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3 08: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1500字的《左传》读书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结构合理性:
"一、 明确读书笔记的核心目的与定位"
"目的性:" 首先要清楚这篇读书笔记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记录个人学习心得?为了深入分析某个主题?还是为了准备学术讨论或写作?明确目的有助于你筛选内容、确定侧重点。 "定位:" 读书笔记不是简单的抄写或摘要,而应是你与文本互动的过程记录。它应该包含你的理解、分析、批判性思考以及与自身知识体系的联系。
"二、 精读文本,做好素材积累"
"广泛阅读:" 1500字需要足够的内容支撑。确保你不仅阅读了笔记涉及的部分,还对《左传》的整体背景、主要人物、历史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细致标注:" 在阅读时,勤做标记。圈出关键语句、重要事件、人物言行、独特的写作手法(如“春秋笔法”)、让你困惑或产生联想的地方。这些标记是写作时的重要素材。 "梳理线索:" 《左传》以时间为线索,事件众多。尝试梳理你笔记重点涉及的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脉络、因果联系等。
"三、 构思清晰,搭建逻辑框架"
"选择主题/切入点:" 1500
我读《春秋左传》已经七个月了, 今天刚好发出第200篇笔记, 想坐下好好说两句, 像跟老友对坐, 不急不躁, 慢慢道。你别急, 我这人说话常绕弯, 有时候会跑题, 那是思路在翻地, 也算是我和古人的对话方式。
起先读书像赶场, 一本接一本, 记得多胜过记得深。后来有一天我在镜子里看见自己, 心口空空, 是那种被读过好多书却没办法和生活握手的空。于是我把书单收起, 把时间交给一位老人——《左传》。我想试一回慢读: 反复诵读, 一句一句把它咽下, 再用笔把咽下的东西吐出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两百篇, 每篇都像煮一碗汤, 有的清淡, 有的浓烈。
我不是学者, 也不是刻板的搬运工, 我是个邻家阿姨式的人, 喜欢把典故和厨房里的事连起来讲。比方说, 我在写曹桓公的葬礼时, 忽然想到家里老人办丧事的规矩, 那些动作藏着权力和秩序的脉络。历史在我眼里不只是年代, 它像一张老地图, 指出人心的弯路, 也提示走路的方向。读经典最实用的一点, 就是当现实让你迷路时, 里面能找到走出的台阶。
写作对我来说其实是体力活。开始的时候字词磕磕绊绊, 读者批评我又臭又长, 我恰恰需要那样的鞭策。于是我学着把复杂的句子拆成可以咽下的小口, 把论断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文章里我会折返, 偶尔讲个小插曲, 偶尔发个牢骚, 目的只有一个: 把一个古老的句子活成今天能用的工具。工具性比炫技更重要。
有人问我, 这样读古书有用吗? 我会说, 用来治己。读经典不是为了摆谱, 不是为了装懂。古人的故事像镜子, 照出我们的急躁和偏见, 也映出可以修补的地方。中年之后读书, 更像在缝衣, 一针一线地修补过去那些裂开了的认知。
一路走来, 我也碰到迷茫。文章有时爆款, 有时默默无闻。数据会让人兴奋, 也会让人焦虑。我学会把注意力收回到写作本身: 质量是最稳的朋友。互动很重要, 但不该成为唯一目的。是个市集, 可以听人评说, 也要学会独自打磨那把刀。
现在我愿意把几条吐出来, 帮你少走弯路:
- 选一本可以反复读的书去死磕, 不求一日通透, 求三年之效。
- 把读书和写作绑在一起, 写是检验理解的砧板。
- 短文多练习, 长论慢雕琢。
- 遇到不懂的先诵读, 让文字先住进身体, 再求理解。
写到这里, 想起一句我常说的话: 世界很大, 眼界是最值钱的行李。读古书既不是逃避现实, 也不是学术自嗨, 它是把我们惯常的眼神调成更有耐心的看法。愿你在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愿我以后还能把读到的好东西一件件交给你。
今天的结尾简单一点:坚持把书读厚, 把心放诚, 把笔放在该修补的地方。明年此刻, 我还想和你们说第三百篇的故事, 那会是谁的故事, 仍得靠时间来证明。谢谢一路同行的你们, 留言里有温度, 我一条条回去读。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我把不贪婪作为宝物,你把美玉作为宝物,如果把玉给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
师旷歌南北风: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在其君之德也。
注:师旷唯歌南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北风,北方曲调。南风,南方曲调。南风音徵,故曰不竞。此年岁星在豕韦,此月又建亥,故言天道多在西北。胜负在于他们国君的德行。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
注:会见和朝见是礼仪的规范;礼仪是政事的车子;政事是身体的寄托。轻慢礼仪就会丧失政事,丧失政事就不能立身,因此发生祸乱。
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
注:小国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用,失掉信用不能立身立国。做人君的要保持信用,做人臣的要保挡恭敬,忠实,信用,诚笃,恭敬,上下共同保持它,这是上天的常道。
季孙之爱我,疾疢chen4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注:季武子喜爱我是疾病,孟庄子厌恶我是药石,没有痛苦的疾病不如使人痛苦的药石。药互还能让我活下去,疾病没有痛苦,它的毒害更多。
念兹在兹,顺事恕绝也。
注:想着这事就心在这事,这即是顺于事理仝于恕道的。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坏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注: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虽然人死了很久也不会废掉,这就叫作不朽。
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母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注:君子治理国家,不是担心没有财货,而是担心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装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基础。有基础才不能毁坏,您不应该致力于这个吗?有了德行就快乐,快乐就能长久。上帝在你面前监视,你不要有二心。有好名声,用宽宥来发扬德行,那么就可以装载好名声行事,因此远方人到来近处人安心。您可以让人对您说‘您确实养活了我’,现在确说‘您榨取我的财货来养活你’吗?大象有才而毁灭自己,这是因为象牙值钱。
崔杼预娶棠姜筮之,遇《困》之《大过》。陈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繇曰:困于石,住不济也。据于蒺梨(遇境危险),所恃伤也(会使人受仍)。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没有归宿)。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