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2 19:26
写作核心提示:
请求出错,状态码:0内容: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本诗的作者是诗仙李白,做于他第一次出蜀时期,大约在公元724到726年之间,此时作者二十四五岁,正是豪气干云的青年。作为天才的李白,第一次出游,那必然怀着一飞冲天的豪情和舍我其谁的霸气,像世界宣告诗仙的驾临。
诗人沿长江东下,来到了荆门,这正是古代楚国的地方。他看到了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阔的荒原。从这样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青年天才正需要这样广阔的天地让自己尽情的驰骋,来发挥自己的天才。然后用夜晚的天空比做镜子,用白日的云彩比做海市蜃楼,这是诗人一贯的夸张手法,这也是诗人的天生才华。他不管在哪都会语出惊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等都是运用了这种夸张的比喻,但却恰到好处。最后两句故乡之水陪伴我东下,表现了诗人作为凡人一面,第一次远游对未来的一丝惆怅和对故乡的不舍。
全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这也是年轻的天才向世人的宣誓,我高调的来了,你们都需要避开我的锋芒,从此我的大名将名垂宇宙,万世不朽!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说起许浑,后人们总是评价一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而他也被人们称之为“千首湿人”,究竟这个称号是因何而来?他的出世、避世思想在其诗中又是如何体现?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腾讯视频、一心明德文化共同打造的诗歌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第十一期正式上线啦。
在本期节目中,符龙飞、方锦龙、与魏新、牛魔等人一起打起水漂、吃起青精饭、品茶吟诗,共同品鉴“大湿人”许浑的代表作——《谢亭送别》。
在“字斟句酌”环节中,牛魔和魏新为符龙飞详细讲述了许浑其人。许浑是晚唐时期具有比较大争议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且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上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因其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故有"许浑千首湿"之称,自编有《丁卯集》诗集。
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的赞语,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
其实许浑诗中多用水气和他驻足之地是分不开的,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湖南、润州(今江苏镇江),这三处其长期的居住地均位于南方,南方多水、气候又潮湿、随处可见水意,这就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首《谢亭送别》就是许浑“湿漉漉”风格的代表,且诗中情感深邃,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说起《谢亭送别》,那就不得不说“谢亭”,其又叫作谢公亭,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同时也是此诗的发生地。
与其他送别诗不同的是,许浑的诗第一句是从声音开始的——“劳歌一曲解行舟”。
在古代,送别时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一曲,缆解舟行,我们可以从送别者的眼中感受到一种匆忙急促而无奈的气氛。
而“红叶青山水急流”则写出了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景反倒成为增添离愁的因素了,正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辩证法。
并且这一句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对“水急流”的刻画,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
一个“急”字既透露出送行者当时的心理状态,也表现出整首诗的意境。
第三句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以满天风雨着意烘托渲染自己的伤感,情与景相契合,是“以哀景写哀情”。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接抒情来,不但更富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全诗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愁之情,笔法富于变化,通诗没有一个“愁”字,但却让人感觉到处处“皆愁”。
劳歌一曲,此一愁;目送行舟,此二愁;酒醒人远,此三愁;风雨下楼,此四愁。诗人层层渲染,把友人去后的惆怅失落之情写到了极致。
在随后的“邻家雅趣”环节中,嘉宾们还一起参与制作了唐代的陶壶,唐代酒壶有什么特点?制作期间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节目中寻找答案吧!
让我们一起漫步谢亭,看红叶流水,品味离别之愁,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吧!
来源: 中国青年网文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