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30 13: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鸟飞过》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你的笔记既有深度又能体现你的阅读思考:
1. "明确核心内容与主题:" "是什么?" 首先,你需要清晰《青鸟飞过》这本书讲了什么。它是一个故事、一部诗歌、一篇散文集,还是其他形式的作品?故事(或内容)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为什么重要?" 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主题或主旨是什么?是关于成长、爱情、自然、社会现实、人性、某个特定议题,还是别的什么?抓住这个“魂”是笔记的关键。
2. "深入理解与思考:" "关键细节:" 不要只看故事梗概。注意书中的关键细节、象征、意象(比如书名“青鸟”可能就象征着某种希望、自由或难以捉摸的美好)、人物塑造(他们的性格、行为、命运)、语言风格(是优美、犀利、平实还是华丽?)。 "个人感悟:" 这本书/这篇文章让你想到了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惊讶、困惑或有所启发?你的情感和思考是读书笔记的灵魂。 "批判性思维:" 尝试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或更深层次的含义。不仅仅停留在
青鸟飞过了一座又一座小岛,却被荆棘绊住了前进的路,最后死在前往光的路上。
宋双叶的人生似乎只能用“悲”字形容。出生后4个月亲生母亲将其与她的双胞胎妹丢弃于孤儿院,几年后母亲写信给她,想要她们姐妹能够回来看看她。
她傻傻的等着母亲来寻她,却不知母亲以为她与妹妹找到了好人家,不忍打扰。她苦苦的等着,每天都在保护着她的妹妹。
一天她遇见了一个蘑菇头哥哥,她误以为他是孤儿院的新朋友,她嬉笑着将纸飞机吹向他,劝他不要难过。
那天过后,妹妹被领养走了。她希望妹妹能够回来看她,可是她苦苦的等着,等来的确是妹妹患癌的信息。
妹妹的养父在得知她与妹妹肾不能匹配后,将她视为废人。而在妹妹(季桑晴)的请求下。她开始了“季桑晴”的生活,可是她却活的压抑,因为没有人喜欢她,除了不知她真实身份的季桑醒。
后来她喜欢上了他,为了他,她开始小心翼翼的隐瞒她的真实身份、维护季桑晴的身份。
凌空的瞬间是美丽的,好像整个世界都被放到了眼前。
一切都似乎恢复成了生命最初最美丽的模样。
飞鸟舒展着羽翼飞向温暖幸福的远方,清脆的歌声仿佛永远都会被传唱下去。
但是,她的世界即将陷入永恒的寂静。最后一刻,她脑海里浮现出的依然是骆沧的样子。
她在心里告诉他,我爱你。
可是他听不见了,永远都听不见了。
七年之后,骆沧忽然接到一通电话,电话来自当初那个通知他宋双叶死讯的朋友。那个朋友告诉他,当初那支登山队伍租住的房子准备拆迁了,在屋里的床铺下发现了一个盒子,里面有很多明信片,那个房间曾经是宋双叶和一个叫艳姐的女人住的,问他要不要去看看。
骆沧挂了电话,没有片刻犹豫就赶了过去。
盒子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躺在床头柜上,里面的明信片保存得很好,时间没有在上面留下太多痕迹,上面的笔迹他还依稀认得。
他知道,那是宋双叶写的。
忽然之间,他感觉眼睛酸涩了。她已经离开了那么多年,他却依然如此思念她。在他以为此生都不会再有她一丝一毫的线索时,他发现了这些明信片。
它们就好像时光送给他的礼物,安安静静地等待在那里,算是对他这段难以割舍的感情的最好奖赏。
他拿起一张,上面写着
“这个地方很漂亮,如果你看到,一定会想在这里再盖一栋房子。也许有一天,你的房子会遍布世界各地·····”
再换一张——“我知道,你对我说的话都是对的,所以我现在很努力地把自己找回来,我现在过着我想要的生活,我有很多朋友,我很自由。我觉得我就快好起来了,等我好起来,我就回去找你。”
骆沧的手在颤抖······他知道,她的那些话都是写给他的,不会再有别人。这满满一盒子的明信片,都是给他的。
他一直往下看,眼睛越来越酸涩,到最后全身都止不住地颤抖起来,眼睛里也有了泪光。最后一张被压在最底下的明信片上面写着——
“骆沧,我喜欢你。”
七年之后,他才终于听到她的心声。七年以来,他一直以为她死前喜欢的依然是季桑醒,他一直都在以季桑醒为目标完善着自己,却没有想到,七年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她是喜欢他的。
他心里的那把锁突然被人打开了。
下面还有很小的一行字—“你一定要幸福。”
一瞬间,他的眼泪已经难以收住,无声地流淌下来,溅在字迹上,晕染开一圈圈印记。
宋双叶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她死了以后会有人怀念她吗?
会有的,那个人一定是骆沧。
人性中的贪念和自私总是如影随形的存在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无论你善良与否,它们一直都在,在合适的机遇和土壤中开始发芽,乃至茁壮成长,控制不住。所以,能够警醒,做回自己喜欢的自己是一个挣扎的痛的但是最终可以收获愉悦的过程。人生太多的遗憾和后悔,早一点醒悟,少一点执拗,多一点自在,尽量多一点的努力积极好好的在人世间走这一遭。
没有脚的鸟,注定只能在天上飞,到死都不能落地。
李敬泽
下期:
流沙河读《诗经》
编前
在轻时代,他们用生命在读重的书
不只在大众流行读物市场上掀起“国学热”,在当下知识分子和严肃作家圈子,近些年来,也出现了诠释经典、解读经典的强劲势头。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融入自己独到的生命经验,与历史的经典之作,文化人物,进行对照式解读。比如李敬泽读春秋,读左传,王安忆读浮生六记,流沙河读诗经,王蒙读孟子,祝勇读苏东坡。首届茅奖获得者李国文读唐代笔记小说 《酉阳杂俎》,才女型70后女教授、散文名家蔡小容解读《聊斋》,等等。互联网时代,崇尚轻、快、小,然而传统的重,深,大,也正重新获得它应得的关注,发挥其蓬勃的生命力。
——————————————————————————————————————————
深入历史身处对话春秋巨人
“青鸟”李敬泽远游“咏而归”
李敬泽诵读《左传》有两到三遍,让他有点奇怪的是,“可能是我记性不好还是怎么回事,每一次我都觉得跟重读一样。每一次你都会感觉到,你上一次其实没有读懂,你上一次其实没看明白。”世间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李敬泽越来越觉得,其实不必读那么多。“一方面书到今生读已迟,另一方面就是读了一辈子书,其实你发现你命里的书也不过是寥寥几本。读一屋子书和你寥寥这几本读明白了,也差不多。”当然,寻找到跟自己生命可以对照的“那寥寥的几本书”,也不是容易的事。还是得读足够的书,“吃些苦”,练就寻找的本领。无疑,李敬泽是已经找到了他生命中重要的“寥寥几本”,其中包括《左传》《诗经》《论语》《庄子》等等。他将自己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心得与当下的现实诠释打通,将学问与做人打通,写成了一本书《咏而归》。
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咏而归》
在《论语》中一段著名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闲坐,孔子说:“各言其志。”弟子们各说各的,志向都很远大。最后,曾点说了他的志向:“现在是暮春时节,我只希望能和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小童子,到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而回。”曾点的志向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孔子听后很是高兴。在这个掌故中,古人在精神上真正的风采和风姿,以及活泼、自由的风貌,深得李敬泽喜爱和向往。这也是他的新书《咏而归》的来源。在《咏而归》里,他与读者分享从春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佛经、饮酒等等。他用文字和想象的本事,回到无缘参与的历史,引领读者重新走进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但可能也是人们最不熟悉的文学时代。
这一次,李敬泽暂时放下他对当下文学的关注,也暂时把目光从青鸟飞过的异域故事中收回来了,直接走到中国传统的历史深处,去跟古代大哲、文化巨人玩儿去了。在书中,李敬泽做了一次春日里的灵魂壮游。从浩大的孔子精神到鱼与茶与酒咏叹古人之志,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与其说是他评价古人,不如说是他与古人打成一片,不如说是他延请古人到我们当下的精神世界:看看,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元气淋漓!
古典多是艰深苦涩的,但《咏而归》里,李敬泽对古典的解读,是可爱的,活泼的。这应该是一次比较愉快的写作经历,好像御风而飞。在《鸟叫一两声》里,李敬泽这样写道,“我相信,在三千年前的某个夜晚,确有一只鱼鹰闲叫了一声:“关!”另一只应了一声:“关!”是夜月白风清,儒生、教授、记者、编辑和知识分子们都睡了,只有一个年轻男子睡不着,他听见了那两声,他的心便向渭河去--那条三千年后已经干涸,有时又泛滥成灾的古河。”活泼的文笔,来自活泼的心气儿。按照李敬泽的文学观念:阅读经典也是一个“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过程,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一本《咏而归》,通过李敬泽的眼,我们看到古人的选择和决断,风采和风姿,生命的丰沛和润泽。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
《青鸟》
不管是在《青鸟故事集》里对异质经验的感悟和历史镜像的想象弥合,还是《咏而归》里对中华古典的想象交接,抑或是他此前对青年作家的推举,评鉴,李敬泽做的其实是一件事:抵达世界,抵达优秀的心智,在与自我的精神安顿连接的基础上,将之推荐给世界。深入历史里,再回世界来。作为一个卓越的文学评论家,李敬则的文学批评和判断,备受信赖。这也不免让人感到好奇,他的源泉在哪里?跟李敬泽打过交道的人不难感受到,他身上有一种古人之风,谦谦君子的气质。气从何来?读李敬泽的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他的很多眼光来自于中国古代典籍,它们在李敬泽身上养成类似一种气的东西,能使他穿越很多当时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能够直面一个作家的精神困境。
读《咏而归》,还可以看到李敬泽文学功力和历史眼光的源泉出处。在《咏而归》里,他努力探究,在没有宗教依托处,那些支撑人类精神的动力来源。从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两千年的孤独,三千丈的白发”中,他看到了英雄的孤独和力量。在历史上太多的知识分子身上,他看到了,除了升官发财打仗娶小老婆耍心眼之外,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
一次次空间和事件的精神远游
要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但是爱读书,也要注意避免陷入掉书袋的陷阱,李敬泽说,“我们读那么多书,说到底不是为了记下一大堆的引文,告诉你我读了这个,读了那个,这个说什么,那个说什么。而是读了那么多书,然后有了见识,心里有那么一个盏灯亮着。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举着这盏灯在世间走过。走过这个原野是不容易的。读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往哪儿走,但它还解决不了我们怎么走的问题。我们从这么多的书中获得力量,不仅仅是点燃这个灯,还有把这个灯举着,穿过风雨,穿过崎岖起伏,然后实现那么一点善,那么一点好。”
从《青鸟故事集》到《咏而归》,李敬泽进行了一次次空间和事件的精神远游。而且他打算还将继续神游下去。他对春秋时代特别感兴趣。“春秋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他们的著述和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而且春秋时代的人也有意思,比现在的人好玩多了,精神上、身体上都非常强健,脾气很大,爱憎分明,性如烈火,按西方人来说就相当于西方的希腊时代、荷马时代。”这一次远游的果实将是一套计划为三卷《春秋传》》,第一卷明年初出版,他对自己也很期待,“第一卷将会是我最满意的那一本。”
远游历史,为什么这么上瘾?认识到这些对我们的写作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李敬泽说得很明白,“清楚了历史,就会明白,几乎所有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规则、基本要素并非天经地义,它是一个历史产物。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人们的选择、创造和各种机缘凑巧的结果。当我们面对现在的时候,也要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面向着更远的未来,而我们也依然有选择创造的权利、自由和可能性。”一个现代人,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处理自己与世界,与时代,与周遭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挺重要的文化课题,也是很具体的生活问题。一个从历史深处获得营养,进行自我身心安顿的知识分子,君子敬泽,值得我们学习。
对话李敬泽;
“看到人性和人类生活中那些真正持久、真正重要的事物”
当代书评:《咏而归》称作为“当代《夜航船》”。两者之间的气质的确有相通之处。比如才子型学者的语言和情趣,读来很长见识。当然,和《夜航船》那种追求知识的偏僻不同,您这本书里融入了自己当下的视角、判断。在写作过程中,内心有怎样的一种宗旨?
狂人张岱
李敬泽:张岱的《夜航船》估计是鲁迅说的那种乌篷船,可以载客的。我的船只是一叶扁舟,从春秋一路飘摇流下来,驶到现在,从古人的生活归结到自己的日子。其实就是自己与古人对话,张岱的《夜航船》有争胜之心,我没有,没资格有,我于世间、于古人都所知甚少,只是拿着这一点甚少的体会与古人探讨。
当代书评:读完《咏而归》这本书,能从你那儿学到很多:阅读要回到自己真实的感受,回到文本本身,不全然听信别人的诠释。欣赏活泼真实的人性,开阔豁达的格局。阅读经典,与古人对话,除了在文学意义上给您带来滋养,在现实的待人接物,身心安顿方面,给您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敬泽:我们有时会说,一个人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是个什么风?我想,古人是活得相对宽敞的,抬头看得见星空,山河历历分明,他们有一份天真、从容和肯定。当然,古人有古人的难处,但古人也更有决断。读经典,体会古人的所思所行,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里要有风,这本书的名字《咏而归》,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沂水里沐浴,站于高处,让八面春风吹过,唱着歌回家,这是孔子向往的人生境界,我也向往。
当代书评:在,在作家、知识分子中间,有一股比较明显的向传统汲取营养的倾向。有这么一个说法: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正在重新获得生命力。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李敬泽:传统生生不息,那是我们的来处。我们是现代人,但同时,骨子里、根本上,我们也并未走出传统。你可能一本经典也没读过,但你的人生态度、你看问题的方法,甚至你的姿态和表情,都是源自传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有一个自觉,认识传统是为了认识自我,是为了活得更明白、更清楚。
当代书评:你曾说,有些作家会沉溺于表面经验,陷于认识上的“瘫痪”。在这种状况下,读史,向传统汲取营养,向古人学习的意义,是否就此彰显?
李敬泽:对文学来说,历史感当然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超越表面经验的眼光,看到人性和人类生活中那些真正持久、真正重要的事物。我说过,我们现在是靠大惊小怪过日子,总以为我们手里这点玩意儿是全新的东西,碰到古人,洋洋得意:你们那旮没有吧?实际上,时间之流从未中断,古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我们现在依然待解。
当代书评: 在《咏而归》中您提到不少古代人物。假如可以玩一个“时光穿越”的游戏,可以回到古代,最想和哪位一起赏月饮酒?
李敬泽:哈,若论赏月饮酒,恐怕还是和张岱比较好。我喜欢他。
当代书评:为什么对春秋这个时代这么情有独钟?在接下来的《春秋传》中,您大概想要表达出怎样的内容,采取怎样的一种表达形式?
李敬泽:春秋是我们民族的轴心时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那些最基本、最具原创性的思想成果都是在春秋时确立的,那是最伟大的“立法”时代。那个时代遍地巨人,这不仅是说他们的成就,也是说他们的性格、禀赋、气质,他们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他们的胆大妄为和英勇无畏。那确实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时代,值得长久回望。书还在写,我想像普鲁塔克写《希腊罗马名人传》那样写一个个的春秋巨人。最终可能要写两三本吧。
当代书评:您对文学的信心,令人印象深刻。您曾说,我们不会被关于“小说衰落”、“文学衰落”的种种哀鸣所困扰。这份信心的源头在哪里,是怎么形成的?
李敬则: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它深刻地植根于人性。它的形式、体裁都会变的,但有人在,文学就会在。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时缱绻,一时惊骇
70后才女教授妙解聊斋
提到聊斋,人们对里面的鬼怪故事心惊肉跳,但真正将《聊斋志异》全书通读的读者,除非专业研究者,并不算多。古文拗口,且需静心。一般读者,更愿意在影视作品里与之聊斋故事“相遇”。武汉大学教授、70后文学女博士蔡小容,喜读《聊斋》多年,感悟甚多。她将自己的多年感悟,与自己对人生的关照、体悟结合起来,写成一系列解读随笔文章,结集成册《她从聊斋来》。蔡小容独具慧眼,充分发挥她的冰雪聪明,解读出远远超越人们所接触过的东西。比如聊斋故事里深藏的复杂人性,比如如《媚与娇》指出男性面对婚前与婚后女性时的复杂心理,《前世也非假》指出蒲松龄对古代已有的虐恋的无意识但精确的呈现,《情魔之劫》指出古已有之的同性之恋双方难于向外人说出的痛苦,等等。身为女作家,她的解读多从女性视角来阐述的,但又不仅仅讲女性。她的笔下既有爱情,也有人生得失、母子婆媳关系、文化失落等。整本书读下来,会发现,她解读的是《聊斋》世界的人与事,而又时刻照应着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同时也让人充分地了解作者对人世种种状况的独到而深刻的感悟。在回味画皮、小翠、张五可、花神的故事时,穿插而行的,是蔡小容自己四十多年人生路上因缘际会的所思所想。比如她在写《宫梦弼》时,说“其实世态之炎凉,你越信,它就越是对你炎凉;你不信,它才服了你。别去管它,只管做好你自己,等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围绕你的一定是炎而非凉”。
更令人敬佩的是,蔡小容的文章风格多变,一时情爱,一时惊骇,一时谐趣,一时缱绻,内中充满着作者调控的呼吸与节奏。作为散文作家,蔡小容文字灵敏,慧心独具。在她的文字里,她铺陈了时光的交叠、情感的徘徊,如时光流洗过的琥珀,晶莹剔透。她还曾解读中国连环画艺术写就随笔集《浮生若梦说连环》,备受读书界推崇,得到包括李敬泽、《读库》主编老六等资深文学评论家的高度欣赏。
茅奖作家评注《酉阳杂俎》
一部唐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全新解读
唐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出生于世代簪缨之家,其祖段志玄是唐代开国功臣,父亲段文昌是中晚唐时期宰相。因家族及官职之便,段成式遍览宫中藏书,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酉阳杂俎》材料丰富,内容驳杂。主要材料来源有从古书中摘引,有从旁人口中听说,也有唐代流行的传说异事;所记人物主要活动在魏晋时期及初盛唐时期,从皇帝宰辅士大夫到道士僧人穷书生,以及贩夫走卒等,均有涉及;主要内容则有道教传说、佛教传说、唐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奇闻异事、文人掌故等等,有妖魔鬼怪,也有凡人俗事,堪称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酉阳杂俎》“古艳颖异”,可以“与(唐)传奇并驱争先”。周作人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往昔读说部,最爱段柯古。”(段成式字柯古)。然而,《酉阳杂俎》书中涉及魏晋及唐代生活器物、饮食习惯、动植物、药材等方方面面,再加上段成式本人学识渊博,所记之事求新求奇,因而书中难解之处很多,如目录有一卷名“诺臯记”“支诺臯”,用什么典故,是什么意思,目前都无法解释。所以自唐代起,这本书就少有注释者,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酉阳杂俎》长期以来只在文学研究圈流传,知名度远不及其他笔记小说的原因。
近日,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87岁作家李国文推出他研究《酉阳杂俎》的解读版本——《李国文评注酉阳杂俎》,旨在引起大家对这部书的关注。因为《酉阳杂俎》,实在是“一部了不起的好书。在中国古籍中,这部承先启后的《酉阳杂俎》,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文化传统中关于想象力的集大成者,值得一读,必须一读”。他不仅认为“段成式是个很在意文字的巨匠”,肯定《酉阳杂俎》反映的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更从小说家的角度,突出了《酉阳杂俎》记载的各类传说中凸显出的属于唐人的奇崛想象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博学小说家与唐代博学小说家的一次强强联合,一部唐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全新解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实习生 漆海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