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1 14: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观后感”的作文,无论是针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展览,还是其他形式的观看体验,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感受真挚、结构清晰的文章:
"一、 观后感写作的核心要素:"
1. "紧扣“观后”:必须有观后感,不能跑题。" "基础:" 对所观看的内容必须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或原作来写。 "重点:" 文章的核心是“感”,即你的感受、思考、评价。不能仅仅变成对内容的复述或介绍。
2. "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选取重点:" 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进行细致描述。选择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情节、人物、画面、观点或细节进行重点描写或分析。 "结合实例:" 用具体的例子(如电影中的某个场景、纪录片里的某个采访、展览中的某件作品)来支撑你的观点和感受,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和感受。
3. "情感真挚,表达清晰:" "真情实感:" 观后感是个人化的体验,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启发,还是困惑。避免空洞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西藏昌都风光。 影像中国
一
2月的西藏昌都,雪花纷飞,室内却暖意融融。看着队友们摆上的长寿面,在一声声生日祝福中,卡若二中音乐老师曾晓梅不禁泪光闪烁。她没想到,会在援藏支教中迎来自己的40岁生日!
他们一行20位福建援藏教师,春节刚过便从春暖花开的东海之滨出发,为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带来了春的气息。曾晓梅援藏本已期满,而且泉州家中的老人需要服侍、正待高考的儿子需要陪伴。尽管如此,她还是因这里的教学需求选择留下。人生计划打乱了,她却毫不在意,工作充实得没时间想家,忘了刚进藏时持续感冒的煎熬,忘了思念亲人时的通宵难眠。
都说她越来越像当地人,这是在表扬她高度融入呢。儿子在视频通话里却忍不住“吃醋”了:“难怪舍不得回来,原来你在西藏有一群孩子!”
是有一群藏族孩子,围着她,叫她老师,叫她姐姐。
她负责12个班级的音乐课。孩子们能歌善舞,唱汉语歌没问题,只是发音不准。她就利用课余时间,一字一句给他们纠正。孩子们说的汉语、写的汉字哪怕再简单,在她看来也是那么美,和眼前一张张如格桑花开的笑脸一道,成了寂寞孤单时最好的慰藉。
曾晓梅入藏以来,眼界和境界都在提升。作为昌都市优秀援藏干部人才的她,仍说和队里的哥哥姐姐们有差距:队里57岁、两度援藏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刘斯老师,仍俏皮地说自己还年轻,还能为昌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奋斗呢?她心中升腾起一个梦想,那也是她和队友们共同的梦想,就是用教育让那些正值花季的孩子们盛开芬芳。
孩子的眼睛最是天真单纯。他们通过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捐赠的VR设备大开眼界,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神奇的太空、感人的红色教育基地……远方的景物此刻仿佛伸手可及,令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欢呼:“科学技术真神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孩子们的笑声让曾晓梅相信,在支教的帮助下,孩子们的人生一定更美好!雪域高原也一定会更美好!
二
援藏队员们,哪个的皮肤不被晒得红里泛黑?哪个的嘴唇不曾干裂?可面对使命的召唤,这批80后开始了新一轮上场。
边坝县住建局副局长、33岁的吴文彪,下乡遇雪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辗转闽藏两地住院都若无其事,却在援藏结束的欢送会上哭得稀里哗啦。回到宿舍,他还在离愁别绪中难以自拔,给妻子发短信说:“情到深处竟无言,唯有泪千行。”千里之外的妻子调侃地回复:“没那么夸张吧,跟我分开你咋没哭?”
看到他的援藏故事上了新闻,100岁的爷爷说这是家族史上最大的光荣,5岁的孩子也视父亲为英雄。他则不止一次对儿子说:“等你长大了,有本事也援藏去,看你爸当年修建的房子好不好?”
妻子打趣道:“就你修的那些厕所?”
吴文彪进藏后看到当地的旱厕,心生触动,主动请缨修建现代化厕所。他说:“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从小处着手吧。修好一个厕所,让百姓多一个舒心的地方,也算是办了件实事。”
方便之事,岂是小事?边坝县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示范公厕,就是年轻人干出来的。
吴文彪当年读小学时,总听乡亲们称赞一位前去援藏的当地干部,幼小的心灵便生出“长大也援藏”的心愿。洁白的雪山、清澈的蓝天、淳朴的当地人民,从那时起就深深印在他的心里。他在西藏遇到了更美的自己,回福建后也一往情深地继续为西藏发展添砖加瓦。一批批援藏干部“余情未了”,一批批援藏干部接续前行,成了一项传统。
三
2019年7月15日,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从福州启程时,领队魏东与大家共勉:“高原缺氧不缺精神,海拔再高追求更高。”福建省援藏工作队从落地林芝到转战昌都,一步一个脚印,千磨万击还坚劲,着力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典范。
原本在生活中与雪山、高原无缘的援藏队员们,对西藏满怀热情和向往,却被接连而至的高原反应考验着体魄与意志。
1983年出生的潘宜协,内心早就埋下了一颗援藏的种子。多年后,种子终于发芽,潘宜协援藏梦圆。不成想,他在海拔4000多米的邦达机场刚一落地,便头重脚轻、如踩棉花。虽然没像有的同行者那样一头栽倒,各种症状也没轻易饶过他。
但,毕竟带着使命而来,沉甸甸的责任感压实了绵软的步履,奋斗向前的惯性推动大家第二天就投入相关会议,再之后是实地考察,各个工作组都快速安营扎寨。
半个月不到,领队就带着相关部门的队员,下到对口支援的八宿、左贡、边坝、洛隆四个县调研,一周时间辗转上千公里。白天调研,察看项目,督促进度;晚上座谈,谋划思路。山高路险谷深,昌都让这群初来乍到者知道什么叫惊心动魄:羊肠道边密布着万丈深壑,高耸着悬崖绝壁,下面则常是深不见底的滔滔江水,万一失足,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样马不停蹄的调研中,大家逐步见识了藏区山川的险峻与壮美,了解了昌都经济社会的困难和挑战。潘宜协后来回忆这次调研,满是感慨:“一路艰难地走下来,心中充满对大自然造化伟力的震撼,也更加坚定了为这片神奇土地奉献的信念。”
来了,就要像小草和格桑花那样扎根雪域边陲。援藏人生的每一天都不会空虚,今后回忆起来没有一天会后悔……有了这样的信念,青春的斗志便敢和那雪山试比高。
2020年,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左贡工作组荣获“西藏青年五四奖章”。
四
群众最缺什么,就全力以赴做什么。医疗卫生是昌都当前最大短板之一,福建投入援藏资金3.8亿元建成昌都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昌都市疾控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还不够,再从福建带来一批年轻医护人员,助力昌都“健康扶贫”。
2020年4月,医护人员长驱四五百公里,到边坝县开展下乡义诊暨“师带徒”活动。义诊中,他们突遇22岁的卓玛拉嘎分娩困难,若不及时剖腹产,将危及母婴。产妇家属坚持要转院昌都市,可一路上至少八九个小时的车程,加上路途颠簸,谁敢保证不出意外?
妇幼院院长刘达宾带着医生苦口婆心做工作,家属终于同意就地实施剖腹产。一小时后,婴儿顺利出生,母婴平安。产妇家人献上洁白的哈达,借歌声表白真情:“遇上你是我的缘。”
昌都的手足畸形发病率较高。患儿内心自卑,治疗费也让不少家庭一筹莫展。援藏工作队建起了救治小组,协调福建和北京、上海等地优质医疗资源,已成功救治患儿80例,最小的患者只有8个月。看到术后的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甜地笑了,看到以前总将手藏在袖子里的小朋友终于可以大大方方“露一手”,想到他们及其家庭今后的命运将得以改变,刘达宾的欢喜还没来得及浮现在脸上,就险些倒地——连轴转的他实在太累了!
五
援藏的初衷是什么?32岁的林全斌一开始没有细想。一年来,耳闻那些摆脱顽固疾病的家庭变得笑语盈盈,目睹在雪山顶上网课的孩子看到全新世界的喜悦,还有那一座座新村新居、一条条雪中水道,他感受到了这片古老土地迸发的蓬勃生机。助力藏区进步,正是援藏工作的初衷!
他感叹:“从开始的新鲜好奇、步履维艰,到现在的熟悉融入、逐步适应,曾经遥远的世界屋脊变得触手可及。发生着改变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灵。”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颗心灵,他在结束原本一年半的援藏后选择继续留下。家中两个幼子抱住他双腿不让他出门的情景,曾让他每每想起就泪眼蒙眬。每一次的狠心挣脱,却也坚定了他不负此行的决心。
援藏是思想的修行,是心灵的升华。这段岁月好慢,慢到亲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缺席;这段岁月好静,静到他们能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世界屋脊上千年的跨越,不易!每一位勤恳工作的在藏和援藏干部,都有着太多令人感动泪流的故事。他们无惧雪崩、暗冰、泥石流、塌方、落石,顶着日月星辰奔走在高原之上。
援藏队员的一次次停留,是爱上了这块神秘而多彩的土地,恋上了广袤的草原和美丽的格桑花,还是迷上了热情高亢的锅庄舞和浓烈香甜的青稞酒、酥油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不会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自己何以出发!
3月,又一批48位专业技术人才从福建进藏,他们中80后近一半。
一位队员说:当我老了,一定会经常翻开相册,抚摸这些年的援藏岁月,给孙辈讲述这最美的经历……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04日 08 版)
谷爱凌再晋级的消息传开,国人都振奋了,这才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模样,不少朋友看到这样的消息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就连小朋友看到后,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这才是真正的榜样引领,而这位3年级学霸却写下了这样的观后感,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字迹工整,美观严谨,笔笔入法,堪比“印刷体”一般,还有的朋友说道,这才是真正的“神仙字体”,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3年级学霸的观后感,一同来感知儿童的神奇世界,一同感受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从这位3年级学霸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小的年级,却写出了超越年龄的老成,同时也写出了真情实感,同时,也成为一种榜样引领,相信谷爱凌会引导一批青少年为理想而奋斗,而这位3年级学霸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暖流,我们也看到了未来,不仅在遣词造句上有水平,表现出一种真情实感,而且最大的亮点,还在于这字迹的书写,不仅写出了方块字的底气,而且也写出了一种传统气和书卷气,让人一见倾心。
他的字迹,一上眼,就能够感知,这绝对是一位练家子,能够将平时练字的基础得到最好的展现和发挥,写出了一种崭新的气象,无论是笔法的掌控上,还是点画的精雕细琢上,还是上下笔之间的关系处理上,都体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老到”,非常有主见,也有自我特点,尤其是书写在这种作文稿纸中,每一个字,都彰显出一种正大气象,而且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纸背,非常有水准,而且这种方扁的字形,让人备受感染,这才是方块字的最大优势所在。
看到谷爱凌出战,再晋级,有一种按耐不住的幸福感,而看到这位3年纪学霸的字迹,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样一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从青少年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勃勃的生命力,而且还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劲,你咋看?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