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16格读书笔记》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09 12:44

推荐《16格读书笔记》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16格读书笔记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理解“16格”的含义与要求"
1. "明确形式:" “16格”通常不是指16个字或16句话,而更可能是指笔记的"结构"或"内容模块"。它可能要求你记录16个要点、16个思考点、16个分段摘要,或者按照某种特定的格式(比如包含16个部分)来组织笔记。 2. "仔细审题:" 务必仔细阅读题目或老师的要求,明确“16格”具体指什么。是数量要求?还是结构要求?理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3. "理解目的:" 思考为什么要用“16格”这种形式?是为了确保全面性?为了突出重点?还是为了锻炼某种特定的笔记能力?理解其目的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填充内容。
"二、 内容选择与组织 (这是核心)"
1. "全面性与代表性:" 16个格子(或要点)需要能够"全面且精炼地概括"整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观点、关键情节或重要的人物形象。避免选择过于琐碎或重复的信息。 2. "关键性与重要性:" 优先选择那些"最关键、最有价值"的内容。这可能是书中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论证、最精彩的故事片段、人物性格的典型

笔记的质量不是由内容决定,而是框架

高材生和职场精英在记笔记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框架。

李柘远是一位学霸。他高考时,直接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哈佛商学院录取。他的学习笔记是板书、线索、总结三分框架,也就是康奈尔笔记法。

麦肯锡是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全球100强企业中有70%是它的客户。麦肯锡咨询顾问的业务笔记全部有框架,比如2W1H、空雨伞、一条信息一个图表等等。

为什么高材生、职场精英记笔记时都用框架?

1. 框架就是规则,明确要记哪些内容

相声中常说“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意思是为了效果,台上随意调侃可以,到了台下要尊师重道,有规矩。其实,这句话本身也是一条规则,规定了台上和台下的行为。

有了规则,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比如法律规定抢劫不能做、见义勇为可以做;公司制度规定迟到早退不行、改进工作方法可以;家庭约定整日打游戏不可以、早睡早起棒棒哒。

笔记中有了规则,也就明确哪些内容必须记,避免这个要不要记,那个好像要记的尴尬。

2. 框架就是工具,提升效率

为了提升效率,不同的工作会用不同的办公软件。比如写报告用word;做报表用excel;方案展示呢,自然是ppt。

如果选错工具不仅降低效率,还会增大出错的概率。比如做报表时用word,遇到计算只能一边按计算器一边输入,而且很容易算错。而excel可以用函数计算,也不用一个一个数据按,选中对应区域即可。

可以说,选对工具可以大大简化工作,提升效率,降低出错率。

笔记中的框架=电脑中的软件。选择合适的框架可以提高记笔记的速度和质量。比如学习时,用康奈尔框架;工作时用2W1H、空雨伞框架等等。

3.框架就是分类,整洁清晰好查找

一个房子的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从事的活动也不同。比如睡觉来卧室、看电视到客厅、洗澡去卫生间等等。这样生活才舒适方便,不会出现混乱,比如在客厅洗澡、在卫生间吃东西。

笔记有了框架就变成了一所房子,不同的区域放不同的信息,井然有序不会混乱,而且也非常容易查找。

4.框架就是方向,有利于思考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刚刚接手的项目数据太多,不知道从何入手;写好的报告,却突然想起来某个内容没写。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自己不会分析或者考虑的不够全面,而事实上是我们不会借用框架。

著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有一张投资原则清单。任何一个投资项目,他会用它来分析。这张清单就是一个思考框架,指导查理芒格要思考些什么,并避免遗漏。

一个好的框架规定了我们思考的方向,并避免出现遗漏。

如何用框架做笔记?

首先,积累模型框架。

使用框架的前提是有框架可用,所以平时要多多积累。积累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搞清楚框架使用的场景;第二个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其次,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框架。选对了工具才能提高效率,所以要按当下的场景来选择框架,比如做时间管理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框架、做计划用PDCA循环模型、商业分析用3C理论模型等等;

最后,按照框架记录。

常用的笔记框架

1. 听课用的康纳尔笔记法

板书区:写黑板上写的和老师讲授的内容;

线索区:写用来回忆板书内容的关键词;

总结区:用一两句话描述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复习时,将板书内容盖上,凭借线索区来回忆板书内容。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可以用总结区进行快速复习。

2. 思考某个内容用的芬兰笔记法

发散思考区:在中心写下要思考的内容,然后把自己想到的所有答案写在问题的周围;

理由区:将所有想到的答案进行删减,并总结出最重要的三个理由;

总结区:最后用一句话来描述成果。

3. 解决问题用的16格笔记法

首先,在左上角第一个写主题和日期,主题是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在其余15格写自己想到的方法或者从书中看到的方法,每个格子只写一个想法;

之后,写满所有格子之后,重新回顾这些想法,挑选出最好的7个,接下来再回顾一遍,挑选出最好的3个;

最后,思考如何用这个3个想法来解决问题。

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借势,即借用他人的成果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借势是一种思维,而不是行为,有了这种思维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快速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从现在开始用框架记笔记吧。

《尚书》读书笔记


尚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类史书,被历代帝王将相视为经时济世的哲学经典。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等子篇目。其中有几段令我印象深刻,这是四方诸侯之长评价舜的一段话:

01

原文: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翻译:四方诸侯之长说:“他是乐官瞽瞍之子,其父心术不正派,其母谈吐荒谬,其第傲慢无礼。然而舜却能够和他们和谐相处,并且以孝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去作奸犯科。

02

原文: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简厥修,亦简其或不修。进厥良,以率其或不良

翻译:你不要忿恨愚钝无知的人,不要向一人求全责备;人君一定要有所忍耐,事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鉴别善良的,也鉴别有不善良的;进用那些贤良的人,来勉励那些有所不良的人。

03

原文:呜呼!罔曰弗克,惟既厥心;罔曰民寡,惟慎厥事。钦若先王成烈,以休于前政。

翻译:啊!不要说不能,当尽自己的心;不要说百姓少,当慎行政事。认真治理好先王的大业,使它比前人的政绩更好吧!

04

原文: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翻译:任大才弱,我心里的忧虑危惧,就象踩着虎尾和走着春天的冰。

原文: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翻译:你自身能正,人民不敢不正;民心没有标准,只考虑你的标准。夏天大热大雨,小民只是怨恨嗟叹;冬天大寒,小民也只是怨恨嗟叹。治民艰难呀!你要想到他们的艰难,因而谋求那些治理的办法,人民才会安宁。

05

原文:后德惟臣,不德惟臣。

翻译:君主有德,由于臣下,君主失德,也由于臣下。

06

原文: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翻译: “古人有话说:‘人只顺从自己,就会多出差错。’责备别人不是难事,受到别人责备,听从它如流水一样地顺畅,这就困难啊!我心里的忧虑,在于时间过去,就不回来了。

07

原文: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翻译:尧皇帝恭敬在上,三位大臣努力治事在下,光照四方,没有人不勤行德政,所以能勉力于刑罪的公平,治理老百姓以扶持常道。主管刑罚的官,不是终于作威,而是终于仁厚。又敬、又戒,自身不说坏话。他们肩负上天仁爱的美德,自己造就了好命,所以配天在下享有禄位。

08

原文: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翻译:蓄疑不决,必定败坏计谋,怠情忽略,必定废弃政事。不学习好象向墙站着,临事就会烦乱。告诉你们各位卿士: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能够果敢决断,就没有后来的艰难。


09

原文: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帷馨。

翻译:我听说:至治之世的馨香,感动神明;黍稷的香气,不是远闻的香气,明德才是远闻的香气。


以上给大家分享下。另外周公也提出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圣君贤臣体制。圣君只有一人,贤臣可以有很多人,有贤臣来协助圣君担当天命。有没有一种公司体制的感觉呢,从尚书文字中看,尧、舜、禹、汤、文、武好像时刻保持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慎之又慎、认真、辛勤、恭敬、深思熟虑、忧虑、有条不紊,不敢荒废、安逸、怠慢而聪明、通达、圣明。每当要做下一个举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做的时候又都小心谨慎,稳稳妥妥,对还没做的下个步骤且心知肚明。

我认为,像尚书这类的书,仅看一遍并不会有多大收获,我将之归类为要时常翻阅的书,个别地方还需要反复琢磨。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