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小猪倌的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10 03:26

小猪倌的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猪倌》(通常指《猪猪侠》系列)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让文章既符合读后感的性质,又能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
1. "明确“读后感”的性质:" "不是故事复述:" 不要把《小猪倌》里的情节、角色、剧情一五一十地全部写出来。读后感的核心是“感”,即你的感受、想法和启发,而不是“述”,即内容的复述。 "重点在于“感想”:" 文章主体部分应围绕你看《小猪倌》后的思考、联想、受到的教育或情感触动来写。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聚焦核心:" 《小猪倌》系列有很多故事和角色,你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最让你印象深刻、感触最深的点来写。例如: 是小猪倌(猪猪侠)的勇敢和善良? 是他面对困难从不放弃的精神? 是他与伙伴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是某个反派角色给你带来的思考? 是某个特定故事情节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切口,深挖掘:" 选择一个点后,围绕这个点展开深入思考,而不是泛泛而谈。
3. "

李延年:从小猪倌到战斗英雄

【致敬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从解放战争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边境防卫作战,他历经大小战斗20多次,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

离休后,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被广西军区先后评为“先进离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

2019年9月17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就是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李延年。

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9岁时,他成了小猪倌。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李延年的父亲到东北做工,后被日本人抓去当劳工。母亲为了供李延年读书,靠帮人做针线活挣学费。1942年,因生活困难,李延年到长春一个粮油加工厂当学徒工。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延年欢欣鼓舞地参加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东北,李延年作战勇敢,先后任警卫员、排长、区队长,参加了黑山阻击战等著名战斗。1947年2月,李延年以思想上坚定的信仰,战斗中出色的表现,顺利通过党组织对他的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参加了平津战役,每战争先的他连连立功受奖。1950年8月,在湘西剿匪的李延年,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在一次战斗中,李延年所在连队以伤亡两人的代价消灭土匪200余人,抓获几十名俘虏,受到上级表彰。

1951年3月,李延年所在部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这段经历也是他最难忘的。

10月8日,在反秋季攻势作战中,李延年所在的营奉命实施反击,收复346.6高地。担任7连指导员的李延年和连长刘凤臣指挥连队打得勇猛灵活,夜袭3个多小时连续攻克3个山头,自己仅伤亡3人。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残酷,7连付出较大代价,配合兄弟连队夺取了另外两个山头,打垮了美军骑兵第1师1个营,胜利收复了高地。

10月9日天亮后,美军在优势地空火力支援下,向高地发动猛烈反扑。7连依托残破的阵地坚决抗击敌人,反复争夺。此时连长刘凤臣被调回营里,李延年负责指挥全连战斗。在干部伤亡较大且与上级中断联络的情况下,他及时指定了各单位代理人,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进行有力的宣传鼓动,带领全连一次又一次将敌人打了下去。激战至下午,3营伤亡巨大,仅7连就只能编成4个班了。李延年适时提出“瞄准打、狠狠打”“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多打垮敌人的一次进攻、就多一份光荣”等强有力的战斗口号,不仅使大家士气倍增,更奠定了战斗胜利的基础。

经过一天两夜浴血奋战,李延年所在的营在敌我兵力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坚守住了阵地,先后歼敌636人,打出了阵地进攻和防御战斗的模范战例,保障了战线的稳定。当李延年带着7连撤下阵地的时候,全连只剩下40多人。战后,志愿军总部通报嘉奖了取得346.6高地防御战胜利的全体指战员。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1953年,李延年所在部队凯旋。回国后,李延年数次进入军事院校学习深造。1979年,广西边防部队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李延年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他先后四次主动向上级要求到前沿部队去了解伤病员的运送情况,并组织各单位把救护所设到靠近前沿的地方,让伤病员得到及时的包扎、转送和治疗。还带领干部,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前沿部队,传达上级的指示和命令,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

离休后,李延年一直在南宁生活。他生活低调,在为南宁市的中小学生作讲座时,也从不提及自己的功劳。他也曾回到昌黎老家探亲,也从没和县里提起自己的战斗经历。

为了做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教育,李延年把个人获得的各类证章大部分捐献给了博物馆、军史馆,并经常为青少年讲述战斗故事、传承战斗精神,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他说:“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2日03版)

学先锋 树榜样

《给李延年的一封信》

敬爱的李延年爷爷:您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读完《从小猪倌到大英雄——李延年》这本书后,心中有着千言万语想对您诉说!

2019年中秋节前夕,广西军区军史馆烈士墙前,面对满墙密密麻麻的名字,您深情凝视着,而后又颤抖着手一个个轻抚着。这无数的名字,都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呐,更是您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啊!泪眼婆娑中,您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时间追溯回1945年10月,做过小猪倌、“大学生”的您参了军前往东北。内战就像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中华大地。您和战友们连一件像样的冬衣都没有,尽管条件艰苦,但部队纪律非常严明,绝不入户打扰群众。但这支部队是人民的部队!缺粮,群众们就热情把粮食送来;部队修战壕缺木板,他们又匆匆送来……“不,我们不能要!”战士们含泪拒绝。“中国还得靠你们啊!”最终您还是抵不过群众们的期望,只好把大家伙送来的物资一一打上了欠条,并郑重承诺:解放后新中国一定如数奉还!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党为人民的赤胆忠心,而中华民族那种大公无私、忧国忧民忧天下的精神在中国军人、在您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无数大公无私的榜样,那深夜伏案的政府工作人员,办公室整夜整夜的亮着灯,只为了能更好地查找资料、了解民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那缕缕青丝又添根根白发,辛勤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这又何尝不是革命精神的延续?

辽沈战役打响后,您所在纵队参加了黑山阻击战,奉命堵住廖耀湘兵团。在最关键的时候,是您和战友们连夜急行军100多里,用双脚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一边修筑工事一边抵抗敌人的进攻。三天三夜,敌人的一次次阴谋被你们一次次粉碎,为大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那种不畏艰苦、舍生忘死、团结拼搏的品质让我无限敬佩!您说:“我不怕死,为祖国牺牲自己值得!”

对此,我又不禁想起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抗疫期间,这种万众一心、舍生忘死的精神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一个个白衣天使,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逆向而行,奔赴抗疫第一线,与看不见的病魔进行顽强斗争……历经三年鏖战,我们终于打赢了这一场持久战,2023年的今天,肆虐了三年的新冠恶魔无处遁形,中华大地迎来了春暖花开,我们胜利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紧接着您又马不停蹄地随志愿军去了朝鲜。您担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在一次强攻346.6高地的战斗中,您和战友们经过两夜一天的战斗,在浴血奋战中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成功取得了战斗胜利。从高地胜利撤离时您却毫无察觉背后已经浸满了鲜血……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这段宝贵的回忆、这种宝贵的精神都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

光阴流转,战争的硝烟留在了历史的天空,血色的岁月化成了历史书上的文字。多少曾经日夜相处的战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余岁的青春年华。您说:“所有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都是国家对所有烈士的褒奖,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牺牲的英雄们!”慷慨激昂的发言振聋发聩。

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也开始出现了转变,但是老一辈革命家所遗留下来的革命精神我们必须铭记呀!革命传统是个宝,我们新一代青少年更应该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发扬!看到餐馆里所剩下的大鱼大肉,看到霓虹灯下的莺歌燕舞,我不禁感到悲伤!革命时期连饭都吃不上,现在又怎能铺张浪费呢?!我是多么希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像您一样,顶天立地、大公无私…让我们传承红色精神吧,只有不断的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我们才能跟着党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祝您身体安康,福寿延年!

此致

敬礼

后辈

2023年5月23日


读《从小猪倌到大英雄》有感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我读完《从小猪倌到大英雄》时,李延年爷爷的事迹让我深切地理解了这句话。

李延年,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于是,这位隐于百姓间的伟大英雄走到了大众眼中,走进了大众心里。

李延年小时候,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本该在校园中与知识相伴时,却因贫穷,无法上学;好不容易抓到了学习的机会,竟还要“兼职”当厨师;好景不长,又被要求辍学去东北“闯天地”……这些艰苦的经历在李延年身上无数次发生,但他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用心过好当下,一次次在苦难中磨练自己,为以后的功成名就打下了坚固地基。

英勇无畏,敢为先锋

日本投降后延年参了军,从此,他的英雄路拉开了帷幕,卓越的才华得到施展的天地。“缴枪不杀!”谁能想到这竟是李延年首次参战时,对早已身经百战的敌人的喊话,十七岁的他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稚嫩的声音中带着灭敌的坚毅,与他人的落荒而逃相比,李延年的英勇无畏令人敬佩不已。

沉着指挥,勤善动员

如果以前的战争对李延年来说是历练,那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他传奇的巅峰。面对“刚多气少”的美军第一骑兵师,李延年毫不露怯。在346.6高地战斗中,李延年通过他细致的观察,五次重组战斗序列沉着冷静地排兵布阵,带领连队一举攻下346.6高地,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斗期间,李延年总能敏锐地察觉部队中的氛围变化,并用他过人的表达能力,对战友展开多次思想教育和动员大会,将手下的士兵培养成思想先进,战斗力强悍的精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自此,李延年一战成名。他摇身一变,成了大家熟知的有勇有谋的指导员和高明的调解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

一心为民,居功不傲

身为党员的李延年,无时无刻不将党的宗旨放心中。他会为没学上、没饭吃的孩子细心安排学校、派送粮食;会因不想让百姓受苦而亲自驮米……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党员怎能不受百姓爱戴呢?可画风一转,当他儿子的工作被顶替时,他却执意让儿子不要计较,从基层做起。原因竟是为了让其他群众不认为他在耍官微威,同时磨练儿子的意志。他这种居功不自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啪嗒。”一滴滚烫的泪珠重重的砸在了书页上,我放下手中的书,心中波涛起伏……从一个小小的猪倌,一步步成为人尽皆知的大英雄。出身贫苦,却阻挡不了李延年不断提升自己,为国为民奋斗的步伐。若是没有他以及与他一样的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如何才能有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啊!他的事迹让我想到如今正在努力汲取知识的我们,于我们而言,李延年身上那股不服输,肯吃苦的韧劲,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若是我们将这种精神刻进骨子里,用在实际中,学习上的难题不就化为轻烟了吗?如今,我们的国家不断飞速发展,这意味着国家需要更多的贤能之士。我们新一代青年便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我们应以千万英雄为榜样,继承他们的优良品质,以积极的精神风貌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忘先人梦想,谨记主席寄托,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青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