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所罗门之歌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7 19:14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所罗门之歌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所罗门之歌》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你的笔记既有深度又能准确反映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1. "明确核心主题与主旨 (Identify Core Themes and Main Idea):" "关注点:" 《所罗门之歌》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早期作品,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常被解读为对拉丁美洲历史、文化、个人身份、爱与失落、暴力与救赎等的探索。你需要明确这篇笔记想重点探讨哪个或哪些主题? "注意事项:" 避免泛泛而谈,要选择1-2个你认为最重要、最有启发性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你可以专注于小说中复杂的爱情关系、魔幻元素如何服务于主题、特定历史背景(如内战)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等。
2. "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Analyze Characterization):" "关注点:" 小说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何塞·阿尔卡蒂奥·塞贡多、奥雷里亚诺·塞贡多等。他们的性格、命运、动机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注意事项:" 不要只罗列人物特点,要结合具体情节、言行、心理描写以及马尔克斯的

慢读双语短文019KING SOLOMON'S RING所罗门王的戒指


KING SOLOMON'S RING

所罗门王的指环


One day, King Solomon had a dream, in which an immortal told him one sentence, hoping he would always remember it because it covered all human wisdom. But the next morning when he woke up, King Solomon couldn't think what it was, so he summoned the ministers and ordered them to think it up with him.

One of the ministers asked him, “Your Majesty, did the immortal ever tell you what use that sentence was? Do you remember?”

“Yes,” King Solomon answered, “he told me it covered all human wisdom and could make people not forget themselves in happiness, extricate themselves in sadness, and always keep industrious, placid, cautious and conscientious from youth to old age.”

“Oh, Your Majesty, in this case, please give us a little time to think,” the minister requested.

“Okay,” Solomon the king consented and ordered his attendant to fetch a big diamond ring to the minister, “When you think it out, you must engrave it on the face of the ring. By the time, I will wear it on my hand every day so that I remind myself.”

A few days later, the chief minister respectfully offered King Solomon the ring, on whose face was carved a very simple sentence, “This will also be past.”

先逐字读一遍短文,不认识的不着急查词典,读完一遍,不熟悉的生词大约心中有数了,再回头仔细读一遍,有生词的部分,细读,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意思。如果手头有纸笔不妨写下来。最好通读三遍,文章的大约意思估计也就明白八九不离十了。再逐字查阅生词,最后再对照译文,通读一两遍。还有疑难不解的地方做好笔记请教他人。



immortal

英 美

adj. 不朽的;神仙的;长生的

n. 神仙;不朽人物

助记提示

1. im- "not, opposite of" + mort- + -al.

2. => deathless, undying.

中文词源

immortal 不死的,神仙

im-,不,非,mortal,凡人,终有一死的。

The heroes of the people are immortal.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mortal

英 美

adj. 凡人的;致死的;终有一死的;不共戴天的

n. 人类,凡人

来自拉丁语mors,死亡,词源同murder,morbid.引申词义死亡的,终有一死的,后该词用于指凡人。比较immortal.


wisdom

英 美

n. 智慧,才智;明智;学识;至理名言

wis-,智慧,词源同wise,-dom,抽象名词后缀。

With knowledge and wisdom, evil could be vanquished on this earth.

拥有了知识和智慧就能够把恶势力从这个世界上铲除。


summon

英 美

vt. 召唤;召集;鼓起;振作

sum-,在下,-mon,警告,词源同 monitor,admonish.即给予警告,后引申词义传唤,召唤等。

The oddest events will summon up memories.

那些非常稀奇古怪的事情会唤起人们的记忆。


extricate

英 美

vt. 使解脱;解救;使游离

助记提示

1. ex- "out of, out from" + tric- "perplexity" + -ate.

2. => out of entangle, out from perplex, disentangle.

ex-, 向外。-tric, 烦琐,琐事,词源同trick, intricate. 即脱离琐事。

He had managed to extricate himself from most of his official duties.

他终于摆脱了大部分公务。


industrious

英 美

adj. 勤勉的

We Chinese people are brave and industrious.

我们中国人是勇敢勤劳的.


placid

英 美

adj. 平静的;温和的;沉着的

来自拉丁语placate,安抚,安慰,词源同please,placate.引申词义安抚的,平静的。

The waters darkly glistened ; at times feeding fish broke the placid surface.

湖水在黑暗中发光,水面上时时有鱼的唼喋声.


conscientious

英 美

adj. 认真的;尽责的;本着良心的;小心谨慎的

The conscientious researcher is careful to avoid up the pole and omission.

那位一丝不苟的研究人员总是小心谨慎地避免错误或疏漏.

in this case

既然是这样;

In this cas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have access to clean water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迫切需要获得清洁的水来改善他们的健康。


consented

v.同意;准许;允许;

consent的过去分词和过去式;

This information must not be disclosed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未事先征得书面许可,此消息不得泄露。


attendant

英 美

adj. 伴随的;侍候的

n. 服务员,侍者;随员,陪从

助记提示

1. at- "to" + tend- + -ant.

2. literally "stretch toward".

3. => give attention to, expect, wait for, pay attention, take care of, wait upon.

4. The notion is of "stretching" one's mind toward something.

The girl attendant has set about cleaning the room.

那位女服务员已开始打扫房间.


fetch

英 美

vt. 取来;接来;到达;吸引

vi. 拿;取物;卖得

n. 取得;诡计

fet, 同foot, 脚。即跑腿。

He sent his driver to fetch him a strawberry shake.

他让司机去给他买一杯草莓奶昔。


engrave

英 美

vt. 雕刻;铭记

en-, 进入,使。grave, 雕刻。

The jeweller will engrave the inside of the ring with her name.

珠宝匠将在戒指的内表面上刻上她的名字.


respectful

英 美

adj. 恭敬的;有礼貌的

He was always so polite and respectful.

他总是彬彬有礼,尊敬他人。


carved

v.雕刻;刻;把(熟肉)切成块;

carve的过去分词和过去式;

It was common practice for prisoners to carve objects from animal bones to pass the time.

用动物骨头雕刻物品是犯人打发时间的一种常见做法。


有一天,所罗门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位神仙告诉他一句话,希望他能永远记住,因为这句话涵盖了所有的人类智慧。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所罗门王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句话了,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命令大家和他一起想。

一位大臣问道:“陛下,神仙有没有说那句话有什么用处?您还记得吗?”

“记得,”所罗门王:“他说这句话包含了所有的人类智慧,能提醒人们幸福时不要忘乎所以,痛苦时不要妄自沉沦,从青年到老年能一直勤勤恳恳、平和知足、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地过。”

哦,陛下,这样的话,请给我们点儿时间想想看。”大臣请求道。

“可以,”所罗门王同意了,命令随从取来一枚大钻石戒指交给大臣:“等你想出来的时候,就把那句话刻在戒指的正面。到时候,我就能戴在手上,每天提醒自己了。”

几天后,宰相恭敬地向所罗门王献上戒指,只见戒指正面刻着一句非常简短的话:“这也将成为过去。”


若要纵观获诺奖作品全貌,这份书单你可以收藏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谌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奖金大约800万瑞典克朗,约人民币575万。

10月10日,瑞典学院宣布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评选的?1901年起,瑞典学院开始负责评选和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由18位终身制院士负责。现任的18位院士中有6名女性,12位男性。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7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5岁的汉学家马悦然。院士们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整个流程,每年18名院士中有5人担任诺贝尔文学奖初选委员会,他们的工作就是看书。评委会每3年换届一次,也可以连任。

每年2月至5月,5人评委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二十来人,把名单给18人院士,而所谓“提名”由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各国文学评论家等提供名单。5月底,这5名院士再遴选出决选名额,通常这几位作家来自不同国家,有时候甚至不同大洲。6月,院士们都放假过“暑假”了,在这个“暑假”中,18名院士的作业就是看决选作家的作品。一直到9月,18名院士回到斯德哥尔摩开始开会,通常用数周时间完成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最终获胜者。

我们来梳理一下过往百余年的诺贝尓文学奖得主名单:

1、1901年:《孤独与深思》。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2、1902年:《罗马风云》。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3、1903年《挑战的手套》。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4、1904年《金岛》。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5、1904年《伟大的牵线人》。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6、1905年《第三个女人》。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7、1906年《青春诗》。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8、1907年《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9、1908年《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

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0、1909年《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1、1910年《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

12、1911年《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3、1912年《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

获奖理由:“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

14、1913年《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5、1915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获奖理由:“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6、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7、1917年《磨坊血案》获诺贝尔文学奖。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18、1917年《天国》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未颁奖。

19、1919年《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20、1920年《大地硕果—畜牧曲》获诺贝尔文学奖。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21、1921年《苔依丝》获诺贝尔文学奖。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获奖理由:“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怜悯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22、1922年《不吉利的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西班牙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23、1923年《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24、1924年《福地》获诺贝尔文学奖。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

获奖理由:“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25、1925年作品《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26、1926年作品《邪恶之路》获诺贝尔文学奖。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27、1927年作品《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28、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获诺贝尔文学奖。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

获奖理由:“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29、1929年作品《魔山》获诺贝尔文学奖。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30、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31、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32、1932年作品《有产者》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获奖理由:“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33、1933年作品《米佳的爱》获诺贝尔文学奖。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34、1934年作品《寻找自我》获诺贝尔文学奖。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

获奖理由:“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未颁奖。

35、1936年作品《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剧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36、1937 年作品《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杰·马丁·杜·加尔(1881~1958)法国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37、1938年作品《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38、1939年作品《少女西丽亚》获诺贝尔文学奖。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芬兰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39、1944年作品《漫长的旅行》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翰内斯·威廉·扬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40、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

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41、1946年《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42、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

获奖理由:“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43、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44、1949年作品《我弥留之际》获诺贝尔文学奖。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45、1950年作品《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数学家、哲学家。

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46、1951年作品《大盗巴拉巴》获诺贝尔文学奖。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瑞典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47、1953年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48、1954年作品《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49、1955年作品《渔家女》获诺贝尔文学奖。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斯(1902~)冰岛作家。

获奖理由:“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50、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51、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52、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诺贝尔文学奖。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俄罗斯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53、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54、1961年作品《桥·小姐》获诺贝尔文学奖。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南斯拉夫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55、1962年作品《人鼠之间》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56、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57、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58、1965年作品《静静的顿河》获诺贝尔文学奖。史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59、1966年作品《行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以色列作家。

获奖理由:“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60、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

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61、1967年作品《玉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62、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63、1969年作品《等待戈多》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法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64、1970年作品《癌病房》获诺贝尔文学奖。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苏联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65、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

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66、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亨利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67、1973年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68、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

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69、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70、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71、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索尔·贝娄(1915~)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72、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73、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作家。

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74、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腊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75、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诗人。

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76、1981年作品《迷茫》获诺贝尔文学奖。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英国德语作家。

获奖理由:“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77、1967年写成《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记者、作家。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且轰动世界。

获奖理由:“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

78、1983年作品《蝇王·金字塔》获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作家。

获奖理由:“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

79、1984年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80、1985年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获诺贝尔文学奖。克洛德·西蒙(1913)法国小说家。

获奖理由:“由于他善于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81、1986年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沃莱·索因卡(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获奖理由:“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82、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83、1988年作品《街魂》获诺贝尔文学奖。纳吉布·马哈富兹(1911~)埃及作家。

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84、1990年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墨西哥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85、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获诺贝尔文学奖。内丁·戈迪默(女)(1923~)南非作家。

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86、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圣卢西亚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87、1993年《黑人之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国作家。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宠儿》《爵士乐》等。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88、1994年《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

获奖理由:“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89、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希尼(1939~)爱尔兰诗人。代表作有《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幻觉》等。

获奖理由:“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90、1996年,波兰诗人希姆博尔斯卡(女)(1923~)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向自己提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各种情况》《大数字》《桥上的人们》《结束和开始》等。

获奖理由:“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91、1997年达里奥·福(1926~) 意大利讽刺剧作家。199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裸体的人与穿燕尾服的人》等。

获奖理由:“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92、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1922~)葡萄牙记者、作家。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从地面升起》《修道院纪事》《里卡多·雷斯辞世之年》《石筏》《所有的名字》等。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93、1999年作品《铁皮鼓哈里》获诺贝尔文学奖。君特·格拉斯(1927~)德国作家。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94、2000年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剧作家、小说家。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95、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者: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代表作有《父子之间》《神秘的按摩师》《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等。

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96、200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者: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代表作有《无法选择的命运》《失败》《给一个不会出生的孩子的祈祷》《作为文化的大屠杀》《我,另一个:一种变形史》《行刑队重新上膛时静默的瞬间》《被流放的语言》等。

获奖理由:“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97、2003年,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库切(1940~)南非作家。代表作有《幽暗之乡》《国之中心》《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敌人》《铁的时代》等。

获奖理由:“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98、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代表作有《钢琴教师》《死者的孩子》等。

获奖理由:“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99、 2005年获奖作品:《生日派对·看门人·回乡》 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剧作家。

获奖理由:以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处境。

100、2006年获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奥尔汉·帕穆克(1952~),土耳其作家。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101、2007年获奖作品《金色笔记》,多丽丝·莱辛(1919―),英国作家。

获奖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102、2008年获奖作品《战争》,作者勒·克莱齐奥。

获奖理由:"体现了新的风格,充满诗意的冒险和让人迷醉的感官享受,在主流文明的囹圄之外探求人性的价值"。

103、2009年《呼吸钟摆》,作者:赫塔·缪勒(1953-),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获奖理由:“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104、2010年获奖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代表作:《绿房子》、《城市与狗》、《中国套盒》。

获奖理由: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

105、2011年获奖者: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其代表作:《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等。

获奖理由:“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106、2012年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其代表作有《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等。

获奖理由:“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

107、2013年诺贝尔获得者:爱丽丝·门罗。她的短篇小说集有《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1978,亦得总督奖)、《爱的进程》(1986,第三次得总督奖)、《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逃离》等,2006年出版《石城远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108、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作家 帕特里克-莫迪亚 获奖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

获奖理由: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109、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白俄罗斯作家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主要代表作品有《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世界文坛最高水准的感人作品,讲述了这个时代的苦难和勇气。

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

110、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随风飘荡》,美国,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作曲家。

获奖理由:“他以世人都渴望的信仰的力量歌唱爱。突然间,我们世界里多数书卷气的诗篇都显得苍白。很快,人们将他与布莱克、兰波、惠特曼和莎士比亚比肩。”

111、2017年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英国 。

获奖理由:“他的小说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们与世界连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展现了一道深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