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31 20: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走进红楼》的观后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1. "明确核心观后感对象:" "《红楼梦》本身:" 这是最常见的对象。你需要明确是针对原著小说,还是某部具体的改编作品(如电影、电视剧、戏剧、纪录片等,虽然题目是《走进红楼》,但具体指代要清晰)。 "如果是指某部改编作品:" 那么你的分析重点应放在这部作品的改编上,例如它如何呈现《红楼梦》的精髓?有哪些创新?有哪些失真?
2. "深入理解《红楼梦》:" "内容熟悉:" 无论是对原著还是改编作品,都要有基本的了解。熟悉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情节(大观园的盛衰、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家族的兴衰等)、主题思想(悲剧、讽刺、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等)。 "背景知识:" 了解《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清代)、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 "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选择切入点:" 不要试图涵盖所有内容。《红楼梦》博大精深,选择一两个你感受最深、
《红楼梦》电视剧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以贾宝玉与薛宝钗、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薛、王、史四大家族兴衰的过程,折射出世间百态。
这部剧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色。首先,它非常忠实地还原了原著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将复杂庞大的故事和人物关系清晰展现,且不违背原著精神内核。人物形象塑造鲜明,每个角色都有独特个性,让观众能深入理解其情感世界。
制作上也十分精良,场景布置和服装道具极为考究。贾府和荣府的布置尽显奢华庄重,让观众仿若置身古代贵族家族。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他们将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把复杂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细腻真实地展现出来。
观看这部剧,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贾宝玉多情单纯,对姐妹们体贴尊重;林黛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看到落花都能伤心落泪;王熙凤精明厉害,管理贾府井井有条却又心狠手辣。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滑稽场景,“海棠诗社”姐妹们吟诗作对的才情雅趣,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该剧对《红楼梦》中深刻的思想和主题进行了很好的展现,探讨了人性、欲望、命运等问题。家族的兴衰、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让我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它不仅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更是一扇了解封建社会和人性的窗口,促使我对这部经典作品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一个是阆苑仙葩 , 一个是美玉无瑕……”一曲《枉凝眉》,将曹雪芹笔下的红楼世界真正幻化为一出美梦。随着87版《红楼梦》的播出,这出梦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沉醉了已整整35年。
2022年,正是这部中国影视史难以逾越的经典——《红楼梦》开播35周年,由知名女歌唱家吴碧霞带来的专场音乐会由此拉开了序幕。11月11日晚,吴碧霞“梦系红楼”《红楼梦》主题音乐35周年专场音乐会来到成都,作为“蓉城之秋”系列演出的重磅,给蓉城观众带来了一场如真似幻的视听盛宴。
在演出开始前,吴碧霞接受了成都媒体的专访。
演出现场
承载观众的集体记忆
13首红楼曲成为经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而对于更多百姓而言,一想到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那一首首凄美动人的歌曲就会久久回响在耳畔。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播出。从那之后,这部作品成为几代人心中永远也无法超越的国剧经典。也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最无法被翻拍的神作。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不可逾越的荧屏经典”。这部剧承载着亿万观众的集体记忆,也镌刻下了演员们最美的高光时刻。
该版《红楼梦》留下了13首经典歌曲,闻名遐迩,家喻户晓:《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这13首歌曲,与剧情、人物神合,《红楼梦》曲一响,人们犹入红楼。
演出现场
铸就整个红楼梦曲灵魂的人,叫王立平。他为创作《红楼梦》音乐,耗时四载,阅尽《红楼梦》的各种版本和资料,力求自己的作品既要符合历史文化背景和人物关系,又必须是《红楼梦》独有的一种旋律。最终该剧音乐和电视剧同样被列为经典,王立平曾这样形容与《红楼梦》的缘分:“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而吴碧霞已追随王立平近30年,“我已经唱了上百场红楼,我和王立平先生的感情犹如父女,王先生常说我们能和《红楼梦》结缘,是我辈之幸。而我还能演唱其中的歌曲,当真是非常幸运了。”
已经唱了上百场
每一次都有新鲜感
《红楼梦》是吴碧霞音乐生涯里的一粒“种子”,她对《红楼梦》的第一概念,就是来源于音乐。当年,吴碧霞还只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并不能完全领会红楼世界里的人间悲喜,但是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却铭刻在了心间。女歌手陈力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歌曲的原唱,可谓创造了一个经典版本。吴碧霞说她跟很多人一样,都是通过87版《红楼梦》的音乐走进了《红楼梦》,“到大学的阶段,有机会能够亲自唱给王立平老师听,然后获得了演唱《红楼梦》的机会。刚开始是一段、两段,到后来把整场音乐会交给我,就觉得特别荣幸。”
对于吴碧霞而言,每一次唱红楼,都是一次新鲜的体验。“《红楼梦》里面所有的诗词曲调,风格是统一的,但描述的又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汇,这就是它的绝妙之处、难以超越的地方。虽然唱了上百场,但每次都有新鲜感。”吴碧霞说道。
演出现场
“中西合璧夜莺”
将观众带入“红楼世界”
当晚的音乐会,由中国民族管弦乐杰出指挥家张列执棒,吴碧霞联袂成都交响乐团,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带来了民族管弦乐、独唱、齐唱、混声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表演。
古筝乐声响起,一声纯净、清澈、穿透力极强的吟咏,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红楼世界”。
尤其是《枉凝眉》与《葬花吟》,在采访中,吴碧霞也提起王立平在创作《葬花吟》时的些许心情,要体悟曹雪芹为何以如此笔墨写林黛玉,是一个需要毕生追寻的问题,她是最聪明之人,也是最清醒之人,必然也就是最痛苦之人。在《葬花吟》里,王立平倾注了所有的情感,而对吴碧霞而言,则要唱出林黛玉强大的精神力,柔中带刚之美。
经典咏流传,歌声如诗如画,让观众穿越大观园,成为梦中人。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余音绕梁,音乐厅的梦难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