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3 00: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塔尔寺的日记作文,可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让你的作文更生动、具体和有感染力:
1. "明确日记的视角和基调:" "第一人称:" 记录你作为参观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这是写日记作文最常见也最自然的方式。 "基调:" 可以是兴奋、敬畏、好奇、平静,或者是一系列复杂情绪的交织。明确你想表达的主要感受,这将贯穿全文。
2. "抓住核心要素——塔尔寺的特点:" "地理位置:" 简单提及塔尔寺位于哪里(如青海西宁附近),可以点出其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地位,增加背景信息。 "建筑特色:" 这是塔尔寺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具体描述你看到的建筑,如宏伟的经堂、色彩鲜艳的壁画、独特的酥油花、精美的唐卡、转经筒、玛尼堆等。注意运用形容词,如“金碧辉煌”、“五彩斑斓”、“庄严肃穆”、“别具一格”等。 "宗教氛围:" 描述你感受到的宗教氛围。比如看到僧侣虔诚祈祷的身影、转经的人流、诵经的声音(如果有的话)、信徒献哈达的场景等。这能体现寺庙的神圣感。 "艺术珍品:" 如果留意到了
昨天写到去青海旅游的第五天下午,坐小摆渡车来到塔尔寺景区入口,入口的游客很多。
跟着导游走进塔尔寺景区,来到一棵有600多年树龄的菩提树下,听景区内的导游讲解。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这棵菩提树有一个传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之时,他的母亲在用随身带的藏刀割断脐带时,滴了三滴血,后来此地便长出一株菩提树。
这株菩提树长势茂盛,树上的有十万片树叶,每片叶子上有一个"狮子吼佛像",心不诚的人则看不到。
宗喀巴从小就很聪明,3岁就开始学法,十几岁徒步去西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藏文和佛法,竟有六个春秋没有回家。
宗喀巴的母亲年事已高,思儿心切,便从头上剪下一绺白发,写了一封信捎给儿子,希望他回来见上一面,以免日后留下遗憾,同时说了在宗喀巴诞生地长出菩提树的事。
宗喀巴用自己的鼻血调和颜料绘成了自画像,并为母亲写了一封信,告诉母亲在菩提树旁修建一座佛塔,见塔如见人。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后人为护塔护树,又修建了一座宫殿,这就是现在的大金瓦殿。
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人们称呼塔尔寺。
后来经过多次扩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浑然一体。
景区内到处都是雄伟壮观的寺庙,佛塔等藏族建筑风格,藏族文字、藏族装饰都随处可见。
塔尔寺的三绝看着都很精美,都在建筑物内不能拍照,只能跟着人流往前走,无法停下来仔细看一看。
由于塔尔寺景区游客众多,进每个院落需要刷身份证进入,建筑物里面一概不让拍照,只能在院落外面拍一些照片。
塔尔寺占地面积很大,建筑物众多,院落一个接着一个,游客众多,只能跟着导游走马观花,用了2个来小时浏览了一圈。晚上要坐大巴车赶回兰州住宿。
今天写到这里,明天接着写在兰州的事情。
这是这个征文活动的15篇。
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终于结束。西宁的夏天又开始了,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阳光明媚而温度适宜,是出去溜达的好时机。
我们乘公交车前往塔尔寺。经过一次倒车,再打出租车,终于到了塔尔寺。
暑假期间的塔尔寺,也是人满为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占地面积600余亩,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1961年,塔尔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塔尔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
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时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进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
我到塔尔寺不为拜佛亦不为许愿,只是感受一下信仰的力量和塔尔寺的恢宏。看着那些在大殿外廊下一脸虔诚磕长头的信男善女,你会收敛所有的玩世不恭和满不在乎。再看看那些须发皆白的僧人,面对熙熙攘攘的喧闹,置若罔闻,一心一意地礼佛诵经,你不肃然起敬都不由你。
游完塔尔寺已经快下午两点了,饥渴难耐,加上烈日炎炎似火烧,心情就急躁了。因为进塔尔寺的主干道修路,其它可走的路异常拥挤,公交车又不能到达,乘公交必须到街道上。问了几辆出租车,都不去街道,要拉西宁的,七十块钱。我们俩坐公交往返也就十块钱,自然不愿意坐出租车。又等了十多分钟,无奈之下,我走到一个执勤的女交警跟前,询问怎样才能到达街道。年轻文弱的女警官指着出租车说可以坐出租车啊。我欲言又止,女警官对第一辆出租车的司机说,有客人需要送走,请马上出车。那司机磨磨蹭蹭的不大情愿,女警官声音严厉起来,说再不出车就算拒载。最终,那出租车送我们到了公交站。
塔尔寺的游历,因为那位文弱的女警官而温暖难忘。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