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9-07 0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年月日”的读后感作文,虽然这个题目本身比较抽象,不像具体的书籍,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时间、历史、个人经历等宏大或微观概念的反思与感悟。以下是一些撰写此类读后感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 理解与立意 (Understanding and Theme)"
1. "准确理解“年月日”的内涵:" "不要仅停留在字面:" “年月日”不仅仅是指日历上的日期,它更代表着时间、历史、记忆、成长、变迁、生命的刻度、事件的见证等。 "明确你的切入点:" 你想从哪个角度来谈“年月日”?是历史的厚重感?时间的流逝感?个人经历的印记?还是对未来的思考?确定一个清晰的中心思想(立意)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例如,你可以选择“时间与成长”、“记忆的温度”、“历史的回响”等作为你的立意。
2. "寻找“文本”或“触发点”:" 既然没有具体的书,你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触发点”来引发你的思考。这可能是一段历史、一个特定的事件(比如你经历的某个纪念日)、一本让你感悟深刻的历史书或文学作品(书中涉及了很多年月日)、一部纪录片、甚至是你自己的生日或某个有特殊意义的日期。 这个“触发点”
2022年1月24-1月30日
这一周过得比较平淡。临近过年了,很多想做的事情只能推到年后了。大家的动作习惯性地慢下来,更多地有了一种过年前的气氛。25号是小年。到了小年,人们就切换到了农历计算日子的模式,离开除夕还有几天,正月初几做什么?直到元宵节,才会又切换到公历日子的计算方式。
尽管是年前的最后一周,但员工们还在坚持上班。所有新东方系统的学校,K9培训业务都已经全面停止,但大家都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素质、素养、研学、国际教育、大学培训等等。尽管艰难,依然努力前行。我要求人力资源部继续给全国员工发放节假日补助,并安排提前发放一月份工资,这样可以让大家过个定心年。全国新东方系统,依然还有五万多员工老师在上班。从支出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但面向未来,人才就是最大的财富和创造力。等过年上班后,我会继续鼓励大家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努力奋发。
这一周,我每天都在办公室,参加了十次大大小小的内部会议。更多的是参加内部团建,连续好几天请大家吃过年饭。参加者都是各部门的骨干力量。我想传达的核心理念就两条:一、新东方的精神就是无惧风雨、勇往直前、不放弃、不气馁,未来就在我们的努力中;二、用乐观的精神、豁达的勇气来面对困难,在困难中寻找新的机会。
也有人说现在这种时候,还请大家吃吃喝喝是不是不合适?我说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好,要吃出良好的心情来,吃出团结一致的团队氛围来。军心在,就一切在;军心散了,就不可能打胜仗了。当然,军心和吃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我是一个喜欢和团队一起喝大酒、吃大肉的人,总觉得这才是快意人生,否则干巴巴一点豪气都没有,就算事业做成了也了无生趣。
临近年关,外部朋友们的聚会也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于频繁的外部聚会,已经越来越平淡了,但也没法做到完全不近人情。中国几千年就是个人情社会,大家你来我往,在聚会交往中,就把严肃重要的事情做好了。何况聚会本身,也常常会带来内心的欢愉。尤其是和相知相识的朋友们喝酒,我总会产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觉。
周末晚上,我专门组局,请了一批老新东方人在家里吃饭叙谈。老新东方人,就是过去离开新东方出去创业的人,或者早期在新东方工作,为新东方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在新东方工作过的人有个特点,在离开新东方后常常继续和我保持联系。我也很愿意和他们保持联系,互相交流思想和发展。
其实他们中不少人,做的就是和新东方直接竞争的事情。我的底线是,任何人出去寻找新的发展都没有问题,出去创业也没有问题,出去做和新东方直接竞争的事情也没有问题,做了事情又到新东方来挖人,只要不是恶意的,也没有问题。一个人只要不破底线就行,什么叫破了底线?比如恶意在背后搞新东方、偷拿新东方的数据、编造新东方的谣言、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如果是这样的人,就再也不在我的眼中。
这些离开新东方的人,也很愿意和我一起聚会。他们也把我当老大哥看。每每聚会,没有隔阂,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回顾过去的岁月和种种开心的往事囧事,大家内心充满浓浓的情谊。这次聚会,大家因为疫情有近两年没见,所以更加欢欣,直到午夜,兴尽而散。我也破了自己今年定的戒律,喝了半斤以上的白酒,和大家一起引吭高歌。送别大家,已经到了“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境界。
本周做了两场和农产品相关的直播。一场是北京广播电视台安排的“京津冀年货嗨翻天”的活动,专门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去做直播,帮助卖年货。这算是官方的安排,为了以后东方甄选资源的对接,我答应做了一个专场,吆喝了一个晚上,卖出去了几十万农产品。其中卖的最好的是密云水库的新鲜水库鱼,结果我自己就买了好几条送给朋友。
另外一场是用东方甄选帮“北大羊肉哥”卖羊肉。说起来也有意思,北大毕业的人搞什么的都有。十几年前,北大陆步轩卖猪肉,新闻轰动了中国,引起了北大人毕业应该做什么的大讨论。大家所不知道的,陆步轩现在因为卖猪肉,已经成为了很好的企业家。中国人常常有定式思维,觉得北大毕业就应该成为国家干部或者高大上的研究者、科学家、白领。如果北大毕业卖猪肉或者羊肉,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其实不然,大家所没有看到的,是北大毕业的人,因为接受过比较优秀的高等教育,系统化能力比较强,也许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做,把一个看似普通的事情,做成一个更大的事业。
“北大羊肉哥”,名叫杜勇,95年进入北大无线电系本科学习。这是一个绝对高大上的专业。毕业后毫无意外都是好工作。杜勇毕业后,进入了各种高大上的外企,包括贝尔阿尔卡特、甲骨文等等,拿着良好的薪酬。后来又创业做了两个超前的互联网平台,尽管没有做大,但意识到了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根基。也许因为在呼和浩特长大,对草原有着天生的感情,居然就看上了羊肉这条路线。经过了好几年的折腾,中间各种被坑蒙拐骗,终于趟出了一条做优质羊肉的道路来,用高科技系统包括算法等,对源头和品质进行管理,以内蒙古锡林郭勒为基地,创立了“锡鲜生”羊肉品牌,现在已经在全国打开了市场。
(杜勇)
他听说新东方涉足农产品后,和我取得联系,希望东方甄选和我推动一把“锡鲜生”品牌。我在考察了他的背景和羊肉品质后,欣然答应。25号晚上,我把他到直播室,进行了一场“为什么北大毕业生要卖羊肉”的主题探讨。我背后的目的,是想要传递给所有的家长,孩子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那些所谓高大上的金融法律等领域,公务员更加不是唯一的出路。天地广阔,只要热爱,必有所成!直播最后几十万人路过,同时帮助销售羊肉20多万元。
除了上面的直播,本周最重要的一场直播,是和武汉大学著名教授赵林老师对谈。我和赵林老师早就认识,对他的学问和学识佩服有加。他出版过的书籍,不少我都读过。前段时间还专门推荐了他的书籍《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他拍摄的关于古罗马的纪录片《地中海的辉煌》,我也做过推荐。最近,赵林老师推出了修改的新版本《西方哲学史讲演录》,我用了两周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觉得是一本普通人能够读懂的哲学史,就在抖音做了图书推荐。
我的推荐语是这样的:“一提到哲学,大家就会很头疼,人为什么要活着?世界的万事万物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全世界从古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人们自觉不自觉的都在问着这些问题。但是,一想到去学哲学和学哲学史,我们头脑就疼的不得了。为什么?因为实在是太难懂啦,什么叫一元论?什么叫二元论,什么叫唯心主义?什么叫唯物主义?我们从小对哲学,总是局限在了我们所学的中学课本中的哲学。但是哲学实际上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问,但要把这门学问讲的非常有趣,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中国我们有一位老师,武汉大学的教授赵林老师,把他过去十几年,在武汉大学和其他大学所讲的西方哲学史的讲课笔记出版出来。黑格尔也写过哲学讲演录,我也读过,真的是读不懂啊,但是,赵林老师能够把复杂问题非常简单的表达出来,把枯燥的问题用非常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能够旁征博引,把现实中的事例放到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中间,来讲给我们听的一位优秀老师。赵林老师的课,在大学里面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不管他到哪个大学去讲课,这个大学的大教室都会人满为患。所以你今天要去读这本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的话,你会发现,尽管是很深奥的哲学,但每句话你都能读得非常清晰,非常懂得,内心可以产生很多感悟。当我们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当我们想要认真的对待自己生命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赵林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推荐后,我和赵林老师取得联系,问他是否愿意和我做一场对谈,来一起探讨一下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以及当代年轻人,如何通过哲学的学习,来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赵林老师欣然同意。赵林老师专心研究,不太懂得如何使用直播平台,又进行了一些使用方法的沟通。30号晚上,我和赵林老师进行连麦对谈,用了接近两个小时,畅谈了他一路研究哲学的历程、哲学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现在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的心态、面向未来哲学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等严肃问题。这么严肃的话题,前后也有接近五十万人上来听课,可见即使在一个心气浮躁的平台上,依然有人对严肃和深刻的话题感兴趣。而且从网友的留言来看,很多人真的具备很好的思考能力和学术功底。我和赵林老师对谈的文字实录,后续也会发表到“老俞闲话”,欢迎大家阅读。
写这篇记录的时候,时间已经跨到了农历壬寅年虎年大年初一。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这样特定的年份,既是对于过去岁月的告别,也是对于未来时光的开启。未来是怎样的?我不会去做任何预测。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预测未来。一个人能够做的,就是确定大的人生方向,然后义无反顾走下去。所有的变化、变故、变革,都是道路上的应有之义。顺应变化,但不迷失人生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有一切,都交给岁月,岁月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广告时间
东方甄选,是新东方旗下的唯一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为大家选好物的同时,帮助更多坚守初心的农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东方甄选会员)
抖音搜索:东方甄选;视频号搜索:东方甄选会员;公众号搜索:东方甄选会员;好物在橱窗,恭候大家莅临!
(2018年3月22日,重庆西南大学袁隆平教授雕像;方有成 摄)
那些年的白米饭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有感
方有成
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作为一个来自农家从田坎走向城市的孩子,目睹了“杂交稻”如何撒向稻田、拔节生长、盛满饭碗的所有岁月。
我的家乡属渝东三县交界的岭谷地貌,水田不少。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以有多少担稻谷的租,作为家业大小标准。父亲曾讲,马田大队解放初评出13个地主,最大的有稻田好几百亩。这些稻田是先辈们刀耕火种修造出来的,犹如道道弯月镶嵌在院落前山坡上岭脊边,常年水天一色滋润着大地。
我们七队,与梁平县连田连地,十七户有人口近百,水田也有近百亩。集体生产时,高杆老品种产量低,留足国家公粮后,才按工分分配,家里只有父母两人挣工分,最差年份一人只分到二十多斤稻谷,几乎要管用一年。那时没有打米机,要吃上米饭也不易。父亲象做大事业一般,先是把稻谷用壘子手推去壳,再背到石碾盘用牛拉石磙,把糙米碾成白净如珠的熟米。
自记事起,家乡主食是瓜菜加红苕,苞谷和小麦有时也成为主角,大米只能是一星半点。来客人时,往往是把红苕上面的白米饭优先舀给客人,而主人大小只能主吃红苕。晚饭最好就是绿豆稀饭一碗,吃绿豆稀饭时,才感觉到家乡的大米之香之柔和之粘稠。而到同座山脚亲戚家吃到的大米饭,却感觉粗如糙米。后来学农科方才知道,大米品质除了品种差别外,还有土质、气候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儿童时代,唯有一次净吃白米饭的美好记忆。那是生产队栽秧时节,因时间紧要赶工,生产队统一蒸大甑子饭。父母把分到的半钵白米饭端到桌上,外加一大碗豌豆羹,自己第一次吃上了纯粹的白米饭,其幸福感很美。
读初中时,我还与同学们光着脚板跟长辈学拔秧、挑秧、抛秧头、薅草、挞谷,辛苦一天可挣三分。那时,家乡水稻还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稻田里的野生鱼虾不少。每当下雨涨水时,父亲便把竹笼放到水田缺口,不需一天功夫竹笼鱼虾可接半笼,一家人要吃好几天呢。
在把吃白米饭当稀奇时,父亲却从相邻的梁平带回天堂般的传说。父亲欣喜地讲,梁平坝子一展平原全是稻田。不仅顿顿可吃大米饭,甚至连肥猪也要吃大米煮的稀饭。后来得知,仅梁平坝子就有稻田四五十万亩,还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
一九七七年秋,我到忠县汝溪中学读高中。老师讲,国家有政策,再困难也要对高中学生粮食补助。一个月我能买到一角三分八一斤的大米二十七斤,连同红苕全部吃完。少数饭量小的同学还把平价大米卖了高价,赚几块钱补贴学习用。
(2019年9月23日,有亚洲人类发祥地之称的巫山县庙宇镇谷黄稻香美天地。方有成 摄)
后来,自己进农校学农科。然后分配到巫山县,先后在河梁和官渡区农技站。河梁地处大山深处,山大坡陡,多属石灰岩地貌,水田很少,十个公社中的邓家和雪花几乎没有一块水田。只有低坝河谷少数大队才有水稻生产。本地稻谷产量少,粮站供应我每月只有九斤大米。干部下村稻产区,多数能吃上大米,其余是苞谷米加洋芋,中高山农民只有过年时才买点大米尝新。
两年后,我来到坪南乡主持水稻丰产示范片。坪南地处著名的巫山神女溪上游山腰山脚,有成片成片地势平坦的高档梯田,是全县唯一的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自己与同事进驻后,便带领农民技术员,从培训杂交水稻“汕优63”温室育秧技术,到宽窄行栽插。同时,自己还进行了高产和生长试验。定期观测并记录水稻移栽后分蘖动态,直到抽穗、扬花、灌浆和产量测算,亲身经历了杂交水稻生产全过程。而自己主持的高产试验田,割测亩产超一千三百斤。此高产试验还获地区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后来,自己才知道坪南坝是从海南岛“南繁基地”引种空运来的首批杂交稻种“南优2号”,然后才是“矮优2号”、“汕优63”。“汕优63”次年在全县七万亩水稻中普及,其产量之高品质之好,均创造历史。可是由于这品种感染稻瘟病,没几年后被迫换种。农业局的前辈们经常讲,什么杂交水稻“南繁育种”,什么发明人袁隆平等等。
官渡河两岸大多属页岩地貌,先辈们创造了不少如诗如画的梯田,好几个地方的田园风光不止一次上过报上过书。而上佳的地形土质,还有好几处旧时专贡朝庭的“屯上贡米”。比如,在坪南乡就有“老屯大米”、在双庙乡就有“鲍田大米”等等。然后,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品牌优质大米,成为人们的向往.
而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故乡忠县,以全县四十多万亩水稻栽种规模,远超二故乡巫山多少倍。杂交水稻在家乡推广,加上包产到户后乡亲们爆发出的巨大热情,稻谷产量成倍的增长。在轻松交完国家公粮外,几乎家家户户都稻谷满仓,户户从此顿顿吃上大米饭。
十多年后,自己改行来到万州当记者,在这里更是惊喜地看到了梯田稻田中的极品,那就是罗田镇马头梯田和太安镇大石板梯田。马头梯田在省界旁的砂岩半坡上,从海拔八百米到一千一百米,数千亩稻田宏伟壮观。而与此相距不远的太安镇大石板梯田,更是以海拔落差五百米,跨越千年并多达1133级梯田而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田园,成为三峡地区万千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打卡首选地。后来从电视报纸上还知道,我国云南省红河州的元阳哈尼梯田,更是以气势磅礴如仙如幻的美景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而最新考古发现,早在八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便已有水稻种植。同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居民都以稻米作为主食,只有北方人多以面食为主。如此,稻米几乎养活了半数以上的中国人。
四年前,我到西南大学,专程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花岗石雕像前瞻仰。袁隆平当年是从这里大学毕业,经过艰苦卓绝的一生奋斗,开创了领先全球的杂交水稻选种育种伟业,成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人们还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袁老生前影像,他那水稻长得象高粱一样高大、谷粒像花生一样大小,自己可以在禾下乘凉的梦想,感动了亿万国人。
如今,袁老虽然永远离开我们了,但他的禾下乘凉梦,已经驻进了后来者的心里。
作者简介:方有成,男,59岁,重庆忠县人,大专文化,四川省万县农校植保专业毕业。曾任巫山县河梁区、官渡区农技站技术员、副站长主持工作10年,助理农艺师;后任巫山县委宣传部理论教员、新闻干事、重庆商报驻三峡(万州区)记者站记者、负责人20年。出版新闻、摄影、文学等著作四部。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