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党性日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1 11:26

怎么写《党性日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党性日记是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反映着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精神风貌。写好党性日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容真实,客观反映思想动态:"
"真实性是第一原则。" 党性日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实事求是地记录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编造内容。真实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只有真实地记录,才能客观地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全面记录,突出重点。" 党性日记要全面记录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学习党的理论、参加党组织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处理群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等。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自身实际情况,突出记录重点内容,例如,当前正在开展的某项重点工作、存在的思想困惑、需要改进的作风等。 "深入剖析,触及灵魂。" 写党性日记不仅要记录现象,更要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思想根源,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只有触及灵魂的反思,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
"二、 形式规范,体现严谨的作风:"
"格式规范,条理清晰。" 党

锤炼党性修养,践行使命担当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奋斗历程,回顾党和人民在上世纪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展望党和人民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我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对一个走过100年光辉历程、拥有近9000多万党员、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党员的自身修养问题,是一个决定其生机与活力的重大问题;而对每位共产党员来说,在新时期,如何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也是一个伴其一生的“必修课”。通过学习,我对党员的道德修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那么,新时代里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与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长期过程。修养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党员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的党员,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就更要适应新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跟党同心同德,听党的话,做党的事,坚决跟党走;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持党的政令畅通,使党的意志和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经常开展认真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主动的加强党性修养;要正确看待成绩,名利和地位,树立正确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使广大党员要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党的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结合工作实际,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坚持党性修养和学习,体现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语言传递了知识,教师的行为传递了态度和方式,而这知识、态度和方式的接收者是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如果教师党员通过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把远大理想扎根心底,踏实地为实现党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学生及社会的“满意”与否,把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作为根本出发点,立志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扎实苦练内功,无论专业素质还是管理能力逐步提升,为教书育人奠定坚定的基础;进一步体现教师的开拓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尝试,推进教学体制改革。那么,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将会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树立起教师在广大学生、学生家长及在整个社会中的良好形象,推进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综合型人才的进程。   

其次,我要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教师高尚品格的形成,来自于他平时很微小的表现。身处象牙塔里,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平凡的。可能校园角落的一张纸屑,就是考验你是否‘善小’的一个试题。天下的大事,都是由无数的小事积累而成。集许多小善就是将来的大成。所以作为党员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工作中,我总是告诉自己要有一颗爱心,要让学生知道你是真心关心他们,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若无适当的教育方法,对老师及家长的教育可能会出现逆返心理,所以在学生教育上,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以朋友式的说服教育,才能对学生思想及人生观产生影响。

《陈伯钧日记》折射的党性光辉

陈伯钧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陈伯钧日记》记载了他1933年至1937年的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想,聂荣臻曾说“这是一位红军老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和艰难险阻的征途中留下的珍贵资料”。日记彰显着陈伯钧的党性光辉,读来既感人肺腑又催人奋进。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

陈伯钧时刻不忘民族危难和国家耻辱,每逢关乎国运的重大纪念日,他都在日记中记录下自己的内心独白。1933年5月7日的“五七”国耻日,陈伯钧想到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苛刻条约,内心愤恨难当。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自清帝至国民党统治,无日不在列强的侵凌中,人民生命财产亦无日不在卖国政府秘密出卖的危险中。”对此,他坚定地认为“只有组织真正民众的政权——苏维埃,推翻卖国的国民党统治,才能彻底雪清这一国耻”。1934年9月18日的九一八纪念日,他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三周年纪念日。蒋介石法西斯秉承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的意志,向我中央苏区发动‘围剿’。而我们在这一形势下,坚决与敌做殊死的、残酷的斗争。我们只有以胜利,来法西斯的进攻,来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在陈伯钧看来,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坚定地革命到底,才能解民族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

陈伯钧的坚定信仰,在他日常工作中也时刻体现着。1933年8月1日,中革军委将“八一”确立为红军成立纪念日并举行盛大检阅仪式。陈伯钧得二等红星奖章一枚,对他来说这不仅是莫大的鼓舞,更笃定了理想信念。他在日记中激动地写道:“这是我七年来参加革命用血和肉换来的一个纪念品,我应永远保持这一光荣,与敌人奋斗到底。”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陈伯钧一生都在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尤其在重要历史关口和重大考验面前也从不屈服,这种令人敬佩的斗争精神在他的日记中也能够得到见证。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陈伯钧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参谋长。8月,党中央审时度势制定了共同北上的方针。心怀鬼胎的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到达阿坝后,拒不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南下。对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卑劣行径,陈伯钧进行了面对面的坚决斗争。1935年9月7日,陈伯钧率部驻军阿坝期间,“听同志谈一、四方面军纠纷,深为愤慨”,“是夜静思,痛彻肺腑,以致暗泣。有生以来,伤心事,莫过于斯”。第二天,陈伯钧当面劝告张国焘迅速北上,不能“假敌人以间隙,置自身于危局!”。张国焘以种种理由推托敷衍,陈伯钧义正词严地说:“党中一切事件,红军中党员当可提出意见,但在未解决前,绝不允许随便乱闹,破坏红军,分离团结……不然,则纠纷日深,团结日乖,对革命损失必定很大!”为此,陈伯钧遭到了一些追随张国焘错误路线人员的威胁和恐吓。但他依然毫不畏惧,在9月12日和13日分别通过给张国焘写信和面谈的方式,正告其服从党中央决策部署,率兵北上。陈伯钧的坚决斗争,遭到了张国焘的无情打击,逼使他只身离开红九军,到红大任教员。面对张国焘别有用心的打压,他在日记中以“受辱之日”为标题,坚定地写道:“老实说,共产党人是一切外力和压迫所不能屈服的!只有为无产阶级谋利益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使共产党人折服。”

虽然陈伯钧遭受莫大屈辱,但他始终坚信毛泽东和党中央北上路线的正确,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斗志、坚韧的毅力维护着党中央的权威。陈伯钧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精神,受到聂荣臻赞扬:“他曾挺身而出,直接向张国焘提意见,呼吁团结,反对分裂。这在他当年日记中有详细记载,读来感人。”

勇于自我批评的鲜明品格

陈伯钧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与意见,深入反思自己性格中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作出严厉的自我批评。他的自我批评不是仅仅说在口头上,而是诚恳地记录在日记之中,真正地深入了内心、触动了灵魂。1934年5月27日,时任红一军团政委的朱瑞指出陈伯钧在军事教育管理、政治学习及参加政治工作积极性、军政关系处理、领导艺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天晚上,陈伯钧在日记中发自内心地表示:“这四点是我工作中的主要缺点和错误。今后应以此为鉴,同这一切不良的倾向斗争到底,作一个战役中负责的共产党员。”1936年1月1日,处在病中的陈伯钧深刻反思,认为自己“性情急躁,致文字上、口头上使上级难堪之处也时有之。粗鲁直率、冲口而出的毛病,实在值得警惕,务必消除之”。8月31日至9月3日,由于敌人快速增援,陈伯钧率部攻取礼县陷入被动局面,导致“当前既不能战,又不能休整与开展地方工作,只能转移到中川里附近待机再动”,他深刻地反思到“未集结全部兵力前进,又未迅速袭取该城,途中迟延两天,以致往返疲劳,徒劳无功”。

无论是行军打仗期间,还是患病休息期间,陈伯钧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且他从不推诿,从不掩饰,而是毫无保留地进行自我批评。陈伯钧的自我批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更成为一种鲜明的品格。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