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3 00: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善良》主题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1. "明确核心主题与范围:" "界定“善良”:" 首先,你需要思考在《善良》这本书(或者你阅读的关于善良的文章/故事集合)中,“善良”具体指什么?是恻隐之心、乐于助人、宽以待人、无私奉献,还是某种特定的行为准则或精神品质?明确这个核心概念是全文的基础。 "确定侧重点:" 一本书可能探讨善良的多个方面。你需要选择一两个你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点作为写作的侧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2. "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精读关键章节/情节:" 回忆或再次阅读书中关于善良的描写、故事、人物对话或作者论述的部分。找出最能体现主题的"具体事例"、"典型人物"或"关键语句"。 "分析细节:" 不要只看表面情节,要分析这些事例或人物如何生动地展现了“善良”这一品质?善良是如何发生的?遇到了什么阻力?产生了什么效果?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3.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标准结构:" "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恶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其实,所有善恶,都在一念之间。为什么我如此丑陋,他却高高在上?
为什么胆小的我和恶人站成了一队,而日高却能正义地站出来,抵抗校园暴力?
为什么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却总得不到赏识,而他却功成名就?
而这时,野野口又被查出了患有癌症,时日已不多。这成为了泯没他良知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我对他做了那么多过分的事情,他却不计前嫌,依然出手相助?
太冷,不行,别人感受不到,会说你太假。
太烫,也不行,热情过了头,再好也是罪。
不冷不烫,温热即可,才是刚刚好。
编者的话
小事见真情,平凡亦闪光。邻里间互助互爱、校园保安无私奉献、废品回收员舍己救人……一件件凡人善举,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些好人好事就像一道光,温暖了孩子们的心,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善良人的困局
——读《悲惨世界》有感
北京育英中学高二(3)班 李东来
《悲惨世界》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将苦难加之于善良人的社会。雨果以冉阿让的故事展开书中众人,向世人叙述着作者的思考。
书中主人公冉阿让是善良、勇气和爱的化身。为了抚养姐姐的孩子,他甘冒风险去偷面包,因此在狱中度过了十九年。刑满释放后,他遇到了心地善良的米里哀主教,而后又奇迹般地从苦役成为富商、市长。得知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决定照顾她们母女二人。后来,为避免无辜者受罚,冉阿让坦白了真实身份,结果再次被投入狱中。从狱中逃出后,他把芳汀的女儿珂赛特抚养成人,还冒着生命危险从下水道救出马吕斯。
在许多文学作品里,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艰难碰壁的一生去展现社会的黑暗。而雨果不同于此。冉阿让的人生固然悲惨,但也有幸运的成分,甚至带有传奇的性质。而即便如此,冉阿让的人生也并不如意。因为压在他头上的,有可憎的法律、黑暗的监狱、战火纷飞的街垒……他的故事体现了劳苦大众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奋斗和挣扎。
在书中,痛苦的不只是冉阿让,还有他的敌人。在那悲惨的世界中,所谓“正义”来源于无理的法律,那是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手段。忠于法律的沙威警官,一心搜捕冉阿让、镇压人民暴动。街垒发生暴动后,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沙威。恪尽职守的沙威以为自己一直在坚守正义,却发现追捕的逃犯其实是极其高尚、善良的人。这让沙威陷入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终选择自尽结束这种痛苦。
《悲惨世界》中的故事让我们认清了那个时代的黑暗本质。它不只让人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还摧残人的精神。它让人们看不到救赎的希望。《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如何“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抗议。
近期征稿主题:
照片中的故事
美好的旅行瞬间、精彩的班级活动、亲友相聚的快乐、难忘的毕业典礼……总有那么一张照片,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欢迎来稿分享镜头背后的故事。
截稿日期:2025年7月17日
夏天的味道
冰粉、冰棍、汽水、绿豆汤、酸梅汤、凉面……炎炎夏日,哪个消暑美食是你的最爱?写一写喜爱它的原因和故事吧!
截稿日期:2025年7月24日
永远的铭记
你是否参观过抗战纪念馆、烈士公墓、烈士陵园、重大战役纪念地或其他与抗战有关的爱国主义基地?听过哪些抗战英雄的光荣事迹?有没有亲耳聆听过抗战老兵讲述那段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岁月?请写一写你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到的抗战历史和感受到的抗战精神。
截稿日期:2025年8月6日
欢乐暑假
夏令营的意外收获、住在长辈家的快乐时光、天南海北的尽情玩耍……每个悠长暑假都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你在暑假中经历了哪些开心的事情?快来说说吧。
截稿日期:2025年8月14日
与AI共舞
从学习机到智能玩具,人工智能已经全方位融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你在使用AI工具时发生过什么故事?由此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欢迎与我们分享。
截稿日期:2025年8月14日
身边的风景
上学路上的美景、家中精心布置的角落、邻居亲切和蔼的微笑……生活中总有一些风景,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几分“小确幸”。留心观察,总能发现身边的风景。
截稿日期:2025年8月21日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篇、名著的心得体会,包括儿童文学名著。
长期征稿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感谢您参加北京日报《小苗》的作品征集活动。
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环境,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作品内容的原创性、合法性等由作者本人负完全责任。如有抄袭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经查实,主办方将取消其投稿资格。作者本人还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
来稿请投至
邮箱
xiaomiaozhoukan@163.com
或微信小程序
https://xuejing.takefoto.cn/xmzk/#/home
邮箱投稿标题请注明征稿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小程序投稿请按要求填写。
文字类作品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以word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片类作品以绘画、书法作品为主,JPG格式,单幅不超过3M。视频类作品需竖版拍摄,MP4格式,单个作品不超过100M。
北京日报《小苗》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小苗》编辑组2025年6月
《小苗》周刊简介
《小苗》版是《北京日报》上一个专属于孩子们的创作天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书写自己成长的故事,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可以对城市建设提出建议。每周,《小苗》都会在《北京日报》与孩子们准时见面。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一点点长大的足迹。
虽然叫《小苗》,年龄可不小。说起《小苗》的历史,很多老作者、老读者并不陌生。1982年1月24日,北京日报《小苗》专刊创刊。当年,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辟专版,这在当时全国的省级党报中还是一个创举。
目前,《小苗》主要刊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记叙文和文学名著读后感,内容围绕孩子们的校内外生活和成长感悟。传播方式包括《北京日报》报纸、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小苗”以及《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如今,《小苗》周刊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作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小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