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2017高考专项计划》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9 02:42

如何写《2017高考专项计划》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以下是一篇关于 2017 高考专项计划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2017 高考专项计划作文注意事项"
2017 年的高考专项计划作文,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专项计划作文与普通高考作文相比,在题材、立意、写作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考生格外注意。要想在专项计划作文中脱颖而出,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一、深入了解专项计划政策,把握写作方向"
专项计划是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行业或地区选拔人才的一种招生方式,通常面向特定群体,例如农村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因此,专项计划作文的题材往往与国家发展、社会热点、个人成长等方面紧密相关。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专项计划的政策背景、目标人群和选拔标准,并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向。
"二、关注社会热点,提升立意高度"
专项计划作文的立意要高远,要体现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考生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并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要注意避免空喊口号,要结合具体事例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注重真情实感,展现个人风采"
专项计划作文不仅要体现考生的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展现考生的个人品质和

一文读懂,高考三大专项计划有何不同?

根据四川省普通高考录取进程,本科批次的国家专项计划正在录取中,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开展。三大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和投档办法有何区别?志愿是如何设置的?一起来看!

实施区域

▶国家专项计划

四川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8个)。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四川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志愿设置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本科批次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投档录取,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专项计划

本科批次的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投档录取,设置2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取得1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高校分别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报。

投档办法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均实行平行志愿,即参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办法投档,第一次投档时,在招生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成绩,结合各市(州)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计划配额,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放合格考生档案,供学校审录。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均为100%。

▶高校专项计划

实行顺序志愿的投档模式,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有高校未完成计划,则向高校投放第二志愿填报有该校的未录取入选资格考生档案,供高校审录。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我省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

提醒

“通过专项计划录取后能否转专业?”是部分考生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里,小编要告诉大家,通过三大专项计划入学的考生与其他同学享受同等待遇,是否能申请转专业因各高校的具体规则而有所差异。如某大学为所有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与普通批次的学生完全一致;某大学规定通过高校专项计划进入学校的考生只能在学院(部)内转专业,具体以当年学校本科生院公布的转专业政策为准;某大学规定地方专项学生可申请转入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的其他专业。

另外,按我省规定,被三大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来年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一文读懂,三大专项计划有何不同?

【来源:四川教育发布】

根据我省普通高考录取进程,本科批次的国家专项计划正在录取中,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工作也将陆续开展。三大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和投档办法有何区别?志愿是如何设置的?和川川一起看录取!

实施区域

国家专项计划

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8个)。申请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申请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今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志愿设置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本科批次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投档录取,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专项计划

本科批次的高校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批次A段录取后、B段投档前投档录取,设置2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取得1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高校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取得多所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高校分别作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报。

投档办法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均实行平行志愿,即参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办法投档,第一次投档时,在招生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成绩,结合各市(州)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计划配额,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放合格考生档案,供学校审录。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均为100%。

▶ 高校专项计划

实行顺序志愿的投档模式,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有高校未完成计划,则向高校投放第二志愿填报有该校的未录取入选资格考生档案,供高校审录。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我省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

川川提醒

“通过专项计划录取后能否转专业?”是部分考生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要告诉大家,通过三大专项计划入学的考生与其他同学享受同等待遇,是否能申请转专业因各高校的具体规则而有所差异。如某大学为所有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与普通批次的学生完全一致;某大学规定通过高校专项计划进入学校的考生只能在学院(部)内转专业,具体以当年学校本科生院公布的转专业政策为准;某大学规定地方专项学生可申请转入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的其他专业。

另外,按我省规定,被三大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来年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本文来源: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