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2 11:59
写作核心提示:
写读书笔记104字作文,需注意:"紧扣原文",准确概括核心内容或观点。语言"简洁精练",避免冗余。结构"清晰",可分点或成段阐述。表达"流畅",语句通顺。观点"明确",可加入个人简要评析。字数"严格控制"在104字内,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曹操初次得到兖州时,谋士毛玠便给了一个建议:
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
这是决定性的大战略。那么多英雄豪杰,最终真正胜出的只能有一个!要想做这个人,就得抓住两条。一是抓政治,要抱住皇帝,代表皇权,就是代表正义,那样打谁都是理直气壮,胜算当然也就更高。二是抓经济,要发展根据地的经济,从长远上规划粮食、钱。
那么汉献帝在董卓死后,是不是日子好过一些呢?一点也没有。
挟持汉献帝的李傕、郭汜正互相掐。当年夏收绝产,长安人相食,粮食一斛五十万钱。献帝下令打开粮食储备库,可人死如故。献帝派人查看粮食是否都是不实的秕子,一查果然。处罚了相关官员,饥民全部获救。
此事可见献帝之明,积德得寿也。
李傕和郭汜两人本来挺好的,李傕经常把郭汜叫来喝酒,还给安排美女陪宿。郭汜的老婆吃醋,有次李傕送给郭汜美酒,她给往里面放了药,然后告诫郭汜:一山不容二虎,以后别去李傕那喝了。
两人互相掐的高潮是,李傕劫持了皇帝,郭汜劫持了公卿大臣。
后来,又有几个军阀加入对皇帝的争夺。为什么要夺皇帝呢?自然都是想“挟天子”,得些好处的。
汉献帝被夺来夺去的,东奔西逃、颠沛流离,办公的家什都跑丢了,自己带着皇后还有几个贴身大臣,如丧家犬一般。
而且,他要就隐忍,要讨好军阀,避免将其惹毛了,做出过激之举来,对自己不利。
真是个苦难皇帝。
最后从李傕等人手中逃出,逃到了河内,投奔军阀张杨。这里算是袁绍的势力范围,有谋士劝袁绍“挟天子”,他没那么做。可能两层原因:一是不想在上面再加个皇帝了,自己想当了。二是,因为对之前宫廷中的凶险了解太多,有所忌惮吧。
196年,张杨、杨奉等军阀的帮着,汉献帝回到洛阳,据他上次离开已有6年。此时的洛阳宫室烧尽,荒草丛生,各地军阀也不给进贡物资,大臣们都自己找野菜吃,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乱军所杀。真是史上最惨的朝廷。
洛阳离兖州很近,可以说是给曹操送上门来了。
荀彧催促曹操抓住机会,他讲:
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奉护皇上,是民心所向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大战略;这样更利于吸引招揽人才。
于是,曹操接受谋士董昭的建议,贿赂收买当时控制献帝的军阀杨奉,带兵到洛阳朝见献帝,之后将献帝接到兖州的许县。
从此,献帝终于稳住脚了。但是,脖子上似乎一直压着一把刀。后来,皇后和一个贵人、两个皇子,还有上百皇室兄弟都被曹操所杀。皇后从他身边被拖出去时,向他呼救,他答:我自己都不知道哪天就得死了啊!
而李傕、郭汜等前后多位争夺献帝的军阀几乎都没有善终,要么被别的军阀攻杀,要么被手下杀。最高的皇权真可谓“天下之至不祥”,非不世出的豪杰是镇服不了的。
曹操终于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各路军阀,凡是爱面子的,想要正式皇帝任命的,都得先跟曹操套套近乎。反过来,曹操要想跟谁套近乎,发个任命书过去就OK了,省钱省力。天下人才也都眼前一亮,荀攸和郭嘉就是这时来的。
当然也有风险,实力超强的袁绍看着心里酸酸的,便有些后悔,这就要磨刀霍霍。曹操现在惹不起这个爷爷,赶紧把最大的官称给袁绍送去--大将军、总管四个州,自居其下,将其稳住。
曹操还接受谋士枣祇的建议,发展屯田,边打仗、边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军粮问题。这也是毛泽东在延安的做法。
总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曹操的战略思想成功展开。
按:这其实是《谷园讲通鉴》的文字初稿,也算是个提纲,后来决定做成视频脱口秀节目,稿子只好全部重写。干脆发上来与大家交流吧。
《谷园讲通鉴》的视音频目前在爱奇艺和蜻蜓FM脱口秀频道热播,敬请关注。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