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6 02:42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轧机技工工作总结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充实、专业且具有价值:
"1.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目的:" 是为了记录个人工作、展示业绩、申请晋升、参与评优,还是为了分析问题、改进工作?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总结的重点和详略程度。 "读者:" 总结是写给谁看的?是直接上级、人力资源部门、还是更广泛的同事?不同的读者关注点可能不同,需要调整语言风格和侧重点。例如,给上级看可能更侧重业绩和贡献,给人力资源看可能需要更规范的结构。
"2. 突出轧机技工的专业性和核心职责:"
"核心技能:" 强调你对轧机操作、调整、维护保养、故障排除等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专业熟练度。可以具体描述你操作过哪些型号的轧机,掌握了哪些关键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 "工作内容:" 清晰、具体地列出你的主要工作职责。例如:负责XX型号轧机的日常开机、正常运行监控、参数设定与调整、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日常点检与清洁、参与设备小修或大修、协助工艺改进等。 "使用专业术语:" 适当使用轧钢领域的专业术语(如:压下量、轧制速度
摘要:通过对常用轧机轴承FC4054170的故障分类、分析、有针对的制订预防措施,减少轧件轴承故障。
1 、前言
FC4054170四列圆柱滚动轴承广泛用于棒线型材产棒材、高线的430轧机和370轧机。通过统计2018年及2019年1到9月该轴承损坏的情况,做出如下总结。
2 、轴承故障分类见表1
3 、轴承故障分析和预防措施
3.1保持架断齿
保持架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中,主要作用是等分滚动体,并引导滚动体正常在内圈及外圈滚道上正常运转。保持架不承载轧制时产生的轴向及径向载荷,属于被动运转零件,靠运转的滚动体使其被动运行。现场却较多故障属于保持架断裂引起轴承烧损,其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3.1.1、长时间超寿命的使用导致保持架兜孔与滚动体直径的之间的间隙变大。间隙变大又导致轴承在高速运转时发生超范围的倾斜,倾斜后的滚动体在运转经过轴承承载区时与外圈挡边发生有害摩擦,导致异常的力矩载荷及震动载荷传递给保持架,最终导致保持架的变形,断齿等故障。
3.1.2、外界异物的入侵,尤其是第一列滚动体对应的保持架(靠辊身侧)外界杂质最先入侵。硬质颗粒物的侵入导致保持架与滚动体直径之间的异常磨损及受力,甚至导致滚动体无法旋转,造成纯滑动摩擦,最终引发断齿及轴承抱死故障。
3.1.3、防保持架的断裂的措施
(1)、检查滚动体与兜孔之间的间隙,定期更换使用时间较长的轴承。
(2)、优化保持架与滚动体配合,保障滚动体与保持架的强度。
(3)、加大滚动体的凸度值,防止滚动体和外圈承载区边缘应力集中。
(4)、加固轴承的包装运输,方便现场搬运。
(5)、防止外界异物杂质入侵到轴承内部,现阶段主要手段检查密封圈唇口有无硬化破损。
3.2 、密封圈破损失效
3.2.1、优化密封圈唇口与动迷宫环的配合,更换掉外径有明显破损及磨损的动迷宫环。
迷宫环外径直接与密封唇口配合,其表面状况直接关系到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效果,图1的表面损坏直接导致密封效果基本无效,密封圈几乎几个小时就损坏。其次更换破损及唇口硬化的密封圈,见图2。
3.2.2、拆装时加强轴承体、内套、密封圈的质量点检,杜绝隐患轴承上线使用。与之装配的动迷宫环外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35,表面硬度不低于HRC35。
3.3、内圈开裂
3.3.1、内圈开裂的原因是过载断裂和热断裂。
(1)、过载断裂
当作用到轴承上的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内圈产生裂纹。通常因安装不当,如轧制时机架的倾斜及交叉,造成轴承偏载,导致轴承局部过载引起引起断裂。另外,轴承过盈安装时,过盈量过大也会导致轴承套圈的开裂。尤其是截面厚度较薄(截面厚度<12mm)的内圈,过盈太大常导致内圈的轴向开裂。
图3为典型的轧制时机架的倾斜及交叉,造成轴承偏载,轴承局部过载引起的内圈断裂。应加强轧机安装精度的控制和检查。轧机装配要检查轧机机架与轴承座的间隙,保证间隙在要求范围值。见图4。
(2)、热断裂
热断裂主要是由于与轴承端面配合的零件之间发生滑动摩擦造成。主要有:内圈端面与动迷宫、内径与辊颈发生摩擦。在轴向力的作用下,端面摩擦产生高热,致使端面伴随有烧伤变色等状况,摩擦及高热导致轴承端面产生裂纹。该裂纹特征是垂直于摩擦运转方向,对截面厚度较薄(截面厚度<12mm)的内圈影响较大,尤其是重载高速或中速的轧机。见图5。
(3)、防止内圈热断裂的措施
A、轴承内径与轧辊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若轴承内径为标准尺寸,辊颈要选配好公差带。对FC4054170推荐轴的极限偏差Ф200(+0.79+0.05)P6,取上偏差。
B、迷宫环与轧辊辊颈处配合取R6。
3.4 其他预防措施
3.4.1 要求厂家供应质量稳定的轧机轴承。
3.4.2 要求准备车间加强拆装时的轴承检查,保证合格的轧机轴承上线使用。
3.4.3要求生产车间增强现场监控力度,发现接手、电流等异常情况及时停机处理。
3.4.4 定期检查、更换轧机推力轴承。
3.4.5 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在线加油。
4、 结束语
通过对棒线型FC4054170轧机轴承故障分析,并将总结出的预防措施推广到全厂,2019年棒线型轧机轴承吨钢消耗由0.8元/吨钢下降到0.62元/吨钢。减少轧机轴承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棒线型生产作业率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云轧钢公众号
杨孟雷是一名优秀的轧机主操,对工作热情、负责。他深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知识和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大家都说,和杨孟雷在一起总有一种年轻人的活力和冲劲,也总能看到他穿梭忙碌的身影。杨孟雷时刻注意用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开拓创新的模范。
虚心请教 攻克难题
2014年7月,杨孟雷进入太钢不锈冷轧厂,被安排到当时最先进的连轧生产线负责设备调试。
刚开始,杨孟雷主要负责更换工作辊和中间辊。由于设备是国外进口的,全部是英文界面,他就用笔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去再查字典,到最后记了满满一个本子。
2014年年底,连轧300线正式投产运行,杨孟雷负责检查钢带表面以及设备点检工作。由于是新设备、新生产线,对于一些质量缺陷,具体能不能让用户接受成了首要问题。对此,杨孟雷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傅,慢慢地,根据尾部检验工的反馈,最终完全掌握了质量缺陷的控制,取得了2015年全年无轧机辊印的成绩。通过与外国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杨孟雷不断改进换辊流程,历时三个月,终于将连轧300线自动更换工作辊调试完成,对提高投产后的工作效率无疑是举足轻重的。点检设备,根据作业区的点检路线,多次发现了设备隐患、消防隐患,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了把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知识面做得更宽、更系统化,杨孟雷忙里偷闲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力求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更快地应用到工作中。他不停地告诉自己: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那结果只能是失败;只要辛勤耕耘,就一定有收获。
2016年,机组运行了两年,各方面原因导致质量把控遇到巨大困难——乳液印、侧支撑印、成材率低、脏印。为了解决问题,杨孟雷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多日吃住在机组,积极跟卷跟料,800米的机组不知跑了多少次。他多次请教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清洗,最终一步步解决了这些问题,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年度,单位组织导师带徒。杨孟雷培养出了一名合格的轧钢工,保证了轧机的人才持续接入,并获得了当年度“优秀师徒”称号。
完成创新 迎接挑战
2017年,冷轧厂组织员工进行轧机主操学习,杨孟雷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通过自己身的不断学习、总结,最终拿下了这个岗位。
轧机生产,设备复杂,导致故障太多,杨孟雷就记下每一个故障,机组运转起来后,出现同板差的质量缺陷,他就及时调整版型,多次参与进行设备侧支撑的校验,根据技术人员的指导,最终解决了同板差的质量缺陷。
此后,机组正常运转下,杨孟雷多次发现设备隐患,多次参与工艺改进工作。开发新品种轧制的时候,他认真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成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创新,为连轧的产量质量提高贡献了一份力量。2019年,杨孟雷被评为“双良传人”,这是对他的肯定,也是激励。
政治意识是共青团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为此,杨孟雷时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杨孟雷切实地把自己融合到工作中,切实践行新时代“双良精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杨孟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他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继续钻研各种技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为太钢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 陈彤)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