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龙须沟 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7 02:41

龙须沟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龙须沟》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读后感的核心:" 读后感不是简单地复述故事情节,而是要表达你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想法、启发和思考"。重点在于“感”,即你的个人体验和感悟。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龙须沟》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主题深刻。你可以选择: "聚焦某个核心人物:" 如程疯子,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命运,以及他给读者带来的启示。 "围绕某个关键事件:" 如改造龙须沟的过程,分析其中反映的社会矛盾、人物间的冲突与合作、以及最终的转变。 "探讨某个主题:" 如新旧思想的冲突、贫民窟居民的苦难与坚韧、政府的改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人性的光辉(如程疯子的乐观)等。 "结合时代背景:" 思考作品如何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心态。
3. "紧扣原著内容,避免空泛:" 你的感想必须建立在对《龙须沟》原文内容的理解之上。要有具体的事例、人物的语言、情节的发展来支撑你的观点和感受。不能只谈一般的道理,而忽略了书本本身。
4. "融入真情实感:" 读后感是个人化的表达

中轴线——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鼓楼。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驶过永定门城楼,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孙立君摄(人民视觉)

5月5日,观众在首都博物馆里参观“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杜建坡摄(人民视觉)

故宫角楼。(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的一个朋友,对北京中轴线着迷。

前阵子,他试着邀约大伙一起徒步“丈量中轴线”。大约要走12公里,当时预计需要3个小时,并不容易。

他精心设计了路线,微信里吊足大家胃口:“一生一次的机会!有一位参与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20年的专家全程讲解。”

约好的那个周日早上,北京突降大雨。集合地点永定门公园北门一带,有一阵子暴雨如注。能来多少人赴约?他心里打了问号。

他想,三人即可成行,十几人“丈量”效果会比较理想。谁知,竟来了近40人,有的还拖家带口。有人说,是他号召力强。他知道,是因为中轴线亘古不变却又与日俱增的魅力。

朋友们在北京生活大都20年左右,有的更长。他们有个共同点:熟悉中轴线,但从未徒步走过,更没机会听专家“全程讲解”过。集合完毕,雨小了不少。带着扩音器的专家出现了,打开开关,试了试音。

她叫叶楠,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是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她与中轴线有缘,2002年入职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现在更是深度参与中轴线申遗工作。

建筑

北京中轴线南端永定门、北端钟鼓楼,贯穿老城南北,直线长度7.8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叶楠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考察过北京古城这条“灵魂和脊梁”。以往,她常推荐第一站先到景山。景山在明清时不仅是北京内城的几何中心点,也是整个中轴线制高点。站上景山,可以建立完整的中轴线空间概念,直观感受轴线与老城的关系。

这次徒步,为了路线方便,选择从最南端的永定门出发,一路向北。永定门公园里,能看到御道遗存。永定门城楼始建于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是北京外城的南门,曾被拆除,2005年复建完成。

登上城楼,向北能看到正阳门,往东看到天坛,向西看到先农坛,向南望,现今的广场,曾是永定门箭楼、瓮城、护城河。下了城楼,出了公园,大家先是往东走到天坛西门,沿着天坛公园外墙走了一段路。再往西,行到中央御路,很快便到天桥一带。这里也是话剧《龙须沟》的发生地。同行者中,有个熟悉情况的朋友,介绍了龙须沟和天桥具体方位被考证出来的过程。

再向北,到了珠市口,珠市口教堂立在路口,很是醒目。过人行天桥,走前门大街,看到正阳门。再往前,途经前门火车站(现铁道博物馆),途经美国大使馆旧址(前门23号),至正义路向北。叶楠介绍,作为大运河一部分的玉河,被盖在路下了,但仍在发挥排水等作用。

走上南池子大街,不久便到皇史宬。作为保存明清皇家档案资料的地方,皇史宬为了防火恒温,全为整石雕砌,南北墙厚6米。皇史宬内筑有1.42米高石台,石台上现排列着30多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经过精心修缮,皇史宬已于近期对外预约开放。

沿着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一路向北,到了故宫东北角楼。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于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是我国现在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皇宫建筑群。因时间原因,没进故宫参观。

再往前走,往西200米,从景山公园东门进园。在景山万春亭观景平台,大家看到地面上有个“北京城南北中轴线”铜盘。向南鸟瞰,紫禁城里殿宇庄严,琉璃瓦顶熠熠生辉,正阳门高大显眼。向北望去,地安门一带,万宁桥以及中轴线北端点鼓楼和钟楼,尽收眼底。

下山,出景山公园西门往右,再前行,到地安门内大街,看了内皇城墙,了解了北京的四重城廓。在地安门路口,观望复建的地安门雁翅楼,想象昔日地安门人潮人海繁华市井。地安门曾与天安门遥相呼应,今已不存。

后来,又到万宁桥。金代已有木桥,元代改为石质。此桥迄今仍在使用,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河水清澈。接着到鼓楼,看到一对对新人在红墙下拍婚纱照。最后,在钟鼓楼广场仰望钟楼,结束行程。

因时间原因,这次徒步只算走马观花。

文化

中轴线是一条物理轴,也是一条精神轴、文化轴,还是新时代首都的发展轴。要用脚步丈量,也要用文化眼光打量。

建筑学家梁思成说,有计划的建造城市,我们是历史上最先进的民族。古来“营国筑室”,即都市计划与建筑,素来是相提并论的。在他看来,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

中国传统文化“以中为尊”。“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轴线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是3个“中”的集中体现。“中”是相对的,需要两翼、四面、八方呼应。发端于周代的中国礼仪文化,强调均衡、对称、有序。

从永定门向北进入北京老城,会发现大量左右对称的建筑。紫禁城(故宫)建筑几乎是完全对称的,紫禁城外的整个皇城大体对称。北京中轴线两边,祭祀坛庙有天坛和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日坛与月坛;宫殿有文华殿与武英殿,东六宫与西六宫,城门有崇文门与宣武门,东华门与西华门等。

叶楠尤其介绍了太庙和社稷坛。古人讲究“左祖右社”,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右前方设社稷坛。太庙在故宫的东侧(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在故宫的西侧(今中山公园)。前者敬祖先,事关孝道。后者拜土地神谷神,事关国计民生。她介绍,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布局,也是延续了“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

中轴线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物质载体。北京中轴线南北划定,对应的是子午线,子位是正北,午位是正南。紫禁城的方位和命名,也是呼应天空最中心的紫微星垣。钟鼓楼是了解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地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每天十二时辰的运行,通过击鼓鸣钟显示。

景山的建设,让人想到传统文化的五行。北京“藏风得水,五行不缺”。传说有“五镇”,东为木,有神木厂,储存木材的地方。西为金,西边有大钟寺的古钟。南为火,永定门外有象征着古代烽火台的燕墩。北为水,北方有颐和园昆明湖,镇水兽铜牛。中为土,明代在北京城中心点,用拆除元代旧建筑的废料,开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堆出了景山。按照中国营建皇宫的传统,总把依山面水作为最佳选择。景山也给紫禁城提供了倚山。

我国最早出现中轴线的都城,并不是北京。而是1700多年前曹魏时期的邺城,当时一条南北向的大道,成为简单的中轴线。隋唐长安城,朱雀大道是全城中轴线。北京最早的中轴线,是金中都中轴线,而今仅留残缺遗址。现在中轴线的位置,是元大都时确定。元代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仅存万宁桥,现在中轴线建筑始于明朝时期所造。

北京中轴线吸收历代都城建设精华,实现了《周礼·考工记》对于都城规范的建设思想,“方九里,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的《古都北京中轴线(上册)》一书指出,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展的强盛时期,综合国力远超以往各朝。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而北京城的中轴线,其规划设计之完美,建筑规模之宏伟,建筑水平之高超,文化内涵之丰富,完全超越了历代都城中轴线的建设水平,达到了顶峰。

历史

北京中轴线上,有太多历史故事。

历史上,4个朝代在北京建都。北京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了约1/5的历程——从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开始,到1911年清朝结束,前后长达758年。

与西安、洛阳等断断续续作为首都不同,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基本是连续的。除了元朝曾定都和林、元上都及明朝初期定都南京之外,金、元、明、清均在北京建都。历史的连续性,使得北京城的历史价值更大,文化内涵更丰富,中轴线更有故事。北京中轴线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中,保存最完整的。大多数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紫禁城、太庙、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显出昔日壮丽辉煌。

中轴线也曾历经劫难。明初朱元璋、明末李自成等曾下令毁坏元朝和明朝都城,中轴线受到损坏。清朝中叶后,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又先后两次攻入北京。今天的天安门城楼,高大威严。作为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它曾多次遭难。明天顺元年(1456年),它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数年后重建。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时,它再次被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

1952年6月,新中国对天安门进行修理。新华社当时的报道提到,工人们从它西边梁上取出了三颗炮弹。弹壳上还隐约地可以看出个别的英文字母。从炮弹的古老形式看来,大概是一九○○年八国联军打进去的。报道感慨说,伟大的天安门,你经历了两次大火,又遭受过帝国主义的炮弹轰击。今天中国人民治好了你的创伤,绝不允许帝国主义者再碰你!

北京召开奥运会的200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任仲平”文章中,谈到北京中轴线的沧桑,“我们丈量这梦想的轨迹,抚摸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文章说,700多年前,马可·波罗见证过这里眩目的辉煌,它勾起多少中世纪欧洲人对东方天堂的向往。200多年前,马戛尔尼领教过乾隆“万国来朝”“输诚纳贡”的傲慢,北京与世界擦肩而过。100多年前,八国联军击碎了“天朝”最后一丝虚荣,“高贵的好先生,我们是好人,请勿射杀我们”,是子民们惊恐的哀号。文章指出,只有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才能体会,13亿中国人为什么对举办一场“我能比呀”(“奥林匹克”曾被译为“我能比呀”)的盛会如此渴望;才会理解,中国人对北京奥运的支持,为什么几乎不需要动员。外国友人感叹:“奥运会是对中华民族百年苦难的一种补偿。”但中国人民并不是要通过奥运抚平自己的“历史悲情”,中国所做的一切,除了“圆梦”,还因为这个终于走向世界的古国,希望以自己的热情和奉献,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

对中轴线资料的保护,也在一直进行。1940年,营造学社发起人朱启钤考虑到古都精华恐被战火殃及,对北平中轴线古建筑进行系统测绘。1941年6月起,历时3年多,一支30余人的专业测绘队伍实测图纸700余张。这也是北京建城史上,首次运用现代测量技术全面测绘中轴线古建筑的创举,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界保护北京古建筑的一项重大成就。2013年底,《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出版,展现了那群文保先行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申遗

保护北京老城,保护中轴线,早已成为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他说,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当前,北京中轴线正为申遗作准备。2011年,北京市政协建议启动中轴线整体保护立法程序。同年,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13年,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目前,北京中轴线确定的遗产点有永定门、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及箭楼、天安门广场历史建筑群、天安门、太庙、社稷坛、故宫、景山、万宁桥、钟鼓楼。起草申遗文本、编制保护管理规划、制定地方法规、实施保护整治等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为了申遗,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改善老城人居环境,更新市政设施,腾退被占用的重点文物和历史建筑等。其中每一项,都要下大工夫。

以腾退文物为例。2018年9月,中轴线上的天坛、景山、中山(社稷坛)、北海4所市属公园,基本完成园内住户签约腾退、房屋拆除等工作。在中山公园社稷坛,居民腾退后,被民居包围的古树重现挺拔身姿。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本朝先祖的家庙,占地200余亩。由于历史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起,太庙东北角区域、体育场看台下、故宫端门东墙下有一些居民在此居住。据悉,太庙地区已于2018年底完成73户居民住房腾退,在奖励期内实现百分之百签约,已完成拆除整治工作,新增游览面积3480平方米。

此外,110路公交天桥总站曾经占压部分中轴线绿化带,现已腾退为绿地、恢复了御路……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多次就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进行调研。他说,以申遗为抓手保护中轴线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他强调要抓好重点任务实施。如,风貌整治要以中轴线南段为重点,打通正阳门到永定门3公里步行道,打造中轴线南段文化探访路线等。

今年8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提到中轴线、三山五园、三条文化带等。

因为申遗等工作,叶楠依旧很忙。对比20年工作,她有个体会——

20年前,面对中轴线,更关注“外延”。也就是延长线的部分,那时对于延长线处的用地功能、空间形态还没有明确的意向;20年后,面对中轴线,更加关注“内核”。也就是7.8公里长的传统中轴线部分,如何把它内在的价值完整展示出来,并传递到全世界。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介绍,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正阳桥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出土一具石雕镇水兽。一时间,中轴线话题,再次备受关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负好春光!圭塘河畔与您有个踏青约会!

盼望着,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此时正是踏青寻春的好时节。想在家门口春游?安排!圭塘河畔满足你的念想。近年来,随着雨花区对圭塘河的精心治理,昔日“龙须沟”早已变身“生态河”。找一个闲暇的周末,约上亲朋好友,漫步悠游小镇,徜徉圭塘河畔,感受微光拂面,体验大地回春,还有音乐、美食相伴。在这里,“城市病”都会被悄然治愈,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踏青微旅行吧!

春光治愈城市病

登场

时下阳光、气温协调搭配得刚刚好

圭塘河滨水公园

春花怒放的大幕轰然开启

走进一闻,芳香四溢

仿佛捕捉到万物初生的精气神

整个人瞬间心旷神怡

眼下樱花季登场,行走其中如入油画

粉色满目,曲径通幽,如梦如幻

仿佛置身于童话王国一般

带你感受雨花蓝

满天

天上的风筝飞得高

地上的人儿在奔跑

在圭塘河畔的蓝天草地里

与孩子一同肆意飞奔

岂不快哉?

此情此景,什么都不用多说

带个野餐垫

一边晒太阳,一边吃美食

简直不要太享受!

圭塘河畔撒个欢

两忘

风吻河岸,岸柳泛红

路边小花小草生机盎然

连小狗都禁不住被春水撩拨

音乐爱好者们的聚会开始了

身后擦身而过的单车也变得轻快

在河岸边看看风景,在小镇里松松筋骨

是最惬意的事儿了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聚会

暖暖的天气,正是溜娃的好日子

哪里适合溜娃?

圭塘河畔呀!

这里有免费的室外游乐设施

也有安全的游玩环境

吃喝玩乐

尽在圭塘河畔的悠游小镇一条街哟!

你还在等什么?

快跟花花一块浪起来!

圭塘河畔,和春天有个约会哦!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陈文美 区城建投

校对 | 陈文美 | 编辑 | 周媛晖

- END -

相约春天!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