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环卫的工作总结》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5 16: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环卫工作的总结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且具有说服力:
1. "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
"目的:" 是为了总结个人工作、反思经验教训、汇报工作成果,还是为了歌颂环卫工人的奉献精神?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文章的侧重点和基调。
"对象:" 是写给领导、同事,还是写给公众、学校?不同的读者对象决定了文章的语言风格、侧重点和深度。
2. "突出环卫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认识其价值:" 开篇或重要部分应强调环卫工作在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公共卫生、提升城市形象、防止疾病传播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体现艰辛与不易:" 客观描述环卫工作的艰苦性,如工作时间长(早、中、晚班甚至深夜)、工作环境差(脏、累、臭)、工作强度大、受天气影响等。这能引起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展现奉献精神:" 描写环卫工人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以及他们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精神风貌。
3. "内容要具体、真实、有细节:"
"具体事例:" 避免空泛的口号和套话。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列举具体的
珠海路街道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在“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年”里,市南区珠海路街道聚焦街区“颜值”提升、居住品质提升工作,把“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城市管理之中,探索出“Landscape(品质)Align(协作)+Warming(温度)+Witchery(魅力)”的“LAW”法治引领下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思路。现将街道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汇报如下:一是聚焦“Landscape”品质提升,打造特色“网红”地标。坚持以法治思维引领“新时尚”,提升浮山湾时尚会客厅的时尚指数和魅力系数,打造党建引领的综合整治网格,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片区支部书记分别成为辖区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领导核心,构建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维护提升的“三级”工作网络,依托“红色网格”,瞄准小区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佰优坊商圈强制垃圾分类试点区域等重点部位、街道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建立起日常督导、约谈整治、“回头看”的整治思路。
二是聚焦“Align”协作联动,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作为街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珠海路街道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运用“组合拳”对阻碍“高颜值”街区打造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坚持全域“一盘棋”的整治思路,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挂帅街道领导小组“双组长”,建立起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闭环管理,将市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珠海路街道中队、珠海路环卫站等多部门纳入“协同作战”队伍,分类启动应对社区痛点难点问题,社区加强对小区楼院的巡查机制,小区楼组长、志愿者每日对辖区进行巡查,执法中队坚持24小时工作机制,防止出现整治过后出现回潮问题,街道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触角延伸到街道的每一处,一根红色引领、“LAW”法治思维的绣花针,织密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城市管理的“长效管理网”。“部门合力”更要落地,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身先士卒、披挂上阵,遍寻辖区、深查问题、快想思路,用活“街呼区应、上下联动”机制,凝聚起共驻共建的管理合力,社区与部门“零距离”、“零时差”的报送、解决问题机制,极大提升了对于辖区楼院内乱搭乱建、大件垃圾等整治的效率,形成街区居住品质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凝聚力。
三是聚焦“Warming”温暖治理,倾听民声、改善民生。珠海路街道将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民心工程,不断探索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城市管理思路,通过召开社区共建议事会议,征集让居民堵心、痛心的“卫生死角”问题,让“民生跟着民声走”,纾解困扰居民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挂牌督办的江西路153号、澄海路22号、汕头路7号、以及部队管辖的善化路18、19号院,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亲临上阵,带头行动,在综合整治行动现场指挥,对部分不理解、不支持工作人员开展“有温度”劝解,对居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之以法,用耐心、责任心、同理心感动居民。在善化路18、19号部队楼院,由于该处居民均为部队现役、退休军人及家属,街道积极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主动与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直属保障队联系,参与此次楼院整治活动,由于部队楼院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给整治工作带来难度,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下一步将继续配合北部战区海军保障部直属保障队,按时按点完成此次整治工作。目前,已处置数字化城管件1758件,巡查26期54处,中层步巡21期39处,督察通报8期12处,挂牌督办5期10处,督查件3期20处,通报部分楼院1期5处及其他各类督办件共计64期、174处全部办结,有效推动品质街区、时尚街区建设。同时,对居民反映集中的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积存垃圾、烟头纸屑、树叶杂草、卫生死角等问题,街道开展集中清理、长效维护工作,共组织发动街道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环卫职工、退役士兵公益岗、党员志愿者、楼组长517人次,完成了65个楼院的清理整治,拆除违法建设5处、共29平方米,乱搭乱建9处、共48平方米,占路游商20起,跨门经营16处,检查噪音扰民67次,检查沿街商铺垃圾分类27次,下达告知书、责改文书88份,出动清运车辆50台次,清理垃圾近130吨,清理毁绿种菜152处,让民心更顺、民生更幸福、街区更美丽,街区温度随着春意来袭节节攀升。
四是聚焦“Witchery”魅力气质,讲好高质量发展的街区故事。珠海路街道运用“融媒体”工作思路,打通自办媒体和社会主流媒体沟通渠道,主动发声宣传高质量发展内在举措,融合报道塑造高质量发展外在形象。依托街道“两微一端一报”媒体宣传平台,街道及4个社区同步推送、梯次发布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有关要求、工作推进措施,开设《街区“颜值”提升》专栏报道行动进展,营造辖区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依托中央、省、市、区级主流媒体,街道发挥“通讯员”作用,引导记者到整治一线对问题予以曝光、对工作予以正面宣传,自行动开始至今,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刊(播)发街道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类新闻100余条。
开好局、起好步,市南区珠海路街道首先把“屋子”扫干净,以全新面貌、昂扬精气神迈进新的时代,聚焦“硬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坚决啃下“硬骨头”、拔除“硬钉子”,克服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重重困难,积极努力想办法,不等不靠克服困难,做到整治一处、洁净一处,以高质量发展的“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的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吉州城市环卫工作成效明显
8月11日,吉州区“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自2019年6月23日,吉州区中心城区“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开展一年以来,城区道路洁净程度和清扫保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了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与品质的效果。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
看看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吧
创新机制,明确责任
按照“完善机制、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先行在井冈山大道城区段、大桥西路、沿江路、步行街等7条主要道路进行试点,重点创新并建立了“三大机制”。
责任到人。将试点区域细化为5个保洁责任区,由区环卫处、区城管局、区交警大队及各街道结合“门前三包”、园林标准化管理等工作,明确包区域的责任领导、责任人,核定机械设备、环卫人员,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实现了“责、权、利”的相对统一。
量化指标。设立专职检测组,以天平称重路面尘土和秒表测定地面垃圾停留时间的方法,对试点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测和量化考核,并实行“日检查、周考核、月评比”,定量评价打分。
奖惩并举。设立了“以克论净”考核奖励资金30万元,用于奖励在“以克论净”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环卫工人。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结合,奖优惩劣,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的积极性。
精细操作,提升质量
实行“机械深度清扫保洁+人工即时补充保洁”的模式,道路环卫保洁向机械清扫保洁作业转变,做到精细化管理。
“一吸二扫三冲四洗五保洁六抑尘”
一吸:真空吸尘车对试点路面进行吸尘作业,吸走路面积尘;二扫:大型洗扫车对路面进行全方位清扫;三冲:大型洗地车对路面和路沿石来回冲洗;四洗:小型冲洗车对路沿石转角处、隔离带下、绿化带、地势低易积水积沙区域等薄弱环节和遗漏区域,结合人工着重冲洗;五保洁:电动保洁车16小时巡回快速保洁;六抑尘:大型雾炮车全天空中抑尘降尘。
主要过程全程机械化作业,人工主要负责补充清扫保洁,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试点区域基本达到“双10”标准,给下一步“以克论净”工作的提升及推广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和坚实的基础。
加强管理,长效监督
灭烟桩
持续深入监管,“烟头不落地”推行堵疏结合,试行“烟头不落地”行政处罚,乱扔烟头将罚款20—100元不等,并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安装了1000个灭烟桩。“城市管理示范街”对市容市貌、广告招牌、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进行全方位整治,高标准打造了9条示范街巷。
北门街道示范街
建筑工地及渣土车管理建立了网格定人巡查和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了全城生态绿网围挡全覆盖。“文明行为养成”实行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相结合,在人流量较大场所安装6个LED“文明行为播报站”,并利用微信、电视等推送和曝光不文明行为。
我区自实施“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工作机制以来城市品质和文明素质持续提升提升城市清洁度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提高城市功能与品质我们一直在行动
2020年,我们这样做...
一、拓展“以克论净·深度清洁”工作覆盖面
新增吉州大道、吉福路、阳明路、鹭洲路、韶山路等5条路段(计53.6万㎡)纳入“以克论净”工作范畴。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市容面貌管理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市容监管网格,将中心城区的日常环卫管理工作划分为五大片区,增加区域管理人员和电动车快速保洁人员、电动车清洗人员,聘请离退休人员在保洁责任区巡逻及捡拾垃圾。
到目前为止,我区“以克论净”工作已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购置大、中、小型环卫作业车辆43辆,并对各类设备、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有效保障了“以克论净·深度清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提升“以克论净·深度清洁”考核标准。
2019年已经试点的路段从原来的“双10”标准提升到“双5”标准。以“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全天巡回捡拾”的深度保洁模式,全面加大机械化清扫,对实行机扫和冲洗的城市道路实行量化考核,推动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向整个城市环境面貌全面提升。
2020年新增道路实行机械清扫与人工相结合的模式,严格责任区域、严格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落实,使环境卫生达到“双8”标准(即道路浮尘不超过8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8分钟)。
“以克论净·深度清洁”使城市更靓,街道更美,环境更宜居让市民更加舒心让城市更清净整洁、精细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