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纪检干部读书笔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5 19:59

写作《纪检干部读书笔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纪检干部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的,突出主题:"
"目的明确:" 首先要明确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提高业务能力,还是为了指导实际工作?明确目的有助于你选择合适的书籍和笔记内容。 "主题突出:" 作文要围绕纪检工作这个主题展开,将读书内容与纪检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体现读书对工作的指导意义。避免泛泛而谈,缺乏重点。
"二、内容翔实,重点突出:"
"内容翔实:" 要对所读书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不能只是简单摘抄原文。要记录下书中的核心观点、重要理论、精彩案例等,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重点突出:" 要抓住与纪检工作密切相关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党内法规制度、监督执纪问责等方面的内容。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三、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结合实际:" 读书笔记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可以结合工作中的案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等进行分析,体现读书的实践价值。 "学以致用:" 要体现出读书对自身工作的指导作用

致敬楷模丨徐荣南:50万字的纪检笔记,成为新人的“入门明灯”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广袤的之江大地上有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纪检故事。

浙江纪检人谨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强化“不能腐”的制度建设、“不敢腐”的惩戒警示和“不想腐”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抓实做细。

凝视他们一路走来,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劈波斩浪,无数次的刮骨疗毒。

尽管那些精彩的画面会渐渐模糊,尽管那些动人的故事会渐渐远去,但纪检人的身影却永远清晰。

他们洁白如莲,持身守正傲立于天地之间。

他们黝黑如墨,以身许国仗剑寥然写春秋。

他们夜以继日,只为全面建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清廉浙江而努力奋斗。

70载沧桑砥砺,70载春华秋实。我们向时代讴歌,我们向纪检人致敬。

致敬楷模

徐荣南

衢州市衢江区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科员,荣获浙江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享受趣味、领略快乐、扛起责任、体现价值

——徐荣南

担起责任 体现价值

徐荣南个子不高,人很瘦,外表看似平凡,工作中精力充沛的样子却很亮眼,同事们常说“老徐在,心里就踏实了”。1996年转业到衢州市衢江区纪委,他将戎装部队的百折不挠带到了纪检队伍。深知只有本领过硬才能干好工作,他为此认真钻研学习,3个月记下7本笔记,业务水平迅速提升。

2003年,转岗至案件审理室之后,常规性的阅卷笔记成为了徐荣南的重要“武器”,创新性工作也从中诞生。

这一年,该区大洲镇某村党支部书记谢某因任职期间非法占有侵占被给予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案件本应就此告一段落,但谢某始终不服处分。徐荣南本着“审理案件要忠于事实真相”原则,反复阅读案卷,又翻阅了数十个此类申诉案件的相关笔记,决定探索案件公开审理制度。

为使公开审理制度“一炮打响”,徐荣南全身心扑了上去,时常为了查阅案卷笔录加班至凌晨,早上六点过又出现在办公室。对谢某供述、证人证言、支付凭证、经费实施细则及谢某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等信息进行详细梳理,对谢某可能提出异议的地方也一一进行了推演预排,最终完成的材料厚达数十公分。

2005年,市纪委主持公开审理谢某申诉,全镇村支部书记参加,谢某甚至搬来了律师为其辩护。徐荣南冷静沉着地列明事实,阐释适用纪法条规的依据以及处置理由。得益于前期充分准备,公开审理顺利进行,谢某心服口服。

随后,该区开始推行案件公开审理制度,“阳光审理”三项制度全面建立,徐荣南编写的《区纪委监察局基层案件公开审理监审制度》成为工作推行的重要基础。截至目前,该区案件公开审理数连续五年达到70%以上,审结案件1200余件,连续15年实现了零申诉。

同事们都说,徐荣南不仅将审理工作做好,更是将整个纪检监察工作都当做自己的本分。看见新入职的干部想做好工作却“力不足”,徐荣南仿佛看见了刚转业时的自己,便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相继编写了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以案论纪30例》《基层案件审理工作实用材料》《派驻机构案件查处业务手册》等5本业务指导书,总字数达50万字。监察体制改革后,又专门针对内部文书改革编写了《纪检监察内部审批措施说明》。这几本书被许多同事视作“入门的明灯”。

此外,他还先后编写了《衢江区纪委监察局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细则》《酒驾和醉驾行为纪律处分指导性意见》等业务材料。其中《七类案件简易程序操作办法》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为全国首创。

2015年,徐荣南从案件审理室主任职位上退岗。他没有抱着“歇一歇”的想法做个清闲之人,而是主动适应岗位变化,配合新任主任踏实做好本职。他说:“退岗不是退责,在岗一日,我的责任便在肩上一日。”

23年暮去朝来,徐荣南以旺盛的工作激情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责任和担当。

印象梅洋!莆田纪检干部写的随笔上了人民日报!


印象梅洋

林木郁郁葱葱,遥望梯田茶园,如碧海波浪,漫山遍野,恣意铺展。徜徉其中,茶芽娇嫩翠绿,茶农身影点点。

这里是福建莆田北部山区的萩芦镇梅洋村。小山村曾出清代廉吏江春霖,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江春霖当上监察御史后,清风正气,不避权贵,正义直言。以至清名传播,滋润这方水土,后又影响当地“茶名”。

“借助江御史的声名,我们生产的‘清风茶’,以‘香高、味浓、回甜’而畅销,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茶农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梅洋村现在拥有一千多亩茶园,不乏铁观音、黄旦、本山等优质茶叶品种,一季可采茶青七万多公斤,制作毛茶一万五千公斤。历史悠久的梅洋茶,氤氲着梅洋人的聪明智慧,滋养着他们的胸怀与才华。

到了梅洋,定要参观江春霖故居。大门两侧对联“柏叶家风古,笔花春色新”,以及横梁上挂着“文魁”牌匾,记录着江家诗书传家之风,傲骨凛然、一身正气的故事好像就镌刻在斑驳的灰墙、沧桑的木门上,人们仿佛能想见江春霖捧书漫步庭中的样子。白天净扫落叶,夜晚卧听泉声;闲时读书养志,静里提笔欲书。“入为肖子,出为良臣”“须教以廉节,力戒奢华”的言声,在游人心中回荡……

为了弘扬崇廉尚孝的传统,六年前,当地把江春霖故居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在故居前建一座廉政主题公园。黄昏时分步入园中,暮霭低垂,山峦含黛,鸟声呦呦,安静祥和。一簇簇鲜花,金黄的,紫红的,深红的,淡蓝的,随风含笑,正映着“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的灿烂景致。

最迷人的是廉政公园前的人工湖。在晚风轻轻吹拂下,微微涟漪,荷叶田田,杨柳依依。不时有宛如白云的白鹭,轻盈地掠过湖面,融入青山的怀抱。几只蜻蜓立在荷花上,一动不动,仿佛陶醉于这片湖光山色中。此情此景,令人不由得想起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据当地人介绍,江春霖辞官归故里后,便在此遍植梅花,经常在此享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的闲居生活。如今此处人工湖四周,种着柳树、桃树、梅树,成为村民劳作之余休闲的好去处,梅花的芳香又飘逸在梅洋上空。

梅洋的峭拔大山、浓郁茶香孕育了江春霖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也因为江春霖,让更多人了解梅洋、走进梅洋。(作者:陈志平 莆田市涵江区纪检干部)

责任编辑:林双华、王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