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31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下面我将先写一篇关于“什么是幸福”的作文,然后列出写作这类作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作文:探寻幸福的本质"
幸福,这个词语似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是无数诗人、哲学家、艺术家乃至普通人心中的终极追求。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它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还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它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却又常常笼罩在迷雾之中,令人难以捉摸。
在我看来,幸福并非一个单一、固定的答案,它更像是一幅由无数色彩斑斓的瞬间组成的画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幸福可能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宽敞的房子、名贵的汽车、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不断增长带来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他们相信,拥有了这些,就拥有了通往幸福的捷径。然而,这种基于外在条件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当最初的兴奋过后,新的欲望又会产生,幸福似乎成了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
也有人将幸福寄托于事业的成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高的职位、更多的权力和认可,这无疑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就能赢得幸福的桂冠。但是,当工作成为生活的全部,当加班和应酬取代了与家人朋友的相处,这种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换来的“成功”,真的是幸福吗?它或许能带来短暂的荣光,却可能留下长
年轻的时候,“忙碌”一词在我的心里,代表着辛苦。退休后,虽然每天脚步匆匆,很忙,但我却觉得幸福。忙碌的日子,时间总是如烟云般飘去,每天忙得让人无暇去体会辛苦,又让人学到很多知识,从而不断完善自身,超越自我。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感觉自己一直是忙忙碌碌的。我喜欢这样忙碌的生活,习惯了这种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每年年末,扫房子、搞卫生、购年货……临近春节的日子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可万万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家多年过春节的节奏。那些天,我每天眼巴巴地望着窗外,外面人很少,偶尔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快步走过。我和大家一样,每天宅在家里,坐在沙发上,默默关注着电视新闻,内心十分压抑,似乎有些喘不过气来,对写作也没有灵感了。
几天后,当我看到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每天都在与疫情斗争时,我马上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与大家一起在社区门口做登记,搞宣传,测体温……几个月来,我一直坚持着。虽然很辛苦,但我很开心。为鼓舞大家斗志,我又拿起笔,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写了一篇又一篇作品,投给多家媒体,我还写了一篇篇征文,一首首小诗,并把它们录制成音频发送到朋友圈,与大家共勉。
就这样,我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除了洗衣做饭、照看孙子外,我积极发挥着余热。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母亲身患重病,我不但要陪她去医院看病,还要与家人一起,照顾她的衣食起居。母亲病危的6天里,我们日夜守候,没有睡过一小时觉。虽然94岁的母亲还是在5月中旬离开了我们,但好在那段时间,我们都尽力陪伴,没留下遗憾。那段时间,因为休息不好,我每天昏昏沉沉,全身不适,心情也不好,更没有时间去记录自己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慢慢平复。孙子的幼儿园月初已经开园,我似乎彻底回归到疫情防控之前的生活状态。夜深人静时,我感到几个月来很疲惫,但也收获了盈心的惬意。我想,只有在忙忙碌碌中,才使得自己的生活充实而精彩纷呈。虽然忙了一些,但我感到了生命的真实与价值,感到了亲情的重要,感到了憧憬未来的美好。
仔细回味,忙碌的确是生命中一种莫大的幸福。广大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辛勤工作,公安干警、交通警察、社区工作者、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几个月来,每天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没有他们的奋力拼搏,哪有今天抗击疫情的成绩?哪有我们今天的安康与幸福?
时光匆匆,充实的生活给大家带来了美好,也留下了珍贵的经历。这几个月的忙碌,使我懂得了如何于日常中拥有一份阳光心态来生活,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世,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亲情的价值。正是因为每天的忙碌,才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充实、幸福,也让我渐渐懂得平凡人生中的每个点滴都蕴藏着生命的精彩。或喜、或忧、或感动、或平淡,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生命的真实馈赠。
忙碌是一棵忘忧草,让我忘记所有的忧伤烦恼;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没有时间体会辛苦。感谢忙碌带给自己这份生命的充实,这些忙碌中沉淀出的生活智慧,芬芳着生命的隽永,将永远伴随自己阔步前行。
作者:毕淑敏 诵读:王卉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我最早关注到幸福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得益于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费尔巴哈。他说过,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幸福。我当时看到这个说法挺惊讶的。我们会觉得我们有很多的小目标,我们会被这个社会的大的舆论所引导,被一些潮流所裹挟。可是,你一定要清楚,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
我刚才说过,我到40岁的时候才明白了这些事情,源于那时我看到一个小的故事:
西方某个国家在进行的一个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就飞到了报社。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想看看民众中对于幸福、对于谁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样的答案。最后,按照得票的多少,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自得其乐的微笑;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
我看到这个答案以后,心里充满了悲凉。在某种程度上,这四种幸福在那个时候的我身上其实都已经历过。我有孩子,给他洗过澡,有抱过他的时候;我原来是医生,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在海滩上筑起过沙垒,但是在我们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过坑,然后看着旁边的人不小心掉进去;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写作,所以也给自己作品划上过句号。我之所以难过,是因为我集这些幸福于一身,可是我未曾感到幸福。我想,不是世界错了,是我自己错了。我对于幸福的认识和把握,对它的追求,其实有重大的误区。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了一篇散文叫《提醒幸福》,后来收入全国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里面。
四十不惑,中国的古话很有道理,时候不到真的不行,到了之后突然就明白了,所以我40多岁才明白了幸福。我现在看年轻时候写的日记,怎么能有那么多痛苦,但现在其实已经全忘记了。我原来觉得幸福是毫无瑕疵的,它应该没有任何阴影,应该那样纯粹和美好。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或者简单地说,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我特别希望,年轻的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能明白所有的困苦都是生命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的。20多岁就能明白幸福该多好,你们会减少很多苦闷。当然,其实无论什么时候认识到幸福对我们如此重要都不晚,只要生命存在,我们就依然可以学习、可以成长。
在我明白了幸福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我觉得人生可以把握了。在此之前,我能把握的部分很少,因为心灵内部的那种无助感,那种随波逐流,那种对前程的不确定感,所以常常有一种深层的不安存在着。我现在越来越安宁了,我知道世上有一些事情我无能为力,这些我们都不要去费气力了。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世界,我们把能改变的那部分尽我所能,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加以改变。把这些事情做好以后,我心里面的稳定感就极大地增强了。我知道我一定会有灾难,因为世上不可能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也知道一定会有人性的幽暗之处在四面八方存在着,而当我把它们看得更清楚以后,我反倒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解。我现在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泥沙俱下,但我依然对它充满希望,依然可以安然面对。
我学习心理治疗的时候是接受人本主义的流派,我特别喜欢马斯洛说过的一句话:“做人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我觉得人本主义流派有两大重要的出发点,一个是人性本善,另一个是人是可以改变的。我特别喜欢这两个基本的出发点,第一个和我们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观点天然吻合;关于第二个,其实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把这个世界和自己看得太悲观,我们应该对别人和自己都充满希望。我喜欢这样的一个流派。
我当心理医生的时候,听过许多苦难、挫折、沮丧、悲哀甚至仇恨的诉说。这让我感动于人世中相依为命的信任感和生命处于困境仍寻求解脱之法的韧性。这会让我有一种很坚定的信念,即我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要和他们在一起,要尽我的力量,以我内心的温暖去帮助他们。但我仍然知道,每个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最后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而我会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中收获的经验与之分享,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走过生命中非常泥泞而混乱的时期。当然,我也会确保自己内心的坚定,而不被那种滚滚的浊流所吞没,我们只是助人自助,最终的力量还是要来自对方的内心。
当我一杯在手,对着卧榻上的老友,分明死生之间,却也没生命奄忽之感。或者人当无可奈何之时,感情会一时麻木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