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2 17:4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家访工作总结中班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家访工作总结中班作文:关注细节,传递真情"
家访是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重要桥梁,是了解幼儿在园外表现、促进家园共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处于性格、习惯养成关键期中的中班幼儿来说,家访尤为重要。一份详实、客观、充满关怀的家访工作总结中班作文,不仅能清晰记录家访情况,更能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那么,在撰写这份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观察记录要客观具体,避免笼统空泛"
家访的核心目的是了解幼儿。总结中应记录下具体的观察到的行为、语言和场景,而非简单的评价或猜测。
"注意事项:" "描述行为而非评价性格:" 例如,记录“孩子看到玩具时主动拿起并分享给弟弟”,而不是“孩子很懂分享”。前者是事实,后者是推断。 "记录细节:" 幼儿在家中的饮食、睡眠、情绪波动、与家人互动的方式、喜欢的游戏、害怕的事物等细节,都是宝贵的信息。比如,“晚餐时孩子能自己吃饭,但会对特定蔬菜表现出抗拒。”“午睡时需要特定的安抚物才能入睡。” "区分事实与感受:" 清晰地区分哪些是观察到的
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可见,一个孩子的成长,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是多么重要,这一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更清楚,为了了解这些,我们每学期的家访工作成了学期结束收尾中的重点。这段时间老师们都在忙着家访。于是,我一开始就制定好了计划。虽然也不是第一次家访,但这次的家访感觉收获很大,在家访得过程中有些体会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家访,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
1、能全方位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学校里无法了解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较典型的是我班的双胞胎姐妹,在校性格内向,说话细声细气,有什么事都藏在肚子里,从不跟我说,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家里却很活泼。听她妈妈说,家里她可活泼了,把学校里学的什么都跟他们表演,跟他们说,这确实让我很吃惊,其实班中家校反差很大的学生还有很多,经过家访,全面了解了他们后,在今后的教育中,能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心理,以引导他们的行为。
2、能更好地建立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我感觉,第一次的家访很重要,这是你与家长真正面对面,走进他们的生活,坐下来聊聊他们的孩子,于是我拿出比平时更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孩子的在校表现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很多家长对于我的到访,很受感动,也很热情。虽然一杯开水很普通,家长的话语很朴实,但却能驱走当时的寒冷,让我心中倍感温暖。
3、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家访,每次要算好线路和时间
由于在农村,每个孩子的家都很分散,于是出发前必须先制定好路线,及每家家访的时间,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出更高的效率。如出发前先把一个村的都列到一张表格里,然后按照门牌号排列好,这样方便你寻找,不走回头路。乡下的道路虽说没有前几年那样难走,但是对于不是新仓的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因为不熟悉,有时因为要找这家会绕一些冤枉路,也经常遭遇迷路的尴尬。还有乡下的狗狗真的很多,而且都是散养的,真是有点怕,不过还好乡下的老人都很热情,经常给你来解围。
三、家访,不能用打电话代替
电话交谈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及家庭的情况,再加上农村有的家长比较腼腆,有话不愿意说,而且电话里有些话也说不清楚,如果不到学生家里去看看,老师不可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也不可能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因为孩子的教育跟家庭有很重要的关系。
四、家访,很累但很快乐
家访,每次都跑那么远、那么多的路,虽然我对这里的路并不熟,但是和同事一起,他们指引着我一起前进。家访很让人感到快乐,比如,你接过家长送上的热热的茶水,你会听到家长一句句的问候,你会看见家长发自内心的微笑,你会远远的看着孩子一家站在门前望着你的离开。等等,每每看到这些,想想累,辛苦都值得。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山西新闻网运城频道讯(王瑞)家访工作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第一步,为确保家访率达到百分百,老师们事先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合理的路线,提前电话或微信预约好时间进行家访。
家访足迹
家访总结
家长反馈
责任编辑:李郑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