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3 0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笋芽”的日记,无论是记录真实的观察,还是发挥想象,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能让你的作文更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1. "明确日记的核心内容 (Define the Core Content):" "是观察记录吗?" 那就侧重于你观察笋芽时的所见所闻。它长在哪里?长什么样?周围环境如何?你观察到了哪些变化? "是想象创作吗?" 那就侧重于笋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感受和经历。它发芽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 "是抒发情感吗?" 那就侧重于你对笋芽的喜爱、敬佩,或者从中得到的感悟。
2. "抓住笋芽的特点来写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mboo Shoot):" "形状 (Shape):" 它是尖尖的、锥形的吗?底部是粗壮的,上面是逐渐变细的吗?有没有像“眉毛”一样的嫩芽? "颜色 (Color):" 它是什么颜色的?通常是嫩黄色、黄白色或浅绿色,显得非常娇嫩。 "质感 (Texture):" 它摸起来是光滑的、湿润的、软嫩的,还是带着泥土的粗糙感? "动态 (Movement/Dynamics):" 它是刚刚
梅雅颂(右)与爸爸一起读书
亲子共读主张
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阅读未必是最重要的,但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有助于筑牢精神的底子,能够使人快乐成长,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书香世界。亲子共读是一个孩子阅读的起点,然后才是孩子的独立阅读。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是质的飞跃。独立阅读以后,仍然可以有亲子共读,因为阅读需要分享,需要交流,需要学习。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以后,亲子共读依然不可替代,它可以让孩子享受到不一样的阅读快感。打造一个书香家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这个书香,就需要亲子共读来实现。
事迹介绍
梅雅颂的爸爸梅杰是一名编辑,也是一名学者,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出版工作,写过十多本学术著作,非常注重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有着明确的分级阅读主张,对各种图书的品质和版本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梅雅颂尚在胎儿阶段,就采用胎教的方法,给胎儿朗读童话和儿歌。在梅雅颂出生后,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制定了完整的游戏计划和阅读计划。0-1岁的时候,给孩子阅读玩具书,让宝宝体验书的形式、质感,并以大量儿歌对梅雅颂进行文学启蒙、音乐启蒙。
在1-2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韩国的《成长之路:韩国家庭亲子教育第一方案》丛书,让她初步认识各种颜色、形状等,并树立安全意识、卫生意识等。在2-3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简单的低幼绘本,并接触丰子恺儿童漫画。
在梅雅颂4岁上小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全方位的文艺训练,诸如钢琴、绘画、书法、舞蹈等。在这一阶段,梅雅颂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阅读了近千种绘本,包括杨永青系列、中国图画书典藏系列、数学爆米花系列、你好科学系列等大型丛书,让梅雅颂全方面阅读了文学、艺术和科普方面的幼儿绘本。
当梅雅颂上一年级的时候,便开始着重培养她的拼音书阅读能力。主要是选取《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金波童话系列、冰波童话系列、小巴掌童话等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少儿图书。梅雅颂的拼音书阅读,从一开始的每天几页,到二十页,再到七十页,甚至一百页,有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每天基本保持着数万字拼音童话的阅读量。在阅读拼音童话的同时,爸爸梅杰又开始对梅雅颂进行古诗的诗教、小古文的熏陶。一年级寒假,学会了唐诗三百首,能够熟读其中二百首,能够背诵一百首。小古文坚持熟读了一百多篇,包括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等名篇。
梅雅颂(左)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合影。
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又开始培养梅雅颂文字书的阅读能力,先从文字量少的绘本、桥梁书等入手。当逐渐适应纯文字书以后,很快进入每天阅读数万字文字书的状态。对梅雅颂进行分级阅读的试验,是非常成功的。这与爸爸梅杰善于选书、挑书有很大关系,并且整个过程中都是不断地检查阅读效果,总结经验。
在梅雅颂完全能够独立阅读文字书以后,爸爸梅杰不再刻意督促和监督阅读,而是把握大的方向和阅读范围,不断推荐经典的优秀的作品,但具体由梅雅颂自己安排时间完成,这样梅雅颂的阅读就真正进入自己把握的世界。梅雅颂阅读的文字书主要包括《李毓佩数学童话系列》《西顿动物故事》《沈石溪动物小说》《椋鸠十动物小说》等。
之所以偏重科普文艺,是因为梅杰认为在经过低年级的童话阅读阶段之后,在中年级应该多读一些介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作品,能够兼顾两方面的学习和提高。等梅雅颂进入高年级以后,梅杰打算更多侧重于给孩子推荐成长小说和名人传记故事,因为优质的成长小说和名人传记故事,将会更大地刺激孩子的成长力量,榜样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
两岁梅雅颂阅读绘本。
亲子共读效果及影响力
阅读可以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梅雅颂在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作品的营养。在读二年级的时候,所写的第一篇作文《春天的故事》出手不凡,全文四百多字,从动物、植物等各个层面写出了春天的喜人景象。而且,善用比喻句,最后连用四个比喻句,把春姑娘的音容笑貌描摹出来,十分生动形象。这篇作文已发表于《花火》杂志2021第9期。全文如下:
春天的故事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河水就像一条碧绿色的丝带。
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它们在碧绿的大树上、蔚蓝的天空中、透明的小溪边开心地啼叫。冬眠的小动物们,都苏醒了,如蛇、熊、乌龟、松鼠、獾、刺猬……
武大的樱花开了,桃花、梅花都纷纷开了,美丽无比,千姿百态,有纯白色的,有粉红色的,真美呀!好像在比谁最美!
树、草都发芽了,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破土而出的种子,仿佛是春姑娘用温和、甜蜜的声音呼唤出来的,也仿佛是雷公把藏好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起来,用粗重的嗓音喊出来的!芽儿有的是火红火红的,有的是一块绿、一块红的,有的是粉红粉红的,都非常可爱。
啊——
柳条又细又长,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桃花红了,那是春天的嘴巴吧!
笋芽儿从土里钻出来,那是春天的手指吧!
黄莺婉转悦耳地鸣叫,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温暖的春风抚摸着人们。小孩子们一放学就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把风筝放上了高空,仿佛在拥抱春天。
这就是大自然中的春天!
文章的发表大大激发了梅雅颂的写作兴趣,后来又创作了多篇作文。尤其在上三年级以后,坚持写日记,每周一篇作文,已经大大进步了。部分作文已经呈现儿童文学创作的气息,能够改写民间故事,虚构式创作童话。比如在参加2021年的楚才杯作文大赛中,梅雅颂在两个小时时间内,创作出一篇八百字的童话。能够在规定时间里,写出这么长的一篇童话,充分说明阅读扩大了梅雅颂的表达欲望,写作成为她的爱好。
再附一篇梅雅颂的《夏天的故事》:
夏天来啦!夏天来啦!
夏天像个美丽的小姑娘,她走过的地方,荷花开了,知了叫了,西瓜熟了……到处生机勃勃。
夏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荷叶、荷花。满塘碧绿的莲叶,一片接着一片,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圆盘。一朵朵荷花开得格外美丽,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红艳。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赞颂了夏荷的美。除了荷花,其他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尽情地开放,如火焰般的石榴花等,清香扑鼻。
夏天也是动物们活跃的季节。知了高声地唱着那惹人烦躁的歌,蚊子随处盯人,青蛙每天吃大餐,变得越来越胖。
夏天是燥热的,冰淇淋、雪糕成了我们小朋友的最爱。一股凉爽,浸透心里,美滋滋的。
夏天真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我喜欢夏天。
作者为华师附小304班梅雅颂的爸爸。
来源: 新父母在线
6月29日 星期六 晴
清明节后的沙洲百丈岭丛山中,最难得是漫山遍野的竹丛中冒出小笋芽尖尖。每逢清明雨后,沙洲村的山岗里到处长满了竹笋。这些小竹子是灵性的,像一个宗族,它的根系在村里的土地上肆意生长。一个村子里有了竹子,就有了气节,有了向上的力量。小竹子在沙洲村的存在,意味着一个村庄的发达,与子孙一样,在这里盘根,在这里错综,在这里庞大。
清明扯笋,是沙洲人童年的趣事,更是一个村庄里的盛世。沙洲村崇文兴武,村子里考上学堂的人多。考学出来到城里工作的人,喜欢怀旧,喜欢在村子里溜达,喜欢在亲人和土地上寻找精神的寄托与救赎。他们生怕离开了沙洲村后,不再像村里的人,村里的根。所以,春节他们归乡,清明他们归乡,春插他们归乡,双抢他们归乡,中秋他们归乡。他们在城里吃腻了大鱼大肉,偶尔又把大鱼大肉捎来村里的亲人。他们懂得,这些鱼肉是可以等换的,如同某种交易,他们会换回更多村里的粮食,稻谷,蔬菜,山里的小竹笋,茶油,还有豆子,鸡鸭,仿佛所有能拿得动的,他们都有可能会带走。
在沙洲村,村子里的人会种菜耕田,自留地里永远都有吃不完的蔬菜和水果。他们把多余的,吃不完的蔬菜或者食物,通过加工,晒、煮、晾、浸、泡、腌、蒸、煎、榨、擂、炸,所有能派上用场的手艺,都会用上。而立春过后,村里的菜园子里生长最旺盛的,莫过于大叶青菜了,这菜在南方叫水东介菜,叶子略小于故乡。大叶青绿油油地生长,像一把蒲扇一样大时,最好采摘回家加工制作腌制蒲菜,又叫酸菜。在太阳底下晒痨,水分略干,扎起来,十公分长短,然后用稻草秆子扎好结,置于瓦坛子里。快放满时,再用稻草扎起来铺几层,作封口。再将瓦坛口子朝下,用一个托盘放好泉水,将坛子口子密封。每天都要在托盘上更换新鲜的泉水,确保水质的清新。半个月之后,坛子里会不时发出咕隆咕隆的响声,再过半个月,渐渐地坛子里的酸香扑鼻。
等坛子里的蒲菜可以出品,年也过完了。春雨淅淅沥沥在故乡下起来,没完没了的。再过些日子,清明雨殇,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干瘪起来。这时候,村子里的大山开始草木葱茏,竹子也开始自地下使劲地冒出来笋尖芽。有了竹笋,就有了壮着胆子喊山的,他们在进入茂密的竹子林时,生怕遇到鬼,遇到野兽,遇到比山神更可怕的奇声怪响,他们摸了摸后脑勺,整了整衣服,仿佛一股冷意直逼心窝子里。然后对着丛林深处猛地叫喊着,声音凄厉地划过村庄上空。叫完了几声,他们开始钻进了竹林中。竹笋生长多半在阴湿的地带,下坡,或者山坎边最多。竹笋的牙尖越粗,笋子的质量越高。在沙洲村,箍竹笋和麻竹笋比较受人欢迎。在百丈岭、文明水库,这些山岗的竹笋味道极其可口。
扯一把蒲菜,一把小笋,三五个酒浮浸泡的红辣子,把小笋剥了壳,洗净,用刀拍一下,让笋保持软化,再用刀切斜口的,保持一厘米一段。把蒲菜过一下清水捏干,切成丝状,备用。起锅,放油烧成八成热,下入红椒、五花肉与姜蒜头片,爆出香味后下入酸菜与竹笋,翻炒均匀。放入盐、鸡粉、高汤(如没有可用温水代替),炒匀后放入葱花与生抽,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蒲菜酸香,小笋脆嫩,五花肉又嚼劲十足。此菜一出,便满屋生香,引人垂涎三尺。吃饭,喝粥,特别开胃。沙洲餐饮界因为食材的高品,这里的小笋炒蒲菜,成了方圆百里的一道春季名菜。恰恰其做法平淡、朴素。沙洲餐饮最大的深意,在于在有限的生命中,体验无限的自然恩赐与乐趣。
(作者:谭旭日,美食专栏作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