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写作课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6 00:2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作课读书笔记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精读深思,笔尖生花:写作课读书笔记作文注意事项"
在大学或中学的写作课中,读书笔记作文是一种常见的练习形式。它不仅是对阅读内容的简单复述,更是对个人思考、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检验与提升。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文,能够清晰地展现阅读者的思维轨迹,并体现出其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因此,在动笔之前和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精准把握核心内容,避免泛泛而谈"
读书笔记的首要任务是准确理解原文。在写作前,务必进行精读,不仅要看懂字面意思,更要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主旨思想和核心观点。你需要问自己:这本书/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支撑论点的关键证据有哪些?书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什么?将这些核心内容提炼出来,作为你笔记作文的骨架。避免仅仅罗列一些零散的细节或感想,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脉络和精髓。
"二、 深入思考,展现个人见解"
读书笔记不是读书报告,其价值在于体现“思考”。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更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评价和见解。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作者的观点对你有何启发?你能否结合自身经验或社会现象,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延伸或反思?
指导孩子写好作文的参考书——《梁晓声的写作课》读后感
一依我看,指导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写作套路训练的。这类书把写作文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作用在于帮助中小学生应付当下的“八股作文”。不得不承认,在这类书的指导下,中小学生的确可以在完成作业、对付测验乃至在各类考试中得到有效的、直接的“帮助”。因而这类书很受欢迎,有些书目还被一些学校列为“必读”或“推荐阅读”的书单。家长们都知道,老师要求读或推荐读的,也是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所依据的“标准”,岂有不买之理?出版商们都知道,中小学图书市场是个足够大足够大的“蛋糕”,岂有不出版之理?于是,这类书很多,多到泛滥成灾。这类书的害处有二:一是显性的,“速效”“提高分数”,但治标不治本。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类书指导下写作文的,一旦离开了应试教育的“场域”,依然是一个不会写作的人。二是隐性的,也是贻害无穷的,即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丧失了想象力,磨灭了个性,与写作的“要领”“功夫”越来越远。有例为证:外孙才上小学三年级,他的作文我竟然辅导不了!因为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建议应该如何写人、叙事、描写的时候,外孙说,“不能按你说的写,老师说了,要按照范文写,老师说的几个词语都要用上。只有按老师说的写,才能过关。”我顿时无语。另一类关于如何写作文的书是作家、教育家写的。这类书大多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体会深,站位高,看得远,所谈问题大多涉及写作的本源,如“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表情达意”等。这类书注重的是说清楚“本”,不太注重写作的“标”,因此,对这类书,读者的反映截然分为两种情况:喜欢的特别喜欢,感到受益匪浅;不喜欢的则不知作者所云,根本看不下去,认为一点用处也没有。梁晓声的“写作课”显然属于后者。
二《梁晓声的写作课》由两本书组成,分别是写给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即《梁晓声的写作课: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梁晓声的写作课: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单从书名看,颇具实用性,但书的内容与多数读者的期待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下面以《梁晓声的写作课: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为例来说明。《梁晓声的写作课: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共有十三章,其中有几章光看题目就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写作的基本原理而非“实用技巧”,如“你认识到作文对你有多重要了吗?”“我们大脑最精彩的反应现象”“两种选择,两种不同结果”“关于课外阅读”“小学生写作文需要生活积累吗?”。还有几章看题目应该是具体指导,是“技巧”的传授,但实际不然。如第五章“怎样写景”,梁晓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写景,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是如何指导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写《雨》这样一篇作文的。故事的大意是:关于如何写“雨”,这位小学生的大脑中一点概念都没有。梁晓声反复发问,“是想启发他的回忆,促使并引导他写一篇关于‘雨’的叙事类型的作文”,梁晓声认为,“如果能唤起他对人对物的某种情感,使他能多少带着感情写某事,或许能较容易地引导他进入写作文的状态。”遗憾的是,梁晓声的“希望落空了”。终于,梁晓声忍不住地发火了:“我看你的头脑不怎么正常。都五年级了,写一篇题目是‘雨’的作文对你就这么难? 一问三不知,你的头脑白白有记忆功能了!你的感性脑区凝固了吗?那里边对任何人、事、物都不起反应了吗?真是这样的话,那你的大脑问题严重啦!往轻里说叫‘感性思维障碍’,往重里说,你将来会变成一个只有半边大脑维持功能的人!”梁晓声说错了吗?没有。那个孩子听懂了吗?肯定也没有。梁晓声消气之后也感到,这“其实很正常,不是每一个作文题都会在任何一名小学生的头脑中引起一些相关的回忆”的,“大部分小学生的头脑中储存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极有可能在面对某道作文题时,觉得头脑里空空如也。”“空空如也”的大脑,显然没法完成一篇叙事文章。梁晓声改变了主意,“咱们来写一篇写景类型的作文吧。”于是,梁晓声再次启发,孩子懊丧地说,“我头脑里还是空空如也。”最后,在梁晓声的帮助下,孩子闭上眼睛,师徒二人共同完成了一篇“想象一场雷阵雨”。梁晓声感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被激发,居然可以想象出如此生动、如此细致的画面。”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了。
三这样的指导作文写作方式可以复制吗?很难。这样的指导作文写作方式有意义吗?非常有意义。梁晓声认为,“经由想象,小学生的作文可以达到称得上文学创作的水平。”在书中,梁晓声多次强调“感性脑区”的重要性。他说:“作文是对感性脑区思维能力的综合检验。克服懒惰,唤醒感性脑区中的记忆,将记忆中的印象和景象冷静而理性地筛选,并进一步加工、组合,即可获得较好的写作素材。”梁晓声是作家,自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也深知想象力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然而,对小学生谈“感性脑区”“思维能力”“唤醒记忆”等,恐怕还是会出现“对牛弹琴”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梁晓声的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写给中小学生的,不如说是写给中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我肩负辅导外孙写作文的艰巨任务。梁晓声的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尤其是“多种构思”“改造和续写”等篇章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看到了梁晓声的良苦用心。我在辅导外孙时,梁晓声的有些观点我可以“拿来就用”,如“怀着愉悦的心情,写作文就变成一件乐事”“文字是文章的肌肤”等;有些观点虽然不能直接使用,但这些观点已内化为我的“写作素养”,我在辅导外孙写作文时思路更加开阔了,方法也更加多样化了。建议有指导孩子写作文任务的家长们读一读梁晓声的这两本书。2022年2月13日
光读书不会写作,那是因为不会写读书笔记,教你几种写法
暑假陆续开始,正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好时机。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暑假多读课外书,不能呼朋唤友外出游玩,和好书交个朋友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但不少家长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也读了好多书,写作水平却没有提升,那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光读不写,叫不会读书。
还记得我们老师就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谨记这句话,现在又把它教给我的学生。所以提醒大家,读书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留下痕迹,养成边读边圈圈点点,动手写写读书笔记,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读书。
我们班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养成了每天阅读最少三十分钟的习惯,同时能够坚持每天做读书分享,我觉得这就是每天最大的收获。
平时会听到一些同学发愁,说不知道怎样来写读书笔记。今天就教给大家几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尝试着写一写,坚持写,你们一定会找到读书写笔记的乐趣。
第一种:摘抄法(这种方法更多适用于小学低中年级)
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上的好词、好句、好段,用笔画下来,摘抄在本子上。经常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这样会加深印象。摘抄词语、句子时,可以分门别类来做个整理归纳。比如:写人的、写景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有哲理的句段等等。
这样就日积月累,好多词句存在于读书记录卡的同时,也住进了大脑里,写作文时,就可以随时拿出一条来使用了。
第二种:写心得体会法(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
读一本书,心情是喜悦还是悲伤,哪一个情节让你觉得激情满满,哪一个人物让人恨之入骨,总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夹杂其中,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见闻,可以结合在一起写一写,这就是一篇读后感。
当然,这种写心得体会的读后感,只能对书中的梗概或某一个情节做一个简单描述,不可写成摘抄,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第三种:列提纲法(适用于小学高年级)
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把文中隐含的提纲找出来,并记下来,就可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这样就相当于用一根线把整篇文章串起来,或者说把框架拎出来,光看提纲不看细节可以想象出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
列提纲既可以采用文中关键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总结归纳,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都可以写。列出的提纲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找中心、抓重点。
第四种:做批注法(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
在阅读时,看到好词好句好段,一些总结性语句,哲理名言等,可以一边读一边圈圈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标记勾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等。
我在读书时最喜欢做批注法,一本书被我读过以后,上面都有一些自己喜欢的符号。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不同的符号来做标记,写上自己简单的看法,这样就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种:做小卡片法(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
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等,分好类别把需要摘记的东西记在一些小卡片上,做好标志放好,可以随身携带,这样在使用时就比较方便查找。
掌握好以上几种方法,读书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一定会让你读书的效果大大提升,学以致用,再也不会为写不好作文发愁啦!同时,长期积累下来,这一本本读书笔记本还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试试看吧!
关注梅老师,分享教学心得,探讨孩子成长教育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