,隋末乱世,群雄纷起,窦建德是仁义之师,广受拥戴,“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有别于王世充、李密等割据势力。
史称窦建德“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在乱世中开拓出升平气象,这样的政权何以速败,《旧唐书》说是“天命有归,人谋不及”,《新唐书》说窦建德“假仁义,礼贤才”,但“本夫孽气腥焰,所以亡隋,触唐明德,折北不支”。窦建德出身草莽,虽行仁政,终受政治和军事识见局限而败,但他的仁良被民间久久铭记。
窦建德被杀约1000年以后,褚人获在小说《隋唐演义》中给了他一个出家为僧而善终的结局。小说写窦建德起事及败亡基本依据史实,但不落成王败寇的窠臼。写其出场,“气昂昂走出伟然一丈夫”,很正面;写其败亡,“垂衣河北尽悠游,何事横戈浪结仇。愎谏逞强谁与救,可怜束手作俘囚”,颇惋惜;写其结局,被唐帝恩准剃度出家“看破尘世,再不肯下山”,严重“失实”。
鲁迅评价《隋唐演义》说,“叙述多有来历,殆不亚于《三国志演义》”。鲁迅的评价中肯,但褚人获对窦建德显示出超越史实的偏爱,这也是千百年来河北、山东一带的民间情结。
或许为了省事,《隋唐演义》中未交代窦建德从乐寿迁都洺州(广府城),只说其都乐寿。乐寿遗址在今河北献县境内,已湮没于黄土之中。窦建德修建过的广府城依旧可以寻踪追怀,护城堤、城墙、府衙蕴含着他当初的努力,运兵洞、夏王台、唐垒印记着他经久的传奇。
城在水中
李白到广府城52年以后,白居易来了。那是804年除夕,白居易写道:“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旅泊意为旅途行船短暂停泊,也指漂泊。水伴随着广府城,行经这里确需旅泊。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载,洺州是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的重要节点。当时洺州所辖临洺县城(今永年县城临洺关镇)处在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上,洺州城不是必经之地,但为州治所在,经行者众。
白居易进洺州城经过的水面即永年洼,今与白洋淀、衡水湖并称河北三大洼淀。它是华北平原地质演化的产物,新生代以来,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的沉降运动,在冲积扇末端与平原交界处形成低洼盆地,长年积水。广府城处在洼淀中的高地上,逐渐形成城邑。城池西望太行,环绕洺水,孟郊《寄洺州李大夫》云:“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北宋洺州仍是重镇,苏轼有诗《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洺州城多次因河水决堤被淹。元祐年间,因治河掘土发现了《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简称《夏承碑》),这块著名的汉碑结字奇特,隶篆夹杂,向为书家所重,原碑已佚,明重刻碑存广府城。
元代改洺州为广平路,治所仍在广府城,地方官王伟将城增筑扩大,城墙高三丈六尺,宽二丈五尺,并建造了四门。
明代升广平路为广平府,广府即广平府的简称。此后,广府城作为明清时期的府治长达545年,先后有194任官员到这里任知府。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府陈俎调集9县民工,历时13年,将土城修砌为砖城,周长为九里十三步,即4522米,也就是现在的规模。这次修建后,古城高12米,宽8米,建有城门楼4座,角楼4座,垛口1752处。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小拐弯的街巷格局至今仍然保留。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府崔大德增修瓮城。瓮城是在主城墙外,围绕城门筑起的又一座小城,因形状近似于肚大口小的陶器瓮而得名。
当遇到外寇攻城,即便瓮城外门被攻破,摆在外寇面前的将是更大的难题:瓮城上四周可通过箭矢等固守杀敌,形成“瓮中捉鳖”态势。同时瓮城对于水患也有着极好的防护作用,当洪水破坏第一道城门时,人们可把瓮城内第二道门加固好,而且第一道门与第二道门呈直角走向,大大减缓了洪水的冲击力度。
目前广府古城的东瓮城、西瓮城保存较为完好,尤其东瓮城的两扇城门皆是明代城门,距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古代广府城墙的修筑主要是为了战备,但也有防洪之用。今天广府城墙保存较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仍然很需要它的防洪功能。
城在水中,承受防洪压力,也尽享水乡风光。明代重刻《夏承碑》的知府唐曜泛舟回城,写道:“夏木千章里,长波渺渺来。绿荫亭障合,白昼画图开。呴沫鱼相泳,盘涡鹭并回。银鞍愁傍险,故作泛舟回。”清代进士永年人金振生晚步城下,写道:“平塘初到日西斜,香散芙蕖万朵花。柳岸阴阴连荻岸,酒家落落问渔家。滩头白鹭飞无定,城外青山还不遮。谁放扁舟歌且饮,烟波深处响琵琶。”
曾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新,1946年到1948年任中共永年县委书记,当时县城在广府城。50年之后,李新在回忆录中写道:“每天傍晚我都要到城墙上去眺望一番。永年是古代的广平府治,城墙修得很坚实,全部是砖墙而非土墙,四四方方,平平整整,十分壮观。环城皆水,形成一湖……当夕阳西下时的太行山,那余晖反映到水面,光辉灿烂……我在城墙上徘徊,流连忘返,总要到有人来催我回家吃晚饭,才肯下来。”
今广府城中有上万居民,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3岁的孔庆红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现为永年洼巡护员。他说,小时候常在河里摸鱼捉虾,工业化一度给永年洼带来生态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不断加大永年洼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力度,现在不少水面甚至比他小时候还要清澈,也有了近百种鸟类在此安家,包括31种国家级保护动物。
太极之城
广府城南关通向永年洼处,有杨露禅故居。广府城不只有满溢的诗情画意,还迭出太极宗师。杨氏太极拳创立人杨露禅、武氏太极拳创立人武禹襄均为广府人。
而今杨露禅故居和武禹襄故居是游人必到的打卡地。永年区练习过太极拳的人约占常住人口的一半,其中有不少还是太极世家。
杨露禅创立杨氏太极拳后,其子杨班侯、杨健侯传承发扬,其孙杨澄甫继承祖上真传,又总结自身练拳经验,修订成颇受传习者青睐的拳架套路,并亲自示范拍摄拳照,于1934年发行了《太极拳体用全书》,标志杨氏太极拳进入规范化发展。在杨露禅故居里,悬挂着杨澄甫系列拳照和当时各界名人给他的题词。
20世纪50年代,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国家体委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式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推广后深受国内外广大太极拳习练者的欢迎。2006年5月20日,杨氏太极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禹襄在原来拳技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了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轻灵的武氏太极拳。他还将自己习练太极拳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了《太极拳解》《十三势说略》等著作,被太极拳界奉为经典著作。
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承人杨振河今年71岁,精神矍铄。他12岁开始习武,32岁开始教拳。杨振河说,杨氏太极拳注重舒展开阖、宽松慢绵,动作相对更圆润,适合中老年人练习。杨振河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改良,创编出既适合年轻人练习又体现传统太极特点的“杨振河38式太极拳”,被邯郸市教育局指定为“太极进校园”活动必修课程。
杨振河和儿子杨建超经常走出国门,前往西欧、东南亚等地任教,将太极文化介绍给全世界。“我们相信,太极可以作为一座桥梁,让其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让阴阳和谐、弘扬正气的武术精神成为不分国界的精神养分。”杨振河说。
近期,永年区第二实验学校的100多名学生举行了一次太极拳展演,他们动作刚柔并济、整齐划一,引来阵阵掌声。在这群学生中,12岁的双胞胎兄弟陈麓宇和陈攀宇的表演尤为精彩。
陈麓宇和陈攀宇的父亲也是太极拳爱好者。兄弟俩自小身体羸弱,一年级时,他们发现父亲总在院子里练拳,觉得好玩,就在背后偷偷模仿。之后,父亲教授了一些简单动作,没想到兄弟俩学得很认真,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要领。
陈麓宇说,太极拳练习起来比较枯燥,需要长久的兴趣驱动和毅力才能学好。“当时父亲为了考验我俩的耐性,要求我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到太极广场打拳。好多同学还在睡梦中时,我们兄弟俩就开始在广场上跑步和打太极拳了。”
“太极拳动静结合,动以健体,静以养心,可以去除学生心中浮躁,缓解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永年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老师马旭刚说。
喜好太极拳的韩女士,5年前开始尝试为各地前来学习太极拳的爱好者定制个性化太极用品。随着生产技艺的改进,车床和数控设备的引进,目前产品品质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她的工厂内,已有各类机械设备30余台,50多人在这里稳定务工。
日前第十五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在广府举办,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700余名太极拳高手参加。这一赛事创办于1991年,是海内外太极拳品牌影响力较大的一项国际赛事。永年区依托大会的影响力,大力开发太极服装、太极器械、健身器材等太极系列产品,鼓励和支持太极拳师及文化企业开发具有地域风情的旅游纪念品、太极养生菜系等,拓展太极拳文化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永年区文化馆馆长、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承人王少君说,近些年,到永年学习太极拳的外地人年均超过10万人,目前有超过1000名永年拳师在外教拳。
广府不一样
今年“五一”假期,广府古城景区共接待游客39.1万人次,同比增长70%;旅游综合收入2346万元,同比增长104%。
广府城的火爆已有半年多时间,2024年9月,广府古城景区完成了阶段性提升改造,构建起“日游古城、夜品文化、晨练太极、午尝非遗”的全时段文旅生态,打造出“不一样的广府古城”。
从杨露禅故居出来,穿过南城门,全长800米的明清风格南街焕然一新:青瓦白墙的骑楼式建筑里,数十家老字号与新业态错位经营,永年酥鱼非遗传承人现场做鱼,让游客们一饱口福的同时大饱眼福;文创商店里,以成语、太极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会“说话”的成语书签、可折叠的太极团扇、能DIY的古城积木……
昔日窦建德万春宫遗址一带,有原址原貌复建的广平府署,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包括大小院落19个,房屋160余间。府署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数百年里近200位知府带着下属家人在此工作生活。而今这里成为沉浸式演艺的场所,深度挖掘邯郸成语典故与历史故事。
演员们身着古装,以精湛演技和生动表演,将历史故事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每当剧目开演,台下便围满了观众,场景还原,使他们仿佛穿越到往昔岁月之中。
夜幕降临,在广府古城南城墙,光影秀以“梦回邯郸”为主题,展示了“甘丹之梦、一梦三千年、梦回邯郸”三大篇章,在光影交错中讲述邯郸历史文化。
“以前晚上五六点的时候,游客陆陆续续离开,广府古城基本恢复了平静,现在晚上五六点,是游客前来的一个高峰时段。”广府管委会文旅局局长周芝宏说,他们通过点亮古城夜景、夜游、演艺等多元方式,提升广府古城的夜间文旅体验,让不少游客从逛半天到住一晚,促进了文旅消费。
永年洼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景区推出的“一船阅尽三千年”夜游光影秀,以十大场景串联起从春秋战国到近代的千年文脉。
来自石家庄的游客钱先生说,途经胡服骑射节点时,水炮直射天际,再加上5D全息投影、智能水幕、声光联动等前沿科技,瞬间将他拉入金戈铁马的场景中,感觉特别壮观。同时,裸眼3D的磁州窑、水上打铁花等项目,让他多次惊呼。
古城内,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业中,开起了民宿、饭店、商铺。李敏娟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古城内经营着一家汉服店。
“以前我在外打工,不仅离家远,也存不下什么钱。”李敏娟说,“如今随着古城旅游的发展,店铺生意越来越好,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李敏娟告诉记者,目前广府古城内已形成100余家国风服饰租赁、妆造、摄影全产业链店铺,游客想拍什么造型,都可以找到。
广府古城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加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据统计,近年来广府古城的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2024年接待游客量达3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8亿元。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景,更要让他们入戏。”周芝宏表示,未来,广府古城还将继续加大文旅融合发展的力度,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让游客沉浸于历史的同时拥有充分的现代体验。(记者王文华 赵鸿宇)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新鲜出炉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下为作文题目出处:
在该文中,毛泽东对“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深感忧虑。同时,毛泽东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体育“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四大作用,强调凡天下成大事者须“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二十八画”即“毛泽东”三个字的繁写体总笔画数,“生”是青年学子的意思。
体育之研究〔1〕(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体育果有如何之价值,效果云何,著手何处,皆茫乎如在雾中,其无效亦宜。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觉矣,则体育之条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政〈致〉远之效亦当不求而自至矣。不佞深感体育之要,伤提倡者之不得其当,知海内同志同此病而相怜者必多,不自惭赧,贡其愚见,以资商榷。所言并非皆已实行,尚多空言理想之处,不敢为欺。倘辱不遗,赐之教诲,所虚心百拜者也。第一 释体育自有生民以来,智识有愚暗,无不知自卫其生者。是故西山之薇〔2〕,饥极必食,井上之李〔3〕,不容不咽,巢木以为居,皮兽以为衣,盖发乎天能,不知所以然也,然而未精也。有圣人者出,于是乎有礼,饮食起居皆有节度。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4〕;“食饎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5〕;“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墙堵焉”〔6〕。人体之组成与群动无不同,而群动不能及人之寿,所以制其生者无节度也。人则以节度制其生,愈降于后而愈明,于是乎有体育。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东西之所明者不一:庄子效法于疱丁〔7〕,仲尼取资于射御〔8〕;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日本则有武士道,近且因吾国之绪余,造成柔术,觥觥乎可观已。而考其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故其结论,在使身体平均发达。由此言之,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第二 体育在吾人之位置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顾知之者或寡矣,或以为重在智识,或曰道德也。夫知识则诚可贵矣,人之所以异于动物者此耳。顾徒知识之何载乎?道德亦诚可贵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顾徒道德之何寓乎?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儿童及年人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宜以养护为主,而以教授训练为辅。今盖多不知之,故儿童缘读书而得疾病或至夭殇者有之矣。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中学之年,身体之发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倾之者多,发育不将有中止之势乎?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观其意,教者若特设此繁重之课以困学生,蹂躏其身而残贼其生,有不受者则罚之。智力过人者,则令加读某种某种之书,甘言以餂之,厚赏以诱之。嗟乎,此所谓贼夫人之子欤!学者亦若恶此生之永年,必欲摧折之,以身为殉而不悔。何其梦梦如是也!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随之矣。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学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之谓也。第三 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步〈涉〉水则足痉。故有颜子〔9〕而短命,有贾生〔10〕而早夭,王勃、卢照邻〔11〕,或幼伤,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惟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12〕;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13〕;烈士武臣,多出凉州〔14〕。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15〕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16〕,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学校既起,采各国之成法,风习稍稍改矣。然办学之人犹未脱陈旧一流,囿于所习,不能骤变,或少注意及之,亦·惟是外面铺张,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非不有体操课程也,非不有体操教员也,然而受体操之益者少,非徒无益,又有害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盖一体操之终,未有不貌瘁神伤者也。饮食不求洁,无机之物,微生之菌入于体中,化为疾病;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屦,则躯干受亏;其余类此者尚多,不能尽也。然则为吾侪学者之计如之何?学校之设备,教师之教训,乃外的客观的也,吾人盖尚有内的主观的。夫内断于心,百体从令,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我欲仁斯仁至,况于体育乎。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第四 体育之效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人者,有理性的动物也,则动必有道。然何贵乎此动邪?何贵乎此有道之动邪?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皆非本义。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朱子〔17〕主敬,陆子〔18〕主静。静,静也;敬,非动也,亦静而已。老子〔19〕曰“无动为大”,释氏〔20〕务求寂静,静坐之法,为朱陆之徒者咸尊之。近有因是子〔21〕者,言静坐法,自诩其法之神,而鄙运动者之自损其体。是或一道,然予未敢效之也。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愚昔尝闻,人之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大抵二十五岁以后即一成无变,今乃知其不然。人之身盖日日变易者:新陈代谢之作用不绝行于各部组织之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虽六七十之人犹有改易官骸之效,事盖有必至者。又闻弱者难以转而力强,今亦知其非是。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自谓天生好身手,得此已足,尚待锻炼?故至强者或终转为至弱。至于弱者,则恒自闵其身之不全,而惧其生之不永,兢业自持:于消极方面则深戒嗜欲,不敢使有损失;于积极方面则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遂变而为强矣。故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东西著称之体育家,若美之罗斯福,德之孙棠,日本之嘉纳〔22〕,皆以至弱之身,而得至强之效。又尝闻之: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多缺于思。其说亦谬。此盖指薄志弱行之人,非所以概乎君子也。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释迦〔23〕往来传道,死年亦高;邪苏〔24〕不幸以冤死;至于摩诃末〔25〕,左持经典,右执利剑,征压一世,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今之伍秩庸〔26〕先生七十有余岁矣,自谓可至百余岁,彼亦用思想之人也;王湘绮〔27〕死年七十余,而康健鑺〈矍〉铄。为是说者其何以解邪?总之,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今世百科之学,无论学校独修,总须力能胜任。力能胜任者,体之强者也;不能胜任者,其弱者也。强弱分,而所任之区域以殊矣。非第增知识也,又足以调感情。感情之于人,其力极大。古人以理性制之,故曰“主人翁常惺惺否”,又曰“以理制心”。然理性出于心,心存乎体。常观罢弱之人往往为感情所役,而无力以自拔;五官不全及肢体有缺者多困于一偏之情,而理性不足以救之。故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可谓不易之理。以例言之:吾人遇某种不快之事,受其剌〈刺〉激,心神震荡,难于制止,苟加以严急之运动,立可汰去陈旧之观念,而复使脑筋清明,效盖可立而待也。非第调感情也,又足以强意志。体育之大效盖尤在此矣。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旨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如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不畏,又足以练习敢为。凡各种之运动持续不改,皆有练习耐久之益,若长讵〈距〉离之赛跑,于耐久之练习尤著。夫力拔山气盖世〔28〕,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29〕,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30〕,耐久而已。要皆可于日常体育之小基之。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肢体纤小者举止轻浮,肤理缓弛者心意柔钝,身体之影响于心理也如是。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第五 不好运动之原因运动为体育之最要者。今之学者多不好运动,其原因盖有四焉:一则无自觉心也。一事之见于行为也,必先动其喜为此事之情,尤必先有对于此事明白周详知其所以然之智。明白周详知所以然者,即自觉心也。人多不知运动对于自己有如何之关系,或知其大略,亦未至于亲切严密之度,无以发其智,因无以动其情。夫能研究各种科学孜孜不倦者,以其关系于己者切也,今日不为,他日将无以谋生,而运动则无此自觉。此其咎由于自己不能深省者半,而教师不知所以开之亦占其半也。一则积习难返也。我国历来重文,羞齿短后,动有“好汉不当兵”之语。虽知运动当行之理与各国运动致强之效,然旧观念之力尚强,其于新观念之运动盖犹在迎拒参半之列,故不好运动,亦无怪其然。一则提倡不力也。此又有两种:其一,今之所称教育家多不谙体育。自己不知体育,徒耳其名,亦从而体育之,所以出之也不诚,所以行之也无术,遂减学者研究之心。夫荡子而言自立,沉湎而言节饮,固无人信之矣。其次,教体操者多无学识,语言鄙俚,闻者塞耳,所知惟此一技,又未必精,日日相见者,惟此机械之动作而已。夫徒有形式而无精意以贯注之者,其事不可一日存,而今之体操实如是。一则学者以运动为可羞也。以愚所考察,此实为不运动之大原因矣。夫衣裳襜襜、行止于于、赡视舒徐而夷犹者,美好之态,而社会之所尚也。忽尔张臂露足,伸肢屈体,此何为者邪?宁非大可怪者邪?故有深知身体不可不运动,且甚思实行,竟不能实行者;有群行群止能运动,单独行动则不能者;有燕居私室能运动,稠人广众则不能者。一言蔽之,害羞之一念为之耳。四者皆不好运动之原因。第一与第四属于主观,改之在己;第二与第三属于客观,改之在人。君子求己,在人者听之可矣。第六 运动之方法贵少愚自伤体弱,因欲研究卫生之术。顾古人言者亦不少矣,近今学校有体操,坊间有书册,冥心务泛,终难得益。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半法已足。曾文正〔31〕行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有老者年八十犹康健,问之,曰:“吾惟不饱食耳。”今之体操,诸法樊陈,更仆尽之,宁止数十百种?巢林止于一枝,饮河止于满腹,吾人惟此身耳,惟此官骸藏脏络耳,虽百其法,不外欲使血脉流通。夫法之致其效者一,一法之效然,百法之效亦然,则余之九十九法可废也。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筋骨之锻炼而百其方法,是扰之也,欲其有效,未见其能有效矣。夫应诸方之用,与锻一己之身者不同。浪桥所以适于航海,持竿所以适于逾高,游戏宜乎小学,兵式宜乎中学以上,此应诸方之用者也。运动筋骸使血脉流通,此锻一己之身者也。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近之学者多误此意,故其失有二:一则好运动者以多为善,几欲一人之身,百般俱备,其至无一益身者;一则不好运动者见人之技艺多,吾所知者少,则绝弃之而不为。其宜多者不必善,务广而荒,又何贵乎?少者不必不善,虽一手一足之屈伸,苟以为常,亦有益焉。明乎此,而后体育始有进步可言矣。第七 运动应注意之项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有两人于此,其于运动也,一人时作时辍,一人到底不懈,则效不效必有分矣。运动而有恒,第一能生兴味。凡静者不能自动,必有所以动之者,动之无过于兴味。凡科学皆宜引起多方之兴味,而于运动尤然。人静处则甚逸,发动则甚劳,人恒好逸而恶劳,使无物焉以促之,则不足以移其势而变其好恶之心。而此兴味之起,由于日日运动不辍。最好于才起临睡行两次运动,裸体最善,次则薄衣,多衣甚碍事。日以为常,使此运动之观念相连而不绝,今日之运动承乎昨日之运动,而又引起明日之运动。每次不必久,三十分钟已足。如此自生一种之兴味焉。第二能生快乐。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价值之念。以之为学则胜任愉快,以之修德则日起有功,心中无限快乐,亦缘有恒而得也。快乐与兴味有辨: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二者自异。有恒矣,而不用心,亦难有效。走马观花,虽日日观,犹无观也。心在鸣〈鸿〉鹄〔32〕,虽与俱学,勿若之矣。故运动有注全力之道焉。运动之时,心在运动,闲思杂虑,一切屏去,运心于血脉如何流通,筋肉如何张弛,关节如何反复,呼吸如何出入,而运作按节,屈伸进退,皆一一踏实。朱子论主一无适,谓吃饭则想著吃饭,穿衣则想著穿衣。注全力于运动之时者,亦若是则已耳。文明柔顺〔33〕,君子之容,虽然,非所以语于运动也。运动宜蛮拙。骑突枪鸣,十荡十决〔34〕,喑呜颓山岳,叱咤变风云,力拔项王之山,勇贯由基〔35〕之札,其道盖存乎蛮拙,而无与于纤巧之事。运动之进取宜蛮,蛮则气力雄,筋骨劲。运动之方法宜拙,拙则资守实,练习易。二者在初行运动之人为尤要。运运〈动〉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他所当注意者尚多,举其要者如此。第八 运动—得之商榷愚既粗涉各种运动,以其皆系外铄而无当于一己之心得,乃提挈各种运动之长,自成一种运动,得此运动之益颇为不少。凡分六段:手部也,足部也,躯干部也,头部也,打击运动也,调和运动也。段之中有节,凡二十有七节。以其为六段,因名之曰“六段运动”。兹述于后,世之君子,幸教正焉。一、手部运动,坐势。1.握拳向前屈伸,左右参,三次(左右参者,左动右息,右动左息,相参互也)。2.握拳屈肘前侧后半圆形运动,左右参,三次。3.握拳向前面下方屈伸,右左并,三次(左右并者,并动不相参互)。4.手仰向外拿,左右参,三次。5.手覆向外拿,左右参,三次。6.伸指屈肘前剌〈刺〉,左右参,三次。二、足部运动,坐势。1.手握拳左右垂。足就原位一前屈,一后斜伸,左右参,三次。2.手握拳前平。足一侧伸,一前屈。伸者可易位,屈者惟趾立,臀跟相接,左右参,三次。3.手握拳左右垂。足一支一揭,左右参,三次。4.手握拳左右垂。足一支一前踢,左右参,三次。5.手握拳左右垂。足一前屈,一后伸。屈者在原位,伸者易位,两足略在直线上,左右参,三次。6.手释拳。全身一起一蹲,蹲时臀跟略接,三次。三、躯干部运动,立势。1.身向前后屈,三次(手握拳,下同)。2.手一上伸,一下垂。绷张左右胸肋,左右各一次。3.手一侧垂,一前斜垂。绷张左右背肋,左右各一次。4.足丁字势。手左右横荡,扭捩腰胁,左右各一次。四、头部运动,坐势。1.头前后屈,三次。2.头左右转,三次。3.用手按摩额部、颊部、鼻部、唇部、喉部、耳部、后颈部。4.自由运动。头大体位置不动,用意使皮肤及下颚运动,五次。五、打击运动,不定势(打击运动者,以拳遍击身体各处,使血液奔注,筋肉坚实,为此运动之主)。1.手部。右手击左手,左手击右手。(1)前膊。上面、下面、左面、右面。(2)后膊。上面、下面、左面、右面。2.肩部。3.胸部。4.胁部。5.背部。6.腹部。7.臀部。8.腿部。上腿、下腿。六、调和运动,不定势。1.跳舞,十余次。2.深呼吸,三次。根据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3卷第2号刊印。注释〔1〕本文署名“二十八画生”,即毛泽东三字繁体共二十八划。1958年3月人民体育出版社曾以同一署名将此文印成单行本,内部发行。1979年8月,《新体育》第八期再次发表,同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又出单行本,署名均改为毛泽东、同时作了校勘,加了新式标点和注释、并附有白话释文。〔2〕西山之薇,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不愿继承孤竹君王位,逃到首阳山隐姓埋名。周武王起兵讨伐殷纣王,兄弟二人不以为然,曾拦马劝阻。周武王得天下后,伯夷、叔齐以吃周朝粮食为耻,在西山下采食野薇,后饿死。〔3〕井上之李,见《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战国时人。他以哥哥做大官为不义,不愿在其家生活,便同妻子逃到楚国,织麻鞋为生。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饭,看见井上有被虫吃了过半的李子,忍不住爬过去吃了。〔4〕见《论语·述而》。〔5〕见《论语·乡党》。〔6〕见《礼记·射义》。原文为“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矍相在山东曲阜城内阙里以西。〔7〕见《庄子·养生主》。庄子,即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书中叙述有厨师宰牛,因为总顺着牛的骨骼和肌肉的缝道下刀,刀子便从来不钝。庄周于是悟出“依乎大理”、“因其固然”是养生之道,遂写出《养生主》篇,大意是养生有道,若不善养反而伤生,非养生之主。〔8〕指孔子以射箭和驾车为养生之道。孔子把礼、乐、射、御、书、数六门技艺作为教育内容,射与御属于体育。〔9〕颜子,即颜渊,孔子的学生,参见本书第61页注〔6〕。〔10〕贾生,即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参见本书第61页注〔7〕。〔11〕王勃,唐代文学家。参见本书第61页注〔8〕。卢照邻,唐代文学家。参见本书第61页注〔8〕。〔12〕见《中庸》。原文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13〕见《韩昌黎全集》卷二十《送董邵南序》。原文为:“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燕赵均为战国时国名,其疆域大体相当于今河北省和山西省。〔14〕凉州,明洪武为凉州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府,其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永昌、民勤、天祝、古浪、永登等县地。1913年已废。〔15〕颜习斋(1635—1704),名元,字易直。号浑然,别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研究学问主张实践,勤劳动,忍嗜欲,苦筋骨,习六艺,讲世务,以备天下国家之用。并兼长武术。李刚主(1659—1733),名塨,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少时从学于颜元,后发挥颜氏学说,世称“颜李之学”。通五经六艺,主张学问要结合实用。晚年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从游弟子甚多。〔16〕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与人起兵反清复明,失败后周游四方,心存光复。后埋头读书著述,讲经世实用,有民主思想,为清初学术大师之一。〔17〕朱子,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经典。哲学上发展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18〕陆子,即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受程颢影响较大,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提出“心即理”学说,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其学说后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19〕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周朝人,著《道德经》。〔20〕释氏,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21〕因是子,名蒋维乔,习静坐数十年,著有《因是子静坐法》。〔22〕罗斯福,见本书第57页注〔31〕;孙棠,见本书第62页注〔11〕;嘉纳,见本书第62页注〔11〕。〔23〕释迦,即释迦牟尼,佛教创始者。〔24〕邪苏,即耶稣,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称为基督。传教于犹太各地。后因改革犹太教,被钉死于十字架。参见本书第20页注〔5〕。〔25〕摩诃末,指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26〕伍秩庸,即伍廷芳(1842—1922),字文爵,广东新会人。早年留学国外。历任驻美国、秘鲁、墨西哥、古巴等国公使。辛亥革命后,任外交、司法等部部长。〔27〕王湘绮,即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湖南湘潭人。近代学者、文学家。曾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经学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诗文在形式上主要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28〕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原文为“力拔山兮气盖世”。〔29〕楼兰,是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其国王与匈奴统治者勾通,多次截杀汉朝使者,屡犯汉境。傅介子(?—前65),西汉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他自请往击楼兰,说不斩楼兰王誓不回来,后来果然带了楼兰王的首级回到汉朝。〔30〕相传夏禹一心治水,在外八年,手足都生了老茧,三次路过自己家门都顾不得进去。〔31〕曾文正,即曾国藩。参见本书第9页注〔2〕。〔32〕见《孟子·告子上》。原文是:“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3〕古人称赞周文王“外文明而内柔顺”。〔34〕十荡十决,指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被刘邦重重包围,只剩十骑,他十次冲入汉兵阵地,都突破缺口,冲了出来的故事。〔35〕由基,即养由基。一作养游基,春秋时代楚国大夫,是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之战,战前他和潘党试射,一发穿七层甲叶。战时晋将魏锜射中楚王的眼睛,楚王叫他回射,他一箭射死魏锜,并连射连中,阻止了晋军追击。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及时删除。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