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译林小学英语1A》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9-12 04:29

推荐《译林小学英语1A》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写好译林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1A)作文的指南,主要面向刚接触英语写作的小学生和家长:
"写好译林小学英语1A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对于刚踏入英语学习门槛的小学生来说,完成第一篇英语作文可能会感到有些新奇,也可能有些困难。译林小学英语1A的作文主题通常非常基础,贴近生活,目的是培养孩子用简单的英语表达基本意思的能力。要想写好这些作文,以下几方面的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 仔细审题,把握核心 (Understand the Prompt)"
1. "看懂题目要求:" 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认真看懂题目问的是什么,要求写几句话,或者需要包含哪些关键词。例如,如果题目是 "My Family",就要明白需要写出你家里的成员。 2. "抓住关键词:" 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 "I", "like", "cat", "dog", "red", "apple" 等。这些词通常是你要用到的主要内容。 3. "理解主题意思:" 即使是简单的主题,也要大致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比如 "My Schoolbag" 就是关于你的书包,可能要写上面有什么。
"二、 积累基础,打牢根基 (Build a Foundation)"
1. "掌握核心词汇:" 1A阶段的核心词汇是基础。孩子需要

“除了没人疼,身上哪都疼”:中老年女性的情感欲望为何被嘲笑与漠视?

记者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江西卫视一档名为《幸福配方》的节目日前播出报道《六旬追星女子:我要嫁靳东,勇敢活一次》,引发网络热议。节目讲述了来自江西的黄女士与抖音上的“靳东”对话、合拍(注:抖音里的一种同屏视频玩法)并坠入情网,离家出走欲与“靳东”见面,与丈夫和儿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且拒绝相信这是一个骗局。

事件发酵后,各个短视频平台封禁了大量假明星账号,靳东工作室也发表维权声明,这样一个荒谬的中老年骗局貌似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尾。而事实上,“假靳东”骗局虽被戳穿,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黑箱依然没被打破——或者很大程度上来说,被人们有意地忽略了。豆瓣网友@张春(阿卡纳) 认为,上述节目折射出了一套应对从社会主流脱嵌的已婚女性的话语系统,即把对婚姻不满、转向从一个虚幻恋爱对象中获得情感补偿的女性标记为受骗的“精神病人”,而非让她看清真正的问题所在,以此帮助丈夫回避问题,让他的妻子继续留在婚姻和家庭中。

所以,对黄女士以及抖音上许许多多其他沦陷在“假靳东”骗局中的中老年女性来说,这个所谓“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她们为何承受着深重的痛苦?主流社会舆论所折射出的,是我们对中老年女性生活怎样的误解与漠视?

01 爱与欲望仍在,老年群体却已被“他者化”

“假靳东”事件发酵之初,微博热搜话题是#靳东的老年粉有多疯狂#,因为一开始转载这则新闻的博主和围观网友把注意力和讨论点放在了“骗局低劣”和“老年粉离奇失智”上。黄女士的年龄被放在节目标题中以强调某种荒谬感,仿佛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展现出内心感受和情欲渴望即是不正经或不正常的。老年群体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与欲望追求,在社交网络上不是被视为奇观就是惨遭忽略,在今天早已并不少见。将老人“他者化”的社会心态是如此普遍,这或许也是“六旬追星女子”报道如此轰动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在学界,老年人的情感和欲望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研究助理教授杨姝焱在接受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采访时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金赛博士(A. Kinsey)在《女性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Female)一书中首次提到老年人的性行为并且驳斥了老年人没有性的论述。直到最近二十年,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才逐渐增多,中国和欧美学界都通过多方面收集数据来研究老年人的性健康。

在《长寿的代价》一书中,《纽约时报》资深记者约翰·利兰(John Leland)援引印第安纳大学性健康促进中心201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20%-30%的男性和女性直到80多岁还保持着活跃的性行为。杨姝焱提醒我们注意,所谓老年人的性(sexuality),包括了爱抚等边缘性行为,含情感表达、肉体欲望、爱恋兴趣等多种维度,因此中国学界有时会用“全性”来翻译“sexuality”。

杨姝焱博士论文的主题是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研究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性。她在成都和天津两地做了42个深度访谈以及688份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发现约有50%的男性和40%的女性在调查过去的一年中保持着性活跃状态,有包括爱抚在内的性行为。“这作为人的正常需求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社会上将老年人作为一个群体并将其贴上标签化的认识,我认为是有偏差的,”杨姝焱在采访中称。

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无论国籍和年龄,男性的性经验往往都比女性丰富,这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性别规训,即性耻感,“她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禁忌,或者说作为一个‘好女孩’不应该对这方面了解太多,这就造成女性在这方面的认知是不够的。”杨姝焱说。她在采访中国老年女性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性知识是很缺乏的,有一位接受采访的女性连什么是(性交)润滑剂都不知道。另外,在中国“无后为大”的传统认知和文化结构中,性与生育关系密切,而女性到了四五十岁就开始出现绝经等更年期特征,这也有可能影响人们对中老年女性的认知,认为她们的性是不重要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个特殊国情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近三十年时间里,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统摄公共和私人生活,压抑人们对浪漫爱情的追求,造成了亲密关系中情感表达的缺失。杨姝焱指出,社会局限导致了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没有太多途径和环境去了解爱情、婚姻和性,“电影《庐山恋》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被压抑许久的对爱情的向往。”

“在‘假靳东’事件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这位女性有着对浪漫爱的向往,但可能现在的伴侣无法满足,再加上她无法准确判断网络世界的真假,所以会对一个虚拟形象着迷。”杨姝焱分析认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迷恋偶像的表象背后,老年女性以追求互联网上的虚假“浪漫爱”寻求情感代偿才是本质。在“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报道中,许多陷入“假靳东”骗局的女性在“你对靳东什么感情”的问题时表示自己欣赏他、关注他、认可他,但忌讳使用“爱”这个词,她们并非完全分不清现实和虚构的边界。

从谷雨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步入老年的女性一生很少谈论爱,现实婚姻很多并非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并且随着时间流逝一步步掏空了她们的人生。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短视频中“靳东”的嘘寒问暖,为生活中缺乏爱和关照的女人们提供了某种情感代偿——浪漫爱是情感代偿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不是全部。只有跳脱出猎奇或不屑的围观心态,我们或许才有机会看到,这些女性有意或无意地在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里寻找情感代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02 身心受损与精神贫困:“绝望主妇”是如何炼成的

“除了没人疼,身上哪都疼。”在“假靳东”事件的后续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骗局背后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困境。对于女性在假账号下热情留言的女性来说,这些告白和关心是久旱逢甘霖,“靳东”是不是真的或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有人尊重她们,关心她们,在乎她们。

“无人关心”的另一面,是老年女性(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几乎一辈子都在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把温柔和体贴付与他人。联合国妇女署2019年一项在韩国进行的研究显示,老年男性的日常照料主要由其妻子承担(76%),而老年女性的大部分无偿照料由其女性亲属承担(43%)。

该机构发布的《世界妇女的进步:变化世界的家庭(2019-2020)》双年度报告显示,照护家庭的任务依然高度女性化。全球范围内,女性在家庭中从事的无偿照护和家务工作量为男性的三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享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机会更有限,生活在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结婚生子等情况都加剧了女性的照护工作量,这种不平等直接导致女性受教育、有偿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减少、缺少关怀、身心健康受损。

付出和回报的严重不对等让许多中老年女性——特别是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群体——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丁香医生”刊发的《“61岁女性出轨假靳东”,背后是农村妇女被忽视的一生》一文援引相关数据指出,2009年针对陕西省农村老年女性的调查发现,将近80%的受访者感到“心里空”“孤零零”。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老年女性的抑郁症状自我报告率高于男性。

这些统计数据并不难以理解,只不过在绝大多数时候,从家庭到社会都没有意识到“女性是怎么想的”,正如黄女士的丈夫在节目中不断对她恶语相向,“你以为你是美女吗?”“你都六十多了,人家会看上你?”当女性被一味要求付出、将自己的人生和需求放在次要位置时,人们很难想象她们承受的压力有多大,为重压寻找出口的需求有多迫切。杨姝焱指出,女性情感支持的匮乏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性别角色分工的结构性问题:“男性和女性被赋予的角色不一样,男性是(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而女性是(提供)家务或情感方面的支持,长久以来都是如此,女性长期固守在家庭当中、社会交往圈缩小,经济来源缺乏,会造成女性自我认同的迷失以及与社会的脱离。”

《妻子们的思秋期》一书对这种长期不为外人所知的“女性的生存烦恼”做了详细描述。日本记者斋藤茂男调查了1980年代罹患神经衰弱、酒精依赖症等精神疾病的日本城市中产中年主妇群体后发现,她们之所以会挣扎于无边无际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中,是严苛性别角色分工的结构性压迫导致的。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长大成人离开身边,前半辈子好妻子、好妈妈的女性角色逐渐远去,女性在进入人生后半阶段后如果找不到慰藉和精神寄托,很容易陷入存在主义危机:

“本质上来说,很多女性对家庭有感情上或情绪上的期待,但男性不同,他们实现自我的地方不只是家里,所以根本无法理解女性想要的生活方式和感受,由此产生分歧也就不足为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女性为家庭付出了太多,对丈夫那种‘期待落空’的定义范围,也就无端扩大了。”

03 打破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黑箱

陷入“假靳东”骗局的女人们是疯了吗?如果我们看到老年依然存在的欲望与其从未有机会获得的情感关怀与精神寄托,大概便可以将其视作某种无声的个人反抗。她们逃离现实世界,在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里汲取慰藉和情感满足。美国女性主义学者、杜克大学文学与历史系荣誉教授珍妮斯·A·拉德威(Janice A. Radway)在《阅读浪漫小说》一书的研究中看到了女性文化消费中蕴藏的政治性。她认为,在父权制家庭中,由于无人关心她们,她们因此感到了身体上的疲惫和情感上的空虚,阅读浪漫小说因此给予她们希望和情感补给,还催生了一种由衷的幸福感。她们依靠这种“幻想性策略”来确认(异性恋)父权制社会“可以创造一个表里如一、衷心感到满足的女性主体”。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女性或多或少都受陈旧的性别规范、价值观、角色和预期所困,自我实现的各个目标相互抵触(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几乎是只有女性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残酷现实难以撼动的情况下,女性是否可以转向想象的世界夺回主体性,想象一种全新的、更令她们满足的可能性?“人的自我实现在现实中可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电视和媒体又提供了一种非常完美的形象,因此不管是对于中老年女性还是20多岁的追星女孩来说,都有这方面的心理诉求,”杨姝焱说,“只不过在‘假靳东’事件中,这位女性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因此很多人会嘲笑她,但我很同情她,会以一个更包容的视角看待。”

利兰认为,年老不是趁人们不注意骤然降临的,它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与其他任何阶段没有两样。把老年群体他者化的惯性思维导致了我们对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许多因素缺乏了解,亦遮蔽了这一事实:他们面临的问题、蒙受的痛苦,从本质上来说,是整个社会某种结构性缺陷的反映——如果不改善这些情况、弥补这些缺陷,终有一日我们也将陷入今天她们所陷入的困境。

在成为“绝望主妇”“疯狂老年粉”之前,这些在手机里寻找安慰的女性也曾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少女;在不如意的妻子身旁,往往也有一个对自己的认知偏见和生存困境无所体察的丈夫。正如斋藤茂男所意识到的,陷入精神泥潭的妻子们折射出某种社会整体结构问题,即父权制资本主义社会对男性的异化:他们在结了婚之后心安理得地把妻子当工具对待,“丈夫们全面从家庭退场,被吸入企业这个洞穴,变成了没有感情的生物。”

或许只有将之置于社会整体性图景中去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打破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黑箱,正视今日的她们——或许也是未来的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

(实习生胡辰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

【美】约翰·利兰.《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中信出版集团.2020.

【日】斋藤茂男.《妻子们的思秋期》.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

【美】珍妮斯·A·拉德威.《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译林出版社.2020.

《爱与孤独:“假靳东”骗局里的女人们》,谷雨实验室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DEwMTIwMg==&mid=2247501469&idx=1&sn=10cf245e5af714099284afb77be6aa1a&chksm=fc0fa4a0cb782db6a1cbb639ec1fad5c4859e36618903e37ee524e6c92c49bcc9b85e397306e#rd

《“61岁女性出轨假靳东”,背后是农村妇女被忽视的一生》,丁香医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A1ODMxMDQwMQ==&mid=2657349575&idx=1&sn=a75916aadfe02e037c2d148eb8be5002&chksm=4907eba97e7062bfcce97c92a33779afd60d707ef36a2f691329ae03f971fd78622fbde80361#rd

《内敛、奢靡与伪装:中国人如何在镜头前表达爱情?》,界面文化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218817.html

《女性权利实现与世界家庭变动趋势——联合国妇女署发布》,中国妇联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110874

Kinsey, A. C., Pomeroy, W. B., Martin, C. E., & Gebhard, P. H. (1953). Sexual behaviour in the human female.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Yang, S.Y., & Yan, E. (2016). Demographic and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sexual activity in older Chinese peopl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5, 5-6, 672-81. doi: 10.1111/jocn.12998 ACCE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胡师进

摘要:分析教学评一体化提出的背景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提出教学评一体化下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围绕教学评一体化提出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开展的策略,即借助思维导图,评价理解程度;开展自我对话,提升自评意识;多元化评价,激发参与兴趣。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广受关注,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摒弃碎片化教学模式,从单元主题出发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着力探索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推动英语教学向结构化教学转变,落实新课标要求,持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程立柱 2022)。教学评一体化的提出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学习及评价割裂的问题,针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给出了明确且具体的方向,使单元整体内容借助评价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助力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课程改革,有力践行课程标准,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为英语课程改革助力(庄满满、吴麦琪 2022)。

一、教学评一体化提出的背景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出背景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对教育评价及教学和评价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的有效转变(戴界蕾 2021)。虽然学习结果评价重要,但是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局限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而应发挥评价的促学及督学功能,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转变和调整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开展作为载体,将教学评价的进行作为驱动力,助力课堂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总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在促进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持续提升的同时能提高教学质量(何燕华 2023)。

(二)应用意义

首先,有利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提出的结构化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指导,教师能够从教学、学习及评价三个不同维度设计教学活动,体现和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将评价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动力。另外,基于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有效调整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苏伟 2022)。

其次,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教学、学习及评价等不同维度入手,不仅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进学习行为的发生,而且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评价,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自身、同学的学习活动展开评价,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让评价更全面,使其在相互学习中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杨小兰 2022)。

二、教学评一体化下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则

(一)逆向设计原则

要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下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从逆向设计原则出发,先确定教学的预期结果,给出恰当的评估证据,然后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姚桂招、胡莉 2022)。逆向设计能够使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有效整合相关资源,立足整体设计角度,推进英语教学开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夯实基础。

(二)学生主体原则

新课程改革予以学生主体地位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能够借助评价更好地审视自身的学习过程,实现教学主体从教师到学生的有效转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更有成效(陈晓飞 2023)。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七单元为例,从逆向设计理论出发,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明确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活动。该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中的“艺术”,主要介绍绘画、戏剧及音乐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结合新课标及主题语境,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了解艺术类型和艺术演变,正确理解艺术的价值;

2. 能够在了解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分析艺术家的品质;

3. 能够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中国绘画作品,展示文化自信。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每个小课例中都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从而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一)借助思维导图,评价理解程度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三个语篇的阅读,了解三幅经典绘画作品的基本信息及创作背景。因此,将单元中的阅读理解评价任务确立为:观察思维导图,通过连线及标箭头的方式呈现信息之间的正确关系。通过上述具体、明确且可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再次明确评价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校画廊招募导游。让学生介绍画廊中的作品,并预设在讲解过程中要包含的内容,如the appearance of the painting、author’s background等。在收集和整理学生的想法后,教师引导他们绘制思维导图,给出明确的逻辑和关键词,使他们能够在明确、清晰的评价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完成思维导图,以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和准备。

(二)开展自我对话,提升自评意识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活动应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进一步彰显和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借助第一课时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检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评意识,实现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和内化。这部分活动的开展处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能够在评价学生知识内化情况的同时,为其后续语言输出作好准备。通过上述自我评价、自我对话活动,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为在“画廊导游”情境中介绍画作夯实基础。更关键的是,通过自我对话,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多元化评价,激发参与兴趣

1. 情境式评价

考虑到艺术的抽象性,加上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世界名画相关知识的了解,教师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创设“学校画廊招募导游”的情境,有效缩短学生和名画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What makes a good guide?”为引领,驱动学生自主制订“好导游”的多维评价标准。借助情境化评价活动,能够转变传统教师评价、结果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介绍名画内容,学生不仅可以积累艺术知识,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多主体评价

教师要推进评价主体全员化和评价落实全程化。一方面,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生生互评,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优化“好导游”的评价建议,激发学习兴趣,让阅读活动更高效;另一方面,评价标准中既要有定量的评分内容,又要有定性的评语内容,从而兼顾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教师通过上述多元化评价活动,能够让学生基于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作好相应的铺垫和准备。

3. 关注评价内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导致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单薄,忽视了对他们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评价,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丰富评价内容,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合理性,继而为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撑。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是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成效的关键举措。因此,教师要立足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从不同维度优化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发展英语思维,让教学育人价值得到彰显。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评价的认识,促进教师单元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让英语学习活动不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还在主题语境引领下促进其深度学习。另外,通过将多元化评价活动贯穿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课堂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展开学习。因此,在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读并领会新课标精神,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引领,开展英语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用文献

陈晓飞. 2023.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活动设计——以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Section B 1a—1e为例 . 英语教师,(7):97-100.

程立柱. 2022. 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应用——评《大学英语教学及语言评价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13.

戴界蕾. 2021. 基于数据分析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实践——以译林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法课为例 .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12):3.

何燕华. 2023.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探究——以外研版新标准(三年级起点)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2 I feel happy为例 . 教育信息化论坛,(8):72-74.

苏伟. 2022.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以新人教版必修二Unit 2 A Day In The Clouds为例 .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17):30-32.

杨小兰. 2022.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 2 A beautiful smile为例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4):57-60.

姚桂招,胡莉. 2022.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以The Freshman Challenge为例 .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3):51-55.

庄满满,吴麦琪. 2022. 逆向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落实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以Unit 2 Success为例 . 英语教师,(24):75-79.

注:本文系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课题“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背景下‘121’学教评一体化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课题编号:2023A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4年第2期)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