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31 14: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自然环境的作文,想要写得好,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 明确中心思想 (Clear Central Theme)"
"你想表达什么?" 在动笔前,首先要明确你的作文核心观点是什么。是赞美自然的美丽?是呼吁保护环境?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描述某个特定自然景色的感受?一个清晰、集中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确定范围:" 自然环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你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比如森林、河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避免泛泛而谈。
"二、 选择合适的素材 (Choose Appropriate Materials)"
"具体事例:" 用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观察,比如某个公园的变化;可以是你阅读了解到的新闻,比如某个物种的濒危状况;可以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感官描写:" 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细节来描绘自然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例如,描写森林时,可以写树木的气味、鸟儿的鸣叫声、阳光透过叶隙的光斑等。 "数据与事实:" 如果你的作文涉及环境问题,引用可靠的数据、科学报告或事实依据会大大增强说服力。
"三、 构思清晰的结构 (Clear
1、一缕月光穿透窗纱,落在木地板上的斑驳光晕如音符般跃动着,谱成悠悠的月光曲。那一轮明月如沉入深海的璧玉,圆润莹亮,光辉无瑕。
赏析:环境描写如诗如画,开篇以如诗般的语言创设了静谧、祥和的月夜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引发共鸣。
2、初生的朝阳将第一缕赤晖赐予人间,缕缕红光赋予静谧的清晨勃勃生机。迎着朝阳,踏着晨曦,走进我爱的一方天地。
赏析:用优美清新的语言描写朝阳初升,早霞映天的美景,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3、望落日停云霭霭,赏薄暮时雨蒙蒙。燃烧的晚霞碎在树梢间,映春光流转,海棠花落。
赏析:意象鲜明语言优美。通过“落日”“停云”“薄暮”“时雨”等意象 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迷的黄昏景象。“碎”字使用精妙,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灿烂而短暂的美。
4、夕阳如熔金,缓缓沉入地平线的温柔怀抱,球场上的喧嚣渐渐被夜色稀释,只剩下我拖着沉重的身影踽踽独行。
赏析:乐景哀情,对比映衬。壮美的夕阳景色与作者沉重的心情形成对比,熔金般的夕阳照不亮作者挫败的内心,表达了作者经历失败后的失落,使情感富有张力。
5、空荡荡的码头上,寂静随海边的雾气一同弥漫,我的目光飘向窗外,风不停歇的吹着,月光如流水般穿过我的心间。
赏析:环境渲染营造气氛。通过“空荡荡”“寂静” 等词语描绘静谧而略带孤寂的夜景,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6、天刚蒙蒙亮,天色泛白,路灯在令人瑟瑟的寒风中坚定的亮着,将街上稀疏的车流照出一道晕影。
赏析:环境描写营造气氛。天色泛白与路灯明亮相互映衬,营造出冬日清晨静谧清冷的氛围。
7、微风轻拂,绿色的叶子在树枝间浮动,宛如一封封鼓励的信件。
赏析:环境描写,非常有画面感。
8、而母亲的雏菊,却在那片黄土地上织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雪白的花瓣与点点黄蕊交织成海,它们虽不名贵,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朴素之美,构成了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赏析:环境描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9、晨曦时分,群鸟周啾,木兰溪畔,一群老人身着素白长衫,手指青色长剑。
赏析:通过对时间、声音、地点与视觉的描写,刻画宁静和谐又充满生机的晨练场景。
10、一缕青烟悠然升起,香炉之上,云烟缭绕,那股淡然的香气在空中缓缓漾开,环绕着我,抚慰着我。
赏析:感官描写,表现力强。通过视觉和嗅觉,将静态的场景转化为连续的感官体验,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11、残阳依山,近黄昏,斜晖情脉脉。抬眼望,西子湖上,薄雾轻绕,远山寒烟,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
赏析:意象生动,画面感强。通过“残阳”“斜晖”“薄雾”“远山含烟”等意象,勾勒出黄昏时分西湖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景致。
12、每日黄昏天边,晚霞如织,一抹橙红温柔地拥抱大地。
赏析:写出晚霞的美丽,烘托出温暖的氛围。
13、眼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绿茵绵延,与无垠的蓝天相接,点点白云游走在天边,它们是天空的函,邀我共赴一场云端的约定。
赏析:色彩丰富,美不胜收。以“绿茵绵延”“无垠的蓝天”“点点白云”描绘绚丽图,景色彩斑斓,展现了梦幻的自然之美。
14、小巷深深,尽头之处,一篱青竹围小院,炮桐疏影斜阳里,一位老者静坐其间。
赏析:很有意境的一幅画面。
15、巷口悠悠,春雨落在檐角交叠处,生命的美在细微之处悄然绽放。檐角生出湿滑的青苔,翠意与墨黛掩映,而一方檐上草,正在风雨中摇曳,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赏析:以简练又细腻的笔触勾勒雨中巷口生机盎然的画面,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16、颁奖那日,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微风携着花香轻拂面颊,路旁的小草慵懒摇曳,一切美好抚平了往昔的创伤。
赏析:通过描绘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小草摇曳等景象,间接表达了自己获奖的愉悦心情。
17、天空已被朝霞浸染成金粉交织的渲染色彩,云朵也披上了斑斓的霞光,闪耀着橙黄的色泽,宛如精美绝伦的锦缎。
赏析:通过色彩词汇呈现出清晨温暖、丰富的色调,营造出希望与活力并存的氛围。
18、阳光穿过繁密的竹叶,在地面上形成交错的光斑。微风拂过,发丝被轻轻吹动,带来一阵清凉。抬头看,无数翠绿的竹叶正随风起舞;闭眼听“沙沙”“沙沙”,竹叶正合着风演奏朴素的乐曲;仔细闻,清爽的风中有着竹子淡雅的精芬,也夹杂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我俯身观察林中茂密的竹笋,忽的被竹笋上的蚂蚁所吸引,它在竹笋表面悠然攀爬,似乎并不急于前行;竹笋则以包容之姿,任其探索。在这片刻的闲暇中,万物都放缓了节奏,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赏析: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展现了清新生动的竹林画面。
19、青砖黛瓦,檐角轻挑,几枝紫藤悄然攀附其上,清风徐来,紫藤花香与沉香交织,身处其中,恍如进入另一个世界。
赏析:在对静态建筑的描绘中,融入动态元素,构成了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古典庭院场景。
20、门外,阳光如同金色的瀑布,慷慨的倾泻而下,我眯起眼,让视线慢慢适应突如其来的明亮。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新,与室内的沉,截然不同,这是一种生活的气息,带着生命的律。我抬起手,掌心挡住部分光芒,从指缝间窥视,一抹翠绿映入眼帘,那是夏日特有的颜色。我放下手,眼前的景象如画卷般展开——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地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云朵在蓝天上悠然变幻着姿态 每一片都有自己的故事。
赏析:优美的景色描写将人与景融合在一起,画面感很强。
21、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毫无涟漪的湖面,晃得人睁不开眼。虽然枝条上只有零星的几片柳叶,但也不显单调,蔚蓝的天空中飘忽不定的云朵与这一汪湖水相映成趣。
赏析:由近及远描写景色,从湖面光影到枝条柳叶,再到广阔的天空,由近及远描写景物,逐步拓展视觉焦点,营造了一个层次丰富的画面。
22、夕阳将要沉入地平线,云霞从浅绛转为酡红,最后一丝亮光映射在海面上,泛出令人心醉的金黄色,显得海水更加清澈透亮,这就是白城沙滩。
赏析:运用色彩的词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展现云霞的颜色变化,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时至初冬,寒风凛冽,街头的老树孑然独立,仅存的几片枯叶在风中摇摇欲坠,发出呜呜的哀鸣,仿佛在为即将逝去的生命奏响最后的挽歌。
23、黄昏的余晖渐隐于地平线的怀抱,窗外的枝丫披上了翠绿新衣,晚风轻拂,无意间揭开了我日记的一页,那两个字赫然在目——坚定。
赏析:以景托情,借自然之美抒发内心坚定,既展现了诗意文笔,又引出下文我心路历程的变化。
24、月悄无声息的攀上了夜空,为大地披上一层银纱,也为那盆玉蝉笼上了一抹清辉。
赏析:优美的环境描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赏析: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寒风、老树、枯叶等元素的组合,突出初冬的寒冷与萧瑟,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25、他没有说话,橘红色的夕阳映亮了他的半边脸,令我看不清真切他的神情。他的身后,是连绵的麦田,漫向四面八方……
赏析:环境和人物融合在一起。
26、到达湘江附近时,已是黄昏,傍晚的江风透过密密匝匝的树叶,沙沙作响,混杂着水汽,轻拂在脸上。
赏析:使用“透过”“轻拂”等动词,将黄昏时分,湘江的美景写得富有动感,营造了悠然安静的氛围。
27、落日余晖,波光粼粼,天水相接,令人心旷神怡。我凝视着那平静的江面,远处岸边的花草,郁郁青青,水面鸥鸟翔集,漾起圈圈涟漪。
赏析:运用优美的语言写出环境描写非常有画面感,而且动静相宜。
28、青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在眼前铺展开来。
赏析:天空和云朵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环境描写这句话,非常有画面感,而颜色也非常的突出,给人一种清新靓丽的感觉。
29、阳光慵懒的午后,小院沉浸在一片金黄之中,爷爷的身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矫健。
赏析:通过描写午后阳光下的小院中,爷爷矫健的身影,勾勒出一幅明亮而温暖的画面,渲染出午后特有的温馨氛围。
30、午后暖阳,温柔的穿过树梢,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平《平凡的世界》书页上。
赏析:用环境描写开头,营造出了美好宁静的氛围。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编者按:
现代化新重庆“含绿量”有多高?8月12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由央媒和市级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陆续走进16个区县,挖掘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奏响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上游新闻推出《活力中国调研日记》系列报道,及时捕捉呈现调研采访中发现的有益经验、有效做法和亮点成就,充分展示重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生动实践。
中华村现状。
8月16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
九年前,这里还是机器轰鸣、碎石遍地的矿坑;如今,绿树成荫的果园环抱着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游客的欢笑声取代了开山的炮响。
看到曾经的废弃矿山开出“生态致富花”,央媒纷纷点赞重庆走出了生态旅游发展“新路”!
这场蜕变,源于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北碚区政府引导鼓励关停矿山,当地业主也积极响应,关闭家族矿山,修复绿水青山,并在伤疤上种出“金山银山”。
关矿
让矿山重生
如今的果园。
中华村的土地贫瘠,却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
今年47岁的周松是土生土长的北碚静观人,2001年,周松父亲周长艺在中华村流转了几百亩山地,开启了采石事业。
“矿山靠人工采石,生产效率低,钱赚得少,还辛苦。”心疼父亲的周松,先后在2007年和2011年两次对矿山进行机械化改造。
效益提升的背后,是更触目惊心的生态创伤——山头被挖掉大半边,形成近300亩的裸露矿坑,矿区周边的农房、农作物常年蒙着一层灰土。
2016年,当地为了保护生态,开始引导矿山、采石场等有序关停。在采矿证还未到期、砂石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周松毅然说服父亲将矿山关闭。
周松看着满目疮痍的山头,心里不是滋味,“我们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时,这里还是个绿油油的山坡。如今要把土地还给村民,却不是当初的模样了。”
尽管当时周松只需在矿山上种植易成活的刺桐树,就能拿回100万元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但他却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让矿山重生。
复绿
向石缝要生机
如今的矿山。
“矿山上种树,比开矿还难。”周松弯腰捧起一把泥土解释道,这里的土层很薄,他和工人们将过去开矿刨掉的土一一回填,又从周边建筑工地运来弃土,一点点将土层垫厚;有了土层,但土壤没有肥力,他又买来有机肥,填在每个果树穴坑的底部,所用的肥料比平常的土地多出一倍;开矿形成的梯级悬崖,早已寸草不生,他用挖掘机将土壤一点点运上去,硬是在悬崖的梯道上种满了果树。
几年间,两万余株桃树、李树在矿坑扎下根,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春天可以来赏花,夏天可以来摘果,经济价值有了,生态环境也修复了。”周松告诉记者,矿山修复的过程中,他们也慢慢地从栽花种树到想办法把客人留下来。
“当初修房时,就是为了养老自住,没有想过要做民宿。有一次,朋友们来这里玩儿,说这么大房子自己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产生了办民宿的想法。”周松说道。
村里的新面貌。
2020年,周松聘请知名设计师打造“既白”民宿。同年,为助推北碚区乡村振兴,北碚区交通运输委围绕“交旅结合、景城一体、居者舒适、游者愉悦”的总体目标,对西山环线旅游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完善了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华村的上山公路建成通车。游客从重庆市江北机场到中华村山顶的“既白”民宿只需1小时左右的车程。从2020年7月试营业以来,前往“既白”民宿的游客络绎不绝。
民宿被取名为“既白”,源自苏轼“不知东方之既白”的意境。周松抚过石墙解释:“这既是对赤壁夜游的致敬,更是我们投身乡村再造的写照。”
共生
绿浪里的金山
民宿环境。
2020年7月开业的“既白”民宿,成为撬动乡村活力的支点。2023年,“既白”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如今,“既白”民宿旺季入住率稳定在45%以上,去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乡村正在多种力量的共同驱动下焕发新的生机。例如转变就业方式,矿山老员工喻云富带领村民组建果园管护队,月均收入3500元。“既白”民宿吸纳了近30名村民在此务工,其中不少是过去采石场的老人。
产业链延伸——在中华村,周末集市的出现,让周边村民的自家“土货”有了就近销售渠道,带动周边村民每年增收30万元。中华村合作社新建小米加工厂,将静观特色糯小米、小米酒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成精品伴手礼,2024年销售额达36万元。
环境改变后的特产。
北碚区生态环境局还在中华村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周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置,处理能力达20吨/天。北碚区生态环境局还以EOD模式破解环境治理资金困境,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反哺乡村旅游,“既白”民宿就是“民营资本EOD模式”的典型样本。
周松翻开规划图:“下一步,我们将发展民宿产业集群,种植更加适应市场的农产品,并向游客提供更加完整、丰富的度假产品,让生态效益持续转化。”
活动现场。
记者手记>>
人越来越多,环境反而更好
如今,从“既白”民宿观景台望去,各类果树已初具规模,矿坑修复区已种植经济果树250亩。曾经裸露的灰白崖壁爬满藤蔓,光伏板折射着阳光,山路上满载土特产的车辆往来穿梭。
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热闹,这是大自然与村民都渴望的发展方向。
如今,通过村集体与民宿业主合作共建项目,在周边改建了两处多功能乡村驿站,与“既白”民宿将餐饮娱乐与住宿休憩进行功能分区,让二者业态互补又相辅相成。通过加强产业融合、形成群落经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多元消费,实现乡村民宿持续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实习生 叶宇航 摄影报道
编辑:邓晞 责编:吴光亮 审核:张松涛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